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之上,浩蕩煙波,大船自西向東順風疾馳。此時梁仕銘、陸野子二人乘大船已然進入南直隸,行在鳳陽府地界。


    在問明船老大後得知,如今已無須再回白水鎮經由陸路至武進,此番返程隻須全程乘大船,順汴河直入武進便可。


    一路之上,二人早把煩事聊盡,繼而便開始無盡暢想,在談到興致之時,心情卻也覺得歡快多了。


    陸野子曾說,待修仙的大師兄出山,便將茅山異寶镔鐵棍交予他,便可助慧悟大師一臂之力打敗邪道,屆時隻待尋得象牙印,便可重振茅山輝煌!


    而梁仕銘則要在救父之後,多派人手去茅山尋找步弘遺骸,將他入土為安。此外還要讓陸野子多多逗留幾日,一是盡地主之誼,二則是要好生答謝一番,還說要與他一同到縣城之中遊賞遊賞。


    此刻,船頭之上,河風拂麵,梁仕銘看著兩岸金秋柳色,想著自己即將回家團圓,心下歡喜不已,一時興起,當即吟道:“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裏地無山。”


    甲板之上,陸野子坐在擺有酒菜的木箱旁,喝了一口酒,搖頭享受不止,繼而又讚道:“好詩,好詩!梁公子,大才,大才啊!”


    梁仕銘微微拱手,道:“豈敢豈敢,此乃‘鹿門子’仙士之大作!”


    “鹿門子?”陸野子當即放下竹筷,一臉怒色緊問道,“莫非與那鹿角仙士,馬臉道人有何淵源?”


    梁仕銘一笑,道:“鹿門子乃‘皮日休’先生的道號,此一篇便是先生名作——《汴河懷古》。他乃先唐人士,與那馬臉道何甘?”


    陸野子尷尬地撇了撇嘴,繼而走到船頭梁仕銘身旁,問道:“前方到哪了?”


    梁仕銘擎目遠眺,見遠方河岸之上行船匯聚、擔挑忙碌,於是道:“按方才船老大所說,前方該是鳳陽府宿州!”


    “宿州?”


    梁仕銘點頭道:“宿州乃舟車會聚之所、九州通衢之地,也是扼汴控淮的軍事重地。想當年,孔子於此演禮,便將當世大賢‘閔子騫’收入門下。”


    陸野子緊問道:“便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人稱‘孝聖’的閔子嗎?”


    梁仕銘驚喜地看著陸野子,道:“正是,正是!”


    陸野子捋著狗油胡,打量梁仕銘片刻,道:“眼下以道爺我來看,梁公子為救家父,跋山涉水、不顧生死,可比閔子騫!”


    梁仕銘惶恐道:“豈敢豈敢,晚輩哪敢自比閔賢?”


    陸野子佯裝一本正經地道:“不,我看可比!”


    梁仕銘遂看出陸野子是在戲耍自己,緊又反諷他幾句,二人繼又開懷不已。


    說笑之間,大船已來至宿州埇橋鎮渡口。


    渡口之上大小船隻擁堵不堪,挑夫擔客往來穿梭。


    隻因所坐大船急須補給,船老大告知二人還須耽擱些時間,不妨四處走動走動。


    二人行船一日,早也勞乏不堪,由是便順跳板來到河岸上,舒展舒展筋骨。


    隻因此處距縣城還有些距離,四下僅有些零散攤鋪,二人見也沒有什麽可買,便順著道路信步走去。


    二人於柳蔭之下邊走邊看,不多時,便入鄉間,問一孩童,言說此地乃洪河村。


    此時,便聽許多孩童叫嚷著要去河邊看祭神,二人心奇,遂也一同跟去。


    跟著孩童,二人一路小跑,一炷香時間後才趕到河邊。


    遠遠看去,隻見一處石砌高台之上,一杆杏黃大旗迎風飄卷,台下四處早已聚滿人群,摩肩擦踵、擁擠不堪。


    看到此處,陸野子臉上一怔,讚歎道:“此地道場,陣勢不小呀!”


    梁仕銘不解地問道:“何為不小?”


    陸野子點手指道:“看!太極高台九尺九,八角遍插杏黃道旗,四麵站立侍法道童,如此陣勢,對於此等鄉村來講,不可謂不浩大!”


    待二人走近,便見高台正中擺有一方香案,上擺一應法器,更有手腕粗細的大蠟“噌噌”青煙不止。香案旁站立一名瘦黑道人,此道人身著杏黃太極法衣,右手緊握朱紅桃木劍,左手兩指正對著地上指指點點,口裏也喋喋不止。


    由於被石台所擋,二人看不到瘦黑道人所指何物,遂又往裏麵擠了擠,繼而便沿著石台缺口看到,瘦黑道人所指乃是一位被五花大綁的......


    少女!


    此少女皮膚白皙,一身紅妝,此刻低頭垂眉,麵貌看不太清。


    見居然用活人祭神,不止梁仕銘,便是陸野子也不由得一驚。


    不解此事緣由,梁仕銘急向身旁高聲問道:“因何要捆那女子!?”


    梁仕銘話音未落,前方一個白胖中年人轉過臉來,道:“因何?當然是祭河神啊!最近河上旋流詭異,隔不久便有漁民慘死水中,且撕碎屍骸總也漂到岸邊,鬧得人心惶惶!”


    白胖中年人話音未落,梁仕銘便見右手方,一個尖嘴猴腮地小個子緊道:“是啊,按這高台上仙長所說,是因河神震怒所致!須祭獻一名女子,方可平息水難!”


    與此同時,站在梁仕銘左手方,一位年邁滄桑的白發老人歎息道:“唉,這女子好生可憐啊!”


    白胖中年人緊斥道:“她不死,總也要有人死,才能平息河神!讓她一個外鄉人去死,總好過讓我們當鄉本土的女子去死好!”


    老人瞪了白胖中年人一眼,訓斥道:“哼!胡鬧!”


    尖嘴猴腮的小個子,一臉壞笑地道:“呦嗬,張大爺,您怕是看上人家女孩子了吧!?”


    見小個子言語戲耍,老人蒼眉倒豎,罵道:“我打你個小畜生!胡說八道!”說罷揚手要打。


    小個子連忙嬉笑躲開,口中緊道:“大爺別打,小的錯了,錯了還不成嗎?”


    此刻,白胖中年人想了想也微微搖頭,道:“唉,張大爺說得也是,不管這女子哪裏人士,如今祭了河神,卻是可憐!”


    小個子緊道:“可憐?是可惜!你可沒看,這女子長得呦,嘖嘖嘖......若能一親芳澤,死了也值!”


    白胖中年人不屑地道:“是何模樣,竟被你說得如此誇張?”


    小個子兩眼一瞪,駁斥道:“誇張?你等等......”說罷遂踮起腳尖,又蹦了兩蹦,掙紮著向人群外看去,道,“方才王員外看了這女子一眼,便火急火燎地往家跑去,想必是取銀兩了,馬上就該回來!他說要重金買下這女子,給他家傻兒子作媳婦......”


    聞聽小個子如此說道,又有不少人圍攏上來,詢問所言虛實。


    至此,梁仕銘和陸野子便也弄懂了始末緣由。


    陸野子不禁惡罵道:“什麽河神?依道爺我看,它就是一河妖!”


    怕陸野子招惹是非,梁仕銘緊讓他小點聲,繼而又向高台上的女子看去。洪河村


    看著被綁待斃的女子,想她定然是身世悲慘,否則也不會被選去祭獻河妖,梁仕銘此時心下痛心不已。與此同時,想到若真有哪家富戶願將她買回家中,總也好過死在河中、喂食魚蝦,也算是一件積德之事。但轉念又一想,即便有人將此女子救下,也不過是再換一名身世悲慘的女子去死,僅此而已。


    此時,看著仰頭怒視高台的陸野子,梁仕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道長,不若我等去報官吧!”


    下一刻,不待陸野子說話,緊聽得身後人群外,有人高聲喊道:“快,快!快扔下去!官軍來啦,官軍來啦!”


    二人順聲音隨眾人一同看去,隻見遠方,煙塵飛揚之處,正有十幾匹高頭大馬向這邊飛奔而來。其間有兩匹快馬先一步跑上來,馬上兩名凶惡軍兵,來至人群外即用鞭子抽打路人,為後馬讓出道路。


    不多時,人群向兩旁撤去,讓出一條直通高台的道路,隨後十幾匹高頭大馬即也趕到。


    此時梁仕銘才看到,隨後趕到的十幾人並非俱是官軍,頭一排騎在馬上的,卻是五名道士。


    五名道士之中,除去正中騎白馬的為首一人,其餘全都五十歲上下,看上去飽經風霜、閱曆非常。


    位於正中,端坐白馬之上的為首之人,是一位年輕道士,身著藍色道裝,外披錦緞黃色罩袍,頭戴鑲寶嵌玉的九梁道冠,華貴之氣,無以言表。


    年輕道士約莫二十出頭,濃眉小眼、鼻正口方,長相還算標致,唯有那雙小眼,無論何時看去,俱似未曾睜開一般。


    此時,兩名先頭趕到的軍兵高喊幾句後,全場遂靜寂無聲,繼而軍兵又喝道:“管事的,滾出來一個!”


    不多時,一個鄉紳模樣的中年人跑來,顫巍巍地拱手問道:“軍爺,不知有何吩咐?”


    軍兵大喝一聲道:“大膽!此乃太常寺,少卿大人!還不速來見禮!”


    眾人未料麵前這年輕道士,居然是四品高官,當即紛紛跪倒在地。滿臉不屑的陸野子起初不願,隨後即也被梁仕銘硬拉著一同蹲了下來。


    此時,年輕道士手揚馬鞭,點指高台,目空一切地問道:“爾等這是作甚?”


    鄉紳回道:“此間河神震怒,鄉民屢屢遇難,今請來法師,拜壇作法。”


    “隻是作法?”年輕道士緊問道。


    鄉紳緊一怔,支吾道:“還,還......”


    “說!”軍兵威喝道。


    “他們要把那女子扔到河裏祭神!”人群中不隻是誰喊了一嗓子,梁仕銘隱約聽得,這聲音似是方才那年邁滄桑的白發老人。


    這一聲喊罷,跪倒在地的中年鄉紳渾身一哆嗦。


    年輕道士遂冷哼一聲,道:“我大明國師乃正一道宗‘致一真人’,其秉承正一天法、濟世救民,今爾等又豈能置天法於不顧,輕易向水中妖邪低頭!?”年輕道士說罷,遂探右手於身後拉出寶劍,繼而左手二指掐決縈繞劍尖,須臾,他猛喝一聲,但見一道青氣直奔高台,驀地打落杏黃大旗。


    在場眾人見此神法,無不瞠目結舌,驚駭不已。


    見眾人吃驚模樣,陸野子不屑地撇了撇嘴,低聲道:“你們見過什麽世麵?”


    梁仕銘緊又慌忙止住他,讓他少惹麻煩。


    此刻,年輕道士在左右軍兵攙扶之下,下得馬來,繼而迎著眾人仰慕的眼神向高台走去。


    高台之上,方才身著法袍、手擎木劍的瘦黑道人,此刻早已嚇得體似篩糠,跪在地上顫抖不止。


    年輕道士走上高台,遂派軍兵將這瘦黑道人以滋擾鄉民為由入罪,並強行帶走,繼而又親自替紅衣女子鬆開綁繩。


    鬆綁之時,待年輕道士看到女子麵貌後,身子猛然一怔,忙對身旁軍兵耳語幾句,轉而竟一把將女子抱起,向高台下走去。


    此刻,身旁軍兵高聲喊道:“今有邪道一人,滋擾鄉民,已然入罪。此無辜女子,少卿大人帶回衙門暫作安置。而河中妖邪之事,少卿大人已然應下,明日便來徹查此事!”


    軍兵言罷,人群之中嘰嘰喳喳,眾說紛紜,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則惱羞成怒,更有甚者說這年輕道士沒安好心、以勢壓人,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擄走女子。


    而梁仕銘卻在心中感激這年輕道士,如今不但讓紅衣女子得以活命,又將此事攬下,如此便再無女子無辜喪命。


    想到這裏,梁仕銘即與眾人目光一道,齊向高台之上看去,此刻,年輕道士正懷抱紅衣女子緩步走下台階。


    而就當梁仕銘的目光掃過年輕道士,繼而落在紅衣女子麵龐時......


    “啊!!!”


    晴天霹靂一般,梁仕銘瞬間驚在原地。


    隻因他看得真而又真,此刻,年輕道士懷中的紅衣女子,正是......


    金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教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瞬熄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瞬熄焰並收藏明教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