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頭不比魯文安事事縱著薛淩,但論起跟薛弋寒的淵源來,比之魯文安也淺不了多少。多年以前,薛弋寒也才二十出頭呢,跟著父親行軍。老李頭那時也還不老,因家裏祖上有基本醫書傳著,雖未大富大貴,好歹也混了個家庭美滿,妻賢子慧,在平城一帶日子過的分外美哉,如果無戰的話。
亂世豬狗盛世人,胡人一來,就什麽也沒了。縱薛氏一族代代良將,那也不是保得住所有人的性命。老李頭一家,就活了他一個,妻去子亡。中年喪子,這一生還有什麽盼頭這一生,就耗在平城了。日常看著薛淩那活潑勁兒,嫌棄裏頭又有些別樣情緒,半大的娃,不都是一個德性嘛,怎能不像自己的兒子。
薛淩聽見聲響,抬起身子,見是老李頭,立即躍了起來。接過身上背簍,瞅準屋簷底下扔了過去,道“李伯伯怎麽親自去,不行雇個小廝”。她手上力道巧,背簍倒是落的穩當,隻這一顛簸,草藥灑出來好些。
老李頭嘴唇動了動,又隻吐出一句“糟蹋東西”。說著繞過薛淩,忙不迭的去撿掉地上的破爛兒。
薛淩一撩頭發,隻能跟在屁股後頭幫著撿,語氣輕鬆道“這些又不值錢,累壞身子沒地兒說理。”
“哪能不值錢呢,能救命呢,你這娃一天天的”。
按年歲,薛淩都足十七又半了,難得老李頭還是那句娃。倆人收拾完手上東西,綠梔剛好來叫用飯。
桌上菜式倒是豐盛,想是特意加了菜。隻是用料都是些普通青菜豆腐罷了,沾點葷腥的也就那一缽雞湯。這已經不易了,在齊府裏,綠梔一家少有自己采買的時候,下人們各司其職。一朝出了府,自己打理生活,少不得有些畏前畏後。
趙姨老兩口和老李頭倒是熟悉了,相處的也愉快。但與薛淩,還是第一次打交道,惦記著府上規矩,站在一側候著,不知道如何是好。
薛淩淨了手,自個兒先坐了下去,看著無人落坐,隻得道“以後就是一家人了,還要伯父伯母多多照拂,和綠梔姐姐過來吃飯吧”。她不擅長這些場麵話,說的磕絆。綠梔去廚房盛飯了沒聽著,趙姨老兩口麵麵相覷,相互推著,誰也不敢先坐下來。
老李頭打了圓場,親熱的招呼著綠梔阿爹“根兄弟不必客氣,趕緊過來吃吧,都是自家人”。他與綠梔的爹一見如故,且兩人互補,一個賣藥,一個會種花草,這兩天聊的十分合拍。
說話間,老李頭先盛了一碗湯遞到薛淩麵前,道“小少爺”。
綠梔正端著幾碗米飯過來,聽見了這句,笑著問“李伯伯怎麽叫小姐作少爺呢”。
見女兒過來了,趙姨兩人總算放鬆了些,畢竟自家女兒是小姐貼身的人好說話些。也過來一道坐下了。
老李頭聽綠梔這麽問,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隻能眼巴巴看著薛淩。
薛淩麵不改色的把一勺湯送進嘴裏,道:“娘親希望我是個兒子,以前當兒子養慣了”。說完又喝了一勺,這湯,居然比臨江仙的還鮮些。
一時之間,桌子上幾人各有計較。綠梔一家低了頭,暗悔自己不該多問,他們一直認為薛淩是齊世言的外室女,想著怕是那位夫人希望生個兒子,也好賺個名分,這事兒說起來不太光彩,實在是戳人心窩了。
老李頭卻是想哄一下薛淩。他的小少爺啊,是個多麽好看的姑娘。當年的薛夫人,其實是想要個女兒的。她盼著生個女兒,就不用跟夫君一樣上戰場。誰曾想…..
薛淩不知幾人在想啥,她就隨口這麽一答,糊弄一下綠梔罷了,故而也沒啥在意的。喝完了湯,又自己站起來盛了一碗,連連誇趙姨手藝好,以後自己有口福了。
綠梔也明白自己小姐似乎並不在意這些,剛剛自己也就是口快了。現放鬆下來,話就跟著多了些。
一頓飯吃下來,似乎,真的成了那麽一家人。
薛淩難得吃撐,拖著身子回自己屋子裏,撥弄著那個荷包,突然想把薛璃也喊過來吃一頓飯。待到明月高懸,便搬了把椅子坐到院裏。頭頂星空絢爛,角落裏偶有蟲鳴,真是是個好時節。
老李頭也端了個小馬紮,批了件外套坐到了薛淩身邊,兩人就這樣靜靜的吹了好一會夜風。
薛淩才率先打破沉默道:“聽說,李伯伯想開個藥鋪子”。
老李頭沒有動彈,仍舊是那副姿勢坐著,道:“是啊,人總要有個奔頭。我這輩子也就會這個活計。”
“開就開吧,隻是這屋子不在臨街,想來生意不太好。”
“哪要什麽好生意,能撐得住幾張嘴吃飯就行了。”
說完這句,兩人又是一陣沉默。薛淩捏了捏手腕,平意仍在裏麵。
老李頭手指劃過地麵,捏起一點塵土。道:“薛將軍..”
“李伯伯勿要多言”。薛淩一聽前三個字就趕緊開口打斷。京中人雜,老李頭和那三個是老弱病殘,手無縛雞之力。若漏了什麽破綻,她未必能保的完全。倒不如,讓老李頭徹底置身事外,該怎麽過,怎麽過。
至於薛家一事,她一個人扛著,夠了,足夠了。
老李頭不知道薛淩為何這麽大反應,自與薛淩相見以來,二人還未交過心。他隻知道薛淩成了齊府的三小姐,日子過的似乎還頗為順心,順心的似乎從未姓過薛。
說起來,薛家如何,那是別人的家事,輪不到他老李頭來多做置喙,但臨行之前,宋柏臉上的慘烈,讓人隔世難忘。他,總是想問一問薛淩的。
於是,又拉長聲調喊了一句“小少爺”。唇齒之間,盡是滄桑與無奈。
薛淩看著頭頂明月,道:“李伯伯不必操心其他事,我自有主張。”她忽而記起蘇凔,便站起來,靠的離老李頭近些,輕聲道“宋柏兒子還在,我救出來了”。說完站那,忍不住逐漸笑的燦爛,像是在等著老李頭誇獎。
這件事,她自認為做的極好,卻一直無人可以說起。薛弋寒嚴厲,她就格外貪圖旁人誇獎,不然也不會成日黏著魯文安。老李頭,算是半個長輩了。故而此時是有幾分自得。
果然老李頭也十分激動,看著薛淩道:“當真,人在哪呢?”
薛淩明知此處安全,還是忍不住看了一圈四周,才附道老李頭耳邊道:“金鑾殿上,今年的新科狀元”。說完退了一步,伸開雙臂轉了一圈,看著老李頭堅定道:“所以,李伯伯隻管開你的藥鋪,好好過日子”。她臉上神色狠了一狠,隻是消失的太快,老李頭並未看到,隻聽到薛淩接下來那句“其他有我”。
老李頭感慨宋柏還留了個後人在,又出落的這般厲害了,也算沒辜負宋將軍在天有靈。狀元這麽高的官,那肯定是能把當年之事理清的。他老淚縱橫,嘴裏連連重複著“好…好..好…”,再說不出其他話來。
“晚間風大,李伯伯早些進屋歇著吧”。薛淩伸手去扶起老李頭,陪著走了幾步,眼瞅著他進了屋。多看了幾眼天上繁星,夜還長,尚不到自己安眠的時辰。
陳王府人少,也就沒有功夫去收拾新的房間給齊清霏了。就撿著薛淩原來住的那間,換了日常所用,好在齊清霏也不挑這些,還欣喜離大姐姐房間近。當晚她卻沒睡在自己房間,非要和齊清猗同床。此刻兩人已經算是相依為命,齊清猗也不好拂了這個小妹妹的意,稍勸兩句就應承了。
晚間燭火燃盡,也沒喊丫鬟來續上,房內一片漆黑。兩人在床上特意避開了傷心事,一開始說的都是些年幼時的趣事。直到深夜沉沉,齊清猗連催了三四次安睡,齊清霏才悻悻住了嘴。
隻是,消停片刻,又有落寞的聲音,像在自言自語道:“不知娘親和姐姐們都走到哪了呢。”
齊清猗掖了掖被角,道:“爹他們有人照料,好著呢”。
齊清霏問的是娘親和姐姐,齊清猗答的卻是爹,她自然知道齊清霏對齊世言還有芥蒂,故而提醒了一下。事情已經過去,父女,有那麽些隔夜仇,這也隔了好幾個夜了。
何況,齊世言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再多的肮髒手段,總好過一大家子都送了命。
睡意漸濃,齊清猗側了身。想著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來日方長。
“那三姐姐好嗎,她是個好人嗎”
她又一瞬間驚醒,輾轉了幾下,卻裝作迷糊的腔調答“好的很”。於是聽見身旁少女有輕微的偷笑,而後蚊吶般嘟囔了一句“我也覺得三姐姐好。”
好與不好的,誰說的準呢
亂世豬狗盛世人,胡人一來,就什麽也沒了。縱薛氏一族代代良將,那也不是保得住所有人的性命。老李頭一家,就活了他一個,妻去子亡。中年喪子,這一生還有什麽盼頭這一生,就耗在平城了。日常看著薛淩那活潑勁兒,嫌棄裏頭又有些別樣情緒,半大的娃,不都是一個德性嘛,怎能不像自己的兒子。
薛淩聽見聲響,抬起身子,見是老李頭,立即躍了起來。接過身上背簍,瞅準屋簷底下扔了過去,道“李伯伯怎麽親自去,不行雇個小廝”。她手上力道巧,背簍倒是落的穩當,隻這一顛簸,草藥灑出來好些。
老李頭嘴唇動了動,又隻吐出一句“糟蹋東西”。說著繞過薛淩,忙不迭的去撿掉地上的破爛兒。
薛淩一撩頭發,隻能跟在屁股後頭幫著撿,語氣輕鬆道“這些又不值錢,累壞身子沒地兒說理。”
“哪能不值錢呢,能救命呢,你這娃一天天的”。
按年歲,薛淩都足十七又半了,難得老李頭還是那句娃。倆人收拾完手上東西,綠梔剛好來叫用飯。
桌上菜式倒是豐盛,想是特意加了菜。隻是用料都是些普通青菜豆腐罷了,沾點葷腥的也就那一缽雞湯。這已經不易了,在齊府裏,綠梔一家少有自己采買的時候,下人們各司其職。一朝出了府,自己打理生活,少不得有些畏前畏後。
趙姨老兩口和老李頭倒是熟悉了,相處的也愉快。但與薛淩,還是第一次打交道,惦記著府上規矩,站在一側候著,不知道如何是好。
薛淩淨了手,自個兒先坐了下去,看著無人落坐,隻得道“以後就是一家人了,還要伯父伯母多多照拂,和綠梔姐姐過來吃飯吧”。她不擅長這些場麵話,說的磕絆。綠梔去廚房盛飯了沒聽著,趙姨老兩口麵麵相覷,相互推著,誰也不敢先坐下來。
老李頭打了圓場,親熱的招呼著綠梔阿爹“根兄弟不必客氣,趕緊過來吃吧,都是自家人”。他與綠梔的爹一見如故,且兩人互補,一個賣藥,一個會種花草,這兩天聊的十分合拍。
說話間,老李頭先盛了一碗湯遞到薛淩麵前,道“小少爺”。
綠梔正端著幾碗米飯過來,聽見了這句,笑著問“李伯伯怎麽叫小姐作少爺呢”。
見女兒過來了,趙姨兩人總算放鬆了些,畢竟自家女兒是小姐貼身的人好說話些。也過來一道坐下了。
老李頭聽綠梔這麽問,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隻能眼巴巴看著薛淩。
薛淩麵不改色的把一勺湯送進嘴裏,道:“娘親希望我是個兒子,以前當兒子養慣了”。說完又喝了一勺,這湯,居然比臨江仙的還鮮些。
一時之間,桌子上幾人各有計較。綠梔一家低了頭,暗悔自己不該多問,他們一直認為薛淩是齊世言的外室女,想著怕是那位夫人希望生個兒子,也好賺個名分,這事兒說起來不太光彩,實在是戳人心窩了。
老李頭卻是想哄一下薛淩。他的小少爺啊,是個多麽好看的姑娘。當年的薛夫人,其實是想要個女兒的。她盼著生個女兒,就不用跟夫君一樣上戰場。誰曾想…..
薛淩不知幾人在想啥,她就隨口這麽一答,糊弄一下綠梔罷了,故而也沒啥在意的。喝完了湯,又自己站起來盛了一碗,連連誇趙姨手藝好,以後自己有口福了。
綠梔也明白自己小姐似乎並不在意這些,剛剛自己也就是口快了。現放鬆下來,話就跟著多了些。
一頓飯吃下來,似乎,真的成了那麽一家人。
薛淩難得吃撐,拖著身子回自己屋子裏,撥弄著那個荷包,突然想把薛璃也喊過來吃一頓飯。待到明月高懸,便搬了把椅子坐到院裏。頭頂星空絢爛,角落裏偶有蟲鳴,真是是個好時節。
老李頭也端了個小馬紮,批了件外套坐到了薛淩身邊,兩人就這樣靜靜的吹了好一會夜風。
薛淩才率先打破沉默道:“聽說,李伯伯想開個藥鋪子”。
老李頭沒有動彈,仍舊是那副姿勢坐著,道:“是啊,人總要有個奔頭。我這輩子也就會這個活計。”
“開就開吧,隻是這屋子不在臨街,想來生意不太好。”
“哪要什麽好生意,能撐得住幾張嘴吃飯就行了。”
說完這句,兩人又是一陣沉默。薛淩捏了捏手腕,平意仍在裏麵。
老李頭手指劃過地麵,捏起一點塵土。道:“薛將軍..”
“李伯伯勿要多言”。薛淩一聽前三個字就趕緊開口打斷。京中人雜,老李頭和那三個是老弱病殘,手無縛雞之力。若漏了什麽破綻,她未必能保的完全。倒不如,讓老李頭徹底置身事外,該怎麽過,怎麽過。
至於薛家一事,她一個人扛著,夠了,足夠了。
老李頭不知道薛淩為何這麽大反應,自與薛淩相見以來,二人還未交過心。他隻知道薛淩成了齊府的三小姐,日子過的似乎還頗為順心,順心的似乎從未姓過薛。
說起來,薛家如何,那是別人的家事,輪不到他老李頭來多做置喙,但臨行之前,宋柏臉上的慘烈,讓人隔世難忘。他,總是想問一問薛淩的。
於是,又拉長聲調喊了一句“小少爺”。唇齒之間,盡是滄桑與無奈。
薛淩看著頭頂明月,道:“李伯伯不必操心其他事,我自有主張。”她忽而記起蘇凔,便站起來,靠的離老李頭近些,輕聲道“宋柏兒子還在,我救出來了”。說完站那,忍不住逐漸笑的燦爛,像是在等著老李頭誇獎。
這件事,她自認為做的極好,卻一直無人可以說起。薛弋寒嚴厲,她就格外貪圖旁人誇獎,不然也不會成日黏著魯文安。老李頭,算是半個長輩了。故而此時是有幾分自得。
果然老李頭也十分激動,看著薛淩道:“當真,人在哪呢?”
薛淩明知此處安全,還是忍不住看了一圈四周,才附道老李頭耳邊道:“金鑾殿上,今年的新科狀元”。說完退了一步,伸開雙臂轉了一圈,看著老李頭堅定道:“所以,李伯伯隻管開你的藥鋪,好好過日子”。她臉上神色狠了一狠,隻是消失的太快,老李頭並未看到,隻聽到薛淩接下來那句“其他有我”。
老李頭感慨宋柏還留了個後人在,又出落的這般厲害了,也算沒辜負宋將軍在天有靈。狀元這麽高的官,那肯定是能把當年之事理清的。他老淚縱橫,嘴裏連連重複著“好…好..好…”,再說不出其他話來。
“晚間風大,李伯伯早些進屋歇著吧”。薛淩伸手去扶起老李頭,陪著走了幾步,眼瞅著他進了屋。多看了幾眼天上繁星,夜還長,尚不到自己安眠的時辰。
陳王府人少,也就沒有功夫去收拾新的房間給齊清霏了。就撿著薛淩原來住的那間,換了日常所用,好在齊清霏也不挑這些,還欣喜離大姐姐房間近。當晚她卻沒睡在自己房間,非要和齊清猗同床。此刻兩人已經算是相依為命,齊清猗也不好拂了這個小妹妹的意,稍勸兩句就應承了。
晚間燭火燃盡,也沒喊丫鬟來續上,房內一片漆黑。兩人在床上特意避開了傷心事,一開始說的都是些年幼時的趣事。直到深夜沉沉,齊清猗連催了三四次安睡,齊清霏才悻悻住了嘴。
隻是,消停片刻,又有落寞的聲音,像在自言自語道:“不知娘親和姐姐們都走到哪了呢。”
齊清猗掖了掖被角,道:“爹他們有人照料,好著呢”。
齊清霏問的是娘親和姐姐,齊清猗答的卻是爹,她自然知道齊清霏對齊世言還有芥蒂,故而提醒了一下。事情已經過去,父女,有那麽些隔夜仇,這也隔了好幾個夜了。
何況,齊世言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再多的肮髒手段,總好過一大家子都送了命。
睡意漸濃,齊清猗側了身。想著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來日方長。
“那三姐姐好嗎,她是個好人嗎”
她又一瞬間驚醒,輾轉了幾下,卻裝作迷糊的腔調答“好的很”。於是聽見身旁少女有輕微的偷笑,而後蚊吶般嘟囔了一句“我也覺得三姐姐好。”
好與不好的,誰說的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