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濤沒答,隻指了指門外,示意外頭說不定還有三五兵卒,七八將士,九十百姓。黃承譽閉口,漲的滿臉通紅,手抖了又抖,後顫聲問,水....我們蓄的水,最多能撐幾時


    大抵他此時總算明白過來,楊肅,本就無需勸降,他從頭到尾,隻管逼死自己就是啊,怎麽前幾日,自己就一門心思信了楊肅定會勸降


    他懸著心去想前因後果,想找出一丁點樊濤的漏洞,偏樊濤句句屬實,沒有樊濤,自己最好的結局,也無非就是走到這一步。


    樊濤道:“按城中百姓..”


    黃承譽再度破口:“什麽百姓,哪來的百姓,去他媽的百姓,楊肅那廝放著百姓不管,你叫本王舍己為人不要管那些廢物。”


    樊濤極鎮定,另道:“那算上前兩日新進的兵卒......”


    黃承譽急不可耐打斷:“休算休算,這些人會替本王賣命隻算能用的人,凡不能上陣拿刀的,一律按死人算,本王定要衝出去,本王定要出去。”


    樊濤麵上笑意淺淺,輕道:“那也至多三日。”


    黃承譽驚道:“三日怎麽才三日,不是按七日用量蓄的水,怎麽就隻剩三日了。”他猛拍了一掌桌子,問:“水呢”


    “大人忘了,本就過了兩日...”


    他仍舊沒許樊濤將話說完,怒問:“這兩日根本不曾用水,水去哪了....”


    為防有人走漏風聲說城中藏了水,這兩日的確沒告知底下人有蓄水,都是緊著用的。樊濤語氣不改,淡道:“昨夜為撫民心,分了一半給城中百姓。”


    屋裏又如死寂靜,因計劃明日便降,所以無需再儲那麽多水。昨夜,確實是分出去了。當時在眾人麵前,隻說是軍中用水量大,早日屯下來的,今不敢獨用,分之於民。無非是為著,戰後可拉攏民意,現兒記起,弄巧成拙。


    黃承譽自覺口渴,踱了兩步到自己坐處,端起茶碗往嘴裏倒,連倒數下尚未有知覺,這才瞧見.....


    那碗,早就空了。


    他去提壺,壺也空了。


    城中缺水,伺候的人連添茶都要數著水滴添,實在沒多的。他將那壺在手中晃了兩晃,又轉身朝著樊濤,似終於平靜下來,問:“你說,明日城中水源,能用嗎”


    “不能。”


    “後日呢”


    “不能。”


    “大後日呢”


    “應該不能。”


    “那大大大後日呢”


    樊濤不答,黃承譽晃著那隻壺,聲調不再有力:“楊肅怎麽敢把我往死裏逼”


    他知道答案,卻還要聽樊濤說:“城中無水,不等他攻,自有人趕著來喝大人的血。他不是在逼你,隻是在逼旁人而已。”


    黃承譽有些站立不穩,往後靠了些道:“出城暗道可還走得?”


    “一次通行多不過兩人並排,人不能直立,辰時出,約莫午時方能到入口。便是摩肩接踵,緊隨其後,現在立刻開走,到明日,也不過能逃得百餘人。


    且大人一旦消失,這城中如何,不必在下細說。”


    “你的意思,我要在此處等死”他又搖了搖那壺,自嘲道:“三日,三日。城中無水,城中無水,無水啊。”


    他忍不住笑,問樊濤:“你與本王機關算盡,可曾算到今日啊。”話音未落,他突而伸手,冒出個食指晃了兩晃,道:“不對,不對不對。”


    他瞧著樊濤道:“是你....是你算盡本王,你一早就要借本王的頭顱,你早知楊肅會逼死我。”他又笑一陣,將手中空壺晃得壺提壺身相碰,“啪啪”作響。


    他艱難道:“你幫著他,他許了你什麽”


    樊濤輕搖頭,道:“楊肅未曾許我分毫,倒是我想問問,大人如今許我什麽”


    黃承譽不答此話,隻絞盡腦汁的想,後問:“你再算算,再算算。”


    樊濤閉了口舌,耐心等候,黃承譽說的是:“你再算算,若你我不投毒,這城中水源能撐幾時”


    樊濤長出一口氣,溫聲道:“大人何必問這個,所謂能撐幾時,不過是徐徐等死。你看溫水煮蟾蜍,若是早些奮力一蹬腿,將鍋蓋頂開,沒準就活了。”


    黃承譽瞪眼急道:“活了,哪裏活了如何活了”


    樊濤垂頭:“大人不一定能活,可這一城蟾蜍,全賴大人一蹬之功。等眾人逃出生天,皆會對黃家感恩戴德.....”


    “狗屁黃家,本王死了,黃家立地登基又如何,又如何你要本王去做那個頂鍋蓋的,撞的頭破血流離地身亡,供你們逃出生天


    好啊好啊。”他拍了兩下手掌,又覺著聲音大了些,往外看了一眼唯恐有人偷聽。臉還沒轉過來,樊濤道:“倒也不必防著了,這封勸降書,隻怕稍後便要落滿全城。”


    黃承譽怔住,緩緩將頭轉正,良久失笑:“你是說,本王這顆頭顱,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樊濤隻安靜站著,恍若一身閑情逸致,黃承譽又來回想過數遭,而後繞到桌後,坐回椅子上。


    他還是渴,下意識想去抓茶杯,飲了一嘴空空,此時才大夢初醒,城裏,是真的沒水了。


    沒水不是因為蓄水不多,也不是因為楊肅投毒過重。垣定如此大的一個城,總有那麽一兩口井,未與暗河直接連通。經天地造化,土石過濾之後,根本不會有毒。


    何況水流浩蕩,除非楊肅守著源頭,一日投三遍,不然城中毒水總會流盡。苦些日子,未必沒有生機。更重要的是,城中百姓,或許另有活路。


    偏人人不想耗,黃承譽也不能例外。


    一經查實楊肅投毒,他與樊濤當即密謀推波助瀾。城中多處水源有毒並非楊肅之過,實乃黃承譽之功。


    本以為激的民憤四起,隻等自己出城,定會一呼百應,到時候自己兵強馬壯,又有十來萬不用養的免費勞力可用,豈不徹底坐穩了這半壁江山


    他此刻,連那張椅子都坐不穩。


    他想起昨日當著眾人麵說不惜一死,也要保得垣定萬千百姓。他又記起昨晚對著底下將士喊“頭顱熱血何足惜,借與諸位續長生。”


    騎虎難下,惡人未必不自在,反是善人一身枷。他既在眾目睽睽之下受了數聲“萬歲”,活該要落個好人不長命。


    他抓著那隻空杯不肯放,問樊濤:“你...你教我蓄水,你....你教我給城中水源投毒,你..你教我說的那些話.....你......你是在幫我..”他將那杯子摔的粉碎,吼道:“還是在害我”


    樊濤彎腰去撿碎片,一貫的溫吞調子:“我說的每一個字,直到剛才,大人無不稱好。”言罷將撿來的碎片雙手攏於桌上,認真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非天命,大人...無王命。”


    黃承譽隻盯著那堆碎片,還在搜腸刮肚的想,若自己不投毒,城中能有幾處水源可用


    你看,哪裏是天要亡人,自取其亡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兔眼迷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嗑南瓜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嗑南瓜子並收藏雄兔眼迷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