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公主確實在怕些什麽,且已經怕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數日之前,是陳王殿下生辰,由於是前太子的緣故,京中眾人多有避諱,自然賀者寥寥。但陳王既為長子,為人又溫和,原在宮內時,尤寵著幾個妹妹。永樂仗著自己盛寵,幹脆就攜駙馬去喝了幾杯薄酒,也算盡一點兄妹情誼。


    用完膳,幾個女眷聚在一起聊著些風月。聊著聊著,就說到了無憂公主。


    陳王妃是無憂公主表姐,當場就淚濕了衣襟。幽怨的跟她說:“永樂如今在京,萬般皆好。可憐無憂妹妹花一般的年紀,就成了一抔黃土。自己有心想要求聖上給個恩典,置個衣冠塚也好惦念。可陳王怕薛家舊事惹人置喙,不許去提。都是自家兄妹,也不知道他怎麽這麽心狠。”


    一時間,氣氛甚是淒涼,永樂公主也紅了眼角。她與無憂不算親熱,但當時這門婚事,朝中眾人都是提名她去和親,最後卻是無憂頂了這份罪。然後又身死異鄉,聽說連遺體也沒保住。心裏總有那麽些愧疚。


    自恃和皇兄親近,立個衣冠塚也不是什麽過分要求。一時就誇了口,說自己去和皇兄說。


    從陳王府回來,過了兩日,她便進宮去見了皇兄。皇兄也並未回絕,還誇她有心了。但這後宮中事,如今皆是淑太妃在搭理,要與母妃商議一下,再做行論。


    永樂不疑有他,開開心心去自己母妃宮裏用了午膳。下午要出宮隻時,又繞道打算去拜會一下淑太妃,想提前說幾句無憂的好話。雖說魏塱登基未尊自己生母為太後,可這六宮誰不明白個中意味。


    走到淑太妃宮裏,守門的小太監見是永樂,笑臉到:“萬歲爺也剛好來問安,且在寢宮歇著呢”。


    太監正要通傳,永樂攔住了他,把丫鬟也留在外麵,自個兒一人走了進去。打算鬧鬧女兒家嬌羞,幹脆就把這事兒定下來。。


    走的近了,屋內竊竊私語可聞,似乎聊得正是無憂。永樂好奇,沒忍住附耳上去,然後就聽到了改寫她這一生的事情。


    淑太妃說:“人都死了,搞這麽些事,若年年歲歲的翻一翻。誰知道哪天抖落出什麽事兒。”


    溫柔的聲音是皇兄:“終歸是自家兄妹,薛家已無人,衣冠塚罷了。”


    淑太妃輕笑了一聲:“當初塱兒送她去死的時候,可不似今日這般情深。”


    永樂瞪大了眼,她聽到淑太妃說是皇兄送無憂去死,為什麽皇兄自幼待人極好。無憂走了,更是把她當明珠一般捧在手上,駙馬是千挑萬選的才俊。為什麽是皇兄送無憂去死。


    她屏住呼吸,哆哆嗦嗦的等著裏麵有個解釋。


    沒想到魏塱再不複和她說話的樣子,語氣讓她不寒而栗。她的皇兄對著自己的母親,語氣卻像是對著個犯錯的奴才。


    他說的是:“母妃當知,做過的事,不該說出來。”


    做過的事,她這個皇兄,做了什麽


    永樂躡步著要退的遠些,一腳踩空,摔在了台階上。


    門裏的人急匆匆的衝了出來,是天子魏塱:“怎麽是永樂,這是怎麽了。”


    永樂公主跌在地上,腦子裏都是那句做過的事,她不敢去看魏塱的臉,隻發抖著喊:“疼,皇兄,疼.......”


    太醫過來,說是扭著了關節處,好在並不嚴重。永樂已經記不起在等太醫的當兒,淑太妃和皇兄怎樣焦急心疼她的傷勢。甚至於,她聽到的都忘了個七七八八,記得的,是魏塱差人送她回府時問:


    “可是什麽嚇著了永樂走個台階都能摔著,成親了還這麽冒失。”


    語氣一如既往,沒有半點反常。臉上滿是關切,好似恨不能自己摔了替永樂。


    回到府裏,永樂隻想把此事忘個幹淨,將養了一日,宮內又來了個小太監,說她的母妃聽聞公主傷了,特意來交代“少走動,勿亂言”


    看著小太監遠去的背影,永樂隻覺得自己骨髓深處都有了冷意。她這一生,千嬌百寵。封號曾被父皇定為國號。父皇仙逝後,皇兄又許她不和親,在京中賜了宅子。這般蜜罐子裏長大的人,原是不諳世事。


    可縱是不諳世事,又哪能聽不出句裏威脅意味。


    永樂本是任性慣了,如何能藏得住這種恐懼,駙馬當晚就有了疑心,一年多的耳鬢廝磨,她正要開口說與枕邊人。卻猛的記起,駙馬姓黃,正是淑太妃的母家。


    幸好當時燭火已滅,沒人看到她臉上表情。不然…..


    這一夜輾轉反側,皇兄登基兩年的大小事件皆在眼前,當時不覺,此番回味。就樁樁件件都不對,太巧了,世間之事怎會如此之巧,怎會如此之巧


    若她聽到的,是真的。魏塱,不是要送無憂去死,是要送薛家,是要送西北。那場生靈塗炭,即使她是個公主,也刻骨銘心。


    若是真的,魏塱不會放過她。


    一時之間,永樂不知找何人商量,她怎麽看駙馬,都覺得是魏塱的人。太子已成廢人,三哥四哥難保沒參合此事。朝中大臣皆誇魏塱是個明君。


    她甚至不敢再進宮去找母妃說道,生怕給母妃也惹禍上身。


    進退維穀的時候,蘇府竟送了魚來。永樂就記起了蘇夫人。她從未想過要問責魏塱,起碼不是現在。相反,她想的是如何讓魏塱相信自己什麽也沒聽到。或者說,聽到了也不要緊。


    思前想後,就愈發覺得蘇夫人合適解答這個問題。她自出宮結識了這位蘇夫人,就真心真意的覺得蘇夫人雖是個商賈,卻不遜那些達官貴人。見多識廣又八麵玲瓏,於她既像個好友,又像個娘親。平常有什麽事兒難做決斷,問問蘇夫人總有好方法。


    於是等廚房送了魚來,永樂當場就掀了桌子,說這魚吃著有問題。佯裝怒火把自身恐懼一並藏了起來。


    沒想到,來的不是蘇夫人,竟然是其兒子蘇遠蘅。永樂打發走他,又陷入恐懼裏。


    明天,明天蘇夫人究竟會不會來。她急需一個人,來告訴她如何打消旁人疑慮。舉國上下,再也找不到比蘇夫人更合適的了。


    可她並未等來蘇夫人,蘇府送來那一千金的時候,永樂終於從驚慌中反應過來,是她一急,就亂了方寸。蘇夫人何等七竅心,她不會再來了。


    駙馬府裏,永樂公主捏著那本書卷來回踱步,今天駙馬被皇兄叫進了宮,傍晚還沒回,這使她更加不安。


    隻覺得自己處處都做的不對。她不該去偷聽他人談話,這世間多少見不得光的事兒。


    她原該像平常般差人直接鬧上蘇家門去,或者就把蘇夫人直接請過來。起碼在外人眼裏,她倆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前後都得一起蹦躂著。


    可惜,時不再來。


    暖閣裏爐火未弱過,永樂看了兩眼,便將手上書卷拆成一頁頁的放了進去,煙霧繚繞,惹得丫鬟都忍不住問:“公主這是怎麽了,燒書撕卷也該到寬闊些的地兒去,這兒熏著了可不好。”


    “沒事,怪好玩的”


    是夜,永樂公主落水,撈上來已人事不醒,就一口氣還沒出完。


    駙馬爺發了性,將其一眾貼身婢子打殺了個幹淨。


    可惜丫鬟不識字,認不出永樂公主燒掉的繪本子,是一冊《鄭伯克段於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兔眼迷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嗑南瓜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嗑南瓜子並收藏雄兔眼迷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