阿九正倚在床頭看書,身上披著外衣。屋內的炭盆不時發出“劈啪”的響聲,她專注著地盯著書上的字。
“主子,秀姬來了。”玉葉撩起簾子走了進來,輕聲通報了一聲。
阿九連忙將書塞在了枕頭底下,側躺在床上裹好錦被,眉頭緊皺,臉上的表情也變得痛不欲生。
“姐姐。”秀姬裹著棉披風走了進來,整張臉都鎖在披風了,隻露出一雙水靈靈的眼睛。
她看向床上的女子,稍微駐足了片刻。隻見阿九眼神有些哀切地看著她,臉上泛著不自然的蒼白,嘴唇也沒有多少血色,看起來十分的弱不禁風惹人愛憐。
“妹妹你來了,我身子不方便就不起來了,你隨便坐吧。”阿九的聲音也是有氣無力,聽起來氣若遊絲,眼看就不行了的狀態。
秀姬伸出略長的指甲在手背上猛地一掐,眼眶立馬紅了。
“可憐的姐姐,你——”她連忙坐在床邊上,輕輕擁住阿九的肩膀,卻是猛地抽了一下頓住了。
“這小臉上得抹多少粉,才能弄這麽白?”秀姬的玉手生生轉了個方向,捏了捏女子的臉蛋,輕輕“嘖”了兩聲,眉頭輕輕地蹙起。
阿九一把按住她的手,瞪了她一眼。
“姐姐,還疼嗎?”秀姬見阿九瞪她,連忙又露出一張笑臉蹭了過來,拉著阿九完好的手臂晃了晃,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
“疼也被你氣好了。”阿九抬手指了指她的挺翹的鼻子,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
秀姬也恢複了笑嘻嘻的神態,輕輕替床上的女子揉捏著。
“我哥哥說你的傷不是太深,想來是刺客太過於三教九流了,劍法忒差。不過那木頭腦袋竟然能想著幫你在王爺麵前說得嚴重點,看樣子他在宮裏也不是白幹的!”秀姬說起自家的兄長,話匣子剛打開就關不住了,臉上也露出滿意的神色。
阿九看了她一眼,了然地扯了扯嘴角,隻是眸中卻露出一絲若有所思。她當時跳下了馬車,刺客和侍衛廝殺的場景她當然記得。無論是王爺還是五皇子身邊的侍衛都所剩不多,顯然那些刺客劍法極高。
況且若是刺殺王爺的話,那一劍就該用了全力,不過砍到她身上,傷口也不是很深。她自己都察覺到了,斐太醫開得藥服了幾帖,肩膀的傷口已經開始慢慢結痂了。
“替我謝謝斐太醫。”阿九順口說了一句,腦子裏卻始終縈繞著剛才那個問題。
斐遇那日對王爺說,傷口不算淺,需要好好調養。為此才更讓王爺心疼,也就有了王爺幾乎寸步不離芙蓉院的景象。隻是她的身子自己知道,沒幾日傷口就開始發癢結痂,到現在已經快好了。隻是為了圓斐太醫的話,為此才在床上躺著,臉上也用粉抹了一層。
“哎,他那榆木腦子好容易開竅一回,有什麽好誇的。要我說就該跟王爺說生死攸關,讓府上那些人瞧瞧,巴望著側妃位置的,都先去廚房砍上兩刀。”秀姬收斂起臉上的笑容,眼眸裏流露出一絲不屑。
阿九瞧著她滿臉的輕蔑,再加上口是心非的模樣,愣是沒忍住輕笑出聲。
秀姬被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撅起紅唇抬手要去撓阿九的胳肢窩。兩人笑鬧成了一團。
出了刺客這事兒,不少大臣也開始惶恐不安,每日回府都盡量結伴而行,身邊的侍衛明顯增多了不少。各個部門都開始著手查辦,隻因刺客集體服毒自殺,一點線索都沒有。
這邊刺客一事還沒解決,後宮裏卻出了一件大事兒。皇上從鳳藻宮中出來,幾乎震怒。立馬下旨收回鳳印,皇後也被打入冷宮。聖旨上隻宣稱皇後居心叵測,無法母儀天下。皇後背後的家族也被牽連,撤職的撤職,甚至有許多鋃鐺入獄。
上次遭受打擊正在蟄伏的太子一黨,如今是徹底失勢。牆倒眾人推,皇後和背後的家族都不在了,支持太子的朝臣幾乎立馬見風使舵。第二日罷黜太子的折子就像雪花一般擺到了皇上的案桌前。
明國十七年元月初十,皇上下旨罷黜太子,太子一黨徹底退出了朝廷。朝廷局麵動蕩,不少世家大族開始重新站隊,實力最強的五皇子立馬成為熱點靠攏對象。
隻是王、沈兩家的態度,還處於曖昧不明之中。時家也是袖手旁觀,時景一直以純臣自居,一切以皇上的決定為主,並未參與到太子一事中。提出立五皇子為太子的折子,也紛紛到了光明殿的案桌上。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五皇子一黨提出“東宮不可空虛,否則難安民心”,而其他黨羽則偏偏要作對,“五皇子未在軍中立功,恐難以服眾。況且皇上龍體安康,不急在一時。”
眾位大臣為了這件事兒,倒是爭執了很久,皇上卻遲遲未下決斷。東宮之位也一直虛懸著,這讓下麵那些大臣都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一時也不敢再多爭論。
阿九的傷勢漸漸好轉,現在無論她走到哪裏,府上的姬妾和下人瞧見了,都是恭謹地行禮。倒讓她有些恍惚,這一刀挨得不算吃虧。就連她去請安的時候,老夫人都刻意將她的位置和寧側妃換了一下,府中的排位自然一目了然。恒側妃僅屈居於王妃之下,是王爺的心頭寵,在老夫人那裏也是說得上話的。
這麽一來二去,寧側妃和她倒是走得遠了。阿九也顧不上在意,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府中的事情更加忙亂,她還得仔細核對賬簿,估計過不了幾日,王妃也該來找茬了。
這日,王爺剛挑簾進來,就瞧見阿九手上抱著賬簿,眉頭微微蹙起,臉上的表情十分專注。
“傷剛好,別太忙碌了。有事兒就丟給那些婆子,免得累壞了身子。”王爺徑直走上前來,輕輕從背後擁住她。淡淡的熱氣噴灑在背後,讓她微微縮了縮脖子。
阿九將手中的賬簿合上,丟擲一邊。轉過身來自然地回摟住男人的脖頸,臉上笑意連連。
“馬上王妃身子好了,妾身就得空悠閑了,總得把賬簿核對好。況且妾身都在床上躺了好幾日了,總得動動否則骨頭都變懶了。”女子臉上的笑意更甚,輕輕靠在他的胸膛蹭了蹭。
王爺聽見她提到王妃,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順勢伸出手攬住她的腰肢,打橫抱起了她。
“說起來元宵節之後,還得陪著她去一趟王家,估計回來之後就得鬧上。”王爺抱著她坐到了桌子旁邊,似乎想起後院又要鬧起來,眉頭微微蹙起。
阿九也是無奈地笑了笑,王妃要鬧這是肯定的。隻是估計這一次,芙蓉院要正麵迎敵了。
“母親把立秋放在你這裏,她可還聽話?若是覺得不方便,我可以去和母親說,把立秋放到其他院子裏去。”王爺瞧著她滿臉無奈的笑容,也是輕歎了一口氣。
低聲問了一句,手也習慣性地捏著她順滑的臉頰。
阿九眼睛輕眯了起來,嘴角自然地勾出了一個笑容。雙手將他的脖頸摟得更緊,整個人都倚在他的懷裏。
“府上的妹妹都是年輕的,不大會照顧人,寧姐姐又是身子不好。老夫人也是急著抱孫子,妾身豈能因為一己之私就把立秋往外推。”阿九輕聲說了一句,仰起頭看著他,臉上泛著淡淡的紅暈。
隻不過眸中卻閃過幾分驚訝,說起來府上如今最適合看顧立秋的,也就她時阿九了。立秋都在芙蓉院裏住了三個月了,王爺都沒說過一句。這回卻想起為阿九打抱不平,看樣子上回挨得那一刀,還真被他記在心裏了。
“一個下人生的必然做不得數的,馬上要到元宵了,可有想去的地方?”王爺輕哼了一句,話題一轉又看向懷中的女子。
阿九臉上的笑容一頓,微微思考了一下。玉手就下意識地抓住王爺的衣領,臉上帶著幾分嬌笑。
“說起來妾身還真有想去的地兒,去年後院一直不順當,妾身想去寺廟裏進香順便求支簽。”阿九仰起頭,眼睛裏充滿了期待。
王爺被她眼眸裏的渴求所吸引,一時情動,低下頭啄了一下她的紅唇。
“往年元宵,王妃總想著在王家多待上幾日,倒是我的傻阿九,想著去寺廟裏替後院燒香拜佛。我的阿九如此好,第一根香就該向佛祖求個孩子。”王爺輕輕喟歎了一聲,將她摟得更緊,臉上也露出心疼的神色。
經他這麽一說,兩人不由得都想起了那個未出世的孩子。一時都沒有說話,隻是安靜地抱在一起。
“到時候王爺和妾身一起上柱香吧。”阿九低著頭,玉手下意識地摸著平坦的小腹,語氣帶著十足的低落。
王爺輕歎了一口氣,一時也想起當初阿九挺著肚子在裏屋等他的場景。低低地應了一聲。
元宵那日清晨,王爺和阿九去清祥閣請安過後,跟老夫人說了一聲,就攜手去了興安寺。
雖然時辰尚早,但是元宵這日,興安寺裏還是人山人海。由於王爺事先和住持打過招呼,王府的馬車直接從後院進入了寺廟裏。
興安寺是明國最大的寺廟,裏麵的住持經常會被皇上請入皇宮之中講解佛經。相當於國寺的存在,平日裏大多是百姓燒香居多,逢年過節的時候,一些達官貴族才會攜帶內眷前來。
王爺見過住持之後,就帶著阿九入了佛堂。全身鍍金的彌勒佛穩坐佛堂正中央,旁邊有一個小和尚在敲著木魚,嘴裏念叨著佛經。阿九接過點燃的香,慢慢地插進了香爐裏,又跪在墊子上,雙手合十默默許下心願,虔誠地磕了幾個頭。
後來王爺也陪著她上了一炷香,兩人叩拜過後,剛出了佛堂。遠遠地就瞧見一對身著華服的男女走了過來,正是五皇子和五王妃。
“真是巧,上回趙王將侍衛撥過來守護本王,讓恒側妃受傷了。本王心生愧疚,如今瞧見恒側妃安好,本王也就放心了。”五皇子身著一身黑色華裳,袖口隱隱露出金線繡得祥雲圖案。他和趙子卿互相見過禮之後,就連忙拱手對著阿九作揖。
阿九有些受寵若驚地低下頭,連忙半低下身子回禮。
“一點小傷,不足掛懷。”她沒有抬頭,但是隱約可以察覺到男子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最終五王妃和阿九一道先去了廂房,而五皇子則說有事兒和王爺商量,為此先行分道揚鑣。
“阿九,上回你那麽英勇替趙王倒了一刀,我們王爺回去對你可是讚不絕口。”走在路上,五王妃狀似不經意地說了一句,眼眸還不斷地打量著她。
阿九彎起的嘴角微微僵硬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淡笑。
“五皇子謬讚了,當時情況危急,我哪裏能想到那麽多。眼瞧著刀劈了過來,我總不能讓王爺受傷。”她輕聲解釋著,抬頭悄悄打量了一眼五王妃。
提起五皇子會當著五王妃的麵誇獎她,阿九是不相信的。瞧著五皇子也不像是那樣的人,五王妃這樣說,無非是為了試探她罷了。兩位王爺同時受刺,其中一位側妃為了擋刀受傷,另一位卻安然無恙地躲在車裏,難免會受到對比。
“說來也是。過幾日我妹妹要來五王府,我準備開個賞花會,不如阿九你也過來瞧瞧?”五王妃並沒有在這上麵糾纏,話鋒一轉,就提到了別處。
倒是讓阿九一愣,不知她是何意,卻是不敢輕易答應。
“最近王妃身子不好,府上一時半會兒離不開人。若是五王妃想賞花,等開春了趙王府辦一場,到時候再把二姑娘請過來。”阿九輕笑著推辭,雖說最近王妃未理事,但是這種下帖子也輪不到自己。
五王妃臉上的笑意更濃,細細打量了一下阿九,最終點了點頭。
“這有何難,得了閑我就派人把帖子送過去,讓王妃帶著你和寧側妃一起過來好了。”五王妃並沒有鬆口,顯然十分想讓阿九去一趟五王府。
阿九也不知她到底何意,隻能笑著應了下來。
等到王爺和阿九回府的時候,已經過了用午膳的時辰了。王爺的臉色不鬱,顯然和五皇子之間談得並不投機。他的眉頭一直深鎖著,回府之後也顧不上用膳,直接就進了書房。
阿九也不去打擾,卻是細細琢磨起五王妃的用意。
“玉葉,你過來。去外麵找人打聽一下,五王妃的妹妹品貌出生如何?”她留了個心眼,五王妃想要替時睿說門親事兒已經不是一兩日了,還是趁早打聽好這位二姑娘的情況為好。
玉葉點了點頭,撩起簾子就出去了。
***
一晃珍月就過去了,遇刺一事兒始終沒個結果。皇上也顧不上,太子一黨落馬之後,空出來的官位到處都是爭搶的。各方勢力都不放過,紛紛擠破了頭想要安插自己人進去。
王府裏倒是越發的安靜起來,王爺陪著王妃去了一趟王家。住了一宿回來之後,王妃也始終沒提要接管王府的事情。
這日下午,阿九坐在院中曬著太陽,桌子上放著應景的糕點茶盞。遠遠地她就瞧見一身黑衣的王爺走了過來,厚厚的裘衣裹在身上,隔著距離瞧著倒是覺得威風凜凜。
“大冷的天坐在外麵,也不怕感染了風寒。你身子骨弱,到時候若病了可得受罰。”王爺解開身上的裘衣,十分自然地替她穿上,伸手捏了捏她的臉,就坐到了女子的身邊。
阿九笑著將手塞到了他的掌心裏,立馬趕到一陣溫暖。男子掌心的薄繭,摩挲在手背上帶著輕微的癢。
“妾身可是專門坐在這裏等著王爺的,王爺來得少了,連院子裏的花都不開了。”阿九嬉笑著調侃了兩句,從一旁的盤子裏夾了一塊芙蓉糕遞進他的嘴裏。
王爺有些無奈地笑了笑,輕輕抬手替她攏了攏發髻。
兩人正說笑著,卻見到一抹略顯瘦弱的倩影走了過來。阿九輕輕眯起眼眸,臉上的笑容一僵。
立秋身穿著墨綠色的披風,正攙扶著紅鯉的手顫顫巍巍地走過來。她的麵色有些蒼白,身子看起來也不是很方便。一旁的紅鯉抬眸瞧見王爺在院子裏,拉住了立秋的衣袖,低低地說著什麽。
立秋抬眼也瞧見了,臉色似乎變得更差,定住了身子似乎轉身要回去。
“誰在那兒?”王爺咽下了口中的糕點,眯著眼睛瞧向外邊,低低地問了一句。
立秋轉過身,扶著紅鯉的手走了進來,低著頭似乎不敢瞧人。
“奴婢立秋見過王爺、恒側妃。奴婢不知王爺也在此,打擾了王爺和側妃說話,請王爺和恒側妃責罰。”立秋有些吃力地俯下身行了一禮,聲音裏帶著一絲慌張。
紅鯉也跟著行了一禮,有些吃力地攙扶著她。阿九的眼眸下意識地看向她的小腹,已經四個月了,肚子也微微隆起。隻是立秋的身子一直很差,派過去的大夫也經常搖頭,對於立秋的不配合也是無法。
王爺“嗯”了一聲,眉頭緊緊蹙起。眼睛隻是輕輕掃了一下,就沒再正眼瞧過她。
“坐吧,在芙蓉院裏不要給恒側妃添麻煩。”王爺漫不經心地提了一句,轉而又扭過頭去和阿九說話。
紅鯉連忙讓身後的丫頭端出椅子來,攙扶著立秋坐在旁邊。立秋還想著推辭,阿九使了個眼色給她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花聆和玉葉瞧見王爺來了,估計帶著那些丫頭走得遠些,不想打擾他們說話,這才讓立秋和紅鯉誤闖了進來。
“今年要選秀了,估計府裏也要添人,王妃若是忙不過來,你就盯著些。若是瞧好了誰,就和管事兒說一聲,要過來伺候便是。”王爺手裏捧著茶盞,低聲說道。
阿九略微挑了挑眉頭,她倒是忘了。三年大選的日子快到了,那些鮮嫩如花的姑娘們就要湧進府上了。前世的那次選秀,皇上可是挑了好幾個模樣俊俏的賞給了王爺。
王府裏又要熱鬧了,說起來當時還有那麽一兩個妹妹讓她時阿九吃了暗虧,這回她可得討回來。
“上回妾身去舒興閣瞧了,王妃的氣色已經好多了,估計馬上就能理事了。說起來府上添人也快熱鬧了,立秋也在這裏,不如就向王爺討個彩頭。”阿九臉上露出一抹淡笑,現在她有時家撐腰,不用再戰戰兢兢了。
與其讓那些後來的新人占著院子,不如順手人情,討一個院子送給立秋。
王爺微微一怔,阿九雖未指明,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如若王爺喜歡,可以適當地抬一抬立秋的身份。
他眯著眼眸,下意識地看向身邊有些怯懦的女子。立秋一直低著頭,臉色泛著不健康的蒼白,但是聽到阿九的話,兩頰卻顯現出幾分紅暈,十分明顯。原本粗糙的手也養得白白嫩嫩的,下意識地捂住小腹,坐在那裏竟透著幾分獨有的嬌媚。
王爺還是第一次細瞧立秋,前幾回見到都是在王妃身邊,安靜地不說話。上次瞧見就是一覺醒來在床上,那個時候隻顧上怒了,倒是沒瞧清楚,這樣一看心裏也不覺得那麽厭惡。
“等生下了自然會升位份的。”他點了點頭,阿九親自跟他開口,王爺也不會拂了她的麵子。
“主子,秀姬來了。”玉葉撩起簾子走了進來,輕聲通報了一聲。
阿九連忙將書塞在了枕頭底下,側躺在床上裹好錦被,眉頭緊皺,臉上的表情也變得痛不欲生。
“姐姐。”秀姬裹著棉披風走了進來,整張臉都鎖在披風了,隻露出一雙水靈靈的眼睛。
她看向床上的女子,稍微駐足了片刻。隻見阿九眼神有些哀切地看著她,臉上泛著不自然的蒼白,嘴唇也沒有多少血色,看起來十分的弱不禁風惹人愛憐。
“妹妹你來了,我身子不方便就不起來了,你隨便坐吧。”阿九的聲音也是有氣無力,聽起來氣若遊絲,眼看就不行了的狀態。
秀姬伸出略長的指甲在手背上猛地一掐,眼眶立馬紅了。
“可憐的姐姐,你——”她連忙坐在床邊上,輕輕擁住阿九的肩膀,卻是猛地抽了一下頓住了。
“這小臉上得抹多少粉,才能弄這麽白?”秀姬的玉手生生轉了個方向,捏了捏女子的臉蛋,輕輕“嘖”了兩聲,眉頭輕輕地蹙起。
阿九一把按住她的手,瞪了她一眼。
“姐姐,還疼嗎?”秀姬見阿九瞪她,連忙又露出一張笑臉蹭了過來,拉著阿九完好的手臂晃了晃,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
“疼也被你氣好了。”阿九抬手指了指她的挺翹的鼻子,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
秀姬也恢複了笑嘻嘻的神態,輕輕替床上的女子揉捏著。
“我哥哥說你的傷不是太深,想來是刺客太過於三教九流了,劍法忒差。不過那木頭腦袋竟然能想著幫你在王爺麵前說得嚴重點,看樣子他在宮裏也不是白幹的!”秀姬說起自家的兄長,話匣子剛打開就關不住了,臉上也露出滿意的神色。
阿九看了她一眼,了然地扯了扯嘴角,隻是眸中卻露出一絲若有所思。她當時跳下了馬車,刺客和侍衛廝殺的場景她當然記得。無論是王爺還是五皇子身邊的侍衛都所剩不多,顯然那些刺客劍法極高。
況且若是刺殺王爺的話,那一劍就該用了全力,不過砍到她身上,傷口也不是很深。她自己都察覺到了,斐太醫開得藥服了幾帖,肩膀的傷口已經開始慢慢結痂了。
“替我謝謝斐太醫。”阿九順口說了一句,腦子裏卻始終縈繞著剛才那個問題。
斐遇那日對王爺說,傷口不算淺,需要好好調養。為此才更讓王爺心疼,也就有了王爺幾乎寸步不離芙蓉院的景象。隻是她的身子自己知道,沒幾日傷口就開始發癢結痂,到現在已經快好了。隻是為了圓斐太醫的話,為此才在床上躺著,臉上也用粉抹了一層。
“哎,他那榆木腦子好容易開竅一回,有什麽好誇的。要我說就該跟王爺說生死攸關,讓府上那些人瞧瞧,巴望著側妃位置的,都先去廚房砍上兩刀。”秀姬收斂起臉上的笑容,眼眸裏流露出一絲不屑。
阿九瞧著她滿臉的輕蔑,再加上口是心非的模樣,愣是沒忍住輕笑出聲。
秀姬被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撅起紅唇抬手要去撓阿九的胳肢窩。兩人笑鬧成了一團。
出了刺客這事兒,不少大臣也開始惶恐不安,每日回府都盡量結伴而行,身邊的侍衛明顯增多了不少。各個部門都開始著手查辦,隻因刺客集體服毒自殺,一點線索都沒有。
這邊刺客一事還沒解決,後宮裏卻出了一件大事兒。皇上從鳳藻宮中出來,幾乎震怒。立馬下旨收回鳳印,皇後也被打入冷宮。聖旨上隻宣稱皇後居心叵測,無法母儀天下。皇後背後的家族也被牽連,撤職的撤職,甚至有許多鋃鐺入獄。
上次遭受打擊正在蟄伏的太子一黨,如今是徹底失勢。牆倒眾人推,皇後和背後的家族都不在了,支持太子的朝臣幾乎立馬見風使舵。第二日罷黜太子的折子就像雪花一般擺到了皇上的案桌前。
明國十七年元月初十,皇上下旨罷黜太子,太子一黨徹底退出了朝廷。朝廷局麵動蕩,不少世家大族開始重新站隊,實力最強的五皇子立馬成為熱點靠攏對象。
隻是王、沈兩家的態度,還處於曖昧不明之中。時家也是袖手旁觀,時景一直以純臣自居,一切以皇上的決定為主,並未參與到太子一事中。提出立五皇子為太子的折子,也紛紛到了光明殿的案桌上。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五皇子一黨提出“東宮不可空虛,否則難安民心”,而其他黨羽則偏偏要作對,“五皇子未在軍中立功,恐難以服眾。況且皇上龍體安康,不急在一時。”
眾位大臣為了這件事兒,倒是爭執了很久,皇上卻遲遲未下決斷。東宮之位也一直虛懸著,這讓下麵那些大臣都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一時也不敢再多爭論。
阿九的傷勢漸漸好轉,現在無論她走到哪裏,府上的姬妾和下人瞧見了,都是恭謹地行禮。倒讓她有些恍惚,這一刀挨得不算吃虧。就連她去請安的時候,老夫人都刻意將她的位置和寧側妃換了一下,府中的排位自然一目了然。恒側妃僅屈居於王妃之下,是王爺的心頭寵,在老夫人那裏也是說得上話的。
這麽一來二去,寧側妃和她倒是走得遠了。阿九也顧不上在意,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府中的事情更加忙亂,她還得仔細核對賬簿,估計過不了幾日,王妃也該來找茬了。
這日,王爺剛挑簾進來,就瞧見阿九手上抱著賬簿,眉頭微微蹙起,臉上的表情十分專注。
“傷剛好,別太忙碌了。有事兒就丟給那些婆子,免得累壞了身子。”王爺徑直走上前來,輕輕從背後擁住她。淡淡的熱氣噴灑在背後,讓她微微縮了縮脖子。
阿九將手中的賬簿合上,丟擲一邊。轉過身來自然地回摟住男人的脖頸,臉上笑意連連。
“馬上王妃身子好了,妾身就得空悠閑了,總得把賬簿核對好。況且妾身都在床上躺了好幾日了,總得動動否則骨頭都變懶了。”女子臉上的笑意更甚,輕輕靠在他的胸膛蹭了蹭。
王爺聽見她提到王妃,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順勢伸出手攬住她的腰肢,打橫抱起了她。
“說起來元宵節之後,還得陪著她去一趟王家,估計回來之後就得鬧上。”王爺抱著她坐到了桌子旁邊,似乎想起後院又要鬧起來,眉頭微微蹙起。
阿九也是無奈地笑了笑,王妃要鬧這是肯定的。隻是估計這一次,芙蓉院要正麵迎敵了。
“母親把立秋放在你這裏,她可還聽話?若是覺得不方便,我可以去和母親說,把立秋放到其他院子裏去。”王爺瞧著她滿臉無奈的笑容,也是輕歎了一口氣。
低聲問了一句,手也習慣性地捏著她順滑的臉頰。
阿九眼睛輕眯了起來,嘴角自然地勾出了一個笑容。雙手將他的脖頸摟得更緊,整個人都倚在他的懷裏。
“府上的妹妹都是年輕的,不大會照顧人,寧姐姐又是身子不好。老夫人也是急著抱孫子,妾身豈能因為一己之私就把立秋往外推。”阿九輕聲說了一句,仰起頭看著他,臉上泛著淡淡的紅暈。
隻不過眸中卻閃過幾分驚訝,說起來府上如今最適合看顧立秋的,也就她時阿九了。立秋都在芙蓉院裏住了三個月了,王爺都沒說過一句。這回卻想起為阿九打抱不平,看樣子上回挨得那一刀,還真被他記在心裏了。
“一個下人生的必然做不得數的,馬上要到元宵了,可有想去的地方?”王爺輕哼了一句,話題一轉又看向懷中的女子。
阿九臉上的笑容一頓,微微思考了一下。玉手就下意識地抓住王爺的衣領,臉上帶著幾分嬌笑。
“說起來妾身還真有想去的地兒,去年後院一直不順當,妾身想去寺廟裏進香順便求支簽。”阿九仰起頭,眼睛裏充滿了期待。
王爺被她眼眸裏的渴求所吸引,一時情動,低下頭啄了一下她的紅唇。
“往年元宵,王妃總想著在王家多待上幾日,倒是我的傻阿九,想著去寺廟裏替後院燒香拜佛。我的阿九如此好,第一根香就該向佛祖求個孩子。”王爺輕輕喟歎了一聲,將她摟得更緊,臉上也露出心疼的神色。
經他這麽一說,兩人不由得都想起了那個未出世的孩子。一時都沒有說話,隻是安靜地抱在一起。
“到時候王爺和妾身一起上柱香吧。”阿九低著頭,玉手下意識地摸著平坦的小腹,語氣帶著十足的低落。
王爺輕歎了一口氣,一時也想起當初阿九挺著肚子在裏屋等他的場景。低低地應了一聲。
元宵那日清晨,王爺和阿九去清祥閣請安過後,跟老夫人說了一聲,就攜手去了興安寺。
雖然時辰尚早,但是元宵這日,興安寺裏還是人山人海。由於王爺事先和住持打過招呼,王府的馬車直接從後院進入了寺廟裏。
興安寺是明國最大的寺廟,裏麵的住持經常會被皇上請入皇宮之中講解佛經。相當於國寺的存在,平日裏大多是百姓燒香居多,逢年過節的時候,一些達官貴族才會攜帶內眷前來。
王爺見過住持之後,就帶著阿九入了佛堂。全身鍍金的彌勒佛穩坐佛堂正中央,旁邊有一個小和尚在敲著木魚,嘴裏念叨著佛經。阿九接過點燃的香,慢慢地插進了香爐裏,又跪在墊子上,雙手合十默默許下心願,虔誠地磕了幾個頭。
後來王爺也陪著她上了一炷香,兩人叩拜過後,剛出了佛堂。遠遠地就瞧見一對身著華服的男女走了過來,正是五皇子和五王妃。
“真是巧,上回趙王將侍衛撥過來守護本王,讓恒側妃受傷了。本王心生愧疚,如今瞧見恒側妃安好,本王也就放心了。”五皇子身著一身黑色華裳,袖口隱隱露出金線繡得祥雲圖案。他和趙子卿互相見過禮之後,就連忙拱手對著阿九作揖。
阿九有些受寵若驚地低下頭,連忙半低下身子回禮。
“一點小傷,不足掛懷。”她沒有抬頭,但是隱約可以察覺到男子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最終五王妃和阿九一道先去了廂房,而五皇子則說有事兒和王爺商量,為此先行分道揚鑣。
“阿九,上回你那麽英勇替趙王倒了一刀,我們王爺回去對你可是讚不絕口。”走在路上,五王妃狀似不經意地說了一句,眼眸還不斷地打量著她。
阿九彎起的嘴角微微僵硬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淡笑。
“五皇子謬讚了,當時情況危急,我哪裏能想到那麽多。眼瞧著刀劈了過來,我總不能讓王爺受傷。”她輕聲解釋著,抬頭悄悄打量了一眼五王妃。
提起五皇子會當著五王妃的麵誇獎她,阿九是不相信的。瞧著五皇子也不像是那樣的人,五王妃這樣說,無非是為了試探她罷了。兩位王爺同時受刺,其中一位側妃為了擋刀受傷,另一位卻安然無恙地躲在車裏,難免會受到對比。
“說來也是。過幾日我妹妹要來五王府,我準備開個賞花會,不如阿九你也過來瞧瞧?”五王妃並沒有在這上麵糾纏,話鋒一轉,就提到了別處。
倒是讓阿九一愣,不知她是何意,卻是不敢輕易答應。
“最近王妃身子不好,府上一時半會兒離不開人。若是五王妃想賞花,等開春了趙王府辦一場,到時候再把二姑娘請過來。”阿九輕笑著推辭,雖說最近王妃未理事,但是這種下帖子也輪不到自己。
五王妃臉上的笑意更濃,細細打量了一下阿九,最終點了點頭。
“這有何難,得了閑我就派人把帖子送過去,讓王妃帶著你和寧側妃一起過來好了。”五王妃並沒有鬆口,顯然十分想讓阿九去一趟五王府。
阿九也不知她到底何意,隻能笑著應了下來。
等到王爺和阿九回府的時候,已經過了用午膳的時辰了。王爺的臉色不鬱,顯然和五皇子之間談得並不投機。他的眉頭一直深鎖著,回府之後也顧不上用膳,直接就進了書房。
阿九也不去打擾,卻是細細琢磨起五王妃的用意。
“玉葉,你過來。去外麵找人打聽一下,五王妃的妹妹品貌出生如何?”她留了個心眼,五王妃想要替時睿說門親事兒已經不是一兩日了,還是趁早打聽好這位二姑娘的情況為好。
玉葉點了點頭,撩起簾子就出去了。
***
一晃珍月就過去了,遇刺一事兒始終沒個結果。皇上也顧不上,太子一黨落馬之後,空出來的官位到處都是爭搶的。各方勢力都不放過,紛紛擠破了頭想要安插自己人進去。
王府裏倒是越發的安靜起來,王爺陪著王妃去了一趟王家。住了一宿回來之後,王妃也始終沒提要接管王府的事情。
這日下午,阿九坐在院中曬著太陽,桌子上放著應景的糕點茶盞。遠遠地她就瞧見一身黑衣的王爺走了過來,厚厚的裘衣裹在身上,隔著距離瞧著倒是覺得威風凜凜。
“大冷的天坐在外麵,也不怕感染了風寒。你身子骨弱,到時候若病了可得受罰。”王爺解開身上的裘衣,十分自然地替她穿上,伸手捏了捏她的臉,就坐到了女子的身邊。
阿九笑著將手塞到了他的掌心裏,立馬趕到一陣溫暖。男子掌心的薄繭,摩挲在手背上帶著輕微的癢。
“妾身可是專門坐在這裏等著王爺的,王爺來得少了,連院子裏的花都不開了。”阿九嬉笑著調侃了兩句,從一旁的盤子裏夾了一塊芙蓉糕遞進他的嘴裏。
王爺有些無奈地笑了笑,輕輕抬手替她攏了攏發髻。
兩人正說笑著,卻見到一抹略顯瘦弱的倩影走了過來。阿九輕輕眯起眼眸,臉上的笑容一僵。
立秋身穿著墨綠色的披風,正攙扶著紅鯉的手顫顫巍巍地走過來。她的麵色有些蒼白,身子看起來也不是很方便。一旁的紅鯉抬眸瞧見王爺在院子裏,拉住了立秋的衣袖,低低地說著什麽。
立秋抬眼也瞧見了,臉色似乎變得更差,定住了身子似乎轉身要回去。
“誰在那兒?”王爺咽下了口中的糕點,眯著眼睛瞧向外邊,低低地問了一句。
立秋轉過身,扶著紅鯉的手走了進來,低著頭似乎不敢瞧人。
“奴婢立秋見過王爺、恒側妃。奴婢不知王爺也在此,打擾了王爺和側妃說話,請王爺和恒側妃責罰。”立秋有些吃力地俯下身行了一禮,聲音裏帶著一絲慌張。
紅鯉也跟著行了一禮,有些吃力地攙扶著她。阿九的眼眸下意識地看向她的小腹,已經四個月了,肚子也微微隆起。隻是立秋的身子一直很差,派過去的大夫也經常搖頭,對於立秋的不配合也是無法。
王爺“嗯”了一聲,眉頭緊緊蹙起。眼睛隻是輕輕掃了一下,就沒再正眼瞧過她。
“坐吧,在芙蓉院裏不要給恒側妃添麻煩。”王爺漫不經心地提了一句,轉而又扭過頭去和阿九說話。
紅鯉連忙讓身後的丫頭端出椅子來,攙扶著立秋坐在旁邊。立秋還想著推辭,阿九使了個眼色給她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花聆和玉葉瞧見王爺來了,估計帶著那些丫頭走得遠些,不想打擾他們說話,這才讓立秋和紅鯉誤闖了進來。
“今年要選秀了,估計府裏也要添人,王妃若是忙不過來,你就盯著些。若是瞧好了誰,就和管事兒說一聲,要過來伺候便是。”王爺手裏捧著茶盞,低聲說道。
阿九略微挑了挑眉頭,她倒是忘了。三年大選的日子快到了,那些鮮嫩如花的姑娘們就要湧進府上了。前世的那次選秀,皇上可是挑了好幾個模樣俊俏的賞給了王爺。
王府裏又要熱鬧了,說起來當時還有那麽一兩個妹妹讓她時阿九吃了暗虧,這回她可得討回來。
“上回妾身去舒興閣瞧了,王妃的氣色已經好多了,估計馬上就能理事了。說起來府上添人也快熱鬧了,立秋也在這裏,不如就向王爺討個彩頭。”阿九臉上露出一抹淡笑,現在她有時家撐腰,不用再戰戰兢兢了。
與其讓那些後來的新人占著院子,不如順手人情,討一個院子送給立秋。
王爺微微一怔,阿九雖未指明,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如若王爺喜歡,可以適當地抬一抬立秋的身份。
他眯著眼眸,下意識地看向身邊有些怯懦的女子。立秋一直低著頭,臉色泛著不健康的蒼白,但是聽到阿九的話,兩頰卻顯現出幾分紅暈,十分明顯。原本粗糙的手也養得白白嫩嫩的,下意識地捂住小腹,坐在那裏竟透著幾分獨有的嬌媚。
王爺還是第一次細瞧立秋,前幾回見到都是在王妃身邊,安靜地不說話。上次瞧見就是一覺醒來在床上,那個時候隻顧上怒了,倒是沒瞧清楚,這樣一看心裏也不覺得那麽厭惡。
“等生下了自然會升位份的。”他點了點頭,阿九親自跟他開口,王爺也不會拂了她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