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楓也不過蠻橫片刻,趕緊無奈撤了臉色,哄著薛淩道:“罷了罷了,天底下哪有你的不是,到了都是別人不是。卻不知薛少爺這次又是為著哪樁不是,來陪我的不是”
“不值一提,是我誤會於你,昨兒個蘇夫人到我住處閑聊,試探一二便也知了。想想前日裏江府待我不薄,無的放矢未免落了下作,這不就上趕著過來,話說開了,免得再添不是。”
“哦你這麽一說,我倒非要知道,究竟是誰的不是。”
薛淩似有愧色,臉色笑意也褪去。又忽做豁出去的模樣,張嘴卻是吞吞吐吐道:“本來不想提,你........非要問,就當我自己的過錯,丟臉於人前也是活該。”
江玉楓沉吟不語,笑著拿了杯子好整以暇等著下文。非他刻意為難,隻是聽說與蘇姈如相關,有機會問得一句,那必然要趁此問過一句。另外略作姿態,也算和解的一種方式。
薛淩道:“我從未...與你說過一些往事。
那年....我爹將我暗中經水路出京,可是後來”....她停了停,記起當晚霍準死時,弓匕也在場。續道:“你知道霍家逼問出了我的南下路線。
你們一路追我,虧我從小隱瞞了身份,這才得以順利逃脫。回京之後,宋家滿門獲罪,我想盡辦法,救得宋滄一人,求到了蘇夫人門上。
那時不解,還以為她是想我替她辦事,現在才知,她更著眼於宋滄,我反而隻算得個添頭。
總之,她拿宋滄逼著我白耗了三載,直到年初先帝喪期一滿,逢宋滄回京開考,我得以離開蘇府。
這些年,蘇姈如與霍雲婉有往來。所以朝中大小事,我雖不知真相如何,卻是一概有耳聞,自然知道皇帝與霍家明爭暗鬥,沈元州則被夾在中間。
這裏頭,拉鋸的終點以平安二城為據,我親自往安城......“,薛淩抬頭看了眼江玉楓,又飛快移開目光,低聲道:“放了把火。”
“你看,西北糧價案,不是沈家監守自盜,也不是霍準手眼通天,更非胡人作亂,其實罪魁禍首.......是我。”
她長出一口氣,這事說出來,竟不似想象中那般難捱。
江玉楓聽罷未作評判,隻尋常道:“原來如此。”
薛淩沉默稍許,自嘲般輕哼了一聲,抬起頭來道:“這件事,蘇姈如是知情人,我以為你必然也是知道的。
霍賊案中平城被焚,我長於平城,眼見他磚瓦成灰,恨不得........恨不得將霍準那蠢狗屍體再拉出來砍上十七八刀。
偏你江少爺居然來告訴我,平城被毀根源,是在於我放了那把火。你說,我哪還有臉在你眼皮子底下呆著。”
她撇開臉,避開江玉楓視線,有些沒好氣:“可昨兒個蘇姈如一來,我與她聊的幾句,方知她不曾告訴過江府此事。
可見我心中有鬼,才落了個所見非人。”
江玉楓跟著歎了歎氣,溫聲道:“原是如此,怪不得你那幾日憂思甚重。過去之事,想它何宜。再說這根源,也未必就在你”
“若我沒放那把火,平城又怎會缺糧。平城不缺糧,霍雲暘豈有理由撤兵。至少......至少能撐個十天半月,免其塗炭之災。這罪過,怎不在我”
話到最後,嗓音有幾分沙啞,到底她說的都是實情。江玉楓亦略有動容,那幾日薛淩身子欠佳,府上大夫一直說是心病,當時不覺,現才知是這個緣由。
念及薛淩素來清高,隻怕搬離江府確實是為著這個。但他可真冤了去,蘇姈如是真沒說過此事啊。不僅沒說過此事,旁的也沒說啊。
當初石亓從安城脫逃,江府不明所以,因蘇家與沈元州來往過密,特托了蘇姈如打聽細致一些。蘇夫人........可沒說屠易也去了安城。
還是....她不知
至於西北糧價案,若非霍準一案,早就石沉大海,根本不會有人提及,好端端的,翻出來做什麽。要不是薛淩問起關於平城新任節度安魚就職的前因後果,沒準他磕牙都懶得選這茬。
於薛淩,平城固然重要,於他人......太遠了,又太小了。微不足道的東西,談何著眼。
他勸薛淩:“你不過是個由子,若沈元州坦蕩,自該將實情上報。若皇帝無私,亦會明察秋毫。若霍準赤誠,也沒這一灘渾水可攪。
再往近了說,便是蘇夫人。若無她帶頭汲營,這把火,怕也沒這麽旺。原是眾人拾柴,你又何必罪及一人。”
薛淩抿嘴不答話,片刻高聲道:“罷了,你說的對。”
她深吸一口氣,看著江玉楓笑道:所以我今兒便過來,與你說個分明。前事之事,後事之師,以後我也不想再起這等不明不白。
放眼京中,我本該與江府同舟共濟。又何必躲躲藏藏,徒生猜忌。”
江玉楓不改其色,揶揄口氣道:“怎是跟江府同舟共濟,不是跟霍家姑娘麽。有道是,天子寧有種耶”
“我拿這話氣你來著,我怎麽可能與霍雲婉一處,現討好於她,無非就是她在魏塱身邊可用。”
“薛少爺一日三變,我怎知你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
“我有個伯伯行醫,你知道的。京中醫藥行當被一官宦把持,幾番鬧騰,我伯伯氣急交加,撒手人寰。”
薛淩臉上戾氣漸生:“幕後之人.......正是霍雲婉。”
江玉楓跟著斂了笑意,以前江府多有留意存善堂光景,奈何去過幾次後薛淩咬牙且此不許再靠近,出了這檔子事,隻能說一句後知後覺。
好似以前薛淩還問過一句,不過當時自己並沒太當回事。畢竟江府用不著外麵求醫,還真不知這民生多艱。
薛家少爺素來記仇,記自個兒的,也記旁人的。記江府的,好歹江府跟她沒人命官司。若此事為真,霍家姑娘那頭.....真就不好說了。
江玉楓父子本不太信薛淩會捧霍雲婉作太後,現有了這麽一句,則憂懼又去了多半。
好言勸了兩句節哀,再提得胡郢之事,今日會晤便到此了結。薛淩起身告辭,神色尚有哀戚,似乎還沉浸在平城被毀與老李頭之死裏走不出來。
直到上了馬車,那些臉頰細紋依次散開來勻成天邊霞色。薛瞑就在旁邊,她也不避諱。自己說的都是真話,又有什麽好避諱
她確實成足在胸,隻為,江玉楓並不知道申屠易已死。或者說今兒走這一遭,就隻為這一件事,胡郢反隻是次要。
她要的,僅僅是確定蘇姈如沒跟江府事無巨細。
“不值一提,是我誤會於你,昨兒個蘇夫人到我住處閑聊,試探一二便也知了。想想前日裏江府待我不薄,無的放矢未免落了下作,這不就上趕著過來,話說開了,免得再添不是。”
“哦你這麽一說,我倒非要知道,究竟是誰的不是。”
薛淩似有愧色,臉色笑意也褪去。又忽做豁出去的模樣,張嘴卻是吞吞吐吐道:“本來不想提,你........非要問,就當我自己的過錯,丟臉於人前也是活該。”
江玉楓沉吟不語,笑著拿了杯子好整以暇等著下文。非他刻意為難,隻是聽說與蘇姈如相關,有機會問得一句,那必然要趁此問過一句。另外略作姿態,也算和解的一種方式。
薛淩道:“我從未...與你說過一些往事。
那年....我爹將我暗中經水路出京,可是後來”....她停了停,記起當晚霍準死時,弓匕也在場。續道:“你知道霍家逼問出了我的南下路線。
你們一路追我,虧我從小隱瞞了身份,這才得以順利逃脫。回京之後,宋家滿門獲罪,我想盡辦法,救得宋滄一人,求到了蘇夫人門上。
那時不解,還以為她是想我替她辦事,現在才知,她更著眼於宋滄,我反而隻算得個添頭。
總之,她拿宋滄逼著我白耗了三載,直到年初先帝喪期一滿,逢宋滄回京開考,我得以離開蘇府。
這些年,蘇姈如與霍雲婉有往來。所以朝中大小事,我雖不知真相如何,卻是一概有耳聞,自然知道皇帝與霍家明爭暗鬥,沈元州則被夾在中間。
這裏頭,拉鋸的終點以平安二城為據,我親自往安城......“,薛淩抬頭看了眼江玉楓,又飛快移開目光,低聲道:“放了把火。”
“你看,西北糧價案,不是沈家監守自盜,也不是霍準手眼通天,更非胡人作亂,其實罪魁禍首.......是我。”
她長出一口氣,這事說出來,竟不似想象中那般難捱。
江玉楓聽罷未作評判,隻尋常道:“原來如此。”
薛淩沉默稍許,自嘲般輕哼了一聲,抬起頭來道:“這件事,蘇姈如是知情人,我以為你必然也是知道的。
霍賊案中平城被焚,我長於平城,眼見他磚瓦成灰,恨不得........恨不得將霍準那蠢狗屍體再拉出來砍上十七八刀。
偏你江少爺居然來告訴我,平城被毀根源,是在於我放了那把火。你說,我哪還有臉在你眼皮子底下呆著。”
她撇開臉,避開江玉楓視線,有些沒好氣:“可昨兒個蘇姈如一來,我與她聊的幾句,方知她不曾告訴過江府此事。
可見我心中有鬼,才落了個所見非人。”
江玉楓跟著歎了歎氣,溫聲道:“原是如此,怪不得你那幾日憂思甚重。過去之事,想它何宜。再說這根源,也未必就在你”
“若我沒放那把火,平城又怎會缺糧。平城不缺糧,霍雲暘豈有理由撤兵。至少......至少能撐個十天半月,免其塗炭之災。這罪過,怎不在我”
話到最後,嗓音有幾分沙啞,到底她說的都是實情。江玉楓亦略有動容,那幾日薛淩身子欠佳,府上大夫一直說是心病,當時不覺,現才知是這個緣由。
念及薛淩素來清高,隻怕搬離江府確實是為著這個。但他可真冤了去,蘇姈如是真沒說過此事啊。不僅沒說過此事,旁的也沒說啊。
當初石亓從安城脫逃,江府不明所以,因蘇家與沈元州來往過密,特托了蘇姈如打聽細致一些。蘇夫人........可沒說屠易也去了安城。
還是....她不知
至於西北糧價案,若非霍準一案,早就石沉大海,根本不會有人提及,好端端的,翻出來做什麽。要不是薛淩問起關於平城新任節度安魚就職的前因後果,沒準他磕牙都懶得選這茬。
於薛淩,平城固然重要,於他人......太遠了,又太小了。微不足道的東西,談何著眼。
他勸薛淩:“你不過是個由子,若沈元州坦蕩,自該將實情上報。若皇帝無私,亦會明察秋毫。若霍準赤誠,也沒這一灘渾水可攪。
再往近了說,便是蘇夫人。若無她帶頭汲營,這把火,怕也沒這麽旺。原是眾人拾柴,你又何必罪及一人。”
薛淩抿嘴不答話,片刻高聲道:“罷了,你說的對。”
她深吸一口氣,看著江玉楓笑道:所以我今兒便過來,與你說個分明。前事之事,後事之師,以後我也不想再起這等不明不白。
放眼京中,我本該與江府同舟共濟。又何必躲躲藏藏,徒生猜忌。”
江玉楓不改其色,揶揄口氣道:“怎是跟江府同舟共濟,不是跟霍家姑娘麽。有道是,天子寧有種耶”
“我拿這話氣你來著,我怎麽可能與霍雲婉一處,現討好於她,無非就是她在魏塱身邊可用。”
“薛少爺一日三變,我怎知你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
“我有個伯伯行醫,你知道的。京中醫藥行當被一官宦把持,幾番鬧騰,我伯伯氣急交加,撒手人寰。”
薛淩臉上戾氣漸生:“幕後之人.......正是霍雲婉。”
江玉楓跟著斂了笑意,以前江府多有留意存善堂光景,奈何去過幾次後薛淩咬牙且此不許再靠近,出了這檔子事,隻能說一句後知後覺。
好似以前薛淩還問過一句,不過當時自己並沒太當回事。畢竟江府用不著外麵求醫,還真不知這民生多艱。
薛家少爺素來記仇,記自個兒的,也記旁人的。記江府的,好歹江府跟她沒人命官司。若此事為真,霍家姑娘那頭.....真就不好說了。
江玉楓父子本不太信薛淩會捧霍雲婉作太後,現有了這麽一句,則憂懼又去了多半。
好言勸了兩句節哀,再提得胡郢之事,今日會晤便到此了結。薛淩起身告辭,神色尚有哀戚,似乎還沉浸在平城被毀與老李頭之死裏走不出來。
直到上了馬車,那些臉頰細紋依次散開來勻成天邊霞色。薛瞑就在旁邊,她也不避諱。自己說的都是真話,又有什麽好避諱
她確實成足在胸,隻為,江玉楓並不知道申屠易已死。或者說今兒走這一遭,就隻為這一件事,胡郢反隻是次要。
她要的,僅僅是確定蘇姈如沒跟江府事無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