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原子水豐草盛,為了幾頭畜生就要你死我活的事兒也就少了些。鮮卑又不比梁早朝晚拜,因此拓跋銑的空閑時間頗多。人越閑,對想不透的事兒執念就越深。
架子上掛著的那幾個羯人,又是打死了不開口,他就愈發的想知道,到底是什麽兵刃,才能把人剁的如此好看以至於嚴重到了一靜坐下來,就因這事頭痛欲裂。他當然是沒想著要那倆鮮卑人死的明白點,隻是擔憂有一天自己死的不明白罷了。
有人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無聲無息的將人接走,當時不知是誰,就當是個大意紕漏。人非聖賢,忍忍也就過了。若事後查都查不出來,除非,除非石恒倆人真是被天神接走的才行。隻是,他已經不信天神很久了。
拓跋銑看了兩眼送信的人,用極為正統的漢話問:“薛淩”
那倆人對視一眼,隻齊齊微點了一下頭,並未作答。
拓跋銑一挑眉,將那信又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確定是除了印鑒之外正反麵都是白紙。他猶不死心,追問道:“有什麽說法”
那二人疑惑更甚,頓了片刻,其中一人才道:“薛姑娘未交待什麽,隻說送信即可。”
拓跋銑嗤笑了一聲,將信舉的遠了些,在空中透過光,瞧的仔細。瞧著瞧著,紙上是大片殷紅泅印開來,逐漸將一個亓字拚的完整。
是血,是那倆鮮卑人其中一具屍體的血。上半身染透,胸口處最濃,拖回來的時候已經凝結成黑褐色了。
人的頭被砍掉,血應該朝著身子相反的方向噴灑。就算是先割喉,再沿著傷口由上到下,從濃到淡。比如另外一具,就很正常,一眼就能瞧出是因為腦袋分家而丟了性命。
但那具,也是腦袋咕嚕嚕打著滾,便少有人去看其他傷口。人都死地透透的,死因也很明確,不外乎被羯人使了絆子,多看也沒意思。拓跋銑現在想起來,是猛然間醍醐灌頂。
腦袋沒了會要命不錯,但那個人隻怕先是死於心髒被人捅了個窟窿。可這窟窿外傷口細小,草原上的人慣來不注意這種微末功夫,誰也沒去查看。
所以,是什麽東西,能將人的心髒捅出個微乎其微卻又致命的窟窿,還能將人的脖子剁的如此好看
原來這東西他居然是見過的,他見過一柄長不盈尺的中原漢劍,掛著一穗兒裂晶石在自己麵前搖搖晃晃,那漢女靈動嬌俏的喊“我的劍”,喊的張牙舞爪。
拓跋銑將信收回眼前,指尖用力搓了搓,又看了兩眼,擱到一邊。對著立在一側的侍衛耳語了幾句,那人便退了出去。轉而又對著江府送信的倆人道:“你二人且等等,原是一封書信即可,如今還得替我帶個物件兒給你們家薛姑娘。”
那二人眼裏狐疑甚濃,卻不便多言。隻點頭稱了是,又被拓跋銑遣到一邊吃茶。
片刻功夫,先前退去的侍衛捧來一副筆墨合著一個粗木盒子。拓跋銑順手接了,捏著筆居然像模像樣,看字跡,顯也是下過不少功夫。寫完後,一並塞進盒子裏,又用了羊脂凝成印封在盒子開口處,方交道二人手上。
此時拓跋銑臉上已不見陰沉,番人眉眼濃烈,闊麵重頤,瞧上去,自有一派帝王威嚴。笑的也頗有幾分爽朗氣,隻道:“想來薛淩也沒等著這東西,兩位不妨用個膳再走。”
那二人又怎會在此多留,江府挑出來的也算馬中赤兔,並未唯唯諾諾,反是一口回絕,說是要趕回去向主家複命。拓跋銑便再沒多留,安排人領著說是去選些快馬。
那倆人不知,拓跋銑送的,是鮮卑最好的千裏駒,腳程極快,耐力又好。雖不能一口氣跑回京中,總比尋常馬匹要快上許多。
薛淩確實是沒等著這東西,他卻急著等薛淩的東西,等石亓那枚骨印。
待到底下人來報,說是已經親眼看著人出了王都,拓跋銑才堪堪收起身子。看著桌上筆墨還沒收,想起抓到薛淩時,曾在客棧搜出一張紙,上頭正是他拓跋銑的大名。現在想想,那個漢女寫這個名字的時候.......在謀劃些什麽
似乎是為了弄的清楚些,他試著將薛淩兩個字龍飛鳳舞的塗了上去。鮮卑不比梁國,有那麽多李姓王張,也沒個梁成帝寢食難安的逼著臣子把兒子送回去。故而薛淩的名頭,實在沒那麽響亮。
這麽多年沒打仗,對於薛弋寒的敬畏,也不過如此,何況是個沒叫過陣的毛頭小子。拓跋銑努力回憶了一把,第一次聽到薛淩的名字,好像是從魏塱嘴裏
他二人在說起要困住薛弋寒時,是提了一嘴這人的兒子,魏塱是有幾分諱莫如深。但聽得還不及十四,拓跋銑難免輕視。草原上的十四,也還沒幾個能降的了馬,漢人的十四,就是個能自己摸黑去撒尿的程度。
後西北之事,薛淩二字,從未出現過。
再來,薛淩就憑著一把銀壺轉到了自己麵前。佩服肯定是有些,但要說五體投地,未免又過了些。他輕扣了兩聲桌子,瞧了一眼筆跡,頓覺有些氣鬱。這字,比起那個女人,還是差了些勁道。
是如何將石恒二人劫走的
她來鮮卑之前已經去過羯族了
或許石恒二人是被她誆來的,就為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哪個環節能讓她把人帶走
走去了哪才能讓草原最好的鷹犬找不到痕跡
石恒從未出過王宮,石亓是個蠢兔子,他們是如何合謀的
問題太多,卻一個答案也沒有。但最要緊的,拓跋銑是在考慮,薛淩究竟是要跟鮮卑連手,還是跟羯族連手為什麽那個女人敢把石亓的印鑒堂而皇之的遞到自己麵前來
這本該是個糊塗案,但信已經送了出去。上頭也是簡明扼要:將原骨印交還於我。他記起當晚和薛淩夜話,臉上。
薛弋寒的兒子,不可能跟胡人連手的。
架子上掛著的那幾個羯人,又是打死了不開口,他就愈發的想知道,到底是什麽兵刃,才能把人剁的如此好看以至於嚴重到了一靜坐下來,就因這事頭痛欲裂。他當然是沒想著要那倆鮮卑人死的明白點,隻是擔憂有一天自己死的不明白罷了。
有人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無聲無息的將人接走,當時不知是誰,就當是個大意紕漏。人非聖賢,忍忍也就過了。若事後查都查不出來,除非,除非石恒倆人真是被天神接走的才行。隻是,他已經不信天神很久了。
拓跋銑看了兩眼送信的人,用極為正統的漢話問:“薛淩”
那倆人對視一眼,隻齊齊微點了一下頭,並未作答。
拓跋銑一挑眉,將那信又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確定是除了印鑒之外正反麵都是白紙。他猶不死心,追問道:“有什麽說法”
那二人疑惑更甚,頓了片刻,其中一人才道:“薛姑娘未交待什麽,隻說送信即可。”
拓跋銑嗤笑了一聲,將信舉的遠了些,在空中透過光,瞧的仔細。瞧著瞧著,紙上是大片殷紅泅印開來,逐漸將一個亓字拚的完整。
是血,是那倆鮮卑人其中一具屍體的血。上半身染透,胸口處最濃,拖回來的時候已經凝結成黑褐色了。
人的頭被砍掉,血應該朝著身子相反的方向噴灑。就算是先割喉,再沿著傷口由上到下,從濃到淡。比如另外一具,就很正常,一眼就能瞧出是因為腦袋分家而丟了性命。
但那具,也是腦袋咕嚕嚕打著滾,便少有人去看其他傷口。人都死地透透的,死因也很明確,不外乎被羯人使了絆子,多看也沒意思。拓跋銑現在想起來,是猛然間醍醐灌頂。
腦袋沒了會要命不錯,但那個人隻怕先是死於心髒被人捅了個窟窿。可這窟窿外傷口細小,草原上的人慣來不注意這種微末功夫,誰也沒去查看。
所以,是什麽東西,能將人的心髒捅出個微乎其微卻又致命的窟窿,還能將人的脖子剁的如此好看
原來這東西他居然是見過的,他見過一柄長不盈尺的中原漢劍,掛著一穗兒裂晶石在自己麵前搖搖晃晃,那漢女靈動嬌俏的喊“我的劍”,喊的張牙舞爪。
拓跋銑將信收回眼前,指尖用力搓了搓,又看了兩眼,擱到一邊。對著立在一側的侍衛耳語了幾句,那人便退了出去。轉而又對著江府送信的倆人道:“你二人且等等,原是一封書信即可,如今還得替我帶個物件兒給你們家薛姑娘。”
那二人眼裏狐疑甚濃,卻不便多言。隻點頭稱了是,又被拓跋銑遣到一邊吃茶。
片刻功夫,先前退去的侍衛捧來一副筆墨合著一個粗木盒子。拓跋銑順手接了,捏著筆居然像模像樣,看字跡,顯也是下過不少功夫。寫完後,一並塞進盒子裏,又用了羊脂凝成印封在盒子開口處,方交道二人手上。
此時拓跋銑臉上已不見陰沉,番人眉眼濃烈,闊麵重頤,瞧上去,自有一派帝王威嚴。笑的也頗有幾分爽朗氣,隻道:“想來薛淩也沒等著這東西,兩位不妨用個膳再走。”
那二人又怎會在此多留,江府挑出來的也算馬中赤兔,並未唯唯諾諾,反是一口回絕,說是要趕回去向主家複命。拓跋銑便再沒多留,安排人領著說是去選些快馬。
那倆人不知,拓跋銑送的,是鮮卑最好的千裏駒,腳程極快,耐力又好。雖不能一口氣跑回京中,總比尋常馬匹要快上許多。
薛淩確實是沒等著這東西,他卻急著等薛淩的東西,等石亓那枚骨印。
待到底下人來報,說是已經親眼看著人出了王都,拓跋銑才堪堪收起身子。看著桌上筆墨還沒收,想起抓到薛淩時,曾在客棧搜出一張紙,上頭正是他拓跋銑的大名。現在想想,那個漢女寫這個名字的時候.......在謀劃些什麽
似乎是為了弄的清楚些,他試著將薛淩兩個字龍飛鳳舞的塗了上去。鮮卑不比梁國,有那麽多李姓王張,也沒個梁成帝寢食難安的逼著臣子把兒子送回去。故而薛淩的名頭,實在沒那麽響亮。
這麽多年沒打仗,對於薛弋寒的敬畏,也不過如此,何況是個沒叫過陣的毛頭小子。拓跋銑努力回憶了一把,第一次聽到薛淩的名字,好像是從魏塱嘴裏
他二人在說起要困住薛弋寒時,是提了一嘴這人的兒子,魏塱是有幾分諱莫如深。但聽得還不及十四,拓跋銑難免輕視。草原上的十四,也還沒幾個能降的了馬,漢人的十四,就是個能自己摸黑去撒尿的程度。
後西北之事,薛淩二字,從未出現過。
再來,薛淩就憑著一把銀壺轉到了自己麵前。佩服肯定是有些,但要說五體投地,未免又過了些。他輕扣了兩聲桌子,瞧了一眼筆跡,頓覺有些氣鬱。這字,比起那個女人,還是差了些勁道。
是如何將石恒二人劫走的
她來鮮卑之前已經去過羯族了
或許石恒二人是被她誆來的,就為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哪個環節能讓她把人帶走
走去了哪才能讓草原最好的鷹犬找不到痕跡
石恒從未出過王宮,石亓是個蠢兔子,他們是如何合謀的
問題太多,卻一個答案也沒有。但最要緊的,拓跋銑是在考慮,薛淩究竟是要跟鮮卑連手,還是跟羯族連手為什麽那個女人敢把石亓的印鑒堂而皇之的遞到自己麵前來
這本該是個糊塗案,但信已經送了出去。上頭也是簡明扼要:將原骨印交還於我。他記起當晚和薛淩夜話,臉上。
薛弋寒的兒子,不可能跟胡人連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