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李晟的人生中,不可能隻有如此功勞,他最大的功勞,其實是保護德宗,收複長安,平定叛亂,穩定國家。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意外發生,朱泚以此在長安稱帝。唐德宗狼狽逃往奉天,令李晟勤王。李晟不顧張孝忠的勸阻,奔赴國難,率軍經飛虎道(即靈丘道)至代州(今山西代縣),被任命為神策行營節度使。後劉德信戰敗而回,與李晟同處一境。稍不同的是李晟在渭北,而劉德信在渭南。軍人,就應該戰死沙場,如果說有皇帝的命令撤軍那倒是可以理解,但是皇帝處境危險,有人卻當了逃將,那怎麽行?李晟最終以此罪名將劉德信斬殺,並兼並了他的部隊。


    唐德宗逃跑到奉天後,當地最高領導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請求與李晟合兵一處。李懷光是一員將軍,更有著政治小九九,開國時代,肯定是要殺敵立功。但是在德宗時代,那就是保護皇帝最為重要了。這會兒德宗不在京城,最大的功勞就一定是保護他。所以李懷光要求與李晟合兵。雖然合力,看起來功勞少了一分,但隻要找機會擠了李晟不就好了?


    但李晟是皇帝欽點的神策行營節度使,相較而言,他的職權還更大一些。但現官不如現管,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是當地最高軍政長官,李晟還是得從李懷光手裏討要軍糧等物資。


    於是,在兵權分配、軍糧供給,出兵時機等因素上,兩位明爭暗鬥,李懷光怕被李晟吞並,而李晟也怕李懷光吞並他。雙方小摩擦不斷。對此,德宗皇帝也是看得真真的,自從逃難後,他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命隨時捏在各位節度使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再也回不到長安了。為此,他派翰林學士陸贄去做李懷光與李晟的潤滑油。


    當然可以理解李懷光的心思,而李晟無疑考慮的更多。在見到李懷光遲遲不肯進兵時,他說叛軍占領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應該以皇上為先。目的是保護唐德宗。皇帝都沒了,國家自然也就亂了,再奢談爭權奪利,那就都成一句空話了。兩支部隊合並,殺回京城,為讓李懷光放心,李晟說要當李懷光的先鋒,可見在國家利益麵前,李晟還是退了一步,也更讓人覺得他值得信任。


    相較而言,李懷光的表現就有些令人不解。如果說他的兵馬遠道而來,要稍做休整才能戰朱皇帝的話,那也說得過去。隻是他駐軍鹹陽八十多天,一直在等待戰機,始終不肯出兵。戰機這東西,的確是需要耐心等待,但一等近三個月都沒有一次合適的機會,那也說不過去,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和朱皇帝有勾結。無論事實真假,李懷光的目的,並不完全在於拯救,更多的恐怕還是有私心。在這樣形勢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李晟奏請皇帝采取應變措施,調三偏將成三州刺史,各自領兵守衛,萬一形勢不對,也可以真正自保。


    此時,吐蕃也表示要幫忙滅朱皇帝,到底誰真誰假?但很可惜,唐德宗在無法判斷的情況下,選擇了既不完全相信李晟,也不完全相信李懷光等人。他的矛盾性格再一次展現無疑。其實早前,他離開京城時,準備逃往成都,李晟和嚴震等人堅決不同意。很明顯,四川地理形勢當然不錯,易守難攻,但真的遠逃四川,就讓人看出了他對重回京師的無望,打一場皇帝都不認可的仗,會贏嗎?神仙也難贏了。


    在朱皇帝與李懷光之間,李晟率領孤軍作戰。名義上有李懷光相助,但事實上,李懷光的鬼胎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沒有兵,李晟謙詞厚幣求李懷光,畢竟也沒有鬧翻臉。沒有糧食,李晟請張彧征調京城賦稅,而在軍隊裏,他進行全軍總動員:“國家多難,皇帝流亡,目睹危難,為節義而死,是我們份內的事。你們此時不殺匪首,立功博取富貴,就不是英雄豪傑!”


    英雄總是熱血,孤膽英雄更讓人敬重。在眾多節度使圍觀的過程中,李晟顯示出了他超強的意誌力,他的忠義正直,感染了三軍將士,他所率領的軍隊成了收複長安的主力,在李晟的感召之下,華州軍,神策軍,奉天軍,邠寧軍,紛紛助陣,終於克複京師長安。


    朱皇帝敗逃,皇城收複。


    在收複長安之戰中,李晟率領的軍隊對長安居民“秋毫無所擾”。朝廷的大臣們上表為李晟請功,表中這樣寫道:“晟蕩夷凶憝,而市不易廛,宗廟不震,長安之人不識旗鼓,雖三代用師,不能如之。”遠在梁州的唐德宗得知消息不禁淚流滿麵,他這樣批複:“上天降生李晟,是為了國家人民,而不隻是為了我這個皇帝。”《新唐書》記載,德宗曰:“天生李晟,為社稷萬人,不為朕也!”的確,克複長安,延續社稷,造福於大唐百姓,多高的評價都不為過。


    李晟出城迎接皇帝回歸,並稱自己沒能及時消滅叛賊,致使皇帝陛下兩度流亡,身為神策營的人,有死罪。德宗雖曾疑過,卻也有他的大氣之處,他封李晟為司徒,兼中書令,實封一千戶。


    收複神京,說來容易,其中艱難自不待言,當皇帝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棄,當朱皇帝把神策軍將領包括李晟的家屬都抓為人質的時候,李晟顯示出了高貴的人格,不能因一家一姓而置天下於不顧!此時的李晟當之無愧大唐王朝最強最忠的中流砥柱。


    江山終於重回德宗手裏,祖宗泉下有知,也當慶幸。為此,李晟得到了一個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褒獎:田宅,排場,立紀功碑,德宗親寫碑文……能給的都給了。


    不過,正如前文所言,唐德宗性格矛盾,尤其是他在經過包括涇原兵變等一係列事情後,變得極其敏感。


    長安收複後,李晟又回到了前線,擔任他的鳳翔、隴右、涇原節度使、行營副元帥,進駐涇州。李晟從少年時代起就一直與吐蕃人打交道。他明白這些人從來都是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話,沒有信義可言。對吐蕃,必須嚴防死守。宰相韓滉支持李晟的意見,請求調發軍糧供給李晟,讓其攻擊吐蕃。


    隻是德宗已經被戰爭嚇破了膽,老是疑心將領為獲軍功,惹是生非。趕巧不巧的是,韓滉去世,後續執政者張延賞就多次詆毀李晟。德宗擔心的事快要發生了,怎麽可以讓李晟久握兵權呢?任是他勞苦功高,任是他拯救了萬民,但是不能一人獨大,朝廷還得是朕說了算。於是,德宗采納張延賞的意見,讓劉玄佐、李抱真主持西北邊事。


    李晟再無兵權,雖然他象個婦人似的哭紅了眼睛,把兒子送到長安當人質,甚至要削發為僧,隻是德宗早不是那個東躲西藏的皇帝了,他的翅膀硬了,不需要李晟了。


    真的不需要嗎?其實不是的。隻是無論名將還是政治家,大都冷血。可以遠視,不可親近。李晟在抑鬱中走向了人生末路,唐德宗知道後淚流不止,追封他為太師,諡號忠武,並親自送葬,下詔配享德宗廟廷,圖形淩煙閣。也算是對他一片忠心的嘉獎吧。隻是,這獎,對李晟而言,未免遺憾。


    李晟的結局還是不能幸免於功高震主這樣的慣性政治循環,當皇帝已經無功可賞,當李晟手握重兵威望極高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君臣關係的矛盾開始浮現,裂痕難以避免。一旦受到朝廷小人的誣陷,皇帝倒是不加害於他,隻是把他的軍權免了,讓他當個閑差。自古“位高者難全”,便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英武豪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雨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雨微並收藏大唐英武豪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