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謀反,民間的鐵匠鋪子是不允許生產武器的。
一旦被發現私自鑄造武器,那絕對是抄家滅門的重罪。
所以軍中的武器,也隻能依賴於官營的鐵器作坊。
應天城中,也唯有工部的煉鐵作坊,有資格打造武器。
這些武器,可是要武裝起整個應天城的守軍的!
從拱衛京師的五軍營到錦衣衛,所有他們的佩刀,都會由工部的煉鐵作坊打造。
雖然現在是非戰爭時期,但是每月各營中武器的損耗量,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所以說現在工部每個月打造六十把刀劍,隻是一個底線。
要是工部每個月打造的刀劍少於這個數字,那應天城中的守軍,武器就要不夠用了!
朱元璋倒要看看,削減了工時之後,胡長安這小子要去從哪裏變出這麽多刀來。
然而胡長安隻是微微一笑,道:“陛下,您多慮了。就算隻工作半天,工部打造出的刀劍,隻多不少!”
這下,換朱元璋震驚了。
難道胡長安又有驚人之舉了!
要知道,如果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減少一半的工時,那這就意味著工部作坊的效率,起碼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提高了一倍啊!
朱元璋簡直不敢想。
要是工部的效率提高了一倍,那大明何愁兵甲不銳
那些輕騎兵,怕都是可以直接武裝成重騎兵了。
這絕對將會是大明軍力的一個巨大進步!
想到這,朱元璋可恥的心動了。
但是朱元璋還是有點不相信。
這煉鐵之法可是已經上百年沒有大的改進了啊,怎麽胡長安一來工部,這煉鐵之法就騰飛了
這胡長安,怎麽可能這麽神奇
“擺駕煉鐵作坊,朕要親自去看看。”
“是。”
沿著小道,朱元璋一行人來到了工部的煉鐵作坊。
煉鐵作坊中,工匠們正辛勤的勞作著。
大家個個汗流浹背,幹活幹的無比投入,甚至都沒有發現朱元璋一行人。
跟在朱元璋身旁的太監本想高聲呼喚一聲,卻被朱元璋的一個眼神阻止了。
朱元璋可是來微服私訪的,不是來大張旗鼓的視察的。
朱元璋雖然不是很懂煉鐵之法,但也知道眼前這奇形怪狀的高爐,應該是胡長安改進過後的傑作。
朱元璋頓了頓。
也不知這胡長安,將會給他帶來怎麽樣的驚喜呢。
朱元璋觀賞了會兒這怪模怪樣的高爐,便繞道了前麵,想去看看工匠們工作的情況。
然而就是這一看,他徹底的驚呆了。
隻見那高爐中,竟是像小溪一般,源源不斷的在流出鐵水。
而那群工匠們,正飛快的用容器接起滾燙的鐵水,再放到一旁打造刀劍。
眼下正在打造的刀劍,少說也有十幾把。
按照這個速度,別說是一個月六十把刀了,怕是兩個半天就能打造六十把刀!
朱元璋徹底的震驚了。
在他的設想中,胡長安能把煉鐵效率提升個兩三倍,已是逆天。
誰想到胡長安竟然悶聲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哪是提升兩三倍的效率啊,這分明就是把效率提升了幾十倍!
要是好好操作一番,大明的國力少說也可以提升上一大截!
朱元璋不禁愣在了原地,呼吸急促。
就連朱標也是徹底的愣住了。
他是相信胡長安,但他萬萬沒想到胡長安竟然給了他如此之大的驚喜。
這效率,絕對就是跨時代的進步啊!
朱元璋和朱標愣在原地好半天,這才回過神來。
回過神來的他們,對胡長安感激不已。
胡長安,真乃國士也!
此時的朱元璋,根本就想不起來向胡長安計較工時的事情。
胡長安都能把煉鐵技術改進成這樣了,那想必他在培養人才一塊,也是頗有造詣。
搞不好胡長安所說的創造新學科,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朱元璋高興的滿麵通紅:“胡愛卿,你真乃大才啊!你那兩個新學科,要不要再推廣下”
“朕看工部這一點點人還是太少了,要不你就直接向全城的工匠授課如何”
“朕準許全城的工匠每天下午不工作,專門去你那裏聽課!”
朱元璋不鳴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在朱元璋的思想裏,既然胡長安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理論有用,那說明胡長安那番話也是正確的。
如果學會理論後,每個人都能像胡長安一樣能成為一代宗師,那為什麽不讓更多的人來學習呢。
在朱元璋看來,工部的那一點點人,還是太少了。
要搞事,不如搞大事。
讓全城所有工匠都來學習學習,豈不是更好
不過胡長安卻是婉拒了朱元璋的提議:“陛下,一次授課的人太多,我怕會影響效果。”
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了過來。
剛剛是他太激動,失態了。
全應天城的工匠啊,少說也得有一兩萬。
這一兩萬人全都來聽胡長安的課,先別說教室坐不坐得下,怕是最後排的人都看不到胡長安的人了,隻能看到前麵烏泱泱的後腦勺。
朱元璋也是失笑:“不好意思啊胡愛卿,剛剛太激動了,失策,失策。”
不過,胡長安卻是肯定了朱元璋的部分設想:“陛下,您說的讓更多的人來學習,我看倒是不錯。”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一定能想出正確的改進方法。”
“但是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個人想不出來,那麽一百個人當中總有一個人能想得出來。”
“隻要把這一個人的想法推廣出去,不就能提升大家整體的效率了麽”
“我看要不這樣吧,陛下您可以專門辦一個學院,不講四書五經,而是專門招收各地的工匠,傳播我的新學科。”
“這樣,我大明各行各業的勞動效率,絕對能提升上一大截!”
朱元璋聽罷,也是同意了胡長安的想法:“傳下去,讓禮部辦學,專門傳授胡長安的新學科!”
朱元璋想在有生之年內,看到大明所有工匠們的效率,更上一層樓!
一旦被發現私自鑄造武器,那絕對是抄家滅門的重罪。
所以軍中的武器,也隻能依賴於官營的鐵器作坊。
應天城中,也唯有工部的煉鐵作坊,有資格打造武器。
這些武器,可是要武裝起整個應天城的守軍的!
從拱衛京師的五軍營到錦衣衛,所有他們的佩刀,都會由工部的煉鐵作坊打造。
雖然現在是非戰爭時期,但是每月各營中武器的損耗量,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所以說現在工部每個月打造六十把刀劍,隻是一個底線。
要是工部每個月打造的刀劍少於這個數字,那應天城中的守軍,武器就要不夠用了!
朱元璋倒要看看,削減了工時之後,胡長安這小子要去從哪裏變出這麽多刀來。
然而胡長安隻是微微一笑,道:“陛下,您多慮了。就算隻工作半天,工部打造出的刀劍,隻多不少!”
這下,換朱元璋震驚了。
難道胡長安又有驚人之舉了!
要知道,如果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減少一半的工時,那這就意味著工部作坊的效率,起碼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提高了一倍啊!
朱元璋簡直不敢想。
要是工部的效率提高了一倍,那大明何愁兵甲不銳
那些輕騎兵,怕都是可以直接武裝成重騎兵了。
這絕對將會是大明軍力的一個巨大進步!
想到這,朱元璋可恥的心動了。
但是朱元璋還是有點不相信。
這煉鐵之法可是已經上百年沒有大的改進了啊,怎麽胡長安一來工部,這煉鐵之法就騰飛了
這胡長安,怎麽可能這麽神奇
“擺駕煉鐵作坊,朕要親自去看看。”
“是。”
沿著小道,朱元璋一行人來到了工部的煉鐵作坊。
煉鐵作坊中,工匠們正辛勤的勞作著。
大家個個汗流浹背,幹活幹的無比投入,甚至都沒有發現朱元璋一行人。
跟在朱元璋身旁的太監本想高聲呼喚一聲,卻被朱元璋的一個眼神阻止了。
朱元璋可是來微服私訪的,不是來大張旗鼓的視察的。
朱元璋雖然不是很懂煉鐵之法,但也知道眼前這奇形怪狀的高爐,應該是胡長安改進過後的傑作。
朱元璋頓了頓。
也不知這胡長安,將會給他帶來怎麽樣的驚喜呢。
朱元璋觀賞了會兒這怪模怪樣的高爐,便繞道了前麵,想去看看工匠們工作的情況。
然而就是這一看,他徹底的驚呆了。
隻見那高爐中,竟是像小溪一般,源源不斷的在流出鐵水。
而那群工匠們,正飛快的用容器接起滾燙的鐵水,再放到一旁打造刀劍。
眼下正在打造的刀劍,少說也有十幾把。
按照這個速度,別說是一個月六十把刀了,怕是兩個半天就能打造六十把刀!
朱元璋徹底的震驚了。
在他的設想中,胡長安能把煉鐵效率提升個兩三倍,已是逆天。
誰想到胡長安竟然悶聲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哪是提升兩三倍的效率啊,這分明就是把效率提升了幾十倍!
要是好好操作一番,大明的國力少說也可以提升上一大截!
朱元璋不禁愣在了原地,呼吸急促。
就連朱標也是徹底的愣住了。
他是相信胡長安,但他萬萬沒想到胡長安竟然給了他如此之大的驚喜。
這效率,絕對就是跨時代的進步啊!
朱元璋和朱標愣在原地好半天,這才回過神來。
回過神來的他們,對胡長安感激不已。
胡長安,真乃國士也!
此時的朱元璋,根本就想不起來向胡長安計較工時的事情。
胡長安都能把煉鐵技術改進成這樣了,那想必他在培養人才一塊,也是頗有造詣。
搞不好胡長安所說的創造新學科,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朱元璋高興的滿麵通紅:“胡愛卿,你真乃大才啊!你那兩個新學科,要不要再推廣下”
“朕看工部這一點點人還是太少了,要不你就直接向全城的工匠授課如何”
“朕準許全城的工匠每天下午不工作,專門去你那裏聽課!”
朱元璋不鳴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在朱元璋的思想裏,既然胡長安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理論有用,那說明胡長安那番話也是正確的。
如果學會理論後,每個人都能像胡長安一樣能成為一代宗師,那為什麽不讓更多的人來學習呢。
在朱元璋看來,工部的那一點點人,還是太少了。
要搞事,不如搞大事。
讓全城所有工匠都來學習學習,豈不是更好
不過胡長安卻是婉拒了朱元璋的提議:“陛下,一次授課的人太多,我怕會影響效果。”
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了過來。
剛剛是他太激動,失態了。
全應天城的工匠啊,少說也得有一兩萬。
這一兩萬人全都來聽胡長安的課,先別說教室坐不坐得下,怕是最後排的人都看不到胡長安的人了,隻能看到前麵烏泱泱的後腦勺。
朱元璋也是失笑:“不好意思啊胡愛卿,剛剛太激動了,失策,失策。”
不過,胡長安卻是肯定了朱元璋的部分設想:“陛下,您說的讓更多的人來學習,我看倒是不錯。”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一定能想出正確的改進方法。”
“但是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個人想不出來,那麽一百個人當中總有一個人能想得出來。”
“隻要把這一個人的想法推廣出去,不就能提升大家整體的效率了麽”
“我看要不這樣吧,陛下您可以專門辦一個學院,不講四書五經,而是專門招收各地的工匠,傳播我的新學科。”
“這樣,我大明各行各業的勞動效率,絕對能提升上一大截!”
朱元璋聽罷,也是同意了胡長安的想法:“傳下去,讓禮部辦學,專門傳授胡長安的新學科!”
朱元璋想在有生之年內,看到大明所有工匠們的效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