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言,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下加薪也已經加了,相信這些官員們今後再也沒有貪汙的理由了。
胡長安見狀,也是很欣慰。
看來朱元璋這人還好,還是能聽的進去勸諫的。
雖然朱元璋在治理貪腐這個問題上的確是不容情麵,但是在具體的措施上,隻要有好建議,朱元璋還是會采納的。
胡長安思索了片刻,最終還是又走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聞言,也是心情頗好的衝著胡長安道。
胡長安隨手一下子,就幫他解決了洪武年間有史以來最大的貪腐案件。
如今的朱元璋心情極好,看胡長安也是愈發的順眼了。
眼下胡長安有想法,朱元璋自然是想來聽聽。
胡長安聞言,也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建議可以將各位大臣的俸祿,調整為浮動製,每五年一變。”
“眼下各位大人們的俸祿,基本上一半是糧食,一半是銀子。”
“糧食還好說,可是銀子的市價那可是會波動的。”
“也許今年一兩銀子能換兩石大米,可是到了明年,一兩銀子就隻能換一石半大米了。”
“臣建議,應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每五年核定一次官員的俸祿,讓所有大小官員都能負擔得起家中最基本的生活開銷。”
胡長安這話,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
在洪武年間,官員們的俸祿還是糧食和銀子參半。
畢竟洪武時期定都南京,南京地處江南糧倉,自然是負擔得起這些官員們的“糧食工資”的。
可是在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朝廷就漸漸的發不起“糧食工資”了。
畢竟北京地處北方,不靠近當時主要的糧食產地。
如果要給朝中所有的官員發放“糧食工資”,那就必須要向江南等地調糧。
這一來二去的,路上的運費自然成了大問題。
於是為了方便起見,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官員們的工資就統統被折成了銀子。
朝廷上下的官員俸祿,統一用白銀計算。
可是到了明朝中後期,白銀不斷貶值。
或許在明成祖時期,這些官員們的俸祿的確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的。
可是這白銀貶值了之後,這些官員們的俸祿就連自己吃飯也難。
據說明末著名的清官海瑞,其俸祿隻夠他們全家三天吃飯的。
既然日子過的這麽苦,那官員們就自然而然的把注意打到了百姓身上。
畢竟,朝廷中並不是人人都像海瑞一樣,寧可把自己的小女兒餓死也要維持自己清官的人設不倒。
更多官員當官,也隻是為了混一口飯吃。
於是在明末朝廷收糧食時,各種奇奇怪怪的損耗層出不窮。
什麽折色火耗與淋尖踢斛,各種昏招怪招頻出。
折色火耗,就是碎銀在鍛造時的損耗。
而淋尖踢斛,指的是官員在用斛稱量百姓繳納上來的糧食時,故意踢上兩腳,以此充作糧食在路上運輸時的損耗。
這些奇奇怪怪的招數,搞得百姓們那是苦不堪言。
這無形中,就又把官員們俸祿低的問題轉嫁到了百姓頭上。
明朝中後期,貪腐成風。
沒貪腐的官員,反倒是成為了少數。
這與朱元璋在洪武一朝的治國理念,竟是大相徑庭。
朱元璋聞言,也是認真思考起了這話的可行性。
五年一次核定,這......有必要嗎
此時的胡長安似乎是看出了朱元璋的猶豫,又朗聲道:“陛下,五年一次核定雖然繁瑣,但這也是保證官員生活的必要手段。”
“隻有讓官員們吃飽吃好,官員們才不會把注意打到百姓頭上。”
“就算真的有一些巨貪一心鑽在錢眼裏,那也是個別現象。”
“這次據我們查證,在所有貪汙的官員之中,起碼九成以上的官員都是因為家中過於貧窮,養活不起一家老小,才鋌而走險跟著人去貪汙的。”
“那些家中有錢還去貪汙的人,其實隻是少數。”
朱元璋聽到這個數據,也不免有些咋舌。
九成以上!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官員貪腐,其實都是隻貪夠了足以自己生活的那份錢,就收手了。
要是他們原本俸祿就足以負擔他們全家的支出,或許這些人從一開始就不會鋌而走險,去貪墨百姓的錢財!
沒想到終究是他自己親手指定的政策,把大夥兒推上了貪腐的絕路啊!
朱元璋聞言,也是沉沉的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胡愛卿你的意思辦吧。”
“上麵繁瑣點,總比下麵的官員肆意貪汙百姓的錢財好。”
“吏部尚書吳琳,從今年起,請你每五年核定一次官員的必要支出。”
“核驗完成後,請你直接把原始數據交給朕。”
“朕會據此來判定是否需要增加或是減少官員們的俸祿。”
吏部尚書吳琳聞言,也是起身出列,大聲應是。
至此,官員們的俸祿一事終於是敲定了。
這時,朱元璋仿佛又是想起了什麽,衝著台階下的眾位大臣道:“諸位,經過此事我發現,賬本中的數字還是太容易篡改了。”
“如果寫的是一,隻要後麵隨便添上一橫就變成了二。”
“這樣造假簡直就是沒難度。”
“朕以為,我們應當發明出一種更為繁瑣的計數方法,以防止後來人篡改賬本,肆意貪汙。”
眾臣聞言,皆是思索了起來。
而胡長安聞言,也是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繁體數字麽!
曆史上,就在這次的集體貪汙案件後,朱元璋就命人造出了繁體數字。
這樣一來,篡改賬本的難度大大提高。
在後世,各種銀行票證,支票發票上的數字,也都采用的繁體數字。
這種不能改動的數字,大大削弱了各種票證的管理難度。
這也可以說是曆史上一項重要的發明之一。
胡長安望了望正在苦苦思索的諸位同僚,也是微微一笑。
眼下既然繁體數字還沒發明出來,那胡長安也不介意推大家一把。
眼下加薪也已經加了,相信這些官員們今後再也沒有貪汙的理由了。
胡長安見狀,也是很欣慰。
看來朱元璋這人還好,還是能聽的進去勸諫的。
雖然朱元璋在治理貪腐這個問題上的確是不容情麵,但是在具體的措施上,隻要有好建議,朱元璋還是會采納的。
胡長安思索了片刻,最終還是又走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聞言,也是心情頗好的衝著胡長安道。
胡長安隨手一下子,就幫他解決了洪武年間有史以來最大的貪腐案件。
如今的朱元璋心情極好,看胡長安也是愈發的順眼了。
眼下胡長安有想法,朱元璋自然是想來聽聽。
胡長安聞言,也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建議可以將各位大臣的俸祿,調整為浮動製,每五年一變。”
“眼下各位大人們的俸祿,基本上一半是糧食,一半是銀子。”
“糧食還好說,可是銀子的市價那可是會波動的。”
“也許今年一兩銀子能換兩石大米,可是到了明年,一兩銀子就隻能換一石半大米了。”
“臣建議,應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每五年核定一次官員的俸祿,讓所有大小官員都能負擔得起家中最基本的生活開銷。”
胡長安這話,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
在洪武年間,官員們的俸祿還是糧食和銀子參半。
畢竟洪武時期定都南京,南京地處江南糧倉,自然是負擔得起這些官員們的“糧食工資”的。
可是在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朝廷就漸漸的發不起“糧食工資”了。
畢竟北京地處北方,不靠近當時主要的糧食產地。
如果要給朝中所有的官員發放“糧食工資”,那就必須要向江南等地調糧。
這一來二去的,路上的運費自然成了大問題。
於是為了方便起見,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官員們的工資就統統被折成了銀子。
朝廷上下的官員俸祿,統一用白銀計算。
可是到了明朝中後期,白銀不斷貶值。
或許在明成祖時期,這些官員們的俸祿的確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的。
可是這白銀貶值了之後,這些官員們的俸祿就連自己吃飯也難。
據說明末著名的清官海瑞,其俸祿隻夠他們全家三天吃飯的。
既然日子過的這麽苦,那官員們就自然而然的把注意打到了百姓身上。
畢竟,朝廷中並不是人人都像海瑞一樣,寧可把自己的小女兒餓死也要維持自己清官的人設不倒。
更多官員當官,也隻是為了混一口飯吃。
於是在明末朝廷收糧食時,各種奇奇怪怪的損耗層出不窮。
什麽折色火耗與淋尖踢斛,各種昏招怪招頻出。
折色火耗,就是碎銀在鍛造時的損耗。
而淋尖踢斛,指的是官員在用斛稱量百姓繳納上來的糧食時,故意踢上兩腳,以此充作糧食在路上運輸時的損耗。
這些奇奇怪怪的招數,搞得百姓們那是苦不堪言。
這無形中,就又把官員們俸祿低的問題轉嫁到了百姓頭上。
明朝中後期,貪腐成風。
沒貪腐的官員,反倒是成為了少數。
這與朱元璋在洪武一朝的治國理念,竟是大相徑庭。
朱元璋聞言,也是認真思考起了這話的可行性。
五年一次核定,這......有必要嗎
此時的胡長安似乎是看出了朱元璋的猶豫,又朗聲道:“陛下,五年一次核定雖然繁瑣,但這也是保證官員生活的必要手段。”
“隻有讓官員們吃飽吃好,官員們才不會把注意打到百姓頭上。”
“就算真的有一些巨貪一心鑽在錢眼裏,那也是個別現象。”
“這次據我們查證,在所有貪汙的官員之中,起碼九成以上的官員都是因為家中過於貧窮,養活不起一家老小,才鋌而走險跟著人去貪汙的。”
“那些家中有錢還去貪汙的人,其實隻是少數。”
朱元璋聽到這個數據,也不免有些咋舌。
九成以上!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官員貪腐,其實都是隻貪夠了足以自己生活的那份錢,就收手了。
要是他們原本俸祿就足以負擔他們全家的支出,或許這些人從一開始就不會鋌而走險,去貪墨百姓的錢財!
沒想到終究是他自己親手指定的政策,把大夥兒推上了貪腐的絕路啊!
朱元璋聞言,也是沉沉的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胡愛卿你的意思辦吧。”
“上麵繁瑣點,總比下麵的官員肆意貪汙百姓的錢財好。”
“吏部尚書吳琳,從今年起,請你每五年核定一次官員的必要支出。”
“核驗完成後,請你直接把原始數據交給朕。”
“朕會據此來判定是否需要增加或是減少官員們的俸祿。”
吏部尚書吳琳聞言,也是起身出列,大聲應是。
至此,官員們的俸祿一事終於是敲定了。
這時,朱元璋仿佛又是想起了什麽,衝著台階下的眾位大臣道:“諸位,經過此事我發現,賬本中的數字還是太容易篡改了。”
“如果寫的是一,隻要後麵隨便添上一橫就變成了二。”
“這樣造假簡直就是沒難度。”
“朕以為,我們應當發明出一種更為繁瑣的計數方法,以防止後來人篡改賬本,肆意貪汙。”
眾臣聞言,皆是思索了起來。
而胡長安聞言,也是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繁體數字麽!
曆史上,就在這次的集體貪汙案件後,朱元璋就命人造出了繁體數字。
這樣一來,篡改賬本的難度大大提高。
在後世,各種銀行票證,支票發票上的數字,也都采用的繁體數字。
這種不能改動的數字,大大削弱了各種票證的管理難度。
這也可以說是曆史上一項重要的發明之一。
胡長安望了望正在苦苦思索的諸位同僚,也是微微一笑。
眼下既然繁體數字還沒發明出來,那胡長安也不介意推大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