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放棄
開局賈府小廝,紅樓簽到十年 作者:健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脫了奴籍,離了榮國府,但一時半會兒,李昭還是沒法確定方向,到底要從哪裏先著手。
當初在船上的時候,他的確想好了要去從軍。
但是回到京城,問過賈璉等人之後,他才意識到這時想要從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首先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在京城內的軍隊分為兩種,一種是宮中禁軍,包括大內侍衛和皇宮守衛。
比如賈蓉後來捐的龍禁尉,這是大內侍衛,不過賈蓉那隻是候補,是沒有資格入宮的,所謂的俸祿估計也拿不到手,實際上就等於買了個虛銜,說出去好聽而已。
大內侍衛是別想了,而皇宮守衛,同樣有要求,一些買不到龍禁尉的,就退而求其次,安排進禁軍中去也是好的,反正在哪兒混不是混,在皇宮裏說不定還能見到皇上呢。
現在畢竟不比剛開國那會兒了,禁軍很多時候是裝點門麵的,所以就成了許多權貴曆練子弟的地方,大家都在比背景,沒有背景沒有錢想要進去,根本不可能。
反正這兩種李昭是想都別想了,那還有另外一個途徑,就是京營,也就是京營節度使的那個京營。
當年寧國府的賈代化任京營節度使,後來賈家等四王八公又把王子騰推到了這個位置上。
如今雖然王子騰已經調任九省統製,但他擔任京營節度使多年,總有人脈關係在,恰好王熙鳳就是王家人出身,若是能夠得她幫忙說嘴,李昭說不定有希望進去謀個差使。
不過既然提到王子騰升任了九省統製,督邊去了,那按照李昭的本意,當然是跟著一起去邊疆最好。
要想要立功,邊軍的位置肯定是擺放在京營前麵的。
隻是以王熙鳳現在對他的態度,恐怕這個想法有點難展開。
等到晚餐的時候,李昭突然笑道:“嬸嬸,你說我找個機會,幫你這奴籍一並銷了如何?”
哪知道李嬸卻搖搖頭道:“你便是放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我能在外頭做什麽。”
李昭不由苦笑,的確,他其實也是那麽一說,說完他就知道了。
就連他出來之後都還沒確定好做什麽,李嬸就更別想了,她一輩子也隻知道怎麽伺候人。
而李嬸似乎得了提醒,反過來倒問起他來了:“不過,昭兒你可想好了,要做什麽?”
“唔,嬸嬸覺得,我能做什麽?”
“哎,咱們這出身的,在府裏辦事慣了,隻懂得伺候人的活計,到自己找營生了,卻哪裏有個頭緒。我原本還以為你已經想好了,你這……不然,咱們去求求二爺?”
李昭搖搖頭,他其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有太多想法了,但要實施的前提是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而他現在還沒有。
所以他得先有第一桶金,才去探探別的路子,不管是要參軍還是做官。
何況他現在本來就有些人脈條件了,若是不能夠利用起來,不是反倒虧了?
難道進了軍隊還從大頭兵開始做起?
王家因為王熙鳳的關係反而指望不上,要是能夠讓林如海還有賈府幫忙安排一下就好了。
但同樣的,這也需要錢,林如海畢竟是文官不好插手,所以還得著落在榮國府,而就算是賈璉照顧他,但也得肯出錢,人家才會肯出力,畢竟這也是他們祖上掙來的麵子。
而且還得防著像是孫紹祖那樣的情況,賈赦肯定是不能去找的,李昭現在隻想要前程,在這基礎上才會去考慮女色。
何況孫紹祖最後能夠得到迎春,那是因為人家也有出身,賈赦也不能無視他,最後才拿女兒去抵債,不是李昭這無依無靠的能比的。
他要是去跟賈赦打交道,多半是人財兩空。
這樣一來,就隻能讓賈政幫忙,賈璉在這一塊其實還是說不上什麽話的。
有四王八公的出身背景,雖然賈政總是標榜自己是文官,但他的關係還是在的。
當然這樣一來,他跟榮國府又會纏上一層關係,不過一開始這樣沒事,等自己往後發達了再回來,認與不認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了。
當然李昭也不是那種知恩不報的,隻是這種事情本來就算作一樁交易,大不了到時候相應的奉還,稍微拉他們一把,或者幫他們接收一下落魄的姑娘丫鬟們好了。
“所以我現在得想辦法搞錢,還得想法兒弄到第一桶金。”
之前想到過的蜂窩煤和煤油燈的事情,再次浮上了心頭。
李昭知道他的時間說充足也充足、說不充足卻也真的挺緊的,必須要趁著這個時間,先將路線確定好,早一步走出去早好。
所以他第二天便開始在寧榮街上,打探了一下關於煤炭使用的訊息。
這叫做市場調查,這一步是必須的,李昭總不可能全憑著感覺,或是看過的裏麵的“經驗”,就來認定事情的可行性,然後等到做了出問題了再來後悔吧。
畢竟才剛剛出來,李昭身上的璉二爺小廝的身份烙印還在,大家反倒都願意給個麵子,基本是有問必答。
李昭又通過了他們聯係上了供應煤的商家,一方麵是為了深化調查,一方麵也是自己也需要用到煤。
然後談過了供應煤球的生意後,他便打探了幾句。
通過這番談話,他確定了暫時自己怕是做不成此類生意,因為京城的煤炭生意,雖然並未形成壟斷,但基本都是大家族在行事。
也就是說這是一樁靠背景的生意,因為貨源本來就被那幾家大族把持了,能夠從指縫間漏出一點,也是給有利益關係的散戶。
實際上,這也是很現實的情況。
除非是完全新型的產業,不然哪個時代做生意能完全不靠背景做出來的?
所以才會有所謂的“碳敬”,這不僅是後來向上官行賄的手段,本身也是一條財路。
如果李昭還在榮國府,那可以扯著榮國府的大旗,拉賈璉一起來做事。
但是現在,他已經不好再用榮國府的身份了。
至於扯皇帝的大旗,不要命了?
“看來煤油燈就算能做出來,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因為我沒法接觸到貨源,就算剛開始能靠著先見得到些利益,但別人反應過來之後很快就能搶過去,我根本沒有優勢……”
其實如果一定要去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李昭覺得這樣不劃算,付出和收益相差太大了,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麵不值得,倒不如另尋他路。
要做的話,還是要做那種成本不高、短時收益很快的,反正隻要賺到錢就行了,等做不了了還能賣了換個人情。
當初在船上的時候,他的確想好了要去從軍。
但是回到京城,問過賈璉等人之後,他才意識到這時想要從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首先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在京城內的軍隊分為兩種,一種是宮中禁軍,包括大內侍衛和皇宮守衛。
比如賈蓉後來捐的龍禁尉,這是大內侍衛,不過賈蓉那隻是候補,是沒有資格入宮的,所謂的俸祿估計也拿不到手,實際上就等於買了個虛銜,說出去好聽而已。
大內侍衛是別想了,而皇宮守衛,同樣有要求,一些買不到龍禁尉的,就退而求其次,安排進禁軍中去也是好的,反正在哪兒混不是混,在皇宮裏說不定還能見到皇上呢。
現在畢竟不比剛開國那會兒了,禁軍很多時候是裝點門麵的,所以就成了許多權貴曆練子弟的地方,大家都在比背景,沒有背景沒有錢想要進去,根本不可能。
反正這兩種李昭是想都別想了,那還有另外一個途徑,就是京營,也就是京營節度使的那個京營。
當年寧國府的賈代化任京營節度使,後來賈家等四王八公又把王子騰推到了這個位置上。
如今雖然王子騰已經調任九省統製,但他擔任京營節度使多年,總有人脈關係在,恰好王熙鳳就是王家人出身,若是能夠得她幫忙說嘴,李昭說不定有希望進去謀個差使。
不過既然提到王子騰升任了九省統製,督邊去了,那按照李昭的本意,當然是跟著一起去邊疆最好。
要想要立功,邊軍的位置肯定是擺放在京營前麵的。
隻是以王熙鳳現在對他的態度,恐怕這個想法有點難展開。
等到晚餐的時候,李昭突然笑道:“嬸嬸,你說我找個機會,幫你這奴籍一並銷了如何?”
哪知道李嬸卻搖搖頭道:“你便是放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我能在外頭做什麽。”
李昭不由苦笑,的確,他其實也是那麽一說,說完他就知道了。
就連他出來之後都還沒確定好做什麽,李嬸就更別想了,她一輩子也隻知道怎麽伺候人。
而李嬸似乎得了提醒,反過來倒問起他來了:“不過,昭兒你可想好了,要做什麽?”
“唔,嬸嬸覺得,我能做什麽?”
“哎,咱們這出身的,在府裏辦事慣了,隻懂得伺候人的活計,到自己找營生了,卻哪裏有個頭緒。我原本還以為你已經想好了,你這……不然,咱們去求求二爺?”
李昭搖搖頭,他其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有太多想法了,但要實施的前提是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而他現在還沒有。
所以他得先有第一桶金,才去探探別的路子,不管是要參軍還是做官。
何況他現在本來就有些人脈條件了,若是不能夠利用起來,不是反倒虧了?
難道進了軍隊還從大頭兵開始做起?
王家因為王熙鳳的關係反而指望不上,要是能夠讓林如海還有賈府幫忙安排一下就好了。
但同樣的,這也需要錢,林如海畢竟是文官不好插手,所以還得著落在榮國府,而就算是賈璉照顧他,但也得肯出錢,人家才會肯出力,畢竟這也是他們祖上掙來的麵子。
而且還得防著像是孫紹祖那樣的情況,賈赦肯定是不能去找的,李昭現在隻想要前程,在這基礎上才會去考慮女色。
何況孫紹祖最後能夠得到迎春,那是因為人家也有出身,賈赦也不能無視他,最後才拿女兒去抵債,不是李昭這無依無靠的能比的。
他要是去跟賈赦打交道,多半是人財兩空。
這樣一來,就隻能讓賈政幫忙,賈璉在這一塊其實還是說不上什麽話的。
有四王八公的出身背景,雖然賈政總是標榜自己是文官,但他的關係還是在的。
當然這樣一來,他跟榮國府又會纏上一層關係,不過一開始這樣沒事,等自己往後發達了再回來,認與不認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了。
當然李昭也不是那種知恩不報的,隻是這種事情本來就算作一樁交易,大不了到時候相應的奉還,稍微拉他們一把,或者幫他們接收一下落魄的姑娘丫鬟們好了。
“所以我現在得想辦法搞錢,還得想法兒弄到第一桶金。”
之前想到過的蜂窩煤和煤油燈的事情,再次浮上了心頭。
李昭知道他的時間說充足也充足、說不充足卻也真的挺緊的,必須要趁著這個時間,先將路線確定好,早一步走出去早好。
所以他第二天便開始在寧榮街上,打探了一下關於煤炭使用的訊息。
這叫做市場調查,這一步是必須的,李昭總不可能全憑著感覺,或是看過的裏麵的“經驗”,就來認定事情的可行性,然後等到做了出問題了再來後悔吧。
畢竟才剛剛出來,李昭身上的璉二爺小廝的身份烙印還在,大家反倒都願意給個麵子,基本是有問必答。
李昭又通過了他們聯係上了供應煤的商家,一方麵是為了深化調查,一方麵也是自己也需要用到煤。
然後談過了供應煤球的生意後,他便打探了幾句。
通過這番談話,他確定了暫時自己怕是做不成此類生意,因為京城的煤炭生意,雖然並未形成壟斷,但基本都是大家族在行事。
也就是說這是一樁靠背景的生意,因為貨源本來就被那幾家大族把持了,能夠從指縫間漏出一點,也是給有利益關係的散戶。
實際上,這也是很現實的情況。
除非是完全新型的產業,不然哪個時代做生意能完全不靠背景做出來的?
所以才會有所謂的“碳敬”,這不僅是後來向上官行賄的手段,本身也是一條財路。
如果李昭還在榮國府,那可以扯著榮國府的大旗,拉賈璉一起來做事。
但是現在,他已經不好再用榮國府的身份了。
至於扯皇帝的大旗,不要命了?
“看來煤油燈就算能做出來,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因為我沒法接觸到貨源,就算剛開始能靠著先見得到些利益,但別人反應過來之後很快就能搶過去,我根本沒有優勢……”
其實如果一定要去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李昭覺得這樣不劃算,付出和收益相差太大了,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麵不值得,倒不如另尋他路。
要做的話,還是要做那種成本不高、短時收益很快的,反正隻要賺到錢就行了,等做不了了還能賣了換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