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辣椒
反派鹹魚每天如履薄冰 作者:冰河時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盆辣子雞,方伯從開始辣到張不開嘴,到越吃越帶勁都停不了,“鮮,夠味,好吃……”他對這道菜讚不絕口。
“今年過年的主打菜就它了。”放下筷子,方伯意猶味盡,看了眼紀容錦,笑容可掬、像是看財神爺。
紀容錦點點頭,“也隻能賣個過年了。”
“……”方伯一愣,“不能持續賣下去”
“要等明年辣椒上市後才能持續賣下去。”
“你說的這種辣椒現在有多少”精明的生意人馬上拎出重點。
“一麻袋。”
“種呢”果然是懂行的大掌櫃。
“有。”紀容錦說,“我今天來找大掌櫃就是關於明年種辣椒之事。”
方伯一刻也不耽擱,馬上對廚房裏的大廚道,“錦娘剛才做的菜,你們都學會了吧,誰做的味最好,就用誰的,加工錢加賞錢。”
廚房裏的三個大廚,馬上整雞露活。
紀、方二人又回到了掌事房,坐在火籠邊一邊烤火一邊規劃明年的辣椒怎麽種。
方掌事背後的東家是權貴,有的是莊子長辣椒,紀容錦一點也不用擔心,沒一會兒就說妥了,她起身回家。
“吃頓飯再走。”方伯不讓。
紀容錦沒肯留,“年節,酒樓裏也忙,再說我也要到街上逛逛,淘年貨。”
方伯也不客氣了,“托你特色菜的福,生意確實不錯,那我就不留你了。”說完,從桌上算盤下拿了一張銀票遞給紀容錦。
她推辭不要。
方伯唬臉,“我要是東家,給你五千兩都嫌少,可我現在隻是個掌事,隻能做主給你一千兩,拿著吧,該你得的。”
“方伯,我……”
方兆堯明白她的意思:“錦娘你放心,就算不用東家的名號,我方某人的麵子京城人也是給幾分的。”
紀容錦今天這一趟獻出稀有的辣椒,就是為了這一句話,看了眼銀票,“那我就不客氣。”
“該得的。”方伯一把塞到她手裏,“收好。”
“嗯。”紀容錦點點頭轉身下樓。
方兆堯一直把她送到酒樓後門口,看她上了小毛驢才轉身回酒樓,找到得力管事,附在他耳邊,“要過年了,你拿我的貼請京兆府曹司參到大酒樓吃頓飯。”
“是,大掌事。”管事明白,這是請曹司參關照紀娘子,連忙去辦了。
騎著小毛驢隨意行在繁華熱鬧的大街上,悠閑自得。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冬日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黛瓦灰牆之間,飛簷突兀橫出,商鋪招牌旗幟隨風飄揚。
街道中間,馬車粼粼而行,行人絡繹不絕,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
紀容錦感覺置身於一幅古色古香的絕美畫卷之中,忍不住再次放慢小毛驢的腳步,迎麵而來的那一張張為年而備的笑臉綻放在冬日裏。
好一個慢節奏的古代生活啊!讓人不由的跟著心生愜意。
“紀娘子……紀娘子……”有人打破了這美妙畫卷。
紀容錦尋著聲音望過去,眉心一動,怎麽又是她。
李嬸氣喘籲籲的從街道對麵跑過來,“這麽巧啊!”
她沒有回李嬸的話,望向她身後跟過來的婦人,婦人走路不望腳,一雙眼珠骨碌骨碌轉,把她從頭看到腳,眼神與三年前那個年輕婦人毫無二樣。
紀容錦不動聲色的收回目光,看向站在小毛驢身邊的李嬸,“你也來買年貨”
“是啊!”
實際上,李嬸根本不是來買年貨的,才臘月初八,現在就買,回去還不夠家裏的孩子謔謔,窮人的年貨都要等到臘月二十八、九才敢買。
今天她是陪小姑子銀嬌給富人相看小妾,可惜送去的女人,富人沒看中,嫌腰太粗,他喜歡小蠻腰。
李嬸目光不知覺的掃向紀容錦的細腰。
紀容錦以為她看小毛驢身側掛著的籮筐,東西都給方伯了,此刻籮筐是空的。
“李嬸你忙,我就不打擾了。”要不是她目光太讓人不舒服,紀容錦要下毛驢打招呼的,可是現在嘛,紀容錦也不管禮貌隻想躲的遠遠的。
姑嫂二人目光一直粘著越走越遠的豆芽女。
“銀嬌啊,你覺得她怎麽樣”
“身段不錯,腰也細,不錯不錯……”銀嬌很滿意。
李嬸卻歎氣:“可她看著不像是肯給人做妾的。”
銀嬌輕嗤一聲:“看她這身衣裳,幹淨是幹淨,卻是粗棉布,窮鬼的很,要是拿綾羅綢緞還怕吸引不了她”
李嬸卻不樂觀。
銀嬌冷哼:“你們要是膽子大一點,何至於過得這麽窮。”
“……”李嬸被大姑子頂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看了眼她的穿著,一身紅綢綠緞,手帶金鐲子,麵敷粉、頭簪金釵,唉,確實富氣的很,可這些銀錢怎麽得來的,她不敢想了。
銀嬌眼珠一轉,招招手,身後醜婆連忙跑過來,“娘子啥事”
“叫瘦猴跟上前麵騎毛驢的女人,把她打聽仔細。”
“好咧。”醜婆夾起一身贅肉連忙找人去了。
“銀嬌你幹什麽”李嬸一驚。
銀嬌眼一撇:“沒什麽,看看她好不好下手,要是好下手,咱們把富人的財禮錢都拿過來。”
李嬸剛想說什麽,銀嬌一扭頭,頭上黃燦燦的金釵直晃向她嫂子,李嬸被晃的口舌打結,“那……那你可得小心點。”
走了好長一段路,紀容錦的心情才好一點,在現代,一個女人單獨生活,因為有工作,隻要平時晚上回家、或是點外賣小心些,基本上沒問題。
可是古代不同,一個女人單獨生活,要注意防範的東西太多了,三年前,從老夫妻一家逃出生天後,她準備隱居山野或是某個小村落,現實卻容不得她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物質太匱乏。
雖然她會種一些簡單的蔬果瓜菜,勉強也能養些雞,可是生活僅這些嗎當然不止,所以她放棄了。
後來也試著到一些小鎮、小縣,相對好購買,可一個外來單身女人在小鎮、小縣裏太打眼了,總有不懷好意之人盯上門,隻能再次放棄。
最後選擇了最繁華的京都隱隱於市,再加上她努力經營,做到了吃穿不愁,還買了房子,終於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今年過年的主打菜就它了。”放下筷子,方伯意猶味盡,看了眼紀容錦,笑容可掬、像是看財神爺。
紀容錦點點頭,“也隻能賣個過年了。”
“……”方伯一愣,“不能持續賣下去”
“要等明年辣椒上市後才能持續賣下去。”
“你說的這種辣椒現在有多少”精明的生意人馬上拎出重點。
“一麻袋。”
“種呢”果然是懂行的大掌櫃。
“有。”紀容錦說,“我今天來找大掌櫃就是關於明年種辣椒之事。”
方伯一刻也不耽擱,馬上對廚房裏的大廚道,“錦娘剛才做的菜,你們都學會了吧,誰做的味最好,就用誰的,加工錢加賞錢。”
廚房裏的三個大廚,馬上整雞露活。
紀、方二人又回到了掌事房,坐在火籠邊一邊烤火一邊規劃明年的辣椒怎麽種。
方掌事背後的東家是權貴,有的是莊子長辣椒,紀容錦一點也不用擔心,沒一會兒就說妥了,她起身回家。
“吃頓飯再走。”方伯不讓。
紀容錦沒肯留,“年節,酒樓裏也忙,再說我也要到街上逛逛,淘年貨。”
方伯也不客氣了,“托你特色菜的福,生意確實不錯,那我就不留你了。”說完,從桌上算盤下拿了一張銀票遞給紀容錦。
她推辭不要。
方伯唬臉,“我要是東家,給你五千兩都嫌少,可我現在隻是個掌事,隻能做主給你一千兩,拿著吧,該你得的。”
“方伯,我……”
方兆堯明白她的意思:“錦娘你放心,就算不用東家的名號,我方某人的麵子京城人也是給幾分的。”
紀容錦今天這一趟獻出稀有的辣椒,就是為了這一句話,看了眼銀票,“那我就不客氣。”
“該得的。”方伯一把塞到她手裏,“收好。”
“嗯。”紀容錦點點頭轉身下樓。
方兆堯一直把她送到酒樓後門口,看她上了小毛驢才轉身回酒樓,找到得力管事,附在他耳邊,“要過年了,你拿我的貼請京兆府曹司參到大酒樓吃頓飯。”
“是,大掌事。”管事明白,這是請曹司參關照紀娘子,連忙去辦了。
騎著小毛驢隨意行在繁華熱鬧的大街上,悠閑自得。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冬日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黛瓦灰牆之間,飛簷突兀橫出,商鋪招牌旗幟隨風飄揚。
街道中間,馬車粼粼而行,行人絡繹不絕,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
紀容錦感覺置身於一幅古色古香的絕美畫卷之中,忍不住再次放慢小毛驢的腳步,迎麵而來的那一張張為年而備的笑臉綻放在冬日裏。
好一個慢節奏的古代生活啊!讓人不由的跟著心生愜意。
“紀娘子……紀娘子……”有人打破了這美妙畫卷。
紀容錦尋著聲音望過去,眉心一動,怎麽又是她。
李嬸氣喘籲籲的從街道對麵跑過來,“這麽巧啊!”
她沒有回李嬸的話,望向她身後跟過來的婦人,婦人走路不望腳,一雙眼珠骨碌骨碌轉,把她從頭看到腳,眼神與三年前那個年輕婦人毫無二樣。
紀容錦不動聲色的收回目光,看向站在小毛驢身邊的李嬸,“你也來買年貨”
“是啊!”
實際上,李嬸根本不是來買年貨的,才臘月初八,現在就買,回去還不夠家裏的孩子謔謔,窮人的年貨都要等到臘月二十八、九才敢買。
今天她是陪小姑子銀嬌給富人相看小妾,可惜送去的女人,富人沒看中,嫌腰太粗,他喜歡小蠻腰。
李嬸目光不知覺的掃向紀容錦的細腰。
紀容錦以為她看小毛驢身側掛著的籮筐,東西都給方伯了,此刻籮筐是空的。
“李嬸你忙,我就不打擾了。”要不是她目光太讓人不舒服,紀容錦要下毛驢打招呼的,可是現在嘛,紀容錦也不管禮貌隻想躲的遠遠的。
姑嫂二人目光一直粘著越走越遠的豆芽女。
“銀嬌啊,你覺得她怎麽樣”
“身段不錯,腰也細,不錯不錯……”銀嬌很滿意。
李嬸卻歎氣:“可她看著不像是肯給人做妾的。”
銀嬌輕嗤一聲:“看她這身衣裳,幹淨是幹淨,卻是粗棉布,窮鬼的很,要是拿綾羅綢緞還怕吸引不了她”
李嬸卻不樂觀。
銀嬌冷哼:“你們要是膽子大一點,何至於過得這麽窮。”
“……”李嬸被大姑子頂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看了眼她的穿著,一身紅綢綠緞,手帶金鐲子,麵敷粉、頭簪金釵,唉,確實富氣的很,可這些銀錢怎麽得來的,她不敢想了。
銀嬌眼珠一轉,招招手,身後醜婆連忙跑過來,“娘子啥事”
“叫瘦猴跟上前麵騎毛驢的女人,把她打聽仔細。”
“好咧。”醜婆夾起一身贅肉連忙找人去了。
“銀嬌你幹什麽”李嬸一驚。
銀嬌眼一撇:“沒什麽,看看她好不好下手,要是好下手,咱們把富人的財禮錢都拿過來。”
李嬸剛想說什麽,銀嬌一扭頭,頭上黃燦燦的金釵直晃向她嫂子,李嬸被晃的口舌打結,“那……那你可得小心點。”
走了好長一段路,紀容錦的心情才好一點,在現代,一個女人單獨生活,因為有工作,隻要平時晚上回家、或是點外賣小心些,基本上沒問題。
可是古代不同,一個女人單獨生活,要注意防範的東西太多了,三年前,從老夫妻一家逃出生天後,她準備隱居山野或是某個小村落,現實卻容不得她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物質太匱乏。
雖然她會種一些簡單的蔬果瓜菜,勉強也能養些雞,可是生活僅這些嗎當然不止,所以她放棄了。
後來也試著到一些小鎮、小縣,相對好購買,可一個外來單身女人在小鎮、小縣裏太打眼了,總有不懷好意之人盯上門,隻能再次放棄。
最後選擇了最繁華的京都隱隱於市,再加上她努力經營,做到了吃穿不愁,還買了房子,終於過上了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