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瑣事
開局賈府小廝,紅樓簽到十年 作者:健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如海的回歸,變得最為輕鬆的是李昭。
這趟他回到蘇州來,卻沒有帶那些姬妾,而隻帶回來了貞寧的三師兄,和那個老管家。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李昭能夠感覺,是他的那些姬妾出了什麽問題。
或許某個有問題但他不確定是哪一個,也或許是都有問題。
他也不知道林如海之後會如何處理那些小妾,或許是會讓她們回到老宅來,就安置在這裏,也或許就讓她們在揚州自生自滅。
也有可能他會等到在京城安頓好之後,再把她們接過去,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多少還是有些感情的,而到了京城她們沒有跟腳,也不用再擔心她們會背離。
實際上,若非那一場重病,他應該也不至於要麵對這種差點眾叛親離的事情。
先前李昭他們還在的時候,他就表達過,自己在禦史衙門的一些人都被鹽商拉攏過去,更何況是那些在他死後可能就沒了出路的小妾。
這也很正常,連林黛玉這個嫡女最後都得要到京城來寄人籬下,這些姨娘難道還能跑到蘇州老宅這裏來占據什麽麽?
大概都隻能另尋歸宿,所幸是她們年紀都還不算很大,找出路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所以那時候她們的選擇,其實也可以理解。
而現在林如海還活著,自然是不必再這樣了,隻不過她們想要挽回自己在林如海心中的分量,恐怕還得守得住這一段時間的寂寞才行。
而如果說對這些姬妾是考驗,那對那些族老,林如海就顯得溫和許多。
他們想象中的詰難沒有到來,林如海歸來的當晚,和林黛玉共進晚膳後,就主動先去了各家拜會。
畢竟也都算是他的長輩,主動登門不算折節示弱。
而且,林如海這一行,還偏偏帶上了李昭,雖然談的話題沒有涉及到他,但這已經算是一個信號。
既然他沒有對李昭處罰,也就算是默認了支持的立場。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需要說得那麽明白。
這些族老們都是年老成精,就算自己一時想不通,私下開個會交流一下也能反應過來。
而且這種時候誰都撇不開,林如海也沒想著將他們各個擊破,對這些人用這種手段他自己都會覺得有些多餘了。
所以他們也隻有聯合在一起,才能有足夠的籌碼讓林如海不會輕易將他們甩開。
而對於林如海來說,先前李昭和林妹妹給他們的敲打已經足夠,大棒雖然沒真的打下來,但給他們看一看紅棗,也能讓他們盡快收心。
林氏作為他的大後方,其實隻要維持現狀保持穩定就行,就算像原來一樣有一些利益的缺失他也不介意。
但又不能夠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夠得寸進尺,這個分寸必須要把握好。
也是這些族老從心得夠快,要是他們之前真在林黛玉麵前擺了什麽譜刁難的話,林如海肯定不是就這樣輕飄飄的帶過去了。
這樣一來,就隻是這一個晚上,林如海就靠著自己的人望和李昭前期的鋪墊,擺平了族內的事務。
他說是要既往不咎,但又透露了,李昭在賬房中找出了蛛絲馬跡,已經抓到了他們的把柄,隻是他不會深查下去。
但這也隻是說給他們聽的,不管他往後會不會繼續往下查,他們都會心生忌憚,那行事自然就得小心。
林如海也沒有指望他們一直安分下去,尤其是他遲早還是要離開的。
但這些族老原本就大多沒幾年活頭了,等到他們去了之後,再上來的根基不穩,更得靠著他,這樣又至少能夠保持十到二十年的平穩過渡。
這樣子,也不奢求他們能夠幫上什麽忙,隻要不會拖他的後腿就足以。
等到第二天,林如海自然還得迎來送往一番。
官場的消息是很靈通的,蘇州距離揚州又不遠,上下官員們怎麽可能看不到那裏的腥風血雨。
如今林如海安然抽身,他立下大功、即將回京述職的消息也在兩淮官場廣泛流傳,這時候正是巴結之時。
誰都知道,這一次之後,林如海肯定能夠平步青雲,一洗過去十幾年的晦氣了。
這原本顯得有些冷清的林府老宅,瞬間是門庭若市。
也還好下人們足夠,而且這些人似乎是守著默契一般,前後分批而來,結伴同來的很少。
今天來的知府,明天就是縣令。
上午有幾個附近的員外郎結伴送上厚禮,下午便又有致仕的老前輩發來邀請。
這種情況下,李昭反倒不需要做什麽事情了。
主要是他畢竟沒有經曆過這些,你要說讓他管管內宅的那些人他還可以,但是要這種走得上台麵的迎送之事,就非得要賈璉還有那老管家出馬不可了。
賈璉雖然不情不願卻也沒辦法,他心裏也早就知道,林如海回來他就很難再過之前那種生活了。
而且這段時間他也的確太放浪了些,林如海這明顯是要刻意讓他收收心。
至於會不會又被幾位跟著來的少爺公子勾搭著出去逛逛,那也是晚上了,林如海還管不到那麽寬。
這老宅的下人們都已經歸心,就算不歸心,老管家也有的是手段應對他們,賈府的下人們自然也願意聽令,畢竟賈璉也在一旁。
於是李昭反倒是解放出來了,他也沒有要煙兒、熙兒跟隨,直接就讓他們跟到林如海身邊去了。
正好林如海也需要新的身邊人,這經過了李昭檢驗的,當然很快入眼。
不過李昭卻也沒有再外出去了,因為之前那幾天他已經跑了不少地方,現在也基本放棄了到外麵去尋找簽到地點,徒勞無功,還顯得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尤其是現在賈璉都開始做事了,他不從旁協助也就罷了,還想要出去玩耍?
實際上說是解放,也隻是比之前更輕鬆,大部分時間也沒什麽事情做。
但很明顯林如海存了心要培養他一番,不是那種對下輩子弟的培養,而是要鍛煉他的辦事能力,所以首先要幫他增長見識,盡快脫離奴仆的眼界。
李昭便沒少跟在林如海身邊,偶爾端茶送水,大部分時間屬於旁聽。
這倒讓熙兒、煙兒沒少怨念:敢情您送我們過來就是為了看著你怎麽討好老爺的?
林如海有此心,李昭自然也願意認真學,收獲還是不少的。
尤其是,在這種時候兩大能力最能發揮作用,他甚至還能在會客後,給林如海如實說出他們當時的一些反應來,供林如海參詳。
有些是單純看到記下來,有些則是結合聽到的心聲一起推斷出來的,準確性還是挺高的。
這也令林如海對其更加倚重,快要成左膀右臂了。
時間流逝,又是小十日過去,這一陣子會客風潮才漸漸消退,而族內事務也慢慢穩定,林如海都沒有操什麽心。
最後再帶著林黛玉一起去祭祖,同時也拜祭一下亡妻幼子,也就是林黛玉的娘親弟弟,算是將一開始回來的目的也做完了。
諸事皆定,那自然就要準備離開蘇州,前往京城了。
這趟他回到蘇州來,卻沒有帶那些姬妾,而隻帶回來了貞寧的三師兄,和那個老管家。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李昭能夠感覺,是他的那些姬妾出了什麽問題。
或許某個有問題但他不確定是哪一個,也或許是都有問題。
他也不知道林如海之後會如何處理那些小妾,或許是會讓她們回到老宅來,就安置在這裏,也或許就讓她們在揚州自生自滅。
也有可能他會等到在京城安頓好之後,再把她們接過去,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多少還是有些感情的,而到了京城她們沒有跟腳,也不用再擔心她們會背離。
實際上,若非那一場重病,他應該也不至於要麵對這種差點眾叛親離的事情。
先前李昭他們還在的時候,他就表達過,自己在禦史衙門的一些人都被鹽商拉攏過去,更何況是那些在他死後可能就沒了出路的小妾。
這也很正常,連林黛玉這個嫡女最後都得要到京城來寄人籬下,這些姨娘難道還能跑到蘇州老宅這裏來占據什麽麽?
大概都隻能另尋歸宿,所幸是她們年紀都還不算很大,找出路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所以那時候她們的選擇,其實也可以理解。
而現在林如海還活著,自然是不必再這樣了,隻不過她們想要挽回自己在林如海心中的分量,恐怕還得守得住這一段時間的寂寞才行。
而如果說對這些姬妾是考驗,那對那些族老,林如海就顯得溫和許多。
他們想象中的詰難沒有到來,林如海歸來的當晚,和林黛玉共進晚膳後,就主動先去了各家拜會。
畢竟也都算是他的長輩,主動登門不算折節示弱。
而且,林如海這一行,還偏偏帶上了李昭,雖然談的話題沒有涉及到他,但這已經算是一個信號。
既然他沒有對李昭處罰,也就算是默認了支持的立場。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需要說得那麽明白。
這些族老們都是年老成精,就算自己一時想不通,私下開個會交流一下也能反應過來。
而且這種時候誰都撇不開,林如海也沒想著將他們各個擊破,對這些人用這種手段他自己都會覺得有些多餘了。
所以他們也隻有聯合在一起,才能有足夠的籌碼讓林如海不會輕易將他們甩開。
而對於林如海來說,先前李昭和林妹妹給他們的敲打已經足夠,大棒雖然沒真的打下來,但給他們看一看紅棗,也能讓他們盡快收心。
林氏作為他的大後方,其實隻要維持現狀保持穩定就行,就算像原來一樣有一些利益的缺失他也不介意。
但又不能夠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夠得寸進尺,這個分寸必須要把握好。
也是這些族老從心得夠快,要是他們之前真在林黛玉麵前擺了什麽譜刁難的話,林如海肯定不是就這樣輕飄飄的帶過去了。
這樣一來,就隻是這一個晚上,林如海就靠著自己的人望和李昭前期的鋪墊,擺平了族內的事務。
他說是要既往不咎,但又透露了,李昭在賬房中找出了蛛絲馬跡,已經抓到了他們的把柄,隻是他不會深查下去。
但這也隻是說給他們聽的,不管他往後會不會繼續往下查,他們都會心生忌憚,那行事自然就得小心。
林如海也沒有指望他們一直安分下去,尤其是他遲早還是要離開的。
但這些族老原本就大多沒幾年活頭了,等到他們去了之後,再上來的根基不穩,更得靠著他,這樣又至少能夠保持十到二十年的平穩過渡。
這樣子,也不奢求他們能夠幫上什麽忙,隻要不會拖他的後腿就足以。
等到第二天,林如海自然還得迎來送往一番。
官場的消息是很靈通的,蘇州距離揚州又不遠,上下官員們怎麽可能看不到那裏的腥風血雨。
如今林如海安然抽身,他立下大功、即將回京述職的消息也在兩淮官場廣泛流傳,這時候正是巴結之時。
誰都知道,這一次之後,林如海肯定能夠平步青雲,一洗過去十幾年的晦氣了。
這原本顯得有些冷清的林府老宅,瞬間是門庭若市。
也還好下人們足夠,而且這些人似乎是守著默契一般,前後分批而來,結伴同來的很少。
今天來的知府,明天就是縣令。
上午有幾個附近的員外郎結伴送上厚禮,下午便又有致仕的老前輩發來邀請。
這種情況下,李昭反倒不需要做什麽事情了。
主要是他畢竟沒有經曆過這些,你要說讓他管管內宅的那些人他還可以,但是要這種走得上台麵的迎送之事,就非得要賈璉還有那老管家出馬不可了。
賈璉雖然不情不願卻也沒辦法,他心裏也早就知道,林如海回來他就很難再過之前那種生活了。
而且這段時間他也的確太放浪了些,林如海這明顯是要刻意讓他收收心。
至於會不會又被幾位跟著來的少爺公子勾搭著出去逛逛,那也是晚上了,林如海還管不到那麽寬。
這老宅的下人們都已經歸心,就算不歸心,老管家也有的是手段應對他們,賈府的下人們自然也願意聽令,畢竟賈璉也在一旁。
於是李昭反倒是解放出來了,他也沒有要煙兒、熙兒跟隨,直接就讓他們跟到林如海身邊去了。
正好林如海也需要新的身邊人,這經過了李昭檢驗的,當然很快入眼。
不過李昭卻也沒有再外出去了,因為之前那幾天他已經跑了不少地方,現在也基本放棄了到外麵去尋找簽到地點,徒勞無功,還顯得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尤其是現在賈璉都開始做事了,他不從旁協助也就罷了,還想要出去玩耍?
實際上說是解放,也隻是比之前更輕鬆,大部分時間也沒什麽事情做。
但很明顯林如海存了心要培養他一番,不是那種對下輩子弟的培養,而是要鍛煉他的辦事能力,所以首先要幫他增長見識,盡快脫離奴仆的眼界。
李昭便沒少跟在林如海身邊,偶爾端茶送水,大部分時間屬於旁聽。
這倒讓熙兒、煙兒沒少怨念:敢情您送我們過來就是為了看著你怎麽討好老爺的?
林如海有此心,李昭自然也願意認真學,收獲還是不少的。
尤其是,在這種時候兩大能力最能發揮作用,他甚至還能在會客後,給林如海如實說出他們當時的一些反應來,供林如海參詳。
有些是單純看到記下來,有些則是結合聽到的心聲一起推斷出來的,準確性還是挺高的。
這也令林如海對其更加倚重,快要成左膀右臂了。
時間流逝,又是小十日過去,這一陣子會客風潮才漸漸消退,而族內事務也慢慢穩定,林如海都沒有操什麽心。
最後再帶著林黛玉一起去祭祖,同時也拜祭一下亡妻幼子,也就是林黛玉的娘親弟弟,算是將一開始回來的目的也做完了。
諸事皆定,那自然就要準備離開蘇州,前往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