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這個試煉副本中的所有“代言人”,按照倒黴程度排個序的話,那麽王多福高居第一,肯定是沒跑了,而哈利十·舒拉克屈居第二,那自然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作為一名高種姓的、前印度王牌部隊“山地打擊軍”的現役軍官而言,哈利十·舒拉克的履曆無疑是光鮮的。
曾經以全科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他,卻沒有和他們同學們一樣,走上“去美國矽穀當一名軟件工程師”的道路,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被特招入伍,成為印度百萬大軍中的一員。
之所以會做出這麽一個令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的決定,自然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對戰爭的癡迷,以及內心那個不可與外人言說的、****的強國夢。
在他看來,印度作為一個曆史與華國同樣悠久的古老國家,其近年來在經濟與科技發展方麵所取得的璀璨成就,以及在國際社會當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都標誌著其在接下來的50年時間裏,將會獲得一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的機會。
但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種姓的精英,他自然同樣也明白,如果不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那麽這個機會,將永遠隻是一個機會。
同時,作為一個肯獨立思考和具備國際視野的人,他自然也清晰地知道,華國,這個作為印度地緣政治上的“近鄰”、國際競爭中的老牌的對手、以及阻擋在印度重振歐亞大陸霸主地位道路上的“攔路虎”,這些年崛起的速度之快,已經到達了多麽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這讓都他比其他印度人更快的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做點什麽”了。
誠然,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印度社會當中的種種弊端,也充分暴露了出來。比如被種姓製度造成的社會階層的大撕裂、比如日益被拉大的貧富差距水平、再比如難以解決的男女平等問題,以及居高不下的**率。
但總體而言,這些都不是令他最擔憂的,最令他感到擔憂的,還是印度國民普遍缺乏一種淩駕於別國之上的進取心和爭勝心,以及一個強大的民族所理應具備的朝氣與活力。
對一個以佛教和印度教作為主要信仰的國家而言,大部分印度人其實都習慣了庸庸碌碌的、被少數精英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並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什麽過多的欲望和野心,他們已經習慣了安逸,習慣了不思進取,習慣了渾渾噩噩、稀裏糊塗地過完這一生。
這本來也沒什麽不好,畢竟宗教也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這與華國“兩強爭霸”的關鍵時刻,這種認知,無異於讓印度這個曾經強大過的國家,在精神層麵陷入到了軟弱和腐朽的不利境地中去了。
作為一名高種性中的一員,哈利十·舒拉克自然無比清楚地知道,他的耳曼祖先們,曾經是一群多麽偉大的戰士。
他們曾經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並以一路高歌猛進地姿態,迅速征服了德幹半島上的土地和人民。
但,是什麽讓他們那曾經好戰的基因日漸腐朽了呢?
是那該死的宗教,是它對國民們實現了精神閹割,讓曾經的戰士們徹底失去了血性。
對此,哈利十·舒拉克幾經思索後,終於給出了他自己的“治國良策”,那便是——戰爭!
唯有戰爭與鮮血,才能喚醒印度人血脈中的好戰基因,唯有戰爭和和勝利,才是重振這個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強心劑。
想要恢複昔日的榮光,印度,唯有稱霸這一條路可以走。
既然早早就確定了自己“誌向”,接下來的事就比較簡單了。
哈利十·舒拉克作為一名戰爭狂熱分子,因為預測到了未來的戰爭方向,可能在與華國接壤的多山地帶展開,早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做著準備。
他每天都極其自律地做著高負荷的體能訓練,並有意識地參加了綜合格鬥俱樂部與登山俱樂部,以便提早錘煉自己的肉體與精神。
被特招入伍後,被直接授予中尉軍銜的他,更是拒絕了在其父母的授意下,讓他在軍部中當一個作戰參謀的安排,而執意要到一線作戰部隊,成為了一名基層連隊的連長。
這之後,終於能夠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哈利十,自然不肯放過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
在他的連隊中,他對自己狠,對下麵的士兵更狠,每年全旅的傷亡指標,幾乎要被他們連用去了一半以上。
但訓練的成績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連隊在全軍的各項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加之他有關係、有背景、有能力,上麵自然就對他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有意將他包裝成印度新時代軍官的典範。
就這樣,他隻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晉升成為營長,並且由於他帶兵勇猛、作戰狠辣的行事風格,還被同僚們戲稱為“阿肯德之虎”。
2019年2月,印巴衝突再次爆發。
這之後,他所在的部隊便被緊急調往克什米爾地區,參與到對巴基斯坦軍隊的作戰中來。
在這一戰中,哈利十表現的極其悍勇,他不光親自帶兵潛入到敵方控製的區域,而且還成功端掉了敵方一個旅級單位的前線指揮部,使敵方一時間遭受到了重創。
可哈利十雖然在作戰中的表現中可圈可點,但他本人殘忍嗜殺的性格,還是給他帶來了麻煩。
戰爭期間,他命令自己的軍隊,執意對位於對方平民區的軍事單位進行了炮火打擊,不但造成了對方大量的平民傷亡,而且給印方在國際輿論方麵造成了被動,因此軍方對他進行了“表麵上”的降職處理。
但當他看到上頭的那個調動命令後,他便知道,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9個月後,“官複原職”的哈利十,便重新率領著他的部隊,出現在了與華國的領土爭議紅線之內——加勒萬河穀地區,並開始緊急修築防禦工事。
並且,在他的授意下,他的戰士們幾次越界,主動挑釁對方的士兵,同時還在幾次不大不小的拳腳衝突當中,和對方打出了一個“互有勝負”的局麵。
穩坐“中軍帳下”哈利十則很是享受此時的“劇本”進程。
然而,就在他信心滿滿地等待著“全麵開戰”那一刻到來的時候,他卻沒想到,這一次的任務,會成為他生命的終結的起點。
當哈利十被對方年輕的戰士,一棍子敲在頭上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蒙的。
他沒想到在與對方軍隊這場“冷兵器”的交鋒當中,自己精心訓練出的部隊,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然而,更令他感到灰心喪氣和異常憤怒的是,在自己的部隊出現了大量的傷亡後,自己後方的醫療補給,居然慢到了如此誇張的程度。
3小時後,當哈利十躺在冰冷的水溝裏,同時遭受著顱內出血、高山症以及低溫症的三重折磨的時候,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會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潦草地結束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
他的野望還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還隻是剛剛開始。
他原本想成為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再憑借著家族勢力的運作,由軍轉政。
他原本想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國民意誌之上,讓印度雄踞亞洲,讓昔日的榮光得以實現。
但這一切都隨著心跳的停止和瞳孔的散大,而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他死了,死的毫無尊嚴可言,但也不知道是幸與不幸,當他再次醒來時,一個青色的人影對他說道:
“你還有一次再重新來過的機會……”
作為一名高種姓的、前印度王牌部隊“山地打擊軍”的現役軍官而言,哈利十·舒拉克的履曆無疑是光鮮的。
曾經以全科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他,卻沒有和他們同學們一樣,走上“去美國矽穀當一名軟件工程師”的道路,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被特招入伍,成為印度百萬大軍中的一員。
之所以會做出這麽一個令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的決定,自然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對戰爭的癡迷,以及內心那個不可與外人言說的、****的強國夢。
在他看來,印度作為一個曆史與華國同樣悠久的古老國家,其近年來在經濟與科技發展方麵所取得的璀璨成就,以及在國際社會當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都標誌著其在接下來的50年時間裏,將會獲得一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的機會。
但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種姓的精英,他自然同樣也明白,如果不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那麽這個機會,將永遠隻是一個機會。
同時,作為一個肯獨立思考和具備國際視野的人,他自然也清晰地知道,華國,這個作為印度地緣政治上的“近鄰”、國際競爭中的老牌的對手、以及阻擋在印度重振歐亞大陸霸主地位道路上的“攔路虎”,這些年崛起的速度之快,已經到達了多麽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這讓都他比其他印度人更快的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做點什麽”了。
誠然,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印度社會當中的種種弊端,也充分暴露了出來。比如被種姓製度造成的社會階層的大撕裂、比如日益被拉大的貧富差距水平、再比如難以解決的男女平等問題,以及居高不下的**率。
但總體而言,這些都不是令他最擔憂的,最令他感到擔憂的,還是印度國民普遍缺乏一種淩駕於別國之上的進取心和爭勝心,以及一個強大的民族所理應具備的朝氣與活力。
對一個以佛教和印度教作為主要信仰的國家而言,大部分印度人其實都習慣了庸庸碌碌的、被少數精英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並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什麽過多的欲望和野心,他們已經習慣了安逸,習慣了不思進取,習慣了渾渾噩噩、稀裏糊塗地過完這一生。
這本來也沒什麽不好,畢竟宗教也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這與華國“兩強爭霸”的關鍵時刻,這種認知,無異於讓印度這個曾經強大過的國家,在精神層麵陷入到了軟弱和腐朽的不利境地中去了。
作為一名高種性中的一員,哈利十·舒拉克自然無比清楚地知道,他的耳曼祖先們,曾經是一群多麽偉大的戰士。
他們曾經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並以一路高歌猛進地姿態,迅速征服了德幹半島上的土地和人民。
但,是什麽讓他們那曾經好戰的基因日漸腐朽了呢?
是那該死的宗教,是它對國民們實現了精神閹割,讓曾經的戰士們徹底失去了血性。
對此,哈利十·舒拉克幾經思索後,終於給出了他自己的“治國良策”,那便是——戰爭!
唯有戰爭與鮮血,才能喚醒印度人血脈中的好戰基因,唯有戰爭和和勝利,才是重振這個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強心劑。
想要恢複昔日的榮光,印度,唯有稱霸這一條路可以走。
既然早早就確定了自己“誌向”,接下來的事就比較簡單了。
哈利十·舒拉克作為一名戰爭狂熱分子,因為預測到了未來的戰爭方向,可能在與華國接壤的多山地帶展開,早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做著準備。
他每天都極其自律地做著高負荷的體能訓練,並有意識地參加了綜合格鬥俱樂部與登山俱樂部,以便提早錘煉自己的肉體與精神。
被特招入伍後,被直接授予中尉軍銜的他,更是拒絕了在其父母的授意下,讓他在軍部中當一個作戰參謀的安排,而執意要到一線作戰部隊,成為了一名基層連隊的連長。
這之後,終於能夠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哈利十,自然不肯放過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
在他的連隊中,他對自己狠,對下麵的士兵更狠,每年全旅的傷亡指標,幾乎要被他們連用去了一半以上。
但訓練的成績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連隊在全軍的各項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加之他有關係、有背景、有能力,上麵自然就對他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有意將他包裝成印度新時代軍官的典範。
就這樣,他隻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晉升成為營長,並且由於他帶兵勇猛、作戰狠辣的行事風格,還被同僚們戲稱為“阿肯德之虎”。
2019年2月,印巴衝突再次爆發。
這之後,他所在的部隊便被緊急調往克什米爾地區,參與到對巴基斯坦軍隊的作戰中來。
在這一戰中,哈利十表現的極其悍勇,他不光親自帶兵潛入到敵方控製的區域,而且還成功端掉了敵方一個旅級單位的前線指揮部,使敵方一時間遭受到了重創。
可哈利十雖然在作戰中的表現中可圈可點,但他本人殘忍嗜殺的性格,還是給他帶來了麻煩。
戰爭期間,他命令自己的軍隊,執意對位於對方平民區的軍事單位進行了炮火打擊,不但造成了對方大量的平民傷亡,而且給印方在國際輿論方麵造成了被動,因此軍方對他進行了“表麵上”的降職處理。
但當他看到上頭的那個調動命令後,他便知道,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9個月後,“官複原職”的哈利十,便重新率領著他的部隊,出現在了與華國的領土爭議紅線之內——加勒萬河穀地區,並開始緊急修築防禦工事。
並且,在他的授意下,他的戰士們幾次越界,主動挑釁對方的士兵,同時還在幾次不大不小的拳腳衝突當中,和對方打出了一個“互有勝負”的局麵。
穩坐“中軍帳下”哈利十則很是享受此時的“劇本”進程。
然而,就在他信心滿滿地等待著“全麵開戰”那一刻到來的時候,他卻沒想到,這一次的任務,會成為他生命的終結的起點。
當哈利十被對方年輕的戰士,一棍子敲在頭上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蒙的。
他沒想到在與對方軍隊這場“冷兵器”的交鋒當中,自己精心訓練出的部隊,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然而,更令他感到灰心喪氣和異常憤怒的是,在自己的部隊出現了大量的傷亡後,自己後方的醫療補給,居然慢到了如此誇張的程度。
3小時後,當哈利十躺在冰冷的水溝裏,同時遭受著顱內出血、高山症以及低溫症的三重折磨的時候,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會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潦草地結束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
他的野望還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還隻是剛剛開始。
他原本想成為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再憑借著家族勢力的運作,由軍轉政。
他原本想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國民意誌之上,讓印度雄踞亞洲,讓昔日的榮光得以實現。
但這一切都隨著心跳的停止和瞳孔的散大,而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他死了,死的毫無尊嚴可言,但也不知道是幸與不幸,當他再次醒來時,一個青色的人影對他說道:
“你還有一次再重新來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