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刺史.崔琰同樣也收到了朝廷的這一道詔書。博陵崔氏,作為當地最大的氏族,而他又是崔氏當代的話事人,自然是需要為氏族的長遠發展所考慮的。
但此時的他,考慮的似乎跟別人不太一樣。
朝廷興太學、國子學,而且在各個州郡廣開校館,以供養為天下之士。各地都在大興土木,興修校館,並廣邀當地的賢明大儒們入學為教。
然後那些個官員、氏族們再將自家子弟,紛紛都送入那校館之中。將來,自己的這些個家族子弟們,但凡有一個能夠進入太學或者國子學,那可就是太子門生,從龍之臣啊。到那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族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此時的刺史大人,心思顯然沒有在這上麵。
當然他也已經按照朝廷的詔命,派刺史府的官員們,去營建校館,並準備相應之事去了。可他心裏,似乎還有一個更加宏大的目標。
思索了幾日之後,崔琰終於敲定了心中的那個想法。
之後,他即刻以博陵崔氏當代家主的身份,向清河、博陵這兩處都下了書信,令家族中各支的主事之人即日商議商議家族要事,不得有誤。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四月十七。
這一日,五門七望中的兩望,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族中各個分支的主事之人,齊刷刷的都聚到了冀州.信都城,似乎發生了什麽大事。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明麵是兩個氏族,並且一南一北分居冀州。但畢竟都是同氣連枝的崔氏一脈,所以曆年來,但凡有重大的事情發生,兩族都會聚到一起,共同商議。
信都城,冀州刺史.崔琰的私宅之中,賓朋滿座,顯然都是他們崔氏一族的族人。至於為什麽是在崔琰的私宅,而不是刺史府,或許崔琰由他的考慮吧?
隻見那崔琰高坐中堂首位的左邊,卻閉目養神,並未開口說話。
那中堂首位的右邊,坐著一位相對崔琰而言,更加年長一些的老者。此人正是那清河崔氏的當代家主,崔昶,崔子度。崔昶此人雖是白身,可在冀州這裏,是名望僅次於那崔琰的大儒,要不然也不會當上那清河崔氏的家主。
而此時,堂下崔氏的眾族人們,無不在交頭接耳,猜測和議論著今日崔琰召集他們來的目的。
良久之後,崔琰緩緩睜開眼睛,慢慢的掃視了一圈堂內,那堂下的眾人頓時停止了議論。
隨即崔琰轉過頭來,向身旁的崔昶問道,“子度世兄,我清河一脈的主事之人都到齊了吧。”
崔昶聞言也不緊不慢的掃視了一圈眾人,然後才開口說道,“季珪兄(崔琰,字季珪),我清河一脈,該來的都已經到齊了,可以開始了。”
崔琰微微點頭,站起身來向堂內眾人微微行了一個禮之後,不緊不慢的說話了,“諸位族人,崔琰在此有禮了。”
眾人也急忙站起身來回禮,“見過族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稍後,崔琰伸手示意他們坐下,接著說道,“想必大家對近日朝廷的旨意,多少也有所耳聞。我冀州境內,大大小小的郡縣,此時已經熱火朝天的開始建立起校館了。今日,召集諸位前來隻為一事,便是為了這‘興學’的詔令。”
聽到這裏,隻見一旁的崔昶緩緩說道,“季珪兄,是想讓我崔氏一族的選出一些人,做那教諭之職?還是說讓我家族的年輕子弟們,進入郡縣的國學校館內學習,以應朝廷號召?”
堂內的眾族人聽到這些,也有人開始亂哄哄的搭腔了。
“對於朝廷的詔命,我崔氏一族向來是支持的。更何況族長大人,此時還是我冀州刺史呢。”
“隻要族長有用的著的地方,隻管言語便是。”
“對,我們絕對支持季珪族長,您的行動。”
......
聽著堂內一眾族人的響應,笑容頓時布滿了崔琰的麵龐,可這畢竟不是自己心中所念。
隨即,他再次伸手示意止住了眾人的議論,接著說道,“琰,在這裏謝過眾位族人的支持。不過今日某請諸位前來,並非單單隻是為了這教渝和入學一事。
想必大家也知道,除了這個州郡的國學校館之外,在洛陽還有兩個至高的學府,一日太學,一日國子學。朝廷有明旨,令各州郡每年從國學校館之中舉薦優異之士,進入此中學習。隻要是進了太學和國子學的,就可以說是太子門生了,那日後基本上也就是平步青雲了。”
崔昶聽到這裏還是一頭霧水,不禁疑問道,“季珪兄所說的這些,我等自然知曉。可那與我等今日前,來有何幹係啊?”
崔琰聞言,嘴角不經意的一勾,“子度兄可知,我博陵和清河兩脈,共有多少人?”
崔昶還是不知其所以然,但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後,還是開口說道,“具體人數,老夫沒有仔細算過。但粗略的估計下來,我三族之內的族人,五六千人還是有的。”
崔琰肯定的點點頭,接著問道,“那子度兄可知,我冀州共有多少人啊?”
崔昶接著說道,“建安三十年,天下方定之時,我冀州有戶三十五萬餘,人口一百三十餘萬。如果再加民間和各大氏族,所隱瞞未報於朝廷的,當不下二百萬之巨。經過這五年來的修養聲息,再加上南遷的胡人匈奴,此時我冀州境內當有人口最少三百萬。”
聽到這裏,崔琰麵帶微笑的說道,“子度兄,果有賢能,對我冀州境內之事,了如指掌。不知道子度兄,有沒有發現,我崔氏一族雖然號稱冀州第一大豪門氏族,不過也才區區五六千人,其中能有才能的讀書子弟就更少了。但是,我冀州有人口三百餘萬,我崔氏一族的人於這洋洋三百萬而言,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清河.崔昶似乎有些明白崔琰的意思了,“還請季珪兄解惑,我等願聞其詳。”
崔琰隨即站起身來,一手負在身後,一手半垂在胸前,開始在堂中的每個族人跟前緩緩走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興學,興學。所興的不當隻是朝廷和各州官府的國學校館,自然還應當有民間之校館。今日特意請子度兄,和諸位族人們前來,正是為了創立屬於我崔氏一族,自己的校館之事。
我冀州共有百姓三百餘萬,想要讀書卻沒有能力負擔的寒門子弟,更是數不勝數。這各郡縣的國學校館,自然是無法承擔如此多人的。
所以,我崔氏一族,即使創辦了自己的校館,想來朝廷隻會讚賞我等識大體,而不會怪罪我們。
諸位想一想,那些進入我崔氏校館的人,可以說就是我崔氏門生了。就算一百人中,將來隻有一人進入了太學,或者國子學,那他也是我崔氏的人。
我等創立校館,正是為了我崔氏一族的後世基業,而聚冀州的寒門之力,為我所用。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堂內此時早已經是鴉雀無聲了,或許他們並沒有想到,除了自家繁衍生息,開枝散葉之外,還可以如此這般借用外力,來充實家族的力量。
終究還是崔昶先反應了過來,“季珪兄之策,過於驚世駭俗,族人們一時未曾反應過來,還請見諒。不過老夫以為,此事必然會有隱患,但對於我崔氏而言,利大於弊,此事可行。”
堂內眾人,無不麵麵相覷,雖然有些人還是有些擔憂,但此時博陵、清河兩脈的族長都已經認可了這一舉措,自然也就不再推阻。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不管心中是否願意,可既然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堅決的執行便是。
崔琰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在長呼了一口氣之後,不緊不慢的接著說道,“多謝子度兄。老夫以為這創立校館,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還需要長年累用的積累。可以現在首府這裏創立一所,若日後成效不錯,我等可以再於其他郡縣創立。
另外,老夫將這校館之地選在州府.信都城,而不是博陵和清河。也是為了向世人和朝廷,彰顯我崔氏一脈清正之心,旨在興學。所以這校館的名字,就叫‘信都書院’。
而我書院的主事之人自然不能用祭酒的朝廷官名,老夫思慮過後,可以將其稱之為院長。不知諸位對此意下如何?”
崔昶此時已經聽癡了,情不自禁的喃喃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朗朗書聲盈滿院!書院?一院之長,果真好名字啊。”
當崔昶還在發呆的時候,隻見那崔琰又開口說話了,“另外,還勞煩子度兄,擔任這‘信都書院’的第一任院長,還望世兄莫要推辭啊!”
崔昶良久之後才緩過神來,隨後向著崔琰深深一躬,“昶,率全體族人,謝過季珪兄。”
而堂內的眾人,此時也紛紛站起身來,真心誠意的向著這位族長深深一躬,久久不肯直起身來。
多年之後,“信都書院”執天下私立書院牛耳,崔氏一族的聲望也早已傳揚四海。
而那個曾經叫做崔琰的人,也被天下所有讀書人所知曉。
————————
(本章完)
7017k
但此時的他,考慮的似乎跟別人不太一樣。
朝廷興太學、國子學,而且在各個州郡廣開校館,以供養為天下之士。各地都在大興土木,興修校館,並廣邀當地的賢明大儒們入學為教。
然後那些個官員、氏族們再將自家子弟,紛紛都送入那校館之中。將來,自己的這些個家族子弟們,但凡有一個能夠進入太學或者國子學,那可就是太子門生,從龍之臣啊。到那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族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此時的刺史大人,心思顯然沒有在這上麵。
當然他也已經按照朝廷的詔命,派刺史府的官員們,去營建校館,並準備相應之事去了。可他心裏,似乎還有一個更加宏大的目標。
思索了幾日之後,崔琰終於敲定了心中的那個想法。
之後,他即刻以博陵崔氏當代家主的身份,向清河、博陵這兩處都下了書信,令家族中各支的主事之人即日商議商議家族要事,不得有誤。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四月十七。
這一日,五門七望中的兩望,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族中各個分支的主事之人,齊刷刷的都聚到了冀州.信都城,似乎發生了什麽大事。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明麵是兩個氏族,並且一南一北分居冀州。但畢竟都是同氣連枝的崔氏一脈,所以曆年來,但凡有重大的事情發生,兩族都會聚到一起,共同商議。
信都城,冀州刺史.崔琰的私宅之中,賓朋滿座,顯然都是他們崔氏一族的族人。至於為什麽是在崔琰的私宅,而不是刺史府,或許崔琰由他的考慮吧?
隻見那崔琰高坐中堂首位的左邊,卻閉目養神,並未開口說話。
那中堂首位的右邊,坐著一位相對崔琰而言,更加年長一些的老者。此人正是那清河崔氏的當代家主,崔昶,崔子度。崔昶此人雖是白身,可在冀州這裏,是名望僅次於那崔琰的大儒,要不然也不會當上那清河崔氏的家主。
而此時,堂下崔氏的眾族人們,無不在交頭接耳,猜測和議論著今日崔琰召集他們來的目的。
良久之後,崔琰緩緩睜開眼睛,慢慢的掃視了一圈堂內,那堂下的眾人頓時停止了議論。
隨即崔琰轉過頭來,向身旁的崔昶問道,“子度世兄,我清河一脈的主事之人都到齊了吧。”
崔昶聞言也不緊不慢的掃視了一圈眾人,然後才開口說道,“季珪兄(崔琰,字季珪),我清河一脈,該來的都已經到齊了,可以開始了。”
崔琰微微點頭,站起身來向堂內眾人微微行了一個禮之後,不緊不慢的說話了,“諸位族人,崔琰在此有禮了。”
眾人也急忙站起身來回禮,“見過族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稍後,崔琰伸手示意他們坐下,接著說道,“想必大家對近日朝廷的旨意,多少也有所耳聞。我冀州境內,大大小小的郡縣,此時已經熱火朝天的開始建立起校館了。今日,召集諸位前來隻為一事,便是為了這‘興學’的詔令。”
聽到這裏,隻見一旁的崔昶緩緩說道,“季珪兄,是想讓我崔氏一族的選出一些人,做那教諭之職?還是說讓我家族的年輕子弟們,進入郡縣的國學校館內學習,以應朝廷號召?”
堂內的眾族人聽到這些,也有人開始亂哄哄的搭腔了。
“對於朝廷的詔命,我崔氏一族向來是支持的。更何況族長大人,此時還是我冀州刺史呢。”
“隻要族長有用的著的地方,隻管言語便是。”
“對,我們絕對支持季珪族長,您的行動。”
......
聽著堂內一眾族人的響應,笑容頓時布滿了崔琰的麵龐,可這畢竟不是自己心中所念。
隨即,他再次伸手示意止住了眾人的議論,接著說道,“琰,在這裏謝過眾位族人的支持。不過今日某請諸位前來,並非單單隻是為了這教渝和入學一事。
想必大家也知道,除了這個州郡的國學校館之外,在洛陽還有兩個至高的學府,一日太學,一日國子學。朝廷有明旨,令各州郡每年從國學校館之中舉薦優異之士,進入此中學習。隻要是進了太學和國子學的,就可以說是太子門生了,那日後基本上也就是平步青雲了。”
崔昶聽到這裏還是一頭霧水,不禁疑問道,“季珪兄所說的這些,我等自然知曉。可那與我等今日前,來有何幹係啊?”
崔琰聞言,嘴角不經意的一勾,“子度兄可知,我博陵和清河兩脈,共有多少人?”
崔昶還是不知其所以然,但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後,還是開口說道,“具體人數,老夫沒有仔細算過。但粗略的估計下來,我三族之內的族人,五六千人還是有的。”
崔琰肯定的點點頭,接著問道,“那子度兄可知,我冀州共有多少人啊?”
崔昶接著說道,“建安三十年,天下方定之時,我冀州有戶三十五萬餘,人口一百三十餘萬。如果再加民間和各大氏族,所隱瞞未報於朝廷的,當不下二百萬之巨。經過這五年來的修養聲息,再加上南遷的胡人匈奴,此時我冀州境內當有人口最少三百萬。”
聽到這裏,崔琰麵帶微笑的說道,“子度兄,果有賢能,對我冀州境內之事,了如指掌。不知道子度兄,有沒有發現,我崔氏一族雖然號稱冀州第一大豪門氏族,不過也才區區五六千人,其中能有才能的讀書子弟就更少了。但是,我冀州有人口三百餘萬,我崔氏一族的人於這洋洋三百萬而言,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清河.崔昶似乎有些明白崔琰的意思了,“還請季珪兄解惑,我等願聞其詳。”
崔琰隨即站起身來,一手負在身後,一手半垂在胸前,開始在堂中的每個族人跟前緩緩走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興學,興學。所興的不當隻是朝廷和各州官府的國學校館,自然還應當有民間之校館。今日特意請子度兄,和諸位族人們前來,正是為了創立屬於我崔氏一族,自己的校館之事。
我冀州共有百姓三百餘萬,想要讀書卻沒有能力負擔的寒門子弟,更是數不勝數。這各郡縣的國學校館,自然是無法承擔如此多人的。
所以,我崔氏一族,即使創辦了自己的校館,想來朝廷隻會讚賞我等識大體,而不會怪罪我們。
諸位想一想,那些進入我崔氏校館的人,可以說就是我崔氏門生了。就算一百人中,將來隻有一人進入了太學,或者國子學,那他也是我崔氏的人。
我等創立校館,正是為了我崔氏一族的後世基業,而聚冀州的寒門之力,為我所用。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堂內此時早已經是鴉雀無聲了,或許他們並沒有想到,除了自家繁衍生息,開枝散葉之外,還可以如此這般借用外力,來充實家族的力量。
終究還是崔昶先反應了過來,“季珪兄之策,過於驚世駭俗,族人們一時未曾反應過來,還請見諒。不過老夫以為,此事必然會有隱患,但對於我崔氏而言,利大於弊,此事可行。”
堂內眾人,無不麵麵相覷,雖然有些人還是有些擔憂,但此時博陵、清河兩脈的族長都已經認可了這一舉措,自然也就不再推阻。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不管心中是否願意,可既然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堅決的執行便是。
崔琰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在長呼了一口氣之後,不緊不慢的接著說道,“多謝子度兄。老夫以為這創立校館,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還需要長年累用的積累。可以現在首府這裏創立一所,若日後成效不錯,我等可以再於其他郡縣創立。
另外,老夫將這校館之地選在州府.信都城,而不是博陵和清河。也是為了向世人和朝廷,彰顯我崔氏一脈清正之心,旨在興學。所以這校館的名字,就叫‘信都書院’。
而我書院的主事之人自然不能用祭酒的朝廷官名,老夫思慮過後,可以將其稱之為院長。不知諸位對此意下如何?”
崔昶此時已經聽癡了,情不自禁的喃喃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朗朗書聲盈滿院!書院?一院之長,果真好名字啊。”
當崔昶還在發呆的時候,隻見那崔琰又開口說話了,“另外,還勞煩子度兄,擔任這‘信都書院’的第一任院長,還望世兄莫要推辭啊!”
崔昶良久之後才緩過神來,隨後向著崔琰深深一躬,“昶,率全體族人,謝過季珪兄。”
而堂內的眾人,此時也紛紛站起身來,真心誠意的向著這位族長深深一躬,久久不肯直起身來。
多年之後,“信都書院”執天下私立書院牛耳,崔氏一族的聲望也早已傳揚四海。
而那個曾經叫做崔琰的人,也被天下所有讀書人所知曉。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