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想石亓還未回答,倒是石恒先開口。並非是說與薛淩,而是用了一句羯語跟石亓說的。薛淩聽不懂羯語,皺了一下眉頭,一時不知手裏那杯水該不該潑。稍作遲疑,目光便轉到石亓身上,想看看看他動作再做決定。
石亓屬實為難,他早就知道大哥不想還,這會不惜當著薛淩的麵用羯語再三提起,可見是鐵了心不能給回去。他既不敢看石恒,也不敢看薛淩,捏著手裏刀好半天沒說話。
薛淩來回打量了幾眼,道:“小王爺,有道是救命之恩,總不能我剛把你倆從拓跋銑那撈出來,你們就過河拆橋吧。”
“齊姑娘……..”。石恒還要有心周旋,石亓卻一拔刀喊了一聲“大哥”,打斷了他說話。
這是石亓第二次拔刀,薛淩聽見聲響就要退,但終隻是將右手垂了下去,看著石亓沒說話。
那枚骨印在刀鞘裏卡的緊,好半天仍沒倒出來。石恒還要阻攔,石亓高聲用羯語說了幾句。薛淩看出石亓是打算將印還給自己,也就懶得去猜倆人說的什麽廢話,坐在那好整以暇的等著。
含焉看著眼前兩張銀票,良久沒有伸手拿。她實在分不清薛淩與羯族王爺的關係,說是朋友,這一路似乎不像。說是敵人,沒理由從鮮卑王手底下救人。這會更不知幾人是為的什麽爭吵,就算知道了,她也沒什麽資格講話。
隻看著薛淩坐了下來,思慮片刻,像是下定了決心,將兩張銀票推回給薛淩,道:“小姐,我想跟著你。”
事不關己的熱鬧向來有趣,這會薛淩心情著實好,便是關己,也瞧的樂嗬,她盯著石亓二人神色,一邊防備,一邊去猜那堆嘰裏呱啦的羯語是什麽意思。壓根沒聽清含焉說了啥,隨口應了,索性支棱著手看二人如何收場。
可惜,終也沒打起來,不由得叫她有點小失望。石亓將骨印鄭重放在薛淩手裏,石恒似有不甘,卻終歸沒動手搶。一如薛淩所言,救命之恩,便是不報,翻臉無情這事,他還真難做出,況此時還身在梁國。
薛淩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歡歡喜喜的拎了包袱往外走。盤算著行馬至寧城,就換新馬。如此一路換馬,日夜兼程,到京中也快的很。含焉那會子求著薛淩收留,原以為她不會同意,沒想到竟答應的如此爽快。一見薛淩起身,趕忙也站起來跟在後麵。
石亓看著薛淩背影,又看了一眼石恒,側過頭沒說話。他覺得愧對薛淩,又負了大哥,不知如何才能化解眼前局勢,隻想等薛淩走了,自己也趕緊回羯,找個帳子躺回去,當這事沒發生過,過回他以前不知死活的歲月。
“齊姑娘…”,眼看著薛淩要跨出門,石恒喊了一聲。他已明幼弟心意,雖知絕無可能,但也不想這場告別來的太過不快。羯人也是記恩的,一碼歸一碼,骨印的事以後再說,但這幾日,總是要道一聲謝。
隻他下麵的話還未說出口,薛淩便赫然回頭,將含焉撥到一邊,甩著那枚骨印,看了他半晌,笑的頗有幾分詭異,道:“我並不姓齊。”
石恒狐疑的看了兩眼石亓,他對薛淩一無所知,姓甚名誰都是石亓說的,這會聽薛淩否認,隻當是自家弟弟也被蒙在鼓裏,卻不知薛淩為何這會主動拆穿。
石亓也抬起頭看著薛淩,他擔憂的終於成為事實。阿落,從來不是阿落。
骨印的線一圈圈纏繞在食指上,薛淩看著石恒道:“我姓薛。三年前,你與拓跋銑連手兵臨平城,我就在城內。”
不等石恒反應,薛淩轉身離去。手上骨印涼意滲人,將那會熱湯帶來的暖意悉數壓下。雖不知石亓二人說的是些什麽,總不過是怕她與鮮卑勾結,不想還骨印吧。可三年之前,石恒也曾與拓跋銑連手。到了今日,便要壞別人好事。腦子裏想著這些荒唐,薛淩往拴馬的地兒慢悠悠走著,都沒注意到後頭含焉一直跟著。
然石恒暫時並未反應過來薛淩指的是什麽。當年的事,本就是假的,何況要說勾結,實在是抬舉他。無非是拓跋銑為了拖著薛弋寒,隨便找個理由騙羯族的人去湊湊數。等無憂公主死了,真正打起來時,羯族早被一腳踢開,半點好處也沒撈。
他拍了拍石亓肩膀,打算叫自家弟弟也收拾著走了,才發現石亓已經滿頭大汗,沙啞著嗓子喊了一聲“大哥”。這個弟弟幼來受寵,少有這等驚慌之相。石恒趕忙道“何事”說著拿手去探石亓額頭,唯恐是染了疾。
石亓一顆心狂跳,囁喏著要答,到了也隻剩兩片嘴唇抖動,艱難的的說了一句“我們走吧。”
門外薛淩身影早已走遠,店內一地菜葉子被踩了幾腳更顯狼藉。店主夫婦搖著腦袋戰戰兢兢的從後頭走出來,捧著手上銀子,說不清楚自己是遇上了貴人還是土匪。明明是玲瓏少女,麵相和剛摘下的青蔬一般脆嫩,這做起事兒來,倒比那倆胡人還要不講理些。便是寧城裏大官的太太,怕也不敢這般樣子吃菜。婦人彎腰去撿,想著還有些好的,雖不能賣,洗洗自家吃也無礙。
石恒二人上了馬,臨行前石亓回身,街上人稀疏,一眼望到頭,隻是他想瞧的人,並未瞧著。額上汗漬未幹,石恒在一旁催促著“快些走吧”。羯人少有緣分一說,也少見這檔子兒女情長事,他倒不知如何安慰石亓。
然石亓此刻想的卻並非所謂佳人,這次相見,他與薛淩原是重逢。聽著那句“京中刺殺你的事兒,不是我幹的”就喜悅昏了頭,而後拓跋銑之事又牽扯走了大半注意力,以至於他現在才記起,薛淩的話是有後半句的。
“我當時還沒動手呢。”
出了鎮,馬匹已經是腳下生風。石恒仍是焦急如焚,希望日落之前能遇到個大點的城鎮,換匹好馬。他一日不返羯,就有一刻的變數。拓跋銑能做出扣人這種事,難保會趁他與石亓下落不明時做出什麽。
既是石亓身體無礙,他也就不再多關注,自是催馬疾行,渾然沒有發現另一匹馬上的石亓好幾次差點抓不住韁繩。若是漢人,十八九不會馭馬,也還說的過去,然羯人的小王爺,此處又是坦途大道,石亓的行徑,實在是鬧了笑話。
連他自己也難以啟齒,要求大哥慢些。偏偏心頭恐懼無法退卻。當年平城之事,他並未參與,對薛弋寒也並不熟知,所以壓根不知道薛淩那句“我姓薛”意味著什麽。
可想想薛淩說那句話的表情,他是見過的。就在梁國京城齊府,約他不見不散的姑娘手執利劍,挑破草原上也難得一見的裘皮,才嬌聲喊了一句“亓哥哥”,然後臉上神色便與那會如出一轍,問“你不應該死在臨江仙樓下嗎”
石亓終於記起,那天薛淩話裏的意思是,京中刺殺之人非她,原是她還沒動手。
阿落,原是要殺了自己的。
隻是終不知何故生了變數,他這一見麵,隻聽了半句,就歡天喜地的忘了個幹淨。再幾日生死相依,一顆心更是交無可交。他心不在焉,前頭石恒跑的又急,兩人的距離被拉的有些大,馬背顛簸,人影也開始模糊。
這不由得讓石亓更加慌張,他既看出薛淩和石恒說話的神態與當晚在齊府一般無二,一個可怕的想法就直衝腦門,揮之不去。
阿落,是不是在想著要殺了大哥
當年的平城是何事此地離梁國京都千裏,三年之前,阿落為什麽會在平城她就竟是誰,與拓跋銑有何淵源,又和羯族有何糾葛安城的糧草,京中的歡喜,甚至,這次的救贖,他怕從頭到尾都是薛淩的算計。
更怕的,是自己腰間那枚骨印,拓跋銑的骨印。
石亓屬實為難,他早就知道大哥不想還,這會不惜當著薛淩的麵用羯語再三提起,可見是鐵了心不能給回去。他既不敢看石恒,也不敢看薛淩,捏著手裏刀好半天沒說話。
薛淩來回打量了幾眼,道:“小王爺,有道是救命之恩,總不能我剛把你倆從拓跋銑那撈出來,你們就過河拆橋吧。”
“齊姑娘……..”。石恒還要有心周旋,石亓卻一拔刀喊了一聲“大哥”,打斷了他說話。
這是石亓第二次拔刀,薛淩聽見聲響就要退,但終隻是將右手垂了下去,看著石亓沒說話。
那枚骨印在刀鞘裏卡的緊,好半天仍沒倒出來。石恒還要阻攔,石亓高聲用羯語說了幾句。薛淩看出石亓是打算將印還給自己,也就懶得去猜倆人說的什麽廢話,坐在那好整以暇的等著。
含焉看著眼前兩張銀票,良久沒有伸手拿。她實在分不清薛淩與羯族王爺的關係,說是朋友,這一路似乎不像。說是敵人,沒理由從鮮卑王手底下救人。這會更不知幾人是為的什麽爭吵,就算知道了,她也沒什麽資格講話。
隻看著薛淩坐了下來,思慮片刻,像是下定了決心,將兩張銀票推回給薛淩,道:“小姐,我想跟著你。”
事不關己的熱鬧向來有趣,這會薛淩心情著實好,便是關己,也瞧的樂嗬,她盯著石亓二人神色,一邊防備,一邊去猜那堆嘰裏呱啦的羯語是什麽意思。壓根沒聽清含焉說了啥,隨口應了,索性支棱著手看二人如何收場。
可惜,終也沒打起來,不由得叫她有點小失望。石亓將骨印鄭重放在薛淩手裏,石恒似有不甘,卻終歸沒動手搶。一如薛淩所言,救命之恩,便是不報,翻臉無情這事,他還真難做出,況此時還身在梁國。
薛淩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歡歡喜喜的拎了包袱往外走。盤算著行馬至寧城,就換新馬。如此一路換馬,日夜兼程,到京中也快的很。含焉那會子求著薛淩收留,原以為她不會同意,沒想到竟答應的如此爽快。一見薛淩起身,趕忙也站起來跟在後麵。
石亓看著薛淩背影,又看了一眼石恒,側過頭沒說話。他覺得愧對薛淩,又負了大哥,不知如何才能化解眼前局勢,隻想等薛淩走了,自己也趕緊回羯,找個帳子躺回去,當這事沒發生過,過回他以前不知死活的歲月。
“齊姑娘…”,眼看著薛淩要跨出門,石恒喊了一聲。他已明幼弟心意,雖知絕無可能,但也不想這場告別來的太過不快。羯人也是記恩的,一碼歸一碼,骨印的事以後再說,但這幾日,總是要道一聲謝。
隻他下麵的話還未說出口,薛淩便赫然回頭,將含焉撥到一邊,甩著那枚骨印,看了他半晌,笑的頗有幾分詭異,道:“我並不姓齊。”
石恒狐疑的看了兩眼石亓,他對薛淩一無所知,姓甚名誰都是石亓說的,這會聽薛淩否認,隻當是自家弟弟也被蒙在鼓裏,卻不知薛淩為何這會主動拆穿。
石亓也抬起頭看著薛淩,他擔憂的終於成為事實。阿落,從來不是阿落。
骨印的線一圈圈纏繞在食指上,薛淩看著石恒道:“我姓薛。三年前,你與拓跋銑連手兵臨平城,我就在城內。”
不等石恒反應,薛淩轉身離去。手上骨印涼意滲人,將那會熱湯帶來的暖意悉數壓下。雖不知石亓二人說的是些什麽,總不過是怕她與鮮卑勾結,不想還骨印吧。可三年之前,石恒也曾與拓跋銑連手。到了今日,便要壞別人好事。腦子裏想著這些荒唐,薛淩往拴馬的地兒慢悠悠走著,都沒注意到後頭含焉一直跟著。
然石恒暫時並未反應過來薛淩指的是什麽。當年的事,本就是假的,何況要說勾結,實在是抬舉他。無非是拓跋銑為了拖著薛弋寒,隨便找個理由騙羯族的人去湊湊數。等無憂公主死了,真正打起來時,羯族早被一腳踢開,半點好處也沒撈。
他拍了拍石亓肩膀,打算叫自家弟弟也收拾著走了,才發現石亓已經滿頭大汗,沙啞著嗓子喊了一聲“大哥”。這個弟弟幼來受寵,少有這等驚慌之相。石恒趕忙道“何事”說著拿手去探石亓額頭,唯恐是染了疾。
石亓一顆心狂跳,囁喏著要答,到了也隻剩兩片嘴唇抖動,艱難的的說了一句“我們走吧。”
門外薛淩身影早已走遠,店內一地菜葉子被踩了幾腳更顯狼藉。店主夫婦搖著腦袋戰戰兢兢的從後頭走出來,捧著手上銀子,說不清楚自己是遇上了貴人還是土匪。明明是玲瓏少女,麵相和剛摘下的青蔬一般脆嫩,這做起事兒來,倒比那倆胡人還要不講理些。便是寧城裏大官的太太,怕也不敢這般樣子吃菜。婦人彎腰去撿,想著還有些好的,雖不能賣,洗洗自家吃也無礙。
石恒二人上了馬,臨行前石亓回身,街上人稀疏,一眼望到頭,隻是他想瞧的人,並未瞧著。額上汗漬未幹,石恒在一旁催促著“快些走吧”。羯人少有緣分一說,也少見這檔子兒女情長事,他倒不知如何安慰石亓。
然石亓此刻想的卻並非所謂佳人,這次相見,他與薛淩原是重逢。聽著那句“京中刺殺你的事兒,不是我幹的”就喜悅昏了頭,而後拓跋銑之事又牽扯走了大半注意力,以至於他現在才記起,薛淩的話是有後半句的。
“我當時還沒動手呢。”
出了鎮,馬匹已經是腳下生風。石恒仍是焦急如焚,希望日落之前能遇到個大點的城鎮,換匹好馬。他一日不返羯,就有一刻的變數。拓跋銑能做出扣人這種事,難保會趁他與石亓下落不明時做出什麽。
既是石亓身體無礙,他也就不再多關注,自是催馬疾行,渾然沒有發現另一匹馬上的石亓好幾次差點抓不住韁繩。若是漢人,十八九不會馭馬,也還說的過去,然羯人的小王爺,此處又是坦途大道,石亓的行徑,實在是鬧了笑話。
連他自己也難以啟齒,要求大哥慢些。偏偏心頭恐懼無法退卻。當年平城之事,他並未參與,對薛弋寒也並不熟知,所以壓根不知道薛淩那句“我姓薛”意味著什麽。
可想想薛淩說那句話的表情,他是見過的。就在梁國京城齊府,約他不見不散的姑娘手執利劍,挑破草原上也難得一見的裘皮,才嬌聲喊了一句“亓哥哥”,然後臉上神色便與那會如出一轍,問“你不應該死在臨江仙樓下嗎”
石亓終於記起,那天薛淩話裏的意思是,京中刺殺之人非她,原是她還沒動手。
阿落,原是要殺了自己的。
隻是終不知何故生了變數,他這一見麵,隻聽了半句,就歡天喜地的忘了個幹淨。再幾日生死相依,一顆心更是交無可交。他心不在焉,前頭石恒跑的又急,兩人的距離被拉的有些大,馬背顛簸,人影也開始模糊。
這不由得讓石亓更加慌張,他既看出薛淩和石恒說話的神態與當晚在齊府一般無二,一個可怕的想法就直衝腦門,揮之不去。
阿落,是不是在想著要殺了大哥
當年的平城是何事此地離梁國京都千裏,三年之前,阿落為什麽會在平城她就竟是誰,與拓跋銑有何淵源,又和羯族有何糾葛安城的糧草,京中的歡喜,甚至,這次的救贖,他怕從頭到尾都是薛淩的算計。
更怕的,是自己腰間那枚骨印,拓跋銑的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