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人流華糜,往來身影彩繡。往遠些看,瓊樓上嬌娥掩袖,玉宇間公子合扇,好好個盛世繁華。陶記所在的這條街,與存善堂那塊地,仿佛不是在同一個京中。
薛淩這一夜沒怎麽入睡,既惦記著存善堂那頭,又對霍家的事開始焦躁,好在江府的人來的頗早。縱是她剛迷糊了睡著不久突然被人叫醒,仍是快意居多。
霍雲婉隻知霍雲昇會在今日離京,具體怎麽個走法,何時啟程,她卻是一無所知。即使是知道了,給薛淩來信也多有不便。
江玉楓當然也無從知道霍家要怎麽安排,江府帶來的消息,是那幾個鮮卑人已經離京。
幾日前,薛淩已經收到消息,那幾個人要與霍雲昇一道上路。是故與江玉楓說好了,去鮮卑人的住地守著。待到人一離京,意味著霍雲昇也就動了身。
今天到分外適合這狗暗度陳倉,盂蘭盆節,家家都要祭祖,魏塱也不例外。皇帝去了,文武百官理所當然都得跟著。這麽浩浩蕩蕩的一路人往幾朝先帝陵寢去,回來還得祭天拜地。看門的掃地的都被拉去做了護衛,城中例巡鬆泛的很。
雖說霍雲昇想要離京犯不上挑的這麽天時地利,但小心使得萬年船,謹慎點也沒錯處。且那三鮮卑人多半是在京中就已經跟霍雲昇湊一起了,跟著幾個胡人一道兒走,霍家大少爺的身份也不好亮出來使。
薛淩換了身便行衣物,一塊白玉束發冠高高挽了髻,出來道:“遣人跟著了嗎”
來人點頭稱是,道:“依著姑娘所言,離的遠遠的。寧肯跟丟了,也不能露了去。”
她捏了一下手腕,隨口道:“極好”。在京中時,胡人沒與霍家住在一處,暗中動些手腳輕而易舉。如今和霍雲昇湊到了一堆,在做些什麽沿途留記號的蠢事實在太過冒險。
霍準就算不防著胡人,也要防著路上出什麽岔子。跟著霍雲昇的,必定都是些心腹好手。雖目前還不知道跟了幾個,但肯定是不少於胡人之數。萬一發現了異常,她到時候沒地找人不說,寧城霍雲暘一旦接到了消息,這事兒的變數又多了幾萬重。
因此薛淩早早便知會過,不必節外生枝,江府這頭若是連兩三輛馬車都看不住,那她也不必如此迂回求圓,一劍捅死霍準,大家都落個簡單清淨。
薛淩想的倒也沒什麽差,霍雲昇既是稱病,必不敢光明正大行馬。他一副富家公子哥,要扮個勞苦腳夫走山趟河的也不現實,至少在沒到霍家兵權所轄的勢力範圍內之前,霍家一行人都該是尋常商人打扮。
類似幾個下人小廝趕著馬,少爺躺在車廂裏聽曲品茶。就算馬跑的快些,旁人也隻當是這家上趕著去接哪家買賣。但霍雲昇連三個鮮卑人,已是有四顆腦袋。要想路途上舒服些,這就得兩架馬車了,何況霍家還得跟著幾個下人。
所以說是讓江府跟的遠些,但霍家陣仗不小,能跟丟了,那也當真是江玉楓父子瞎了狗眼。
薛淩又道:“今日朝事何時會散”
那人道:“這小的沒去過,可說不好。不過祭祖後又有祭天大典,按規矩,怕是各位大臣還得留下來飲宴,怎麽也得日頭偏西了才會歸家。”
“知道了,去吧。”
申屠易拎著刀在院裏已站了好一會,見人一走,就走上前來,悶聲道:“何時”
薛淩捏了一把手腕,往隔壁屋瞧了一眼,才道:“回來得是亥時的點,不急。不過今晚月明,有些事,那位是不是見不得”
申屠易也瞧了一眼屋裏,卻並沒遲疑,道:“不妨事,我與她提過”。頓了一頓,他道:“她也想看看.......想看看究竟是誰騙我。”
薛淩目光下移,在申屠易抓著刀柄的手上一閃而過,挑了挑嘴角,戲謔了一句:“那真是感情好,夫唱婦隨”,說著便出了門,今兒她還有旁的事做。
布匹店的老板娘守了十多年的櫃台,向來自詡慧眼如炬,不曾想今兒馬失前蹄,瞅著薛淩進來了半晌,都沒能衝上去問一句:“姑娘要挑個什麽花樣的”。
倒不是覺著薛淩花不起銀子,隻是她這小半輩子,迎了京中大半的夫人小姐公子丫鬟,第一次見著單個兒的大戶姑娘家獨自前來,還作了男相,一時間覺得迷得很。
薛淩少買這些物事,挑挑揀揀選不出個好來,隨手拎了幾匹,一並扔台子上,道:“夫人這裏可有什麽能作帷幔的紗匹,最好是裏能見外,外不見裏。實在不行,能照出個人影也成。”
那老板娘笑笑,這要求古怪,一聽就是哪家千金小姐的新鮮玩意兒。能滿足個十成十的料子翻遍京中也是找不出來,這布匹裏外一個樣,哪能還跟個皮影台子一樣照人影呢
不過瞧瞧櫃台上厚厚幾卷料子,她恐自己一張口說沒有,這小姑娘就都不要了,上門的鴨子飛了去。便道:“小姐這要求可就為難了去,得是天上的織女娘娘才有這手藝呢,不過店裏有一品紗名為寒潭月,各家的夫人都喜拿去作帷幔的,掛的高些,萬物真切又朦朧,就跟那水裏的月亮似的...這名兒.....”
“就來些這個.....”薛淩打斷對話,將銀票推至婦人身前。那掌櫃本是還有些貨物短缺之類的胡話要說,一扯著銀票看數額,臉上立馬堆滿了笑容問薛淩可有小廝跟著,還是店裏一會著人送到府上。
薛淩笑笑,道:“其他都不要了,夫人看這些銀子夠買多少,一並拿與我吧,我自個兒帶回去就行。”
那掌櫃的倒還良心,抱了有七八匹說,道是原該再多些,但寒潭月緊俏,有的都在這了。薛淩摸了一下,她不懂尺寸,算了這布卷的厚度,三五匹就該足夠。剩下的布匹銀子一概沒要,抱著幾匹布一路回了薛宅。
也用不上裁剪,就著手上平意畫了幾道,那寒潭月就從房梁處高高垂下,薛淩透過紗往外一瞧,這景致,是雅致了很多。
霧裏看花,水中望月,良辰美景奈何天,當得起今晚的好戲。美中不足的是這紗從內往外看分外清晰,從外往內雖是粗略了些,卻也還能分辨大致輪廓。她思量了一會,便多掛了幾重,如此從內往外看雖模糊了些,但從外往內,卻是隻有個黑影了。
布匹掌櫃原該想到這點,不過那些夫人小姐求的就是個輕雲蔽月,流風回雪之飄逸,哪能跟薛淩裹粽子似的個層層疊疊。
這般收拾妥了,一間房便被紗簾分割成兩半。薛淩又移動桌椅,在簾內置了軟塌,外麵也是備至了桌椅板凳,還貼心擺了一副從未用過的茶具上去。“成了”,她心滿意足的喘了口氣,進到內屋裏去捏書桌上狼毫。
奉先殿前,禮官也拉長了嗓子喊:“禮畢”。
薛淩這一夜沒怎麽入睡,既惦記著存善堂那頭,又對霍家的事開始焦躁,好在江府的人來的頗早。縱是她剛迷糊了睡著不久突然被人叫醒,仍是快意居多。
霍雲婉隻知霍雲昇會在今日離京,具體怎麽個走法,何時啟程,她卻是一無所知。即使是知道了,給薛淩來信也多有不便。
江玉楓當然也無從知道霍家要怎麽安排,江府帶來的消息,是那幾個鮮卑人已經離京。
幾日前,薛淩已經收到消息,那幾個人要與霍雲昇一道上路。是故與江玉楓說好了,去鮮卑人的住地守著。待到人一離京,意味著霍雲昇也就動了身。
今天到分外適合這狗暗度陳倉,盂蘭盆節,家家都要祭祖,魏塱也不例外。皇帝去了,文武百官理所當然都得跟著。這麽浩浩蕩蕩的一路人往幾朝先帝陵寢去,回來還得祭天拜地。看門的掃地的都被拉去做了護衛,城中例巡鬆泛的很。
雖說霍雲昇想要離京犯不上挑的這麽天時地利,但小心使得萬年船,謹慎點也沒錯處。且那三鮮卑人多半是在京中就已經跟霍雲昇湊一起了,跟著幾個胡人一道兒走,霍家大少爺的身份也不好亮出來使。
薛淩換了身便行衣物,一塊白玉束發冠高高挽了髻,出來道:“遣人跟著了嗎”
來人點頭稱是,道:“依著姑娘所言,離的遠遠的。寧肯跟丟了,也不能露了去。”
她捏了一下手腕,隨口道:“極好”。在京中時,胡人沒與霍家住在一處,暗中動些手腳輕而易舉。如今和霍雲昇湊到了一堆,在做些什麽沿途留記號的蠢事實在太過冒險。
霍準就算不防著胡人,也要防著路上出什麽岔子。跟著霍雲昇的,必定都是些心腹好手。雖目前還不知道跟了幾個,但肯定是不少於胡人之數。萬一發現了異常,她到時候沒地找人不說,寧城霍雲暘一旦接到了消息,這事兒的變數又多了幾萬重。
因此薛淩早早便知會過,不必節外生枝,江府這頭若是連兩三輛馬車都看不住,那她也不必如此迂回求圓,一劍捅死霍準,大家都落個簡單清淨。
薛淩想的倒也沒什麽差,霍雲昇既是稱病,必不敢光明正大行馬。他一副富家公子哥,要扮個勞苦腳夫走山趟河的也不現實,至少在沒到霍家兵權所轄的勢力範圍內之前,霍家一行人都該是尋常商人打扮。
類似幾個下人小廝趕著馬,少爺躺在車廂裏聽曲品茶。就算馬跑的快些,旁人也隻當是這家上趕著去接哪家買賣。但霍雲昇連三個鮮卑人,已是有四顆腦袋。要想路途上舒服些,這就得兩架馬車了,何況霍家還得跟著幾個下人。
所以說是讓江府跟的遠些,但霍家陣仗不小,能跟丟了,那也當真是江玉楓父子瞎了狗眼。
薛淩又道:“今日朝事何時會散”
那人道:“這小的沒去過,可說不好。不過祭祖後又有祭天大典,按規矩,怕是各位大臣還得留下來飲宴,怎麽也得日頭偏西了才會歸家。”
“知道了,去吧。”
申屠易拎著刀在院裏已站了好一會,見人一走,就走上前來,悶聲道:“何時”
薛淩捏了一把手腕,往隔壁屋瞧了一眼,才道:“回來得是亥時的點,不急。不過今晚月明,有些事,那位是不是見不得”
申屠易也瞧了一眼屋裏,卻並沒遲疑,道:“不妨事,我與她提過”。頓了一頓,他道:“她也想看看.......想看看究竟是誰騙我。”
薛淩目光下移,在申屠易抓著刀柄的手上一閃而過,挑了挑嘴角,戲謔了一句:“那真是感情好,夫唱婦隨”,說著便出了門,今兒她還有旁的事做。
布匹店的老板娘守了十多年的櫃台,向來自詡慧眼如炬,不曾想今兒馬失前蹄,瞅著薛淩進來了半晌,都沒能衝上去問一句:“姑娘要挑個什麽花樣的”。
倒不是覺著薛淩花不起銀子,隻是她這小半輩子,迎了京中大半的夫人小姐公子丫鬟,第一次見著單個兒的大戶姑娘家獨自前來,還作了男相,一時間覺得迷得很。
薛淩少買這些物事,挑挑揀揀選不出個好來,隨手拎了幾匹,一並扔台子上,道:“夫人這裏可有什麽能作帷幔的紗匹,最好是裏能見外,外不見裏。實在不行,能照出個人影也成。”
那老板娘笑笑,這要求古怪,一聽就是哪家千金小姐的新鮮玩意兒。能滿足個十成十的料子翻遍京中也是找不出來,這布匹裏外一個樣,哪能還跟個皮影台子一樣照人影呢
不過瞧瞧櫃台上厚厚幾卷料子,她恐自己一張口說沒有,這小姑娘就都不要了,上門的鴨子飛了去。便道:“小姐這要求可就為難了去,得是天上的織女娘娘才有這手藝呢,不過店裏有一品紗名為寒潭月,各家的夫人都喜拿去作帷幔的,掛的高些,萬物真切又朦朧,就跟那水裏的月亮似的...這名兒.....”
“就來些這個.....”薛淩打斷對話,將銀票推至婦人身前。那掌櫃本是還有些貨物短缺之類的胡話要說,一扯著銀票看數額,臉上立馬堆滿了笑容問薛淩可有小廝跟著,還是店裏一會著人送到府上。
薛淩笑笑,道:“其他都不要了,夫人看這些銀子夠買多少,一並拿與我吧,我自個兒帶回去就行。”
那掌櫃的倒還良心,抱了有七八匹說,道是原該再多些,但寒潭月緊俏,有的都在這了。薛淩摸了一下,她不懂尺寸,算了這布卷的厚度,三五匹就該足夠。剩下的布匹銀子一概沒要,抱著幾匹布一路回了薛宅。
也用不上裁剪,就著手上平意畫了幾道,那寒潭月就從房梁處高高垂下,薛淩透過紗往外一瞧,這景致,是雅致了很多。
霧裏看花,水中望月,良辰美景奈何天,當得起今晚的好戲。美中不足的是這紗從內往外看分外清晰,從外往內雖是粗略了些,卻也還能分辨大致輪廓。她思量了一會,便多掛了幾重,如此從內往外看雖模糊了些,但從外往內,卻是隻有個黑影了。
布匹掌櫃原該想到這點,不過那些夫人小姐求的就是個輕雲蔽月,流風回雪之飄逸,哪能跟薛淩裹粽子似的個層層疊疊。
這般收拾妥了,一間房便被紗簾分割成兩半。薛淩又移動桌椅,在簾內置了軟塌,外麵也是備至了桌椅板凳,還貼心擺了一副從未用過的茶具上去。“成了”,她心滿意足的喘了口氣,進到內屋裏去捏書桌上狼毫。
奉先殿前,禮官也拉長了嗓子喊:“禮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