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寵隻顧著在一旁誇誇其談,卻沒有發現譙周和郤[xi]正的臉色,已經漸漸的陰沉了下來。其實,針對於過去二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來看,他們對滿寵所說的衛溫和諸葛直不感冒,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當初,還不是丞相的鍾繇親率大軍三十萬征討西川,其幼子鍾會.鍾士季則引領一支偏軍,偷渡陰平七百裏,赫然出現在了成都城下,西蜀朝廷滿朝文武俱驚。此時還是西蜀光祿大夫的譙周,為了成都城百姓的生死安危,而力排眾議並上書直諫劉禪,勸其投降。並直言道,“如果陛下投降了,魏國卻沒有分疆裂土以封賞陛下的話,我願親自去往許都,用這條命給陛下討個說法。”最終,劉禪率眾文武投降,而譙周因此有了“全國之功”。
而那投降的詔書,就是站在滿寵身旁的另一位大儒郤正所作。成都城投降之後,有人肆意挑事,在城內作亂,是郤正一直守在劉禪身邊一直保護他,更是他一路將劉禪護送到了許都。
因此西蜀雖亡,但是此二人的所作所為,卻深受天下之人的敬佩,也因此他們二人深受曹氏一脈的敬重。所以在當初滿寵入朝年拜之時,才會選了他們二人與其一同南下,並且還對他們這兩個降臣予以重任。一個封做了交州別駕,一個封做了交州主簿,這可是交州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聖人有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像譙周、郤正他們二人這種忠義之士,對於衛溫和諸葛直這種,國家麵臨危險不思報國,卻溜之大吉的人,肯定不會有好的印象的。滿寵堪堪而談之後,似乎也發現了在場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可還沒等他開口發問說些什麽,一旁身著青衣的譙周反倒搶先說話了。
隻見那譙周臉色略微有些陰沉,淡淡的說道,“那伯寧將軍(滿寵,字伯寧),與我等提及這二人,難道是有什麽打算嘛?”
滿寵就算是再沒有眼力價,此時也知曉了譙周和郤正這種中正之士,肯定對衛溫和諸葛直看不上眼的,可是滿寵的心裏卻有著不同的打算。曾幾何時,他也與這二位一樣的憤世嫉俗,總覺得世間萬事非黑即白,要不然他也不會在當初任職督郵的時候,因執法太過而打死了犯人,還世人扣上了“酷吏滿伯寧”的帽子。
後來,他到了大將軍曹仁的麾下,跟著他老人家東征西討數十年,可即便自己已經改變了許多,可骨子裏還是會透著一些昔日的東西,因此他也比較能夠理解二人的想法。
看著眼前的二人他突然想到了,十數年前,大將軍還在世的時候,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世人皆知司馬仲達,有鷹視狼顧之相,決然不會就覺人下,可是為什麽魏王和世子殿下還要用它呢?”
滿寵當時聞言也是一愣,百思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得其接,隨後曹仁說了一句話讓他數年之後才想了明白,“前朝西域都護,班超.班定遠曾經說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啊,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至誠至善之人啊。無論黑貓白貓,能夠抓住老鼠,才是好貓。朝廷用人,更應該審時度勢而用,好好想想吧。”說罷拍了拍滿寵的肩膀,便起身走開了,隻剩下了滿寵獨自留在原地,百思而不得其解。
再後來,很久很久之後,滿寵才慢慢理解了曹仁這番話的深意,也才開始變得唯才是舉。
看著眼前的二人,滿寵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淡然說道,“不瞞二位,本將今日前來找二位先生,就是想與二位商議一下,重新啟用他們,如今朝廷以及我交州正是用人之時,這等大才不用可惜了呀。”
既然滿寵已經把話說到了明麵上,二人自然也就再不能裝傻充愣了。另一旁的郤正,臉色略微陰沉的問道,“不知伯寧將軍,是想如何啟用這二人呢?”
聽到這裏,滿寵略微思索一番後,抬起頭來鄭重的說道,“令先先生(郤正,字令先),允南先生(譙周,字允南),本將意欲任命那衛溫、諸葛直二人,擔任我交州水軍的副將,也好人盡其用,讓他們繼續為帝國效力。”
此話一出,那譙周也不再忍耐,隨即說道,“伯寧將軍,既然你已經把話挑明了,那麽老夫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您剛才所說的對二人的任命,老夫卻有著不同的意見。那衛溫和諸葛直二人雖然有才,但是其二人心性有缺,趨利避害,老夫不同意重新啟用他們。再說了,我大魏人才濟濟,難道說沒了張屠夫,就必須得吃帶毛豬嘛?”
旁邊身著黑衣的郤正,也隨即說道,“老夫也同意允南兄的建議。自古以來,為國家舉才,當舉賢才。此二人雖然有些許才能,但是東吳滅國之時,不想著為自己的君主盡忠諫言,卻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生死安危,舉家逃之夭夭了。老夫以為,寧可不用,用了也隻會丟我交州和朝廷的臉麵。”
這兩位大儒的話一出,若是換成與他們意見相左的旁人,肯定早就吵起來了,可是他們今天麵對的乃是滿寵,乃是昔日裏與他們心性一致的滿伯寧。所以,待聽到了二人一番言論之後,滿寵並沒有氣急敗壞,反而微微一笑,且他的心中也早就有了相應的對策。
隻見那滿寵微微點頭,隨即嗬嗬一笑不緊不慢的說道,“二位先生所言,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本將這裏有一則故事,還煩請二位先生費心一聽。
昔日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嚐君.田文,胸懷博大,知人善任,更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其門下的食客,因此也更是達到了三千之眾,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德行不善之人,甚至平庸之輩也不在少數。
(本章未完,請翻頁)
秦昭襄王.嬴稷聞其盛名久矣,所以特意將他從齊國邀請到了秦國,並且想要拜其為相。可就在孟嚐君馬上就要秦王被拜相之時,卻有人在秦昭王麵前進言道,‘孟嚐君雖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秦昭王聞之,便立刻又改變了主意,並且馬上把已經在秦國的孟嚐君,關到了秦國的大牢之中,想要找個借口把他殺掉。
危機之時,孟嚐君.田文隨即趕快四處找人求情,終於找到了一位秦昭王所寵愛的姬妾,那寵姬答應替他求情,可是隨即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妾願得君狐白裘。’消息傳到了大獄之中,孟嚐君聞之卻更加為難了。他確實有一條舉世無雙的白裘,可是在他剛剛到達秦國的時候,就已經將它進獻給了秦王,此時早已經沒有在他的手中了,如今情況緊急他又從哪裏再去找尋這麽一條白裘呢。
於是乎,孟嚐君將他的為難之處告訴了眾位門客,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之際,坐在最靠外的門邊的一位門客自告奮勇的說道,‘臣能得狐白裘也’。當天夜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便趁黑摸進了皇宮,在秦王的府庫之中找到了那條白裘,並將其偷了出來。
那秦昭王的寵姬得到了白裘之後,並沒有食言,當天夜裏秦昭王就下了命令釋放了孟嚐君,並勒令他盡快離開秦國回齊國去。此舉卻正中孟嚐君的下懷,他怕秦王再次反悔,於是帶領著眾人連夜掏出了鹹陽城,向東奔去。
當一行人逃至函穀關之時,卻又碰到了難題,按照當時的大秦律法,函穀關執行宵禁,隻有等到每天雞鳴之時才會開關放人。而此時夜黑如墨,說不定身後的追兵馬上就要追上來了,哪敢等到雞鳴呢。正當眾人犯難之際,又有一位門客站了出來,隻見他學著雄雞‘喔、喔、喔’搓嘴連叫數聲,引得城關內外的雄雞們全都叫了起來。
守關隘的兵士們聞得雞鳴,以為天馬上就要亮了,於是便打開了函穀關的大門。這樣,孟嚐君一行人才得以成功逃脫,返還齊國。眾人很佩服這兩位擅偷盜、會雞鳴的門客,因此‘雞鳴狗盜’一詞亦隨之流傳下來。
這雞鳴狗盜的典故,想必二位先生,也肯定聽過吧?二位先生也不妨想一下,在孟嚐君生死攸關之際,如果沒有雞鳴和狗盜這兩位門客的話,想必孟嚐君就肯定要客死異鄉了吧。
也正是因為孟嚐君的胸襟博大,才能包容門下的食客,哪怕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可依舊還是出現了門客三千的盛況。也正是因為他的知人善任,能夠容忍人之短處,一些看似隻會雞鳴狗盜的平庸之輩,在關鍵時刻也才能站出來,一展身手,解救他於危難之際啊。這雞鳴狗盜,看似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危難之時,卻能救人的性命啊。”
————————
(本章完)
7017k
當初,還不是丞相的鍾繇親率大軍三十萬征討西川,其幼子鍾會.鍾士季則引領一支偏軍,偷渡陰平七百裏,赫然出現在了成都城下,西蜀朝廷滿朝文武俱驚。此時還是西蜀光祿大夫的譙周,為了成都城百姓的生死安危,而力排眾議並上書直諫劉禪,勸其投降。並直言道,“如果陛下投降了,魏國卻沒有分疆裂土以封賞陛下的話,我願親自去往許都,用這條命給陛下討個說法。”最終,劉禪率眾文武投降,而譙周因此有了“全國之功”。
而那投降的詔書,就是站在滿寵身旁的另一位大儒郤正所作。成都城投降之後,有人肆意挑事,在城內作亂,是郤正一直守在劉禪身邊一直保護他,更是他一路將劉禪護送到了許都。
因此西蜀雖亡,但是此二人的所作所為,卻深受天下之人的敬佩,也因此他們二人深受曹氏一脈的敬重。所以在當初滿寵入朝年拜之時,才會選了他們二人與其一同南下,並且還對他們這兩個降臣予以重任。一個封做了交州別駕,一個封做了交州主簿,這可是交州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聖人有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像譙周、郤正他們二人這種忠義之士,對於衛溫和諸葛直這種,國家麵臨危險不思報國,卻溜之大吉的人,肯定不會有好的印象的。滿寵堪堪而談之後,似乎也發現了在場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可還沒等他開口發問說些什麽,一旁身著青衣的譙周反倒搶先說話了。
隻見那譙周臉色略微有些陰沉,淡淡的說道,“那伯寧將軍(滿寵,字伯寧),與我等提及這二人,難道是有什麽打算嘛?”
滿寵就算是再沒有眼力價,此時也知曉了譙周和郤正這種中正之士,肯定對衛溫和諸葛直看不上眼的,可是滿寵的心裏卻有著不同的打算。曾幾何時,他也與這二位一樣的憤世嫉俗,總覺得世間萬事非黑即白,要不然他也不會在當初任職督郵的時候,因執法太過而打死了犯人,還世人扣上了“酷吏滿伯寧”的帽子。
後來,他到了大將軍曹仁的麾下,跟著他老人家東征西討數十年,可即便自己已經改變了許多,可骨子裏還是會透著一些昔日的東西,因此他也比較能夠理解二人的想法。
看著眼前的二人他突然想到了,十數年前,大將軍還在世的時候,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世人皆知司馬仲達,有鷹視狼顧之相,決然不會就覺人下,可是為什麽魏王和世子殿下還要用它呢?”
滿寵當時聞言也是一愣,百思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得其接,隨後曹仁說了一句話讓他數年之後才想了明白,“前朝西域都護,班超.班定遠曾經說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啊,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至誠至善之人啊。無論黑貓白貓,能夠抓住老鼠,才是好貓。朝廷用人,更應該審時度勢而用,好好想想吧。”說罷拍了拍滿寵的肩膀,便起身走開了,隻剩下了滿寵獨自留在原地,百思而不得其解。
再後來,很久很久之後,滿寵才慢慢理解了曹仁這番話的深意,也才開始變得唯才是舉。
看著眼前的二人,滿寵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淡然說道,“不瞞二位,本將今日前來找二位先生,就是想與二位商議一下,重新啟用他們,如今朝廷以及我交州正是用人之時,這等大才不用可惜了呀。”
既然滿寵已經把話說到了明麵上,二人自然也就再不能裝傻充愣了。另一旁的郤正,臉色略微陰沉的問道,“不知伯寧將軍,是想如何啟用這二人呢?”
聽到這裏,滿寵略微思索一番後,抬起頭來鄭重的說道,“令先先生(郤正,字令先),允南先生(譙周,字允南),本將意欲任命那衛溫、諸葛直二人,擔任我交州水軍的副將,也好人盡其用,讓他們繼續為帝國效力。”
此話一出,那譙周也不再忍耐,隨即說道,“伯寧將軍,既然你已經把話挑明了,那麽老夫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您剛才所說的對二人的任命,老夫卻有著不同的意見。那衛溫和諸葛直二人雖然有才,但是其二人心性有缺,趨利避害,老夫不同意重新啟用他們。再說了,我大魏人才濟濟,難道說沒了張屠夫,就必須得吃帶毛豬嘛?”
旁邊身著黑衣的郤正,也隨即說道,“老夫也同意允南兄的建議。自古以來,為國家舉才,當舉賢才。此二人雖然有些許才能,但是東吳滅國之時,不想著為自己的君主盡忠諫言,卻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生死安危,舉家逃之夭夭了。老夫以為,寧可不用,用了也隻會丟我交州和朝廷的臉麵。”
這兩位大儒的話一出,若是換成與他們意見相左的旁人,肯定早就吵起來了,可是他們今天麵對的乃是滿寵,乃是昔日裏與他們心性一致的滿伯寧。所以,待聽到了二人一番言論之後,滿寵並沒有氣急敗壞,反而微微一笑,且他的心中也早就有了相應的對策。
隻見那滿寵微微點頭,隨即嗬嗬一笑不緊不慢的說道,“二位先生所言,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本將這裏有一則故事,還煩請二位先生費心一聽。
昔日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嚐君.田文,胸懷博大,知人善任,更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其門下的食客,因此也更是達到了三千之眾,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德行不善之人,甚至平庸之輩也不在少數。
(本章未完,請翻頁)
秦昭襄王.嬴稷聞其盛名久矣,所以特意將他從齊國邀請到了秦國,並且想要拜其為相。可就在孟嚐君馬上就要秦王被拜相之時,卻有人在秦昭王麵前進言道,‘孟嚐君雖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秦昭王聞之,便立刻又改變了主意,並且馬上把已經在秦國的孟嚐君,關到了秦國的大牢之中,想要找個借口把他殺掉。
危機之時,孟嚐君.田文隨即趕快四處找人求情,終於找到了一位秦昭王所寵愛的姬妾,那寵姬答應替他求情,可是隨即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妾願得君狐白裘。’消息傳到了大獄之中,孟嚐君聞之卻更加為難了。他確實有一條舉世無雙的白裘,可是在他剛剛到達秦國的時候,就已經將它進獻給了秦王,此時早已經沒有在他的手中了,如今情況緊急他又從哪裏再去找尋這麽一條白裘呢。
於是乎,孟嚐君將他的為難之處告訴了眾位門客,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之際,坐在最靠外的門邊的一位門客自告奮勇的說道,‘臣能得狐白裘也’。當天夜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便趁黑摸進了皇宮,在秦王的府庫之中找到了那條白裘,並將其偷了出來。
那秦昭王的寵姬得到了白裘之後,並沒有食言,當天夜裏秦昭王就下了命令釋放了孟嚐君,並勒令他盡快離開秦國回齊國去。此舉卻正中孟嚐君的下懷,他怕秦王再次反悔,於是帶領著眾人連夜掏出了鹹陽城,向東奔去。
當一行人逃至函穀關之時,卻又碰到了難題,按照當時的大秦律法,函穀關執行宵禁,隻有等到每天雞鳴之時才會開關放人。而此時夜黑如墨,說不定身後的追兵馬上就要追上來了,哪敢等到雞鳴呢。正當眾人犯難之際,又有一位門客站了出來,隻見他學著雄雞‘喔、喔、喔’搓嘴連叫數聲,引得城關內外的雄雞們全都叫了起來。
守關隘的兵士們聞得雞鳴,以為天馬上就要亮了,於是便打開了函穀關的大門。這樣,孟嚐君一行人才得以成功逃脫,返還齊國。眾人很佩服這兩位擅偷盜、會雞鳴的門客,因此‘雞鳴狗盜’一詞亦隨之流傳下來。
這雞鳴狗盜的典故,想必二位先生,也肯定聽過吧?二位先生也不妨想一下,在孟嚐君生死攸關之際,如果沒有雞鳴和狗盜這兩位門客的話,想必孟嚐君就肯定要客死異鄉了吧。
也正是因為孟嚐君的胸襟博大,才能包容門下的食客,哪怕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可依舊還是出現了門客三千的盛況。也正是因為他的知人善任,能夠容忍人之短處,一些看似隻會雞鳴狗盜的平庸之輩,在關鍵時刻也才能站出來,一展身手,解救他於危難之際啊。這雞鳴狗盜,看似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危難之時,卻能救人的性命啊。”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