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浩蕩,綿延數萬裏,不斷向著宇宙的最深處延伸。
四象演繹開天四靈,於前方開路,神威如獄,彰顯出至高威儀,令人望而生畏。
這是,天尊出巡!
自從上次黑氣有所異動之後,何暮心中總有一種緊迫感,令他感到有些不安。因此,在無量道二講大道之後,何暮便親自動身,巡遊宇宙萬域,希冀能找到讓自己感到緊迫的根源。
不僅如此,何暮還打算借助這次巡天,於天地間顯化天尊神威。
自從當初天尊大典,何暮第一次講道,萬族朝拜,信仰匯聚後,何暮就對信仰之力頗為惦記。
但之後因為閉關與講道的緣故,雖然通過宗門宣傳,讓何暮對信仰之力有了不少積累,但他卻一直未能深入研究這種力量。
這次巡天,何暮可以繼續積攢紅塵信仰,以便後續研究這種奇異莫測的力量。
因此,可以說,此次出巡諸天,就算不能順利找到令自己心頭悸動的根源,隻要能加深對信仰之力的了解,對何暮來說,亦算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結果。
……
隨著何暮走過一個個星域,萬族朝拜,誦念天尊名號,感受著滾滾紅塵念力洶湧澎湃,一種奇妙的感覺在何暮心中油然而生。
仿佛是與芸芸眾生建立了某種奇異的聯係,在接納了這些紅塵念力後,何暮眼前仿佛有一幕幕景象浮現而出,或含笑、或垂淚、或憤懣、或平靜,演繹出塵世萬象,眾生百態,在何暮腦海中飛掠而過。
在這種聯係中,何暮的感官無限放大,已然可以感受到眾生所思所想,他們的祈禱也一一被何暮所聆聽——
“天尊保佑,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可以有個好收成!”
“天尊呦!求您老人家能讓我家趕緊抱個大胖小子!”
“無量天尊在上!保佑我能發大財,今年財源滾滾!”
“無量天尊保佑……”
修士多篤信自身,這樣的祈禱,幾乎都來自於凡人。可就是這些大世最平凡普通的普通人,卻又是這滾滾塵世最為重要的支柱。
此刻,他們靠著信仰念力,甚至能夠把自己與一位九天之上的天尊相連,以信仰的方式綻放出不朽的光輝!
在何暮的感知中,這次的感受,遠比第一次講道之時更為清晰。
那是一種微渺而浩瀚,高遠而平實,包羅萬象而又原初質樸的奇異力量,雖深陷紅塵凡世,卻又仿佛超脫在上的感受,似乎可以真正讓人於紅塵之中萬劫不朽,亙古長存。
此時,何暮總算理解了阿彌陀佛大帝的想法。也是,難怪阿彌陀佛欲要舉教飛升,這種力量,真的能給人一種超脫化仙的錯覺,古皇大帝已經站在人世巔峰,也唯有這種能夠讓人看到成仙之機的力量,會讓一位真正的大帝如此心動。
同樣的,這種感覺徹底引起了何暮的注意,眼看巡天無果,何暮決定先放下心頭悸動,轉而深耕對紅塵信仰的研究。
他隱隱有種預感,若是能夠在信仰之道有所成就,他或許可以在不借助不死藥的情況下直接活出第二世,甚至對開啟虛無縹緲的第三世都大有好處。
……
為了精研信仰,自巡天之後,何暮便正式入世,體悟紅塵萬念。
源自於各大古星域之上修築的神廟,其上繚繞著濃重的紅塵念力,在何暮顯化人間之後,就開始向信仰之力轉變,並順著冥冥之中的因果聯係,自發向何暮湧去。
自此之後,何暮的身影在各大生命源地出現——梳理地脈,調理天地元氣,開辟混沌世界,推動萬道複蘇。
期間也曾有大圓滿聖靈出世作亂,卻被何暮一掌斃殺,道化其軀以增強天地元氣。一時之間,何暮此舉令萬靈喧沸,禮讚無量天尊之聲不絕於世,化作了鋪天席地的信仰,徑直湧向何暮。
漫長歲月中,何暮在宇宙間不時顯化,以天尊偉力造福眾生,讓大世越發繁盛。
在遊曆紅塵的過程中,何暮還有感眾生求道艱難,道法不存,無數人傑為此埋沒,於是開創了諸多道經玄功,播撒宇宙各處,以之為眾生求道機緣。
他經常於各地傳道講法,以點育群英,希冀能為這璀璨大世再添幾許耀眼星光。無量道也緊隨天尊法旨,不斷顯化星海造福萬靈,並傳下何暮所創道典,為世所稱頌。
事實上,自三尊動亂以來,雖然天尊不絕,但世間萬靈其實多有遭劫,諸多文明損失慘重,何暮此舉,無意中卻是推動了大世複興,可以想象,此等功績必然會流傳後世,萬古流芳。
歲月易逝,時光荏苒。
轉眼六千年過去,何暮此世已經七千歲了。
隨著這些年何暮對信仰的研究越發精深,他一身道行也水漲船高,此時的他,已經站在了此生最巔峰,但最多再有三五百年,何暮也要步入第一世的晚年,開始走下坡路。
隨著何暮這些年行走各地,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史為其發掘,其中甚至不乏天尊隱秘,亂古奇聞。
其中有不少,令何暮都是頗為感興趣,想要探索一番。
眼下,就有這樣一樁事,令何暮非常掛懷,打算暫且脫離紅塵俗世,去一探究竟——
道德,可能未死!
四象演繹開天四靈,於前方開路,神威如獄,彰顯出至高威儀,令人望而生畏。
這是,天尊出巡!
自從上次黑氣有所異動之後,何暮心中總有一種緊迫感,令他感到有些不安。因此,在無量道二講大道之後,何暮便親自動身,巡遊宇宙萬域,希冀能找到讓自己感到緊迫的根源。
不僅如此,何暮還打算借助這次巡天,於天地間顯化天尊神威。
自從當初天尊大典,何暮第一次講道,萬族朝拜,信仰匯聚後,何暮就對信仰之力頗為惦記。
但之後因為閉關與講道的緣故,雖然通過宗門宣傳,讓何暮對信仰之力有了不少積累,但他卻一直未能深入研究這種力量。
這次巡天,何暮可以繼續積攢紅塵信仰,以便後續研究這種奇異莫測的力量。
因此,可以說,此次出巡諸天,就算不能順利找到令自己心頭悸動的根源,隻要能加深對信仰之力的了解,對何暮來說,亦算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結果。
……
隨著何暮走過一個個星域,萬族朝拜,誦念天尊名號,感受著滾滾紅塵念力洶湧澎湃,一種奇妙的感覺在何暮心中油然而生。
仿佛是與芸芸眾生建立了某種奇異的聯係,在接納了這些紅塵念力後,何暮眼前仿佛有一幕幕景象浮現而出,或含笑、或垂淚、或憤懣、或平靜,演繹出塵世萬象,眾生百態,在何暮腦海中飛掠而過。
在這種聯係中,何暮的感官無限放大,已然可以感受到眾生所思所想,他們的祈禱也一一被何暮所聆聽——
“天尊保佑,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可以有個好收成!”
“天尊呦!求您老人家能讓我家趕緊抱個大胖小子!”
“無量天尊在上!保佑我能發大財,今年財源滾滾!”
“無量天尊保佑……”
修士多篤信自身,這樣的祈禱,幾乎都來自於凡人。可就是這些大世最平凡普通的普通人,卻又是這滾滾塵世最為重要的支柱。
此刻,他們靠著信仰念力,甚至能夠把自己與一位九天之上的天尊相連,以信仰的方式綻放出不朽的光輝!
在何暮的感知中,這次的感受,遠比第一次講道之時更為清晰。
那是一種微渺而浩瀚,高遠而平實,包羅萬象而又原初質樸的奇異力量,雖深陷紅塵凡世,卻又仿佛超脫在上的感受,似乎可以真正讓人於紅塵之中萬劫不朽,亙古長存。
此時,何暮總算理解了阿彌陀佛大帝的想法。也是,難怪阿彌陀佛欲要舉教飛升,這種力量,真的能給人一種超脫化仙的錯覺,古皇大帝已經站在人世巔峰,也唯有這種能夠讓人看到成仙之機的力量,會讓一位真正的大帝如此心動。
同樣的,這種感覺徹底引起了何暮的注意,眼看巡天無果,何暮決定先放下心頭悸動,轉而深耕對紅塵信仰的研究。
他隱隱有種預感,若是能夠在信仰之道有所成就,他或許可以在不借助不死藥的情況下直接活出第二世,甚至對開啟虛無縹緲的第三世都大有好處。
……
為了精研信仰,自巡天之後,何暮便正式入世,體悟紅塵萬念。
源自於各大古星域之上修築的神廟,其上繚繞著濃重的紅塵念力,在何暮顯化人間之後,就開始向信仰之力轉變,並順著冥冥之中的因果聯係,自發向何暮湧去。
自此之後,何暮的身影在各大生命源地出現——梳理地脈,調理天地元氣,開辟混沌世界,推動萬道複蘇。
期間也曾有大圓滿聖靈出世作亂,卻被何暮一掌斃殺,道化其軀以增強天地元氣。一時之間,何暮此舉令萬靈喧沸,禮讚無量天尊之聲不絕於世,化作了鋪天席地的信仰,徑直湧向何暮。
漫長歲月中,何暮在宇宙間不時顯化,以天尊偉力造福眾生,讓大世越發繁盛。
在遊曆紅塵的過程中,何暮還有感眾生求道艱難,道法不存,無數人傑為此埋沒,於是開創了諸多道經玄功,播撒宇宙各處,以之為眾生求道機緣。
他經常於各地傳道講法,以點育群英,希冀能為這璀璨大世再添幾許耀眼星光。無量道也緊隨天尊法旨,不斷顯化星海造福萬靈,並傳下何暮所創道典,為世所稱頌。
事實上,自三尊動亂以來,雖然天尊不絕,但世間萬靈其實多有遭劫,諸多文明損失慘重,何暮此舉,無意中卻是推動了大世複興,可以想象,此等功績必然會流傳後世,萬古流芳。
歲月易逝,時光荏苒。
轉眼六千年過去,何暮此世已經七千歲了。
隨著這些年何暮對信仰的研究越發精深,他一身道行也水漲船高,此時的他,已經站在了此生最巔峰,但最多再有三五百年,何暮也要步入第一世的晚年,開始走下坡路。
隨著何暮這些年行走各地,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史為其發掘,其中甚至不乏天尊隱秘,亂古奇聞。
其中有不少,令何暮都是頗為感興趣,想要探索一番。
眼下,就有這樣一樁事,令何暮非常掛懷,打算暫且脫離紅塵俗世,去一探究竟——
道德,可能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