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黃初三年,公元237年,北方五胡的叛亂被平息之後,帝國再次進入了休養生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帝國在這平凡的生活之下,暗暗醞釀著無限的生機。


    荊州,江陵城,州牧府內。


    一個風采奕奕的中年人,此時正像一個陀螺似的,在府衙後院之內不停的旋轉著。此時那個人略顯疲憊,可是精神頭卻十分的充足。而這個人自然就是當今皇帝陛下的親弟弟,江陵王.曹植,曹子健。


    隻見那府衙的後院之內,林林總總放了不少的東西,竹簾、石灰、水、大鑊[huo]、青竹、稻杆、麻布......很顯然,這些都是造紙必備的一些東西。


    在皇帝.曹丕繼位之初,就直接下了三道國詔,一是精兵,二是屯田,三便是興學。


    這幾道詔書一下,天下各州,莫不爭先響應。至於精兵和屯田,早在五年之前,天下一統之時便已經開始了,相對不算太難。


    可這興學相對而言,就要麻煩一些了。


    不過好在天下人都懂得,學而優則仕的這個道理。所以無論是在朝堂之上也好,還是民間的普通百姓、商人、販夫走卒之間也好,甚至是各大名門氏族間也罷,都認可這個國策。


    可就在一切順風順水發展的時候,那遼東的公孫淵卻率軍發動了反叛,這些事情,便也就被迫擱置了。


    不過由於朝廷的極力反撲,公孫淵為首的五胡叛亂,才被強行的控製在了北方的雍、涼、並州和益州北部,而其他州郡幾乎沒有受到影響。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次叛亂雖說轟轟烈烈,但對於帝國而言,並未傷到根本。


    在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平叛之後,天下再次安定,這興學一事,自然而然便也就重新拾了起來。


    因此,各州郡的學館建造的還算順利。


    尤其是以冀州信都書院為首的私學,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而且那信都書院,顯然已經有了天下私學之首的趨勢。


    就連那出身博陵崔氏的冀州刺史.崔琰,如今都已經因為信都書院的事情,入朝擢升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廷尉了。


    在進入了大魏黃初三年之後,各地的私學和國學館,便也陸陸續續的開始建造完成了。


    而這校館的建立完成,便意味著入學的適齡少年,和士子們便多了起來。同時,也就意味著對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需求,也就多了起來。


    而當初江陵王曹植和太中大夫.韓暨韓公至,所擔憂的事情如今果然一語成讖。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這些矛盾必將會被激發。


    《中庸》之中,聖人曾言,“至誠之道,必有先知。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而這二位雖未至誠,可也因為已經在至誠的路上了,所以對此才會對這將來所發生的事情,有所未卜先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


    早在黃初元年,朝廷剛剛下發興學詔令的時候,二人便有所警覺。於是在一起商議著,要相伴改良紙張了,就是為了應付日後所要發生的事情。


    隻是可惜那太中大夫.韓公至,終究年事已高,尤其是漢刀的改良,已經徹底耗盡了這位老人的心血。於是,在興學令剛剛下發後不久就去世了,如今隻剩下了曹植一人苦苦支撐。


    也正是因為如此,江陵王.曹植今年才堪堪四十餘歲,雖是曹氏三兄弟中年齡最小的,可是看起來卻是麵容最為憔悴蒼老的。經過這兩三年的艱苦熬戰,他的兩鬢竟然有了些許斑白。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紙張改良一事上,今時今日已然功成。


    如今各州的國學館都已相繼完成,對於書籍紙張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即便此時紙張改良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是也需要時間投入實踐才成。


    而韓公至老先生早有先見之明,在當初在改良紙張的同時,曹植和韓公至二人便已經聯名上書,請求朝廷放寬對商賈的限製,以解決這燃眉之急。


    因此在這幾年裏,中原和南方各州,便相繼出現了很多商家,同樣造紙坊也就多了起來。也算是暫時延緩了,紙張對市場的急切需求。


    也正如當初他們所預料的,朝廷放寬了對商賈的重稅圍困之後。民間的商事也逐漸的活躍了起來,商賈們都願意藏貨於市,一時間整個中原和南方都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狀態。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當然,這其中不乏一些奸商趁機斂財。不過帝國初建,又剛剛推行了九品官人法,朝廷和各州郡的吏治還算澄清。所以,沒過多久,那些不法商人都被繩之以法了,市場大的形態還是往好的方麵發展的。


    當初在朝堂之上反對曹植這項陳策的人,如今才發現原來曹植的重賞之法才是對的。而少府.辛毗和大司農.趙儼,這兩位當初反對聲音最大的人,如今卻成了這一良策,最忠實的擁護者。並且在對於商賈一事之上,最為上心。


    當然事實證明他們做的也沒錯,不僅僅是紙張急需一事上得到了緩解,更重要的是,朝廷的賦稅在這兩年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這樣朝廷也就可以,從國庫中拿出更多的錢財,去恢複北方各州的發展,以及做其它的事情了。


    不過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治標不治本。真正想要徹底解決紙張的需求,最終還是需要用改良紙張這一方法,將其得到徹底解決的。


    韓公至離世之後,曹植便一直在按照他所說的方法,在進行紙張改良上的實驗,可剛剛有所苗頭,便備突如其來的公孫淵叛亂給打斷了。最終被迫北上,前往洛陽,與丞相.鍾繇一起,輔助太子曹睿鎮守帝都。


    去年中秋節過後,才堪堪從洛陽返回了荊州江陵城。重新研製這紙張改良。春去秋來,如今又過去一個整年了。


    這期間,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和再失敗之後,


    (本章未完,請翻頁)


    時至今日曹植在這紙張之上,終於功成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江陵王.曹植最終以兩鬢斑白的代價,換來了造紙術上的跨時代進步。


    荊襄之地物產豐饒,各種做紙的原料也是信手拈來。如今桑皮、藤皮竹、檀皮、麥杆、稻杆等,都已經為了造紙的原料。


    而且曹植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之後,已經將各種原料用作造紙一術上的完整工序、配比、時間等,都已經摸索出來了。


    在紙張被改良成功的第一時間,曹植便將這些方案編製成冊,發往了帝都洛陽,並同時將這些分發給了其他州郡。


    與此同時,曹植還研製出了,適合作畫的宣紙。得到了天下愛作詩、畫畫的士字門的青睞。


    造紙一術功成,從此造紙成本大降。


    天下各州,再也不缺紙張使用了,而且百姓們也都能用得起紙張了。天下寒門士子和普通百姓,無不奔走相告。


    而在紙張剛剛改良完不久,曹植又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另外一項大事上麵。隻是對於這位江陵王大人的天馬行空,其餘眾人暫時還看不出來罷了。


    要知道,現在的書籍,大部分都是由人手工謄寫在竹簡和絲帛之上的,因此傳世下來也比較費力。這也是為什麽,許多古籍都是孤版,沒了也就絕世了。


    雖說在百餘年前就有了蔡侯紙,但紙張畢竟還是比較昂貴,沒有辦法完全作為書籍傳世之用。如今,江陵王.曹植改良了紙張,書籍拓印也就方便了許多,也更加容易傳世了。


    隻不過,自先秦以來,這文章傳世,便是人們手工謄抄在竹簡之上的,隻有一少部分是寫在絲帛之上的,因此無論是存儲還是轉運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相傳,漢武劉徹,每天所需要批閱的竹簡奏章,就重達一百多斤。到後來,漢明帝時,蔡侯紙的出現,才慢慢的改變了這一習慣。但是,這紙張的使用終究還是因為其價格太貴,隻局限在了官府和富足人家使用。


    這人工謄抄的習慣,一時之間還是改不過來,最重要的是,這當世也還沒有一個更為方便合適的方法。因此,在書籍傳播之上,速度還是太慢。


    如今國學、私學興起,對書籍的需求肯定也會越來越大。要是光靠人工抄書肯定不行,那麽自然就需要另外一種更為快捷的方法。不然的話,別說學生士子了,就連書院教諭們的用書都不夠用的。


    而咱們這位江陵王大人,能夠先天下人知道,事先改良紙張。自然也就能夠先天下人知道,書籍的謄抄和傳世方式的改良。


    鐵馬鐙、苗.刀、陌刀,再到如今的造紙,甚至日後的書籍印刷之術。


    要不然又怎麽會說,天下有才一石,他曹子健獨占八鬥呢。


    隻是這改良之法,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恐怕又需要這位大才子,耗費上幾年的時光,才能完成的了。


    ————————


    (本章完)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政於朝之歸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頂並收藏還政於朝之歸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