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記得,平城暮春的雪,就是月色般薄薄的一層,蓋在剛剛探頭的黃綠色草芽上。馬蹄子一踏上去,就濺起滿地星光。
薛淩笑笑回了自己屋裏,洗漱之後又躺倒了床上。隻白日睡的多了,晚間再難如夢,合眼翻滾了些時候,勉強睡了個迷糊,並未睡熟。
不知過了幾時,隱隱覺得屋裏有人。薛淩隻當晚間丫鬟添炭除灰,並未當回事。又微微迷了一會,察覺那呼吸還在,登時坐起大喝一聲:“是誰。”說話間床角壓著的長劍已經捏到了手上。
暗處出來個人影,並未走到近前,回話的聲音也小:“是我。”
薛淩抓劍的手指鬆開,掀開被子,起身將床前氅子裹在身上,往外走了幾步,看窗外月亮還在西天高掛,顯然是離天亮還有好一陣子,奇道:“怎麽深夜回來了。”
薛瞑轉身背對薛淩候了些時候,估摸著她將胸前絛帶係好了才轉回來,躬身道:“進城的人多,白先生叫我跟著先回來了。說是到了今夜猝不及防,城門口查的鬆泛,明兒白天,沒準還嚴些。”
薛淩蹙眉:“進城的人多”
薛瞑聲音更低了些:“黃承譽起兵造反了。”
“黃承譽..”薛淩念叨了一聲,道:“是黃靖愢的兒子”
黃家族譜,其實她是瞧過的。隻是黃家人丁眾多,沒刻意去記,這會分不清誰是誰來。不過中間既為“承”,應該和黃承宣一輩,不是親兄弟,也得是個堂兄弟。
薛瞑點頭,薛淩又問:“是哪座城的,離京多遠駐兵幾何”
“是開青城都尉,離京隻有短短百裏,在冊兵馬萬餘人。”
“近倒是很近,可萬餘人,起不了什麽事。”薛淩嗤笑一聲,道:“你奔波數日,不必在此守著,去睡吧。”
薛瞑沒答,她又道:“我白日睡的多,晚間清醒的很,便是黃成譽攻進來了,也不是什麽大事。”
薛瞑仍是垂頭,不言也不離去。薛淩往桌邊走,想倒些水漱口。見人一直站著,端著茶碗過來道:“還有旁的事”
薛瞑靜了兩秒,似有為難,終還是開口道:“白先生說,小姐你遣我去辦的事兒本不甚要緊。不管查到了什麽,明兒再與小姐說起便可,免擾了你安歇。”
薛淩失笑,端著那隻茶碗,想著逸白是什麽意思,還幹起挑撥離間的活兒來了。她向來識趣,忙辯解了句:“我連日未眠,今兒才得個囫圇覺,交代了不見任何人,他怕我沒睡好生怒罷。”又趕緊催促道:“你說吧。”
“沈元州派人在查那封文書,已經查到了棱州。”薛瞑語氣未改,還是有些冷淡,不似往日熱忱。
薛淩並未察覺,反頗有些驚訝道:“這麽快”
她想過沈元州回去了肯定會查誰發的兵書,隻是沒想到這麽快已經查到了棱州。空印文書說大了也是個掉腦袋的活兒,怎麽可能棱州往安城一代的官員這麽快就全招了。
薛淩看著薛瞑道:“你是怎麽查的,朝堂上並沒有關於雷珥的消息,也就是說他還好好當著他的棱州刺史,如何確定沈元州已經查到了棱州”
“我往棱州後,先往雷珥住地瞧了些時候,未見異動,又往你我所經過的驛站守了些時日。
十三日那天,恰好看到一個驛站的驛丞被神秘人帶走。而後我走訪了一日,才發現雷州城外往京方向五十裏內的驛站通通有驛丞失蹤。與此同時,雷珥府上添了客人。”
薛淩道:“皇帝沒準也想查查這封文書,你怎麽就知道是沈元州的人。”
薛瞑剛想話,薛淩舉著杯子揮手道:“算了,明兒再說吧,他查到了棱州,就把棱州刺史跟霍準的過節丟出去,這事兒自然就消停了,犯不著你我大晚上的為他傷神。”
薛瞑又沉默稍許,薛淩擱了杯子過來看人還站著,問:“怎麽了。”
薛瞑緩緩呼了口氣,輕道:“江府的事兒,我聽說了。”
薛淩頓了頓,往自己床邊走,麵不改色道:“聽說便聽說,今兒不聽,明兒也是要聽的。”
此話一出,屋裏再無聲音,等她再躺到床上時,隔著屏風看中屋,薛瞑已不在那站著。不知是真的去睡了,還是依舊守在黑暗裏。
然這麽一打岔,薛淩再睡不著。江府蘇府都過眼,半晌竟有些口幹舌燥。她想找逸白來,問問魏玹府上是如何不順利法。就好像,如果能問出是江府不仁在前,那她自個兒不義就是理所當然。
不過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來得快去得也快,有什麽好問的呢,江玉楓自己都承認了,何必多次一舉。
她摸著劍柄,趕緊想著明兒該去看看蘇凔如何了。雖底下人下手有準數,但受傷了總是痛的。
又想起黃家的人總算造反了,怎麽隻反了個開青,這些狗真是蠢的沒邊了。開青又沒多少兵,離京又近,近是近,但是皇城底下上哪拉人跟你造反啊。
該反的是祁興才對,那裏在冊的兵馬就多,縱橫連城,差不多有五萬人。這在西北不值一提,在近京,可是十分了不得的兵力了。
更重要的是,但凡打仗,在冊的兵家算是精銳。別的,都是要從民間抽丁的。祁興是重城,臨近又有大元臨春等數座城池,人口興旺,就是軍需也能多搜刮點出來啊。
難道祁興那位姓黃的不好騙不應該啊,又沒人騙他。皇帝多疑,黃家已是奔車朽索。是引頸受戮啊,還是掙紮一下啊。有道是君子未雨綢繆,方可長治久安。
瞧瞧,哪句話騙他了,不都是些肺腑之言。
薛淩想了想,給黃家子孫寄去的家書,是找的臨摹大家。寫出來的東西,她和黃靖愢的手稿對比過,就是從黃家書房找出來的那些,分毫不差,半點破綻也看不出來。
既然本就在籌謀,現黃家又突然獲罪,但凡手裏有把刀,也得反一反不是。恰邊關胡人生亂,西北兵力被拖住,天助他也。反了還有個富貴險中求,不反,那真就是富貴隻能靠紙錢了。
所以黃家的人反了也是意料之中,薛淩煩悶的是這造反也不講點遠交近攻的理兒,跟三歲小兒過家家似的。
如此心如亂麻,怎麽也睡不著,偷摸瞧屋外還是沒動靜,哄著自個兒說薛瞑定是去睡了。念頭才起便翻身下了床,披著衣服坐到了書桌旁。
抬筆先狂草蹴就一篇百家姓,方緩了些情緒,緩緩寫得些小字。又塗塗抹抹一陣,將桌旁輿圖拿出來看了一陣。
東西也是早早備下的,為的是研究黃家的兵權都在哪一代。現兒又細看一陣,算著仗什麽時候能打完。
她是不指望一群酒囊飯袋真能攻入京中,隻是給魏塱添點絆子就行。造反胡人一起來,內憂外患,看魏塱能顧哪頭。
手指在輿圖上點了一會,盤算著兵力人口,忽而指尖滑到了“臨春”二字處。薛淩頓手,想要移走,又挪回原位。
旁的心思都歇了,絞盡腦汁回憶了一番。臨春,她定是從誰人嘴裏聽說過這個地方,可究竟是誰說的
過來許久,她都沒想起來。
薛淩笑笑回了自己屋裏,洗漱之後又躺倒了床上。隻白日睡的多了,晚間再難如夢,合眼翻滾了些時候,勉強睡了個迷糊,並未睡熟。
不知過了幾時,隱隱覺得屋裏有人。薛淩隻當晚間丫鬟添炭除灰,並未當回事。又微微迷了一會,察覺那呼吸還在,登時坐起大喝一聲:“是誰。”說話間床角壓著的長劍已經捏到了手上。
暗處出來個人影,並未走到近前,回話的聲音也小:“是我。”
薛淩抓劍的手指鬆開,掀開被子,起身將床前氅子裹在身上,往外走了幾步,看窗外月亮還在西天高掛,顯然是離天亮還有好一陣子,奇道:“怎麽深夜回來了。”
薛瞑轉身背對薛淩候了些時候,估摸著她將胸前絛帶係好了才轉回來,躬身道:“進城的人多,白先生叫我跟著先回來了。說是到了今夜猝不及防,城門口查的鬆泛,明兒白天,沒準還嚴些。”
薛淩蹙眉:“進城的人多”
薛瞑聲音更低了些:“黃承譽起兵造反了。”
“黃承譽..”薛淩念叨了一聲,道:“是黃靖愢的兒子”
黃家族譜,其實她是瞧過的。隻是黃家人丁眾多,沒刻意去記,這會分不清誰是誰來。不過中間既為“承”,應該和黃承宣一輩,不是親兄弟,也得是個堂兄弟。
薛瞑點頭,薛淩又問:“是哪座城的,離京多遠駐兵幾何”
“是開青城都尉,離京隻有短短百裏,在冊兵馬萬餘人。”
“近倒是很近,可萬餘人,起不了什麽事。”薛淩嗤笑一聲,道:“你奔波數日,不必在此守著,去睡吧。”
薛瞑沒答,她又道:“我白日睡的多,晚間清醒的很,便是黃成譽攻進來了,也不是什麽大事。”
薛瞑仍是垂頭,不言也不離去。薛淩往桌邊走,想倒些水漱口。見人一直站著,端著茶碗過來道:“還有旁的事”
薛瞑靜了兩秒,似有為難,終還是開口道:“白先生說,小姐你遣我去辦的事兒本不甚要緊。不管查到了什麽,明兒再與小姐說起便可,免擾了你安歇。”
薛淩失笑,端著那隻茶碗,想著逸白是什麽意思,還幹起挑撥離間的活兒來了。她向來識趣,忙辯解了句:“我連日未眠,今兒才得個囫圇覺,交代了不見任何人,他怕我沒睡好生怒罷。”又趕緊催促道:“你說吧。”
“沈元州派人在查那封文書,已經查到了棱州。”薛瞑語氣未改,還是有些冷淡,不似往日熱忱。
薛淩並未察覺,反頗有些驚訝道:“這麽快”
她想過沈元州回去了肯定會查誰發的兵書,隻是沒想到這麽快已經查到了棱州。空印文書說大了也是個掉腦袋的活兒,怎麽可能棱州往安城一代的官員這麽快就全招了。
薛淩看著薛瞑道:“你是怎麽查的,朝堂上並沒有關於雷珥的消息,也就是說他還好好當著他的棱州刺史,如何確定沈元州已經查到了棱州”
“我往棱州後,先往雷珥住地瞧了些時候,未見異動,又往你我所經過的驛站守了些時日。
十三日那天,恰好看到一個驛站的驛丞被神秘人帶走。而後我走訪了一日,才發現雷州城外往京方向五十裏內的驛站通通有驛丞失蹤。與此同時,雷珥府上添了客人。”
薛淩道:“皇帝沒準也想查查這封文書,你怎麽就知道是沈元州的人。”
薛瞑剛想話,薛淩舉著杯子揮手道:“算了,明兒再說吧,他查到了棱州,就把棱州刺史跟霍準的過節丟出去,這事兒自然就消停了,犯不著你我大晚上的為他傷神。”
薛瞑又沉默稍許,薛淩擱了杯子過來看人還站著,問:“怎麽了。”
薛瞑緩緩呼了口氣,輕道:“江府的事兒,我聽說了。”
薛淩頓了頓,往自己床邊走,麵不改色道:“聽說便聽說,今兒不聽,明兒也是要聽的。”
此話一出,屋裏再無聲音,等她再躺到床上時,隔著屏風看中屋,薛瞑已不在那站著。不知是真的去睡了,還是依舊守在黑暗裏。
然這麽一打岔,薛淩再睡不著。江府蘇府都過眼,半晌竟有些口幹舌燥。她想找逸白來,問問魏玹府上是如何不順利法。就好像,如果能問出是江府不仁在前,那她自個兒不義就是理所當然。
不過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來得快去得也快,有什麽好問的呢,江玉楓自己都承認了,何必多次一舉。
她摸著劍柄,趕緊想著明兒該去看看蘇凔如何了。雖底下人下手有準數,但受傷了總是痛的。
又想起黃家的人總算造反了,怎麽隻反了個開青,這些狗真是蠢的沒邊了。開青又沒多少兵,離京又近,近是近,但是皇城底下上哪拉人跟你造反啊。
該反的是祁興才對,那裏在冊的兵馬就多,縱橫連城,差不多有五萬人。這在西北不值一提,在近京,可是十分了不得的兵力了。
更重要的是,但凡打仗,在冊的兵家算是精銳。別的,都是要從民間抽丁的。祁興是重城,臨近又有大元臨春等數座城池,人口興旺,就是軍需也能多搜刮點出來啊。
難道祁興那位姓黃的不好騙不應該啊,又沒人騙他。皇帝多疑,黃家已是奔車朽索。是引頸受戮啊,還是掙紮一下啊。有道是君子未雨綢繆,方可長治久安。
瞧瞧,哪句話騙他了,不都是些肺腑之言。
薛淩想了想,給黃家子孫寄去的家書,是找的臨摹大家。寫出來的東西,她和黃靖愢的手稿對比過,就是從黃家書房找出來的那些,分毫不差,半點破綻也看不出來。
既然本就在籌謀,現黃家又突然獲罪,但凡手裏有把刀,也得反一反不是。恰邊關胡人生亂,西北兵力被拖住,天助他也。反了還有個富貴險中求,不反,那真就是富貴隻能靠紙錢了。
所以黃家的人反了也是意料之中,薛淩煩悶的是這造反也不講點遠交近攻的理兒,跟三歲小兒過家家似的。
如此心如亂麻,怎麽也睡不著,偷摸瞧屋外還是沒動靜,哄著自個兒說薛瞑定是去睡了。念頭才起便翻身下了床,披著衣服坐到了書桌旁。
抬筆先狂草蹴就一篇百家姓,方緩了些情緒,緩緩寫得些小字。又塗塗抹抹一陣,將桌旁輿圖拿出來看了一陣。
東西也是早早備下的,為的是研究黃家的兵權都在哪一代。現兒又細看一陣,算著仗什麽時候能打完。
她是不指望一群酒囊飯袋真能攻入京中,隻是給魏塱添點絆子就行。造反胡人一起來,內憂外患,看魏塱能顧哪頭。
手指在輿圖上點了一會,盤算著兵力人口,忽而指尖滑到了“臨春”二字處。薛淩頓手,想要移走,又挪回原位。
旁的心思都歇了,絞盡腦汁回憶了一番。臨春,她定是從誰人嘴裏聽說過這個地方,可究竟是誰說的
過來許久,她都沒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