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聽明白這女竊賊身上的寶物,林沐便借口要先行拜訪城中的大儒先行離開。若是真與這夥道人同行,搶回來的東西豈不是要歸還他們?這女竊賊有句話說的沒錯,我憑本事搶回來的東西憑什麽要還給別人。
再度前行了一日,林沐與小丫鬟也終於入了這承德鎮,連日奔波,難免有些疲憊。此時林沐已能感受到驚蟄就在這城中,好吃好喝一頓,去把屬於自己以及將要屬於自己的寶物討回來方是正理。
詩雲“紫塞雙崖出,丹梯百尺懸。草香遮細路,樹老臥晴煙。地為時巡到,山當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駐馬望層巔。”
詩中所述之萬塔黃崖寺,在關內外極富盛名,香客雲集,香火不息。
入夜時分,一位紮著發辮麵容被麵具所覆,身後背負著一個畫軸的女子來到萬塔黃崖寺前,自言自語道:“以前不尊道祖,不信佛陀。現在入了書畫之道,對於道門神通多少有了些敬畏。隻是依舊不信佛緣,不通佛理。萬塔黃崖寺,今日惡客上門了。”
萬塔黃崖寺主持方丈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多年修行佛法,加之麵容慈眉善目,不顯老態,更有得道高僧之姿。方丈身穿赤紅僧袍,在禪房之內打坐修行,但心中似有所擾,一直無法平靜下來。方丈自榻下掏出一封書信,“老衲皈依佛門已久,如今卻連心靜都求不得,難道還要踏入這紛紛擾擾的紅塵世界嗎?”苦思無解,方丈和尚將信件收歸榻下,自己則橫臥於榻上,不過一會,便睡熟了。
禪房外敲門的小和尚喚醒了沉睡之中的方丈。打開房門,小和尚雙手合十先施一禮,“掌門方丈,山門外有師徒一行四人前來投宿。”
“既是我佛門弟子,自引其去禪房休息即可,又何必要來告知於我。”
“方丈有所不知,這師徒四人,師傅自稱三藏法師,大徒弟是個毛臉雷公嘴的行者。二徒弟黑臉短毛,長喙大耳。三徒弟肩扛一副水磨禪杖,挑著行李,身材高大,殺氣外露。如此惡客,小僧不敢擅自決斷,固來向方丈討教。”
方丈雙手合十,話語不見怒意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意味。“阿彌陀佛,汝等如何能以樣貌取人,佛法高深者,亦有麵目醜陋之輩,皈依佛門,要知皮囊相貌皆是虛妄,內心之中的佛性方是根本。速速引我前去。”
“小僧受教,方丈且隨我來。”
隨小和尚來到萬塔黃崖寺山門處,方知小和尚並無虛言,師徒四人除去師傅,剩下三人外貌皆非善類。但修習佛法多年,方丈並無以貌取人之意。走到法師之前,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敢問師弟如何稱呼,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
“貧僧法號三藏,從東土而來,前往西天拜佛求經而去,路過寶刹,借宿一晚,明日便走。”看到方丈身後小和尚目視自己的三個徒弟。法師出言解釋道:“貧僧的三個徒弟雖然樣貌粗鄙,但皆遁入空門,一心向善,貴屬不必擔心。”
“倒是老衲失禮了,師弟海涵,這就為師弟安排住處。”
“多謝師兄,不知師兄如何稱呼?”
“貧僧法號立禪,師弟且隨我來。”說完立禪法師轉身引師徒四人向寺內走去,三藏法師行於前,接下來是扛著鐵棒的行者,牽著白馬的肥頭大耳的二師兄,挑著行李的三師弟。一行人走過,寺內香客僧侶皆議論紛紛,似是驚奇於這一行人的奇怪陣容。
安頓好眾人之後,立禪大師重回禪房,不一會便聽到外麵僧侶的議論。“師弟,今日來到寺中借宿的一行人中,那肥頭大耳的二師兄足足吃了一桶齋飯哩,活像個貪食的精怪。也不知平日裏三藏法師是如何養活自己的這幾個徒兒的。”
“非但如此,這呆子見到貌美的女施主,居然移不開視線,麵露癡迷之色,如此無禮的行徑,絕非出家人所為。”
“還有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不過是送飯的師弟多看了他兩眼,他就捉起鐵棒要打,幸虧被三藏法師製止。三藏法師應是佛法高深之輩,怎就收了如此幾個不省心的徒兒?”
房外的僧人漸行漸遠,聲音也隨風消逝,立禪大師會心一笑,真是個奇怪的組合,倒是願你們能如你所願,取回真經,普渡眾生。立禪大師在禪房內打坐修行,一閉上眼睛,就感受到勁風向自己頭部襲來,側身一閃,鐵棍打在空處。睜開雙眼,三藏法師在地上打坐,他的三個徒弟手持兵刃將自己團團圍住。
“三藏法師此舉何意?”
“為了向立禪大師求取一樣東西,不知大師可否割愛?”
“不知何物,竟勞三藏大師如此?”
三藏法師輕言:“身在棋局,身不由己罷了,立禪大師當能理解貧僧的難處。”
立禪方丈仍舊是一副悲天憫人的麵相,搖了搖頭,“你我皆身在棋局,何談誰能成全誰。”
三藏法師一揮手,鐵棒,釘耙,水磨禪杖同時攻向立禪大師。大師輕呼佛號,手托金色金剛杵,三下金鐵交擊之聲,三人便被立禪大師一一擊退。
立禪大師手托金剛杵,麵目悲苦,輕輕誦道:“佛語有雲,戒貪。”黑臉豬麵的二師兄消失不見。
“佛語有雲,戒嗔。”毛臉雷公嘴的行者抱頭倒在地上,麵色神情極為痛苦。
“佛語有雲,戒癡。”手持水磨禪杖,脖掛碩大念珠的三師弟化作飛灰。
三聲佛語有雲,三藏法師的三個徒弟皆被降伏。三藏法師仍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絲毫不見慌亂。馬蹄陣陣,白馬自前門衝入,躍過三藏法師,馬蹄直踏立禪,行者也不知何時站起身來,鐵棒與馬蹄做夾擊之勢。
“心猿意馬,皆是虛妄。”行者與白馬消散在空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隻在目前!”立禪大師誦道。三藏法師也化作塵埃,消散在空中。
再度前行了一日,林沐與小丫鬟也終於入了這承德鎮,連日奔波,難免有些疲憊。此時林沐已能感受到驚蟄就在這城中,好吃好喝一頓,去把屬於自己以及將要屬於自己的寶物討回來方是正理。
詩雲“紫塞雙崖出,丹梯百尺懸。草香遮細路,樹老臥晴煙。地為時巡到,山當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駐馬望層巔。”
詩中所述之萬塔黃崖寺,在關內外極富盛名,香客雲集,香火不息。
入夜時分,一位紮著發辮麵容被麵具所覆,身後背負著一個畫軸的女子來到萬塔黃崖寺前,自言自語道:“以前不尊道祖,不信佛陀。現在入了書畫之道,對於道門神通多少有了些敬畏。隻是依舊不信佛緣,不通佛理。萬塔黃崖寺,今日惡客上門了。”
萬塔黃崖寺主持方丈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多年修行佛法,加之麵容慈眉善目,不顯老態,更有得道高僧之姿。方丈身穿赤紅僧袍,在禪房之內打坐修行,但心中似有所擾,一直無法平靜下來。方丈自榻下掏出一封書信,“老衲皈依佛門已久,如今卻連心靜都求不得,難道還要踏入這紛紛擾擾的紅塵世界嗎?”苦思無解,方丈和尚將信件收歸榻下,自己則橫臥於榻上,不過一會,便睡熟了。
禪房外敲門的小和尚喚醒了沉睡之中的方丈。打開房門,小和尚雙手合十先施一禮,“掌門方丈,山門外有師徒一行四人前來投宿。”
“既是我佛門弟子,自引其去禪房休息即可,又何必要來告知於我。”
“方丈有所不知,這師徒四人,師傅自稱三藏法師,大徒弟是個毛臉雷公嘴的行者。二徒弟黑臉短毛,長喙大耳。三徒弟肩扛一副水磨禪杖,挑著行李,身材高大,殺氣外露。如此惡客,小僧不敢擅自決斷,固來向方丈討教。”
方丈雙手合十,話語不見怒意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意味。“阿彌陀佛,汝等如何能以樣貌取人,佛法高深者,亦有麵目醜陋之輩,皈依佛門,要知皮囊相貌皆是虛妄,內心之中的佛性方是根本。速速引我前去。”
“小僧受教,方丈且隨我來。”
隨小和尚來到萬塔黃崖寺山門處,方知小和尚並無虛言,師徒四人除去師傅,剩下三人外貌皆非善類。但修習佛法多年,方丈並無以貌取人之意。走到法師之前,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敢問師弟如何稱呼,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
“貧僧法號三藏,從東土而來,前往西天拜佛求經而去,路過寶刹,借宿一晚,明日便走。”看到方丈身後小和尚目視自己的三個徒弟。法師出言解釋道:“貧僧的三個徒弟雖然樣貌粗鄙,但皆遁入空門,一心向善,貴屬不必擔心。”
“倒是老衲失禮了,師弟海涵,這就為師弟安排住處。”
“多謝師兄,不知師兄如何稱呼?”
“貧僧法號立禪,師弟且隨我來。”說完立禪法師轉身引師徒四人向寺內走去,三藏法師行於前,接下來是扛著鐵棒的行者,牽著白馬的肥頭大耳的二師兄,挑著行李的三師弟。一行人走過,寺內香客僧侶皆議論紛紛,似是驚奇於這一行人的奇怪陣容。
安頓好眾人之後,立禪大師重回禪房,不一會便聽到外麵僧侶的議論。“師弟,今日來到寺中借宿的一行人中,那肥頭大耳的二師兄足足吃了一桶齋飯哩,活像個貪食的精怪。也不知平日裏三藏法師是如何養活自己的這幾個徒兒的。”
“非但如此,這呆子見到貌美的女施主,居然移不開視線,麵露癡迷之色,如此無禮的行徑,絕非出家人所為。”
“還有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不過是送飯的師弟多看了他兩眼,他就捉起鐵棒要打,幸虧被三藏法師製止。三藏法師應是佛法高深之輩,怎就收了如此幾個不省心的徒兒?”
房外的僧人漸行漸遠,聲音也隨風消逝,立禪大師會心一笑,真是個奇怪的組合,倒是願你們能如你所願,取回真經,普渡眾生。立禪大師在禪房內打坐修行,一閉上眼睛,就感受到勁風向自己頭部襲來,側身一閃,鐵棍打在空處。睜開雙眼,三藏法師在地上打坐,他的三個徒弟手持兵刃將自己團團圍住。
“三藏法師此舉何意?”
“為了向立禪大師求取一樣東西,不知大師可否割愛?”
“不知何物,竟勞三藏大師如此?”
三藏法師輕言:“身在棋局,身不由己罷了,立禪大師當能理解貧僧的難處。”
立禪方丈仍舊是一副悲天憫人的麵相,搖了搖頭,“你我皆身在棋局,何談誰能成全誰。”
三藏法師一揮手,鐵棒,釘耙,水磨禪杖同時攻向立禪大師。大師輕呼佛號,手托金色金剛杵,三下金鐵交擊之聲,三人便被立禪大師一一擊退。
立禪大師手托金剛杵,麵目悲苦,輕輕誦道:“佛語有雲,戒貪。”黑臉豬麵的二師兄消失不見。
“佛語有雲,戒嗔。”毛臉雷公嘴的行者抱頭倒在地上,麵色神情極為痛苦。
“佛語有雲,戒癡。”手持水磨禪杖,脖掛碩大念珠的三師弟化作飛灰。
三聲佛語有雲,三藏法師的三個徒弟皆被降伏。三藏法師仍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絲毫不見慌亂。馬蹄陣陣,白馬自前門衝入,躍過三藏法師,馬蹄直踏立禪,行者也不知何時站起身來,鐵棒與馬蹄做夾擊之勢。
“心猿意馬,皆是虛妄。”行者與白馬消散在空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隻在目前!”立禪大師誦道。三藏法師也化作塵埃,消散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