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鳶宇問的時候一臉嚴肅,而張風塵則是顯得異常尷尬,這個問題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回答,而且明明知道,也不知該如何描述。猶豫了一會兒之後,張風塵訕訕地回答道:“這個……怎麽說呢……要不老大,你去百度一下?百度肯定比我靠譜。”
這種時候隻能將鍋甩給百度了,而張風塵沒有想到在自己剛剛說完之後,落鳶宇就真的去百度了。張風塵不知道這種詞在百度上到底能不能搜到,於是也把頭湊過去,看看百度上是怎麽說的。不看不知道,結果這個百度上還真的有:
“蘿莉,來源於中國台灣作家趙爾心翻譯的俄裔美國作家的《洛麗塔》,或指中的女主角14歲的洛麗塔,後在日本引申發展成一種次文化,用來表示可愛的嬌小女性。
被世人公認最早的蘿莉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甜甜仙子》中的momo公主。
蘿莉語出納博可夫的《洛麗塔》(曾被改編成電影,中文片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劇情描寫中年男子愛上了年齡與自己有所差距的少女的故事。
中文版於1964年台灣皇冠出版公司出版,趙爾心翻譯,是蘿莉一詞的最初使用者。”
不過張風塵看的津津有味,但落鳶宇似乎對這些描述並不感興趣,隨後往下滑。張風塵直接就急了,趕忙問道:“老大,你不是要了解一下的嗎?為什麽不看啊?這段描寫不是很透徹嗎?你看了之後應該就會明白的啊。你不會是不好意思吧?”
“這段隻是對這個詞語的解釋罷了,我要看的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蘿莉,懂?”落鳶宇神色冷淡,完全沒有張風塵所表現地那麽誇張。張風塵也覺得落鳶宇說的似乎是有那麽一點點道理,就跟著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翻到了判斷方法:
“一個女生究竟是不是蘿莉,每人的定義都有不同:有以年齡(嚴格生理年齡)來分的,有以氣質(心理年齡、外表年齡)來分的,必要的特征就是“未發育完全”(或者尚未發育)以及萌。”
落鳶宇看了之後微微蹙眉,不禁嘖聲道:“還真是麻煩,比起做題有點難度。沒想到這個判斷還要從多方麵來,這可比做題有意思多了。那些題目的判斷往往枯燥泛味,答案做來做去都是那幾個,我忽然覺得這個倒是頗有意思。”
“不是吧老大?你對做題不感興趣,對這個有興趣?這不像是你啊,老大你變了。”張風塵也是調侃起落鳶宇來,沒想到他竟然好這一口,“等會兒還有很多呢,到時候你去實踐一下,看看能不能判斷準確。我倒是很好奇,你在這方麵的成績如何。”
隨後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第一條是從年齡方麵來判斷的:“早期對於蘿莉的年齡定義一般是指‘高於8歲,低於12歲的女孩’(而低於8歲則稱為‘幼女’)。從學齡階段來看,因蘿莉通常介於小學中高年級到初中的階段,亦稱‘半青少女’。”
落鳶宇看了之後微微蹙眉,而張風塵看了之後,則是一副我知道了的樣子,趕忙說道:“不行啊,從年齡方麵來看,江沐冉好像不符合這個條件,她肯定比12歲要大啊。而且她也不是初中,現在都是高一了,所以江沐冉不是蘿莉。”
“果不其然,你還是和學校裏麵一樣,做題都隻看一半的,所以題目永遠都拿不到分數。借著這次機會,我要好好教教你該如何做好題目了。”落鳶宇神色冰冷,很有老師的氣質風範,“你隻看了第一段吧?先把題目看完再說吧。
落鳶宇對此沒有絲毫回避,而是十分自然的,就好像把它當做是題目一般。張風塵本來很不解,明明就像是自己說的那樣,為什麽老大又說自己做錯了?真是搞不懂,張風塵摸了摸腦袋,繼續往下麵看,看著看著,張風塵的臉上寫滿了驚訝:
“而後來,隨著蘿莉概念的逐漸幼化傾向,16-18歲階段的女孩有時歸為乙女,蘿莉與幼女不同,分別指兩種不同的年齡階段。在日係輕和動畫的中,蘿莉的年齡判斷界限也包含‘比主要男性角色年齡小’這一條件。
隨著蘿莉出現的動漫越來越多,蘿莉在年齡方麵的判斷界限也逐漸模糊。”看完這段描述的張風塵,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現在看來好像的確是像落鳶宇說的那樣,自己沒有看完。但是這個百度也太奇怪了一些吧,把最新的放上去不就好了嗎?還搞這麽麻煩。
“蘿莉在年齡方麵的判斷界限也逐漸模糊,所以隻從年齡來判斷一個女生是不是蘿莉,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我一分都不會給你的。一定要吸取教訓知道了嗎?難怪你理科這麽差,明明語文不錯的一個人,題目都不看完就妄下定論。”落鳶宇狠狠地將張風塵訓斥了一頓。
而張風塵也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隨口一說要不百度一下,結果竟然釀成了大禍,現在這該如何是好?落鳶宇已經上頭了,現在想要挽回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隻好順著落鳶宇繼續看下去,並且自己還要盡可能的答對才行。
張風塵微微歎了一口氣,順著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下一條是心理判斷,張風塵吸取了教訓,決心認真把這條給看完:“因為現今動漫的普及,對於loli年齡劃分出現了矛盾,於是出現了按‘心理’劃分判斷方法。二次元愛好者也逐漸認同按照‘心理’判斷蘿莉這種方法。
對於蘿莉的‘心理’定義一般是指“天真爛漫”或者“呆萌可愛”的幼女或少女心理。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出現了“三無”蘿莉,蘿莉的“心理”定義也加入了“無心”這一定義,即‘無法了解其內心的感情色彩’,而並非‘沒有感情’。”
“現在仔細想一想,好像是這麽回事哦,從心理方麵來看,江沐冉完全符合啊。”張風塵這次對於自己的回答很有信心,同時滿懷希望地看向了落鳶宇的方向,看看這次“老師”對於自己的回答究竟會給幾分,要是所有都答完沒有及格的話,自己就死定了。
落鳶宇沉默了片刻,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我不清楚江沐冉是什麽心理,這道題我沒法給你做出判斷。而且我很好奇,你是怎麽知道她的心理的?這道題超綱了,所以不用做,咱們繼續往下麵看吧。你也不要太難過了,後麵機會還有很多。”
聽到這段話的張風塵心如死灰,好不容易答出來一道題,結果被告知超綱不用做?心態崩了啊,這也太過分了。但張風塵也沒有什麽辦法,隻好繼續跟著落鳶宇看,最後一個判斷方法是從外表來判斷,:
“‘外表’判斷也是部分不了解‘蘿莉’定義的人的判斷方法,這一判斷方法從嚴格意義上說是片麵的,但逐漸受到廣大二次元愛好者的認同與推廣。
對於蘿莉的‘外表’定義一般是指‘長得嬌小’或‘長相可愛或萌’的幼女或少女外表。但由於‘三無’蘿莉的興起,‘無表情’和‘無口’也逐漸變成了蘿莉的‘外表定義’,即‘從外表上看不到喜悅、憂傷等表情’和‘沒有需要,便不會說話。沒有需要,便不作表情’,與漢語釋義略有不同。”
這個判斷方法無疑是最適合落鳶宇的,首先他屬於“不了解‘蘿莉’定義的人”,而且從外表來判斷,這個隻要有眼睛就能判斷了,不像上一個心理判斷那樣超綱了。落鳶宇看完之後,緩緩轉頭看向了江沐冉的方向,而江沐冉看到落鳶宇主動看過來,急忙扭過了頭。
“這道題,你怎麽看?”落鳶宇微微蹙眉,現在才感受到了題目的難度,原來還真的有自己不會做的題,這對落鳶宇來說完全墊付了過往他對試題的印象。同時落鳶宇自然也是不服輸,對這一塊的“題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定決心要拿滿分。
張風塵有些疑惑,老大這也太過於直白了一些,這就是傳說中的直男嗎?自己本來以前就有這種感覺,但是一直不敢肯定,現在終於明白了。隻見張風塵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從外表上來看,江沐冉也符合這個條件啊,而且她今天動漫節cos的角色也是蘿莉。”
“什麽意思?她今天cos的是誰?”落鳶宇還是有些疑惑,這道題可比最後一道大題有意思多了,最重要的是自己還在做題的時候遇到了明顯的阻礙,題目的判斷方法也很多樣,落鳶宇已經下定決心要攻破所有這種類型的題目了。
張風塵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要是自己很熟練的說出來,是不是就自爆自己宅男的身份了?不行,一定得稍微矜持一點,至少不能讓老大看出來。於是張風塵一副思考了很久的模樣,隨後回答道:“她今天cos的是……蕾姆吧?好像是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
這種時候隻能將鍋甩給百度了,而張風塵沒有想到在自己剛剛說完之後,落鳶宇就真的去百度了。張風塵不知道這種詞在百度上到底能不能搜到,於是也把頭湊過去,看看百度上是怎麽說的。不看不知道,結果這個百度上還真的有:
“蘿莉,來源於中國台灣作家趙爾心翻譯的俄裔美國作家的《洛麗塔》,或指中的女主角14歲的洛麗塔,後在日本引申發展成一種次文化,用來表示可愛的嬌小女性。
被世人公認最早的蘿莉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甜甜仙子》中的momo公主。
蘿莉語出納博可夫的《洛麗塔》(曾被改編成電影,中文片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劇情描寫中年男子愛上了年齡與自己有所差距的少女的故事。
中文版於1964年台灣皇冠出版公司出版,趙爾心翻譯,是蘿莉一詞的最初使用者。”
不過張風塵看的津津有味,但落鳶宇似乎對這些描述並不感興趣,隨後往下滑。張風塵直接就急了,趕忙問道:“老大,你不是要了解一下的嗎?為什麽不看啊?這段描寫不是很透徹嗎?你看了之後應該就會明白的啊。你不會是不好意思吧?”
“這段隻是對這個詞語的解釋罷了,我要看的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蘿莉,懂?”落鳶宇神色冷淡,完全沒有張風塵所表現地那麽誇張。張風塵也覺得落鳶宇說的似乎是有那麽一點點道理,就跟著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翻到了判斷方法:
“一個女生究竟是不是蘿莉,每人的定義都有不同:有以年齡(嚴格生理年齡)來分的,有以氣質(心理年齡、外表年齡)來分的,必要的特征就是“未發育完全”(或者尚未發育)以及萌。”
落鳶宇看了之後微微蹙眉,不禁嘖聲道:“還真是麻煩,比起做題有點難度。沒想到這個判斷還要從多方麵來,這可比做題有意思多了。那些題目的判斷往往枯燥泛味,答案做來做去都是那幾個,我忽然覺得這個倒是頗有意思。”
“不是吧老大?你對做題不感興趣,對這個有興趣?這不像是你啊,老大你變了。”張風塵也是調侃起落鳶宇來,沒想到他竟然好這一口,“等會兒還有很多呢,到時候你去實踐一下,看看能不能判斷準確。我倒是很好奇,你在這方麵的成績如何。”
隨後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第一條是從年齡方麵來判斷的:“早期對於蘿莉的年齡定義一般是指‘高於8歲,低於12歲的女孩’(而低於8歲則稱為‘幼女’)。從學齡階段來看,因蘿莉通常介於小學中高年級到初中的階段,亦稱‘半青少女’。”
落鳶宇看了之後微微蹙眉,而張風塵看了之後,則是一副我知道了的樣子,趕忙說道:“不行啊,從年齡方麵來看,江沐冉好像不符合這個條件,她肯定比12歲要大啊。而且她也不是初中,現在都是高一了,所以江沐冉不是蘿莉。”
“果不其然,你還是和學校裏麵一樣,做題都隻看一半的,所以題目永遠都拿不到分數。借著這次機會,我要好好教教你該如何做好題目了。”落鳶宇神色冰冷,很有老師的氣質風範,“你隻看了第一段吧?先把題目看完再說吧。
落鳶宇對此沒有絲毫回避,而是十分自然的,就好像把它當做是題目一般。張風塵本來很不解,明明就像是自己說的那樣,為什麽老大又說自己做錯了?真是搞不懂,張風塵摸了摸腦袋,繼續往下麵看,看著看著,張風塵的臉上寫滿了驚訝:
“而後來,隨著蘿莉概念的逐漸幼化傾向,16-18歲階段的女孩有時歸為乙女,蘿莉與幼女不同,分別指兩種不同的年齡階段。在日係輕和動畫的中,蘿莉的年齡判斷界限也包含‘比主要男性角色年齡小’這一條件。
隨著蘿莉出現的動漫越來越多,蘿莉在年齡方麵的判斷界限也逐漸模糊。”看完這段描述的張風塵,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現在看來好像的確是像落鳶宇說的那樣,自己沒有看完。但是這個百度也太奇怪了一些吧,把最新的放上去不就好了嗎?還搞這麽麻煩。
“蘿莉在年齡方麵的判斷界限也逐漸模糊,所以隻從年齡來判斷一個女生是不是蘿莉,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我一分都不會給你的。一定要吸取教訓知道了嗎?難怪你理科這麽差,明明語文不錯的一個人,題目都不看完就妄下定論。”落鳶宇狠狠地將張風塵訓斥了一頓。
而張風塵也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隨口一說要不百度一下,結果竟然釀成了大禍,現在這該如何是好?落鳶宇已經上頭了,現在想要挽回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隻好順著落鳶宇繼續看下去,並且自己還要盡可能的答對才行。
張風塵微微歎了一口氣,順著落鳶宇繼續往下麵看,下一條是心理判斷,張風塵吸取了教訓,決心認真把這條給看完:“因為現今動漫的普及,對於loli年齡劃分出現了矛盾,於是出現了按‘心理’劃分判斷方法。二次元愛好者也逐漸認同按照‘心理’判斷蘿莉這種方法。
對於蘿莉的‘心理’定義一般是指“天真爛漫”或者“呆萌可愛”的幼女或少女心理。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出現了“三無”蘿莉,蘿莉的“心理”定義也加入了“無心”這一定義,即‘無法了解其內心的感情色彩’,而並非‘沒有感情’。”
“現在仔細想一想,好像是這麽回事哦,從心理方麵來看,江沐冉完全符合啊。”張風塵這次對於自己的回答很有信心,同時滿懷希望地看向了落鳶宇的方向,看看這次“老師”對於自己的回答究竟會給幾分,要是所有都答完沒有及格的話,自己就死定了。
落鳶宇沉默了片刻,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我不清楚江沐冉是什麽心理,這道題我沒法給你做出判斷。而且我很好奇,你是怎麽知道她的心理的?這道題超綱了,所以不用做,咱們繼續往下麵看吧。你也不要太難過了,後麵機會還有很多。”
聽到這段話的張風塵心如死灰,好不容易答出來一道題,結果被告知超綱不用做?心態崩了啊,這也太過分了。但張風塵也沒有什麽辦法,隻好繼續跟著落鳶宇看,最後一個判斷方法是從外表來判斷,:
“‘外表’判斷也是部分不了解‘蘿莉’定義的人的判斷方法,這一判斷方法從嚴格意義上說是片麵的,但逐漸受到廣大二次元愛好者的認同與推廣。
對於蘿莉的‘外表’定義一般是指‘長得嬌小’或‘長相可愛或萌’的幼女或少女外表。但由於‘三無’蘿莉的興起,‘無表情’和‘無口’也逐漸變成了蘿莉的‘外表定義’,即‘從外表上看不到喜悅、憂傷等表情’和‘沒有需要,便不會說話。沒有需要,便不作表情’,與漢語釋義略有不同。”
這個判斷方法無疑是最適合落鳶宇的,首先他屬於“不了解‘蘿莉’定義的人”,而且從外表來判斷,這個隻要有眼睛就能判斷了,不像上一個心理判斷那樣超綱了。落鳶宇看完之後,緩緩轉頭看向了江沐冉的方向,而江沐冉看到落鳶宇主動看過來,急忙扭過了頭。
“這道題,你怎麽看?”落鳶宇微微蹙眉,現在才感受到了題目的難度,原來還真的有自己不會做的題,這對落鳶宇來說完全墊付了過往他對試題的印象。同時落鳶宇自然也是不服輸,對這一塊的“題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定決心要拿滿分。
張風塵有些疑惑,老大這也太過於直白了一些,這就是傳說中的直男嗎?自己本來以前就有這種感覺,但是一直不敢肯定,現在終於明白了。隻見張風塵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從外表上來看,江沐冉也符合這個條件啊,而且她今天動漫節cos的角色也是蘿莉。”
“什麽意思?她今天cos的是誰?”落鳶宇還是有些疑惑,這道題可比最後一道大題有意思多了,最重要的是自己還在做題的時候遇到了明顯的阻礙,題目的判斷方法也很多樣,落鳶宇已經下定決心要攻破所有這種類型的題目了。
張風塵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要是自己很熟練的說出來,是不是就自爆自己宅男的身份了?不行,一定得稍微矜持一點,至少不能讓老大看出來。於是張風塵一副思考了很久的模樣,隨後回答道:“她今天cos的是……蕾姆吧?好像是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