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知道這個楚國也是狼子野心之人,遙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唐代詩人詩句,但是趙丹心裏也是看的明明白白。楚國對於秦國憎恨那是恨到了骨子裏麵去了?楚國如今實力日落西山,那離不開他嬴稷手段在裏麵作怪而已呢?


    當年秦王嬴稷用手段讓楚懷王來到了鹹陽,結果自然也是回不去呢?這點不得不說起熊橫的父親楚懷王,說起楚懷王的事情時,大家腦海中比較流行的印象,通常是這樣的,楚懷王先是被秦國的張儀所騙,緊接著他又讓秦昭王騙到秦國,從此被囚禁在秦國到死。麵對這樣的楚懷王,恐怕誰都會覺得,他實在愚蠢得不可理喻。


    但其實呢,真實的曆史並不是這樣的。首先,受各種文學作品的影響,或許很多人覺得楚懷王兩次被騙,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裏發生的,但其實呢,這前後間隔了近十三年時間。換句話說,從楚懷王被張儀所騙,再到他被讓秦昭王騙到秦國,期間已經過去整整十三年。


    據史書記載,楚懷王被張儀所欺騙,是在公元前312年,當時秦國張儀欺騙楚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裏商於之地,結果楚懷王同意與齊國斷交後,秦國隻割讓了六裏地給楚國。由此楚懷王惱羞成怒,發兵攻打秦國,結果被魏章大破於丹陽。後來楚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


    從這段記載來看,楚懷王是蠢,竟然被張儀的花言巧語所騙,問題是,我們之所以這樣看這件事,是因為我們知道後來的結果。如果我們不知道後來的結果,誰敢說楚懷王的選擇一定是錯的。


    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斷交根本就是一張廢紙而已,大家前腳剛斷交,後腳就又可能馬上重歸於好,這樣的例子太多。


    換句話說,楚懷王與齊國斷交,對於楚國而言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因為,楚懷王今天可以和齊國斷交,但明天又可以馬上派出使者與齊國再結成聯盟,而齊國基於自己的利益,自然也不會拒絕與楚國結果。事實上,後來楚懷王被秦國所騙後,齊楚兩國又很快重新達成了聯盟。


    所以,基於楚懷王的利益來說,如果他同意與齊國斷交,就可以讓秦國割讓六百裏商於之地給自己,那何樂而不為呢?因為,這對楚懷王並沒有什麽壞處,等他拿到秦國的這些地盤後,他也可以隨時再和齊國達成聯盟,反正主動權在他自己手上。


    而且,基於楚懷王的考慮,當時秦國才剛征服了巴蜀地區,對其控製力非常有限,而巴蜀地區緊挨著楚國,所以秦國為防止楚國趁機打巴蜀地區的主意,也需要暫時對楚懷王示好。在這種背景下,秦國和楚國結盟,並把靠近楚國的一部分巴蜀之地割讓給楚國,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也正因為這兩個方麵的考慮,楚懷王才同意張儀的要求,結果最後楚懷王卻所騙,隻得到了區區六裏地。當然,如果事情僅僅發展到此,楚國也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損害,因為他雖然和齊國斷交,但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再次和齊國結成聯盟。也就是說,楚國不僅沒有什麽損失,反而還得到了秦國的六裏地。


    問題是,這樣的結果讓楚懷王的麵子實在掛不住,而且楚懷王也覺得可以趁機奪取巴蜀之地,所以才決定對秦國發兵,以武力奪取秦國的地盤。但沒想到的是,楚國卻被秦國打敗,這才讓楚懷王栽了一個大跟頭。


    不過,這個大跟頭對楚懷王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麽,因為在七年後,楚懷王一舉滅掉了越國,把吳越地區納入到楚國的版圖,楚國由此也達到了空前的強盛。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楚懷王此時死了,相信誰也得承認,楚懷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君主。因為,一個沒有把吳越地區納入自己版圖的楚國,還算是楚國嗎?


    麵對楚國的崛起,秦國隻好把當年從楚國手裏搶走的上庸歸還給了楚國,當然,條件就是楚國不要再和齊國一起攻打秦國。對此,楚懷王自然樂意接受。


    到目前為止,楚國應該是在楚懷王的領導下,達到了楚國的顛覆狀態。因為,在東部他把吳越之地並入版圖,在西部他兵不血刃從秦國手中收複了失地。


    可惜的是,楚國的強大,引起了東方其他國家的恐懼,於是齊、魏、韓三國借口楚國背信棄義,聯合起來攻打楚國。在這種背景下,楚懷王自然隻能找秦國幫忙,於是楚懷王便派太子到秦國為人質,秦國也很快出兵,而齊、魏、韓三國看到秦國出兵,隻好暫時罷兵。


    到目前為止,我們很難說楚懷王有什麽愚蠢可言。隻是在一年後,派到秦國為人質的出國的太子竟然偷偷逃回了楚國。於是秦國便以此為由攻打楚國,而齊、魏、韓一看秦國與楚國決裂,於是他們也趕緊跑來趁火打劫楚國。


    麵對秦、齊、魏、韓四國聯軍的圍攻,楚國自然招架不住,於是楚懷王隻好向齊國求和,表示願意把太子送到齊國為人質,希望齊國能夠幫助自己。這時齊國看到楚國已經快被打殘,而秦國卻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擴張,所以如果真把楚國打殘了,隻會讓秦國得利,所以齊國就同意和楚國結盟。


    問題是,這個時候秦國主動跳出來表示要和楚國重新結盟,表示要把秦國此番攻占楚國的八座城池歸還給楚國,並邀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麵。在這種背景下,楚懷王自然要去和秦國談一談。


    當然,楚懷王去的結果就是被秦國扣押了,問題是,如果楚懷王不去,後世人在說起這段曆史時,恐怕又會覺得楚懷王膽小怕事,總而言之,秦國主動和談,結果楚懷王卻膽小不敢去,甚至還愚蠢地跑去和齊國結盟,最後齊楚兩國都被秦國所滅,真是愚蠢得不可理喻。再總而言之,如果當初楚懷王願意與秦國和談,或許就能如何如之何。


    楚懷王性格就是很膽小,所以結果依然如此,當然楚國之所以如此也並不是因為他楚懷王,而是他秦國心太大,楚人打心眼裏無比痛恨秦國人,就是他熊橫也是如此,他的父親去了秦國再也不回來,他的兒子去了秦國也暫時沒有回來?這些東西是他自己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現在的楚國遭遇到了困難實在是太多,太多。所以熊橫心裏對於秦國憎恨根本就沒有停止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風采依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興之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興之地並收藏戰國之風采依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