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後,一大早,到處便傳來了鞭炮的劈哩叭啦聲響,意味著秋盛節開始了。
百姓們歡呼雀躍,街道上張燈結彩,端著各種果實糕點,走親訪友,天色剛亮,就已經熱鬧不已。
此時,珞華已經跟著大部隊,從皇宮出發,一路往鳩摩山去。
秋盛節一共舉行三天,所有去鳩摩山的成員,都要提前一日焚香沐浴,帶著虔誠之心,跪拜天神,感謝一整年的豐收。
珞華的位置就在公主的士兵隊伍裏,這是相卿特意安排的,為了讓珞華隱藏好身份,特意化了妝,換上了男兵的衣服。
她身形偏瘦,但好在夠高,所以在人群裏並不顯眼。
雖然已經合作,但她仍是努力查找著顧程等人的存在。
最後出奇的發現,顧程在公主身邊,不通和尚卻在隊伍的最前頭,也就是琰帝的身邊,看琰帝和不通和尚聊的十分開心,珞華有些不確定這是琰帝看好不通和尚,還是不通和尚對琰帝有什麽計劃。
另外一個,蕭木。
之前的商談裏就說好了,蕭木要與他們同行,可現在竟找不到人影。
珞華神色凝重,在士兵群中,把帽子又往下拉了拉,不論如何,她最重要的,就是找個機會把這些人給甩掉,這樣才能擺脫了他們。
由明轉暗,是獲取主動權的好辦法。
鳩摩山就在國京城的旁邊,而秋盛節一共三日,從國京出發到鳩摩山大概需要一日,明日正午開始進行秋盛節祭祀。
從顧程那裏得到了鳩摩山的大致地形。
舉辦秋盛節祭祀的地方很大,是瑞帝去世之後的下一任帝王修建的,占地百裏,最重要的就是舉行祭祀的天壇。
天壇總體布局坐南向北,和國京的大致布局很相似,也是由回字形兩重正方形壇牆環繞,分成內壇和外壇。
外壇包圍著內壇,以其為中心,周圍建有皇祗室、齋宮、神庫、神廚、宰牲亭、鍾樓等建築,滿足整個祭祀期間的需求。
而內壇主要用作祭祀,所以建築很少,而且造型簡樸,沒有繁瑣的裝飾。
盡量的質樸大方,形製上是正方形,高兩米,長寬五十米,主要有兩組建築,分別在中軸線的前後兩麵,前麵為祭壇,後麵為供奉神位之所,是模擬宮殿建築“前朝後寢“的規製。
秋盛節祭祀開始時,會在祭台上準備各種牲畜和瓜果美食,足有三十八之多,象征著這一整年的收獲,由琰帝在祭台上敬酒祭祀,而後再到供奉神位之所上香,之後開宴席,讓各路人馬的代表們,在祭祀後大吃大喝。
珞華得到的地圖,唯一的出口就在祭台,準確的說,是祭台下,祭台高兩米,其中就包含了那條密道。
順著密道,就能一路通往瑞帝陵墓。
她不能直接行動,在她的計劃中,越早進入就越好,而顧程卻再三叮囑過,表示第一晚的戒備很嚴格,要第二日進行了祭祀之後,在所有人都放鬆之後再進入密道。
珞華總覺得這個時間有貓膩,她的身手,一個瞬移就可以到密道裏,說什麽戒備嚴格,都隻是借口,顧程等人一定還有其他的打算。
一日的趕路之後,珞華終於看到了天壇的高大建築。
白色的牆壁,大理石的建築,還有各式各樣的守護神獸,活靈活現,分布在天壇的八個方向,牢牢守護著,這座鳩摩山。
自瑞帝到如今,也有幾百年的時光了,竟然還能保持住建築的風貌,實在是不容易。
而鳩摩山,珞華抬頭看去,整個鳩摩山像是一座臥倒的羅漢,有山有水,水流環繞著山脈,山上鬱鬱蔥蔥,的確是很好的地方。
難怪瑞帝會選擇將自己葬在這個地方。
珞華跟著隊伍,進入到了一座大院子裏,院子有些破敗,遠遠比不上其它建築那麽完好,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修建過了。
畢竟是隨行士兵們的居所,離公主和琰帝居住的地方都太遠了,自然比不得,而珞華想從這裏到祭台去,不知道還要走多遠。
她找了靠牆的位置,當做自己的臨時睡床,有大膽的士兵想來搶位置,珞華也不客氣,直接打得那人在地上翻滾,最後慘叫著認輸。
其他士兵見了,也不再敢打這個瘦弱士兵的主意。
等夜深了,周圍的呼嚕聲響得人耳朵痛,珞華直接起床,出了門。
門外的空氣有些冷,但也比屋裏的氣味好多了,珞華順著門口的小道一直往外走,她想看看這座幾百年曆史的建築物。
細看下,她才發現鳩摩山的確不一樣,竟然有淡淡流動的靈氣。
靈氣的確已經消失了上千年了,但並不是完全沒有,隻是這種靈氣,它並不是天然存在的,就像靈島,是一個大型陣法,強行留下的靈氣,而這裏,這淡淡的靈氣更像是來自某些物品。
這也不奇怪,某些末法時代遺留物上,也會殘留一點點。
但她既然感受到了,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她隨著感應,一直往天壇的邊緣處走。
最後,在一座看著似乎是已經荒廢的涼亭裏,發現了一名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長相普普通通,也很隨和,穿著棉衣,在荒涼的亭子裏,獨自一人,一杯酒,緩緩喝著。
珞華出現的時候,中年男人似乎也看到了她。
舉杯一揚,邀請她一起來。
珞華也沒客氣,她越走得近,就越能肯定,這名中年男人身上有一件還具有靈氣的末法時代遺留物。
“先生好興致,怎麽稱呼?”
她離開臨時安置所後,仍是穿著士兵服,此時還是男性身份,同中年男人打招呼的時候,用力的拱手。
“坐,我這點佳釀還有最後一點,小子你有福了。”
珞華也不客氣,叉著腿就坐下了,甚至故意的抖了抖腿,像極了一個男人。
“秋盛節,又到了這個日子啊,”中年男人感慨的給珞華倒了一杯酒,接著說道:“每年這個時候,鳩摩山就會熱鬧上三天,你也是來熱鬧的?”
熱鬧?的確,鳩摩山這麽大,天壇也占地廣泛,平時即便有人,也隻是三三兩兩的幾個,哪有秋盛節的盛況,這麽多人出現在這。
珞華從這話裏聽出中年男人已經在鳩摩山待了很久了,聽說鳩摩山有一批專門的看守,有些是犯罪了,有些卻是自願來守墓的。
百姓們歡呼雀躍,街道上張燈結彩,端著各種果實糕點,走親訪友,天色剛亮,就已經熱鬧不已。
此時,珞華已經跟著大部隊,從皇宮出發,一路往鳩摩山去。
秋盛節一共舉行三天,所有去鳩摩山的成員,都要提前一日焚香沐浴,帶著虔誠之心,跪拜天神,感謝一整年的豐收。
珞華的位置就在公主的士兵隊伍裏,這是相卿特意安排的,為了讓珞華隱藏好身份,特意化了妝,換上了男兵的衣服。
她身形偏瘦,但好在夠高,所以在人群裏並不顯眼。
雖然已經合作,但她仍是努力查找著顧程等人的存在。
最後出奇的發現,顧程在公主身邊,不通和尚卻在隊伍的最前頭,也就是琰帝的身邊,看琰帝和不通和尚聊的十分開心,珞華有些不確定這是琰帝看好不通和尚,還是不通和尚對琰帝有什麽計劃。
另外一個,蕭木。
之前的商談裏就說好了,蕭木要與他們同行,可現在竟找不到人影。
珞華神色凝重,在士兵群中,把帽子又往下拉了拉,不論如何,她最重要的,就是找個機會把這些人給甩掉,這樣才能擺脫了他們。
由明轉暗,是獲取主動權的好辦法。
鳩摩山就在國京城的旁邊,而秋盛節一共三日,從國京出發到鳩摩山大概需要一日,明日正午開始進行秋盛節祭祀。
從顧程那裏得到了鳩摩山的大致地形。
舉辦秋盛節祭祀的地方很大,是瑞帝去世之後的下一任帝王修建的,占地百裏,最重要的就是舉行祭祀的天壇。
天壇總體布局坐南向北,和國京的大致布局很相似,也是由回字形兩重正方形壇牆環繞,分成內壇和外壇。
外壇包圍著內壇,以其為中心,周圍建有皇祗室、齋宮、神庫、神廚、宰牲亭、鍾樓等建築,滿足整個祭祀期間的需求。
而內壇主要用作祭祀,所以建築很少,而且造型簡樸,沒有繁瑣的裝飾。
盡量的質樸大方,形製上是正方形,高兩米,長寬五十米,主要有兩組建築,分別在中軸線的前後兩麵,前麵為祭壇,後麵為供奉神位之所,是模擬宮殿建築“前朝後寢“的規製。
秋盛節祭祀開始時,會在祭台上準備各種牲畜和瓜果美食,足有三十八之多,象征著這一整年的收獲,由琰帝在祭台上敬酒祭祀,而後再到供奉神位之所上香,之後開宴席,讓各路人馬的代表們,在祭祀後大吃大喝。
珞華得到的地圖,唯一的出口就在祭台,準確的說,是祭台下,祭台高兩米,其中就包含了那條密道。
順著密道,就能一路通往瑞帝陵墓。
她不能直接行動,在她的計劃中,越早進入就越好,而顧程卻再三叮囑過,表示第一晚的戒備很嚴格,要第二日進行了祭祀之後,在所有人都放鬆之後再進入密道。
珞華總覺得這個時間有貓膩,她的身手,一個瞬移就可以到密道裏,說什麽戒備嚴格,都隻是借口,顧程等人一定還有其他的打算。
一日的趕路之後,珞華終於看到了天壇的高大建築。
白色的牆壁,大理石的建築,還有各式各樣的守護神獸,活靈活現,分布在天壇的八個方向,牢牢守護著,這座鳩摩山。
自瑞帝到如今,也有幾百年的時光了,竟然還能保持住建築的風貌,實在是不容易。
而鳩摩山,珞華抬頭看去,整個鳩摩山像是一座臥倒的羅漢,有山有水,水流環繞著山脈,山上鬱鬱蔥蔥,的確是很好的地方。
難怪瑞帝會選擇將自己葬在這個地方。
珞華跟著隊伍,進入到了一座大院子裏,院子有些破敗,遠遠比不上其它建築那麽完好,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修建過了。
畢竟是隨行士兵們的居所,離公主和琰帝居住的地方都太遠了,自然比不得,而珞華想從這裏到祭台去,不知道還要走多遠。
她找了靠牆的位置,當做自己的臨時睡床,有大膽的士兵想來搶位置,珞華也不客氣,直接打得那人在地上翻滾,最後慘叫著認輸。
其他士兵見了,也不再敢打這個瘦弱士兵的主意。
等夜深了,周圍的呼嚕聲響得人耳朵痛,珞華直接起床,出了門。
門外的空氣有些冷,但也比屋裏的氣味好多了,珞華順著門口的小道一直往外走,她想看看這座幾百年曆史的建築物。
細看下,她才發現鳩摩山的確不一樣,竟然有淡淡流動的靈氣。
靈氣的確已經消失了上千年了,但並不是完全沒有,隻是這種靈氣,它並不是天然存在的,就像靈島,是一個大型陣法,強行留下的靈氣,而這裏,這淡淡的靈氣更像是來自某些物品。
這也不奇怪,某些末法時代遺留物上,也會殘留一點點。
但她既然感受到了,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她隨著感應,一直往天壇的邊緣處走。
最後,在一座看著似乎是已經荒廢的涼亭裏,發現了一名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長相普普通通,也很隨和,穿著棉衣,在荒涼的亭子裏,獨自一人,一杯酒,緩緩喝著。
珞華出現的時候,中年男人似乎也看到了她。
舉杯一揚,邀請她一起來。
珞華也沒客氣,她越走得近,就越能肯定,這名中年男人身上有一件還具有靈氣的末法時代遺留物。
“先生好興致,怎麽稱呼?”
她離開臨時安置所後,仍是穿著士兵服,此時還是男性身份,同中年男人打招呼的時候,用力的拱手。
“坐,我這點佳釀還有最後一點,小子你有福了。”
珞華也不客氣,叉著腿就坐下了,甚至故意的抖了抖腿,像極了一個男人。
“秋盛節,又到了這個日子啊,”中年男人感慨的給珞華倒了一杯酒,接著說道:“每年這個時候,鳩摩山就會熱鬧上三天,你也是來熱鬧的?”
熱鬧?的確,鳩摩山這麽大,天壇也占地廣泛,平時即便有人,也隻是三三兩兩的幾個,哪有秋盛節的盛況,這麽多人出現在這。
珞華從這話裏聽出中年男人已經在鳩摩山待了很久了,聽說鳩摩山有一批專門的看守,有些是犯罪了,有些卻是自願來守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