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的一處隱蔽叢林之中,正有一行身著黑衣之人隱匿於其中,而那為首之人真是皇宮之中出來的暗部首領,玄廣。
至於在他的身邊,自然是暗部之中的精銳了。
這一次為了應對趙何,他專門挑選了暗部之中最精銳的一眾人,在這些之中,實力最弱的也有暉陽境的修為,手段更是千奇百怪,實用極高。
有精通陣法的陣法師,負責布置陣法,創造天時地利,有煉丹大師,負責提供可以幫助他們靈氣源源不斷的丹藥,有精通望龍術的練氣士,專門應對趙何隱匿起來,難以尋找......
更不用說還有玄廣掌管一切,確保萬無一失。
玄廣望著天空之上兩人的決鬥,哪怕是自認為在整個寧陽都能夠躋身前五的玄廣,心中也不禁發怵。
那驚天動地的雷法,在這雷法之上,任何山嶽都顯得十分的可笑,僅僅是片刻便被瞬間摧毀,玄廣自認若是將自己對抗其中任何一人,或許連一招都接不住。
玄廣自然也是明白的,趙何早就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先前那句話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與他們而說的。
按照道理說,尋常的修士之間對決,最最忌諱的便是被人旁觀,畢竟對於一個修士來說,戰鬥的習慣,術法招式,以及那些重要的壓箱底手段,被人觀摩了去,代價也可能是極大的。
所以,往往對決這種事情,都不是能夠隨意讓人看到的,若是有人試圖偷窺,極大的可能就是引起對決之人的不喜,甚至於要提前解決他們這類心思不正的小道之人。
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趙何明明已經是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卻仿佛並沒有想要出手的意思,或許是此人自信擊敗了張緣一之後,他們對於他的威脅依舊十分的有限。
這時,一位身著黑衣的瘦削男子踩著一根巨大的樹冠之上,幾個彈跳便來到了玄廣的麵前,那人單膝下跪,恭敬道:“稟告大人,一切就緒!不知何時動手?”
此人便是玄廣手底下負責陣法布置的陣法師,在兩人決鬥之時,他已經派遣了此人,帶領不少的陣法師在這方圓數裏之內布置陣法,一旦張緣一與趙何有了勝負分出,亦或是兩人都達到了強弩之末時,他們便啟動陣法,對這兩人展開殺招。
玄廣輕輕點點頭,說道:“你們先等著,等下聽信號行事。”
那人沉聲回答道:“遵命大人!”
說完,整個人沿著原來的路線,幾個彈跳便消失無影,如同天地間的一縷雲煙。
玄廣此刻依舊是注視著前方的戰事,眼中陰翳不止,哪怕是他,此刻也絕對不敢肯定他們就能夠做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黃雀,反倒是越是看兩人的決鬥,他的內心,那種不確定的感覺就越是強烈!
玄廣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重新關注起戰局,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這麽做究竟是對寧陽有利還是弊端更多。
畢竟,在皇城的時候,趙何便已經是表現的極其清楚了,他對於皇家的事情沒有絲毫的興趣,一心修道的他,隻想要一個清淨的環境。
他玄廣也是認定對方一定不會出爾反爾的,但是他這麽認為沒有用,皇上並不是這麽認為的,在寧武的心中,這個天下第一的趙何,能夠隨意進入皇宮,能夠以一敵萬,那就是一個比天上的驕陽還要明晃晃的威脅,這樣的威脅,他絕對不允許存在。
玄廣沒有辦法,他作為皇家的人,一定要懂的為皇上分擔解憂,也就有了今日他帶領眾多的暗部手下來到這盤上這一幕。
斬出趙何失敗,亦或是他們所有人全軍覆沒,這些事情都還是可以接受的,就怕趙何因為他們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終於是失去了耐心,決心要對著皇室之人不留絲毫感情,那之後對於整個寧陽國來說,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滅頂之災。
所以此刻玄廣最期待的便是張緣一能夠擊敗趙何,亦或是至少讓這個道士重傷到沒了反抗的餘地,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把握將趙何鏟除,皇室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少了威脅。
對於寧武的這些想法,不僅僅是趙何,哪怕是張緣一在察覺到了玄廣之後,也已經是猜測的十之八九了。
不得不說,這個哪怕是將修行進行到了暉陽境的皇帝,在格局之上,還真是令人有些狹隘。
現如今是趙何天下第一,趙何走了之後難不成就沒有天下第一了?顯然是不可能的,除去了一個天下第一,立馬又有另外一個天下第一產生,殺了一個又有一個,難不成要一直殺下去?
這種治標不治本的事情,恐怕這就是這個家夥一根筋想不到吧。
不知道趙何是個什麽性格的,反正張緣一自己認定,若是這種事情發生在了他的身上,趙何就算是能夠留住性命,也絕對不會好受。
特別是張緣一最擅長的便是琢磨,隻要他肯用心下來琢磨,那麽最終寧武這個皇位坐的穩不穩,這寧陽國究竟是否還是寧家人,就要值得玩味了。
......
不過此刻,兩人都沒有深深糾結於這件事情,在趙何的眼中,更在令他在意的,還是這次的比試對決。
趙何退步不已,眼中也十分罕見地展露出驚喜,以及對於張緣一這般天賦的震撼。
這個家夥,能夠在兩個月之間便將三本經書修行到這般程度,這天賦,換做是趙何他自認也十分的勉強。
要知道,三教經書,大義微言,很多的理念,對於天地的理解就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更不用說大道之說了。
不過,趙何很快便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也是他十分好奇的地方。
三教的修行,大多是以三教合一的做法三教修行,三教之中,就屬儒家的學說最為複雜繁冗,包容性最強,也隻有儒家的能夠掌握三教的修行。
但是看張緣一這個樣子,雖說是身著一件青衫,舉止之間卻沒有刻意強調儒家的地位,反倒是三者並行其上,區別極少。
一想到這裏,趙何突然意識到了張緣一的不同之處,除去三教合一,還有一種修行之法是,三教並行!
“三教合一”和“三教並行”的區別是“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理論。三教並行”是儒、釋、道三家分別實行。
三教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
“三教並行”,即尊道、禮佛、崇儒。
三大教派,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發源於北燕,昌盛於大唐,揚名於四海。
如果說佛、道、儒三教之間的本質區別是什麽?簡單來說,佛教注重因果,強調的是因果關係。
前世之因,造成了的今世之果。今世之因,必然會造就來世之果。所以說:“菩薩畏因,俗人怕果”。
所以佛說:“眾生皆有佛相,皆可成佛”。佛教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都可以離苦得樂,以證佛法。
道教注重自身修煉,強調天、地、人合一,遵循自然天地之道,結合人道。在山中尋找自然幽靜的場所,以清淨無為為念,通過打坐、誦經,以導氣、內觀、辟穀、內外丹等多種方式,以達到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道教避世修行為主。但逢亂世,道教則心懷天下,以下山解救天下蒼生為己任。
儒教注重修身,以讀聖賢之書明理,以做聖賢為人生目標。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理想,積極參與社會各種事物,通過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修身立命。追求功名富貴,以三綱五常為道德準則和行事規範,強調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儒教主要為入世修行。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佛教重在自覺,道家重在自悟,儒教重在自省。
在枯葉寺的寺院裏麵有一通碑,叫《“混元三教九流圖”讚》碑,非常珍貴,碑上除了文字之外,還刻有一幅圖,從正麵看是一位出家僧人,再仔細看一看,實際是三個人,右麵是儒家孔子像,左麵是道家老子像,兩位老人側身對坐談佛論道的形態合成佛祖釋迦牟尼正麵形象,三人共有一張嘴,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圖”,正所謂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象征著佛、道、儒在七星大陸上的融合。
這也充分說明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和儒教,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利益大眾、如何追求人間正道的文化。
正因為佛道儒之間的關係有深有淺,聯係之中,有相通之處,卻又有極大的不同,三教合一還尤有重此輕彼之處,但是三教並行,難度之大尋常修士想都不敢想。
佛家講“超世”,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對人來說都是苦海。對現實人無能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脫----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脫,就要放棄各種欲望,追求超脫生死輪回的"苦海"而進入涅磐(無苦的極樂世界)。佛教主張舍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對來世的向往。
道教認為,個人修養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於個人的修煉,跟別人沒有關係,主張遠離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塊地方修煉。道教的修煉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道教運用內丹和外丹進行修煉。所謂內丹就是氣功,外丹就是服用長生不老藥。而修煉內丹和外丹都是個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遠離社會,所以,道教是主張"出世"的。
儒家是主張參與社會的,而且主張個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標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是把人自身的發展與對家庭、社會的貢獻緊密聯係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張"入世"的。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對“心”的詮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比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心理學”西文原意為“闡釋心靈的學問”,後來引申為“研究人類自身問題的行為科學”。
這種發展演變符合佛教對宇宙人生的闡釋,所謂“心能生萬法”。佛教從心的角度概括世界萬物的一切,並對人的行為問題進行根本性的探討與闡釋,因此,佛教早已構建一套成熟的修行論理認知體係。
佛教的教義幾乎都在談心,在諸多經論中隨處可見,其中以“唯識學”對人類精神的分析,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
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精神的住宅,要長生不死,必須形神並養,即有“內修”“外養”的工夫。
儒教是禮法,要求如何做人,每個人應該怎麽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滅人欲”,哪怕削足適履也要人來適應宗法社會的綱常,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講的是淨,道家講的是靜,儒家講的是敬。
佛家講的是養心,道家講的是練氣,儒家講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佛教兼倫理和功利、理性和巫術而有之,透露出一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處世機巧。
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當的巫術性質,更多的適應了當時底層民眾的需要。儒教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倫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條比較隱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歡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視對全民的“普及義務教導”。
道家傳授弟子特別重視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謂“天資”。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這塊料,道家就不會收你做弟子。
自然所謂的根性,並不僅僅是修行的天賦,還有毅力、品性、悟性......眾多的考慮因素。
佛家與道家的隱逸和比較“清高”的作風相反,特別喜歡普渡眾生,講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們現代的義務教育,佛教也喜歡普及他們義務教育。佛教主張“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張“普渡眾生”。
佛教的這種群眾化大眾化作風,使得佛教在大唐乃至七星大陸廣為流傳,發展傳布比較快。
儒家主要是在讀書人中進行教育。他們不像道家的隱逸,也不像佛家那麽普渡眾生,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傳布教義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書生”。
修行方法的差異,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較為多樣化,所謂“十萬八千法門”,就是說佛家的。
有種說法是道家的法門也是從佛家中來的,這個自然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
人們經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彌陀佛”就是一種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佛教界當今最為流行的法門。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視修持心性,就是著重心性的磨練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選擇在深山清淨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難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讀書本身作為一種修行方法。儒家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是你讀書用工,方法得當,你就變得精氣神十分旺盛,身體素質和人的氣質都會得到巨大的優化,看起來會相貌堂堂,氣宇不凡。
再說佛教、道教、儒教之同,眾所周知,在曆史上佛、道、儒三教長期存在著嚴重的門戶之見,彼此隔閡甚至相互詆毀。
不過,曆史上三教真正學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夠屏棄門戶之見,主張三教平等,相互學習。
在很多佛、道、儒的經論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許多大德高僧高道們常常動輒“釋曰”、“儒曰”或“道曰”,將各家說法平等的列置一塊、相互貫通、融為一體,來說明同一個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說。
佛道儒三教確實有相通甚至相同之處。它們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製人的感官欲望,主張人不要被身體本能牽製和奴役,回到人心靈的自然寧靜。
三教都把心靜定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說教和修行都是為了使人達到心靈的寧靜。
三教的共同之處: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養性”之說,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
強調精神攝養。“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病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病還是病生時”。
主張飲食調養。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重視起居護養。“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製度”。
注意藥物扶持。如老年人醫藥調治應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欲之方來調治,切不可竣補猛瀉。
強調不可縱欲。“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
提倡順時養身。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
佛、道、儒三教的異同非常複雜地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宗教生活與麵貌的一種特質,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佛教養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
正因為三教之間區別之大,難度之大,所以對於張緣一這般表現,無論是誰恐怕都不免感到震驚。
此刻張緣一懸停於虛空之上,一身浩然正氣,眼中時而冷漠,時而冷靜,時而又是七情六欲各司其位,這正是三教並行的表現。
趙何拍了拍一身的灰塵,望著張緣一說道:“你這家夥倒真是會給人驚喜,隻不過三教並行的代價之大,你如今也不過是乾元境修士,確定自己能夠把握得住?可要好好想清楚哦。”
三教並行,那可不是三教合一以儒家為主的,三教並行導致的思想、修行、行為的混亂,那可不是一般的修士能夠控製得了得。
張緣一並沒有說話,狂風吹動著他的青衫,氣勢還在不斷的攀升。
他如今時而道家,時而儒家,時而佛家,那混亂的氣息,正如趙何所言,混亂不堪,且控製起來十分的艱難。
在他的大腦之中,時不時會有一種亦或是兩種聲音在喊叫,都在爭鬥著主流的控製權,那種感覺令張緣一十分的難以忍受。
趙何搖搖頭,說道:“也罷,既然你如今這般,那我也不藏藏捏捏了,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實力。”
說實話,哪怕是與張三勇對戰,他也是保留了一些底牌,並不是不尊重張三勇,隻不過是有些底牌,他也不能夠經常性的使用,代價之大,不簡單。
張緣一一聽趙何這番話語,隻覺得頭皮發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悸動,並不是被趙何的言語所嚇到了,而是此刻在張緣一的麵前,趙何如同驟然之間變幻了一個人一般,那人無論是樣貌,還是氣息,還是給人的感覺,都是張緣一無疑了。
隻不過,還有一個區別,那人的雙瞳漆黑一片,一身都在透露著令人難以忍受的氣息,邪惡之下,又藏有極深的聖潔,亦正亦邪。
化作張緣一的趙何說道:“如夢泡影,你準備好了嗎?”
至於在他的身邊,自然是暗部之中的精銳了。
這一次為了應對趙何,他專門挑選了暗部之中最精銳的一眾人,在這些之中,實力最弱的也有暉陽境的修為,手段更是千奇百怪,實用極高。
有精通陣法的陣法師,負責布置陣法,創造天時地利,有煉丹大師,負責提供可以幫助他們靈氣源源不斷的丹藥,有精通望龍術的練氣士,專門應對趙何隱匿起來,難以尋找......
更不用說還有玄廣掌管一切,確保萬無一失。
玄廣望著天空之上兩人的決鬥,哪怕是自認為在整個寧陽都能夠躋身前五的玄廣,心中也不禁發怵。
那驚天動地的雷法,在這雷法之上,任何山嶽都顯得十分的可笑,僅僅是片刻便被瞬間摧毀,玄廣自認若是將自己對抗其中任何一人,或許連一招都接不住。
玄廣自然也是明白的,趙何早就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先前那句話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與他們而說的。
按照道理說,尋常的修士之間對決,最最忌諱的便是被人旁觀,畢竟對於一個修士來說,戰鬥的習慣,術法招式,以及那些重要的壓箱底手段,被人觀摩了去,代價也可能是極大的。
所以,往往對決這種事情,都不是能夠隨意讓人看到的,若是有人試圖偷窺,極大的可能就是引起對決之人的不喜,甚至於要提前解決他們這類心思不正的小道之人。
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趙何明明已經是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卻仿佛並沒有想要出手的意思,或許是此人自信擊敗了張緣一之後,他們對於他的威脅依舊十分的有限。
這時,一位身著黑衣的瘦削男子踩著一根巨大的樹冠之上,幾個彈跳便來到了玄廣的麵前,那人單膝下跪,恭敬道:“稟告大人,一切就緒!不知何時動手?”
此人便是玄廣手底下負責陣法布置的陣法師,在兩人決鬥之時,他已經派遣了此人,帶領不少的陣法師在這方圓數裏之內布置陣法,一旦張緣一與趙何有了勝負分出,亦或是兩人都達到了強弩之末時,他們便啟動陣法,對這兩人展開殺招。
玄廣輕輕點點頭,說道:“你們先等著,等下聽信號行事。”
那人沉聲回答道:“遵命大人!”
說完,整個人沿著原來的路線,幾個彈跳便消失無影,如同天地間的一縷雲煙。
玄廣此刻依舊是注視著前方的戰事,眼中陰翳不止,哪怕是他,此刻也絕對不敢肯定他們就能夠做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黃雀,反倒是越是看兩人的決鬥,他的內心,那種不確定的感覺就越是強烈!
玄廣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重新關注起戰局,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這麽做究竟是對寧陽有利還是弊端更多。
畢竟,在皇城的時候,趙何便已經是表現的極其清楚了,他對於皇家的事情沒有絲毫的興趣,一心修道的他,隻想要一個清淨的環境。
他玄廣也是認定對方一定不會出爾反爾的,但是他這麽認為沒有用,皇上並不是這麽認為的,在寧武的心中,這個天下第一的趙何,能夠隨意進入皇宮,能夠以一敵萬,那就是一個比天上的驕陽還要明晃晃的威脅,這樣的威脅,他絕對不允許存在。
玄廣沒有辦法,他作為皇家的人,一定要懂的為皇上分擔解憂,也就有了今日他帶領眾多的暗部手下來到這盤上這一幕。
斬出趙何失敗,亦或是他們所有人全軍覆沒,這些事情都還是可以接受的,就怕趙何因為他們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終於是失去了耐心,決心要對著皇室之人不留絲毫感情,那之後對於整個寧陽國來說,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滅頂之災。
所以此刻玄廣最期待的便是張緣一能夠擊敗趙何,亦或是至少讓這個道士重傷到沒了反抗的餘地,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把握將趙何鏟除,皇室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少了威脅。
對於寧武的這些想法,不僅僅是趙何,哪怕是張緣一在察覺到了玄廣之後,也已經是猜測的十之八九了。
不得不說,這個哪怕是將修行進行到了暉陽境的皇帝,在格局之上,還真是令人有些狹隘。
現如今是趙何天下第一,趙何走了之後難不成就沒有天下第一了?顯然是不可能的,除去了一個天下第一,立馬又有另外一個天下第一產生,殺了一個又有一個,難不成要一直殺下去?
這種治標不治本的事情,恐怕這就是這個家夥一根筋想不到吧。
不知道趙何是個什麽性格的,反正張緣一自己認定,若是這種事情發生在了他的身上,趙何就算是能夠留住性命,也絕對不會好受。
特別是張緣一最擅長的便是琢磨,隻要他肯用心下來琢磨,那麽最終寧武這個皇位坐的穩不穩,這寧陽國究竟是否還是寧家人,就要值得玩味了。
......
不過此刻,兩人都沒有深深糾結於這件事情,在趙何的眼中,更在令他在意的,還是這次的比試對決。
趙何退步不已,眼中也十分罕見地展露出驚喜,以及對於張緣一這般天賦的震撼。
這個家夥,能夠在兩個月之間便將三本經書修行到這般程度,這天賦,換做是趙何他自認也十分的勉強。
要知道,三教經書,大義微言,很多的理念,對於天地的理解就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更不用說大道之說了。
不過,趙何很快便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也是他十分好奇的地方。
三教的修行,大多是以三教合一的做法三教修行,三教之中,就屬儒家的學說最為複雜繁冗,包容性最強,也隻有儒家的能夠掌握三教的修行。
但是看張緣一這個樣子,雖說是身著一件青衫,舉止之間卻沒有刻意強調儒家的地位,反倒是三者並行其上,區別極少。
一想到這裏,趙何突然意識到了張緣一的不同之處,除去三教合一,還有一種修行之法是,三教並行!
“三教合一”和“三教並行”的區別是“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理論。三教並行”是儒、釋、道三家分別實行。
三教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
“三教並行”,即尊道、禮佛、崇儒。
三大教派,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發源於北燕,昌盛於大唐,揚名於四海。
如果說佛、道、儒三教之間的本質區別是什麽?簡單來說,佛教注重因果,強調的是因果關係。
前世之因,造成了的今世之果。今世之因,必然會造就來世之果。所以說:“菩薩畏因,俗人怕果”。
所以佛說:“眾生皆有佛相,皆可成佛”。佛教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都可以離苦得樂,以證佛法。
道教注重自身修煉,強調天、地、人合一,遵循自然天地之道,結合人道。在山中尋找自然幽靜的場所,以清淨無為為念,通過打坐、誦經,以導氣、內觀、辟穀、內外丹等多種方式,以達到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道教避世修行為主。但逢亂世,道教則心懷天下,以下山解救天下蒼生為己任。
儒教注重修身,以讀聖賢之書明理,以做聖賢為人生目標。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理想,積極參與社會各種事物,通過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修身立命。追求功名富貴,以三綱五常為道德準則和行事規範,強調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儒教主要為入世修行。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佛教重在自覺,道家重在自悟,儒教重在自省。
在枯葉寺的寺院裏麵有一通碑,叫《“混元三教九流圖”讚》碑,非常珍貴,碑上除了文字之外,還刻有一幅圖,從正麵看是一位出家僧人,再仔細看一看,實際是三個人,右麵是儒家孔子像,左麵是道家老子像,兩位老人側身對坐談佛論道的形態合成佛祖釋迦牟尼正麵形象,三人共有一張嘴,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圖”,正所謂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象征著佛、道、儒在七星大陸上的融合。
這也充分說明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和儒教,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利益大眾、如何追求人間正道的文化。
正因為佛道儒之間的關係有深有淺,聯係之中,有相通之處,卻又有極大的不同,三教合一還尤有重此輕彼之處,但是三教並行,難度之大尋常修士想都不敢想。
佛家講“超世”,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對人來說都是苦海。對現實人無能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脫----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脫,就要放棄各種欲望,追求超脫生死輪回的"苦海"而進入涅磐(無苦的極樂世界)。佛教主張舍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對來世的向往。
道教認為,個人修養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於個人的修煉,跟別人沒有關係,主張遠離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塊地方修煉。道教的修煉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道教運用內丹和外丹進行修煉。所謂內丹就是氣功,外丹就是服用長生不老藥。而修煉內丹和外丹都是個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遠離社會,所以,道教是主張"出世"的。
儒家是主張參與社會的,而且主張個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標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是把人自身的發展與對家庭、社會的貢獻緊密聯係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張"入世"的。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對“心”的詮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比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心理學”西文原意為“闡釋心靈的學問”,後來引申為“研究人類自身問題的行為科學”。
這種發展演變符合佛教對宇宙人生的闡釋,所謂“心能生萬法”。佛教從心的角度概括世界萬物的一切,並對人的行為問題進行根本性的探討與闡釋,因此,佛教早已構建一套成熟的修行論理認知體係。
佛教的教義幾乎都在談心,在諸多經論中隨處可見,其中以“唯識學”對人類精神的分析,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
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精神的住宅,要長生不死,必須形神並養,即有“內修”“外養”的工夫。
儒教是禮法,要求如何做人,每個人應該怎麽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滅人欲”,哪怕削足適履也要人來適應宗法社會的綱常,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講的是淨,道家講的是靜,儒家講的是敬。
佛家講的是養心,道家講的是練氣,儒家講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佛教兼倫理和功利、理性和巫術而有之,透露出一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處世機巧。
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當的巫術性質,更多的適應了當時底層民眾的需要。儒教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倫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條比較隱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歡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視對全民的“普及義務教導”。
道家傳授弟子特別重視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謂“天資”。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這塊料,道家就不會收你做弟子。
自然所謂的根性,並不僅僅是修行的天賦,還有毅力、品性、悟性......眾多的考慮因素。
佛家與道家的隱逸和比較“清高”的作風相反,特別喜歡普渡眾生,講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們現代的義務教育,佛教也喜歡普及他們義務教育。佛教主張“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張“普渡眾生”。
佛教的這種群眾化大眾化作風,使得佛教在大唐乃至七星大陸廣為流傳,發展傳布比較快。
儒家主要是在讀書人中進行教育。他們不像道家的隱逸,也不像佛家那麽普渡眾生,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傳布教義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書生”。
修行方法的差異,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較為多樣化,所謂“十萬八千法門”,就是說佛家的。
有種說法是道家的法門也是從佛家中來的,這個自然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
人們經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彌陀佛”就是一種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佛教界當今最為流行的法門。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視修持心性,就是著重心性的磨練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選擇在深山清淨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難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讀書本身作為一種修行方法。儒家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是你讀書用工,方法得當,你就變得精氣神十分旺盛,身體素質和人的氣質都會得到巨大的優化,看起來會相貌堂堂,氣宇不凡。
再說佛教、道教、儒教之同,眾所周知,在曆史上佛、道、儒三教長期存在著嚴重的門戶之見,彼此隔閡甚至相互詆毀。
不過,曆史上三教真正學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夠屏棄門戶之見,主張三教平等,相互學習。
在很多佛、道、儒的經論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許多大德高僧高道們常常動輒“釋曰”、“儒曰”或“道曰”,將各家說法平等的列置一塊、相互貫通、融為一體,來說明同一個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說。
佛道儒三教確實有相通甚至相同之處。它們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製人的感官欲望,主張人不要被身體本能牽製和奴役,回到人心靈的自然寧靜。
三教都把心靜定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說教和修行都是為了使人達到心靈的寧靜。
三教的共同之處: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養性”之說,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
強調精神攝養。“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病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病還是病生時”。
主張飲食調養。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重視起居護養。“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製度”。
注意藥物扶持。如老年人醫藥調治應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欲之方來調治,切不可竣補猛瀉。
強調不可縱欲。“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
提倡順時養身。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
佛、道、儒三教的異同非常複雜地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宗教生活與麵貌的一種特質,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佛教養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
正因為三教之間區別之大,難度之大,所以對於張緣一這般表現,無論是誰恐怕都不免感到震驚。
此刻張緣一懸停於虛空之上,一身浩然正氣,眼中時而冷漠,時而冷靜,時而又是七情六欲各司其位,這正是三教並行的表現。
趙何拍了拍一身的灰塵,望著張緣一說道:“你這家夥倒真是會給人驚喜,隻不過三教並行的代價之大,你如今也不過是乾元境修士,確定自己能夠把握得住?可要好好想清楚哦。”
三教並行,那可不是三教合一以儒家為主的,三教並行導致的思想、修行、行為的混亂,那可不是一般的修士能夠控製得了得。
張緣一並沒有說話,狂風吹動著他的青衫,氣勢還在不斷的攀升。
他如今時而道家,時而儒家,時而佛家,那混亂的氣息,正如趙何所言,混亂不堪,且控製起來十分的艱難。
在他的大腦之中,時不時會有一種亦或是兩種聲音在喊叫,都在爭鬥著主流的控製權,那種感覺令張緣一十分的難以忍受。
趙何搖搖頭,說道:“也罷,既然你如今這般,那我也不藏藏捏捏了,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實力。”
說實話,哪怕是與張三勇對戰,他也是保留了一些底牌,並不是不尊重張三勇,隻不過是有些底牌,他也不能夠經常性的使用,代價之大,不簡單。
張緣一一聽趙何這番話語,隻覺得頭皮發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悸動,並不是被趙何的言語所嚇到了,而是此刻在張緣一的麵前,趙何如同驟然之間變幻了一個人一般,那人無論是樣貌,還是氣息,還是給人的感覺,都是張緣一無疑了。
隻不過,還有一個區別,那人的雙瞳漆黑一片,一身都在透露著令人難以忍受的氣息,邪惡之下,又藏有極深的聖潔,亦正亦邪。
化作張緣一的趙何說道:“如夢泡影,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