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底下,進退不得的,又豈止薛淩一人。
增,就不提了。不增,且不說沈元州是與自己苦過來的交情。如今霍家沒了,正是君臣各有猜猜忌的節骨眼上。強硬駁斥,免不了要讓老臣寒心。
更怕,萬一胡人是真的要南下。邊關再三請兵不成,一打起來,平安二城肯定是不能要了。霍家剛死,就要輸人輸陣,魏塱實在不敢冒這個險。
既是自己派過去的人也親眼說是胡人有異,魏塱隻能先準了。反正吏部已從黃家手裏肅清,完全收歸己用隻在時日而已。
隻是,胡人,怎麽會在此時亂動。
若拓跋銑有意南下,霍雲暘之死就是最好的時機。若他無意南下,就不該在平安二城外蹦躂。
饒是魏塱沒帶過兵,亦知兵貴神速,兵行神秘。要打,應該藏著掖著打平城一個措手不及,哪有日日在城外練兵而不發兵。這種情況.....他在書房裏扶額許久仍沒移開手。
這種情況,就和當年他要拖住薛弋寒的情況一模一樣。
薛淩無緣得見天子在禦書房裏愁眉不展,但對於魏塱的進退維穀,她早有預料。所以平安二城增兵一事,隻能算意料之中。
不過,多少有些竊喜。
總算是成了,若沒成,她就得讓拓跋銑拿下平城。要麽讓臣恨君,要麽,讓君疑臣。沈元州與魏塱,總得有一個要來當千古罪人。
現在平城增兵已定,可以讓拓跋銑消停些日子了。落在魏塱眼裏,應隻瞧見增兵文書一下,胡人就老實滾回來篷子。
這裏頭的貓膩,他不多心也難。
此處牽連,才正式扯到了蘇凔身上。光有疑心,並不足以克製沈元州。至少也得有個人,去了解了解一下沈家情況。
蘇姈如那頭其實還有些關係在,但那關係..說的難聽些,就是不夠格。不管蘇遠蘅在朝堂也好,不在朝堂也好,其實是,蘇家求著沈元州居多。
早日裏以為蘇凔和蘇姈如是一家子也就罷了,實則來往之後,是人都能瞧出個門道,是蘇姈如需要巴著蘇凔的。
薛淩猜沈元州一派也不會以為蘇家能做蘇凔的主,放著正主不要,繞一個大圈子去跟蘇姈如議事。
即使如此,蘇姈如捧的是瑞王,覺不能讓她去打探沈家的動向。所以....蘇凔的婚事,該提上日程了。
年尾將至,除夕在即,天地同慶的好日子,說樁婚事應該不難。邊關重權在握,朝內還要與文臣聯姻,也是給沈家挖了好大一個坑。
之所以讓齊清霏明年開春再回,便是想著還有三四月,足夠蘇凔將親事定下來。隻要定了婚,兩人又不是唱話本子的,還能演個抗旨逃婚不成。
還算順利,薛淩邊想著這些事,邊看了些含焉整理過的賬目。倆好消息,第一是這賬目是真的,起碼含焉瞧不出來假。第二嘛,壑園的錢真的多。
具體進出款項被消掉,含焉隻給了個大致整數開支,衣食住行各類按月份計。所以薛淩不知這些錢,是原霍家遺產呢,還會蘇家貢獻了大半,又或者是逸白坑蒙拐騙從大夫這個行當搜刮來的。
夠了,按口糧計,夠她囤個數十萬石的。要說經年累月的養兵肯定不行,但作為先期糧草,足夠了。
一個傍晚消磨過去,薛瞑從江府回來時步履匆匆,原正好江玉楓也有口信帶給薛淩。卻說是孟行等人,自請往平城做個馬前卒。
薛淩抬頭,她記得孟行是霍雲暘的副將。霍雲暘死後,被沈元州保下,非但沒給霍雲暘陪葬,還將副字去了,坐了一城主將。
現人好好的將軍不當,要往平城吹風......是什麽意思
這些朝事應問蘇凔更直接些,可那人君前君後,說來饒舌。薛淩早早歇了,第二日往江府走了一遭。才知原寧城幾個沒死的人全部自請往平城,皇帝已經準了。
近日閑暇,弓匕捧了棋罐,江玉楓執白子,邊落邊道:“沈將軍,也是拳拳苦心。知道此刻增兵必遭帝王猜忌,適才將原寧城舊將盡數收攏平城。意在表明,自己絕無染指寧城一線的心思。得此良臣,是江山之福。”
薛淩不在意輸贏,到處亂下,道:“為什麽就是他拳拳苦心,沒準是那群蠢狗怕死,能退趕緊退到平城去,最好趕緊打一仗,有點功勞也好傍身。”
話雖如此,她也知道這些人的舉動和沈元州脫不了關係。如此一來,寧城一線空出來的官位權柄,都交由魏塱自己處理。京中黃靖愢剛好被打壓下去,但凡皇帝要用人,估計也沒哪個有那個膽敢跳出來說不行。
做的很是聰明,沈元州是在求什麽呢一心報國她不信的。怕不是,以退為進。
江玉楓又落了一子,催促著薛淩快下。她瞧棋盤上黑子被吃的寥寥無幾,饒是棋藝不精,也知自己是苟延殘喘。
笑著丟了一子道:“回回輸,不想玩了。”
“哪有回回輸。”江玉楓說著話,將吃掉的子收起。道:“今年這雪,隔兩日就要下一遭。”
“是啊。”薛淩跟著歎了一句,良久後才道:“孟行這個人,我見過的,不是什麽好玩意兒。”
“我就沒聽說有誰是你沒見過的。”江玉楓揶揄:“當朝天子見了,異族番王也見了,見過孟行,又有何稀奇,怎突然想起這麽個人來。”
“我去寧城時,霍雲暘剛死了爹,難免心緒有些低落。常見得此人跟在霍雲暘身側,二人情分,把兄弟一般,隻叫我恨不得也能給他來上兩刀。
當時哪裏能想到,霍雲暘一死,他轉投沈元州不說,還叫囂是他把霍雲暘給斬了呢。”
江玉楓沉吟一陣,也是個賠笑語氣:“未必是他貪生,實乃紅塵擾人。父老妻兒皆是牽絆,親朋手足俱是不忍。既有一線生機,又何苦逼著自己走絕路呢。”
薛淩點頭如搗蒜,提了兩句霍雲婉要在冬至日做個手腳。這事到時候肯定瞞不住江府,提前說來,博點信任。
話後就說要走,江玉楓留她用膳,薛淩自是推了。壑園的馬車一直在江府外候著,來回一趟,也就坐了個把時辰。
越來越像京中小姐公子作風,車馬勞頓,下人忙碌,就隻為著三兩盞茶。與其說議事,倒不如說是個消遣。
出了內廳門,叫住江玉楓不必再送,道:“近日著薛璃往壑園走一趟,我有些家事與他說。”
江玉楓不答話,手縮在袖籠裏,含笑躬身作了個禮,點頭間算是應下。
薛淩瞧得他那隻腿,已逐日見好。大抵也是開春之後,便能恢複如常。
增,就不提了。不增,且不說沈元州是與自己苦過來的交情。如今霍家沒了,正是君臣各有猜猜忌的節骨眼上。強硬駁斥,免不了要讓老臣寒心。
更怕,萬一胡人是真的要南下。邊關再三請兵不成,一打起來,平安二城肯定是不能要了。霍家剛死,就要輸人輸陣,魏塱實在不敢冒這個險。
既是自己派過去的人也親眼說是胡人有異,魏塱隻能先準了。反正吏部已從黃家手裏肅清,完全收歸己用隻在時日而已。
隻是,胡人,怎麽會在此時亂動。
若拓跋銑有意南下,霍雲暘之死就是最好的時機。若他無意南下,就不該在平安二城外蹦躂。
饒是魏塱沒帶過兵,亦知兵貴神速,兵行神秘。要打,應該藏著掖著打平城一個措手不及,哪有日日在城外練兵而不發兵。這種情況.....他在書房裏扶額許久仍沒移開手。
這種情況,就和當年他要拖住薛弋寒的情況一模一樣。
薛淩無緣得見天子在禦書房裏愁眉不展,但對於魏塱的進退維穀,她早有預料。所以平安二城增兵一事,隻能算意料之中。
不過,多少有些竊喜。
總算是成了,若沒成,她就得讓拓跋銑拿下平城。要麽讓臣恨君,要麽,讓君疑臣。沈元州與魏塱,總得有一個要來當千古罪人。
現在平城增兵已定,可以讓拓跋銑消停些日子了。落在魏塱眼裏,應隻瞧見增兵文書一下,胡人就老實滾回來篷子。
這裏頭的貓膩,他不多心也難。
此處牽連,才正式扯到了蘇凔身上。光有疑心,並不足以克製沈元州。至少也得有個人,去了解了解一下沈家情況。
蘇姈如那頭其實還有些關係在,但那關係..說的難聽些,就是不夠格。不管蘇遠蘅在朝堂也好,不在朝堂也好,其實是,蘇家求著沈元州居多。
早日裏以為蘇凔和蘇姈如是一家子也就罷了,實則來往之後,是人都能瞧出個門道,是蘇姈如需要巴著蘇凔的。
薛淩猜沈元州一派也不會以為蘇家能做蘇凔的主,放著正主不要,繞一個大圈子去跟蘇姈如議事。
即使如此,蘇姈如捧的是瑞王,覺不能讓她去打探沈家的動向。所以....蘇凔的婚事,該提上日程了。
年尾將至,除夕在即,天地同慶的好日子,說樁婚事應該不難。邊關重權在握,朝內還要與文臣聯姻,也是給沈家挖了好大一個坑。
之所以讓齊清霏明年開春再回,便是想著還有三四月,足夠蘇凔將親事定下來。隻要定了婚,兩人又不是唱話本子的,還能演個抗旨逃婚不成。
還算順利,薛淩邊想著這些事,邊看了些含焉整理過的賬目。倆好消息,第一是這賬目是真的,起碼含焉瞧不出來假。第二嘛,壑園的錢真的多。
具體進出款項被消掉,含焉隻給了個大致整數開支,衣食住行各類按月份計。所以薛淩不知這些錢,是原霍家遺產呢,還會蘇家貢獻了大半,又或者是逸白坑蒙拐騙從大夫這個行當搜刮來的。
夠了,按口糧計,夠她囤個數十萬石的。要說經年累月的養兵肯定不行,但作為先期糧草,足夠了。
一個傍晚消磨過去,薛瞑從江府回來時步履匆匆,原正好江玉楓也有口信帶給薛淩。卻說是孟行等人,自請往平城做個馬前卒。
薛淩抬頭,她記得孟行是霍雲暘的副將。霍雲暘死後,被沈元州保下,非但沒給霍雲暘陪葬,還將副字去了,坐了一城主將。
現人好好的將軍不當,要往平城吹風......是什麽意思
這些朝事應問蘇凔更直接些,可那人君前君後,說來饒舌。薛淩早早歇了,第二日往江府走了一遭。才知原寧城幾個沒死的人全部自請往平城,皇帝已經準了。
近日閑暇,弓匕捧了棋罐,江玉楓執白子,邊落邊道:“沈將軍,也是拳拳苦心。知道此刻增兵必遭帝王猜忌,適才將原寧城舊將盡數收攏平城。意在表明,自己絕無染指寧城一線的心思。得此良臣,是江山之福。”
薛淩不在意輸贏,到處亂下,道:“為什麽就是他拳拳苦心,沒準是那群蠢狗怕死,能退趕緊退到平城去,最好趕緊打一仗,有點功勞也好傍身。”
話雖如此,她也知道這些人的舉動和沈元州脫不了關係。如此一來,寧城一線空出來的官位權柄,都交由魏塱自己處理。京中黃靖愢剛好被打壓下去,但凡皇帝要用人,估計也沒哪個有那個膽敢跳出來說不行。
做的很是聰明,沈元州是在求什麽呢一心報國她不信的。怕不是,以退為進。
江玉楓又落了一子,催促著薛淩快下。她瞧棋盤上黑子被吃的寥寥無幾,饒是棋藝不精,也知自己是苟延殘喘。
笑著丟了一子道:“回回輸,不想玩了。”
“哪有回回輸。”江玉楓說著話,將吃掉的子收起。道:“今年這雪,隔兩日就要下一遭。”
“是啊。”薛淩跟著歎了一句,良久後才道:“孟行這個人,我見過的,不是什麽好玩意兒。”
“我就沒聽說有誰是你沒見過的。”江玉楓揶揄:“當朝天子見了,異族番王也見了,見過孟行,又有何稀奇,怎突然想起這麽個人來。”
“我去寧城時,霍雲暘剛死了爹,難免心緒有些低落。常見得此人跟在霍雲暘身側,二人情分,把兄弟一般,隻叫我恨不得也能給他來上兩刀。
當時哪裏能想到,霍雲暘一死,他轉投沈元州不說,還叫囂是他把霍雲暘給斬了呢。”
江玉楓沉吟一陣,也是個賠笑語氣:“未必是他貪生,實乃紅塵擾人。父老妻兒皆是牽絆,親朋手足俱是不忍。既有一線生機,又何苦逼著自己走絕路呢。”
薛淩點頭如搗蒜,提了兩句霍雲婉要在冬至日做個手腳。這事到時候肯定瞞不住江府,提前說來,博點信任。
話後就說要走,江玉楓留她用膳,薛淩自是推了。壑園的馬車一直在江府外候著,來回一趟,也就坐了個把時辰。
越來越像京中小姐公子作風,車馬勞頓,下人忙碌,就隻為著三兩盞茶。與其說議事,倒不如說是個消遣。
出了內廳門,叫住江玉楓不必再送,道:“近日著薛璃往壑園走一趟,我有些家事與他說。”
江玉楓不答話,手縮在袖籠裏,含笑躬身作了個禮,點頭間算是應下。
薛淩瞧得他那隻腿,已逐日見好。大抵也是開春之後,便能恢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