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不能視,林沐還是第一時間給了這個所謂的僧人答複。自己此行關乎到妍冰性命,若是因過於謹慎錯失機會,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法師盡管問之,在下自當如實回答。”
“善。”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
父母師長、親朋好友、紅顏知己的身影一一自林沐眼前掠過,“自然是有的。”
“那施主可願為他們付出生命?”
林沐沉吟一會兒,真要貿然說為別人拋灑熱血,林沐自知做不到,所謂的挽救他人性命,也隻是停留在一定的基礎之上。
“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能。”林沐麵上有些羞愧,並非所有人對自己的好自己皆能有所回報。
“施主無需自責,此乃人之常情,施主能直言不諱,便已經稱得上極有勇氣了。此外,還有第三問。”
“法師問便是了。”
“王朝興衰,苦的是百姓,是這麵朝黃土的苦命之人。如若有朝一日施主的性命便能換得這天下蒼生安寧,施主可願為眾生赴死?”
林沐這倒是未曾猶豫,立馬回答道:“不願,在下不過是個匹夫,如何敢以一人命運去賭這天下萬民?在下也非是不知眾生疾苦,但真若是想要有所作為,也要先保住自己才是。”
“善。
聽施主所言,便知施主也是深有佛緣之人。將來無論是身在江湖,還是高居廟堂,都願施主能守住這份本真,莫要被俗世汙濁。”
林沐:這逢人就說有緣的壞毛病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莫非根正是封神演義中那個小聖人?
玩笑之語,莫要在意。
待林沐恢複視線,便見自己正在一方演武場之上,身邊的雲初晴和小丫鬟已經不見蹤影。
……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仍是一樣的路數,隻是這次應在了妍冰身上。
“有的。”小丫鬟臉上泛起紅暈,這法師,無緣無故問這些做甚?
“那施主可願為他付出性命?”
小丫鬟眼前浮現出林沐的笑容,答道:“此生為他而生,自願為他而死。”
“大善!願為他人犧牲之愛,令人動容。
施主可要聽下那位施主的答案?”
小丫鬟果斷拒絕,“自主母收養我們姐妹,養育我等,授我等武藝,我便知此後這命便是公子的。
初時尚有些不忿,但在陰影中見到他逐漸長大,觀其喜怒哀樂,明其憎惡愚蠢,越來越覺得這人便是足以讓自己托付終生的男子。
若是我福薄,未能陪他走完這一生,為他而死也算不上什麽遺憾。”
一陣沉默過後,又聽到僧人的言語,“女施主與那位施主的緣法,深厚的很。而且你和他都與我佛門甚是有緣,有朝一日,可能會雙雙入我佛門。”
“法師可還有第三問?”
“無需再問,貧僧已經明了,去吧。”
待小丫鬟目能視物,發覺自己立在一處佛堂之中,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正微笑著目視自己。
……
“貧僧有三問,施主可否答之?”
雲初晴心道:這些臭和尚在故弄什麽玄虛?此時我等為刀俎,你等為魚肉,安心獻出多年積累便是。
“可。”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
“有。”
“施主可願為他付出生命?”
“願。”
“那施主…”
話還沒等說完,便被雲初晴打斷,“大師已經問了三個問題,何必還要贅言,放我進懸空豈不是你也能省些事來?”
這女施主好強的防範心,不過這樣也好。
隻聞一句佛號,雲初晴便見此時自己正處在一處屋舍之內,一排排經卷排列在書架之上。
“施主可取三冊,多了反而不美。”
雲初晴欠身行禮,“謝法師贈經。”
“這位師弟,你可有所愛之人?”
文秀小和尚摸摸自己的光頭,說道:“小僧知道這一題的答案,遁入空門,世間情愛為小愛,普渡眾生為大愛。
可小僧既是出家人,自然不會打誑語。小僧以眾生為念,可卻要更加掛念自己的師傅。
他這一生曆經何止百戰,鎮壓了不知多少魔頭,小僧隻願其能安享晚年,有一個好的結局。”
“善,我等雖遁入空門,可卻實難掙脫情感的樊籠,也無需去掙脫,順其自然便好。”
“師兄高見。”
“師弟,你可願為尊師付出性命?”
“實不相瞞,小僧以前曾與家師論及此事,家師有言,若真有一日其遭遇不測,那便是他的命數,告誡小僧不必強行去救。”
“那師弟作何想法?”
“自然還是要盡力一博,如若到時退避,終將會成為小僧的魔障。”
“善。”
“第三問可是問眾生?”
“無需第三問,貧僧已經有了答案。”
“阿彌陀佛。”
兩人同誦一聲佛號,文秀小和尚便見自己出現在一處禪房之中。自己身前放有一錦蘭袈裟,在這袈裟後,四個小沙彌垂手而立。
……
“師兄,敢問您可有所愛之人?”
獨臂老和尚笑道:“貧僧已經這麽一大把年紀,再說情愛難免有些為老不尊,尚是少年之時,確實曾經惦念過別家的俊俏小娘,隻是如今,我在意的,隻有我那文秀徒兒和多年未見的林沐徒兒。”
“阿彌陀佛,師兄之灑脫,師弟敬佩,師兄來懸空所為何事?”
“為文秀徒兒尋一機緣,見一見我的林沐徒兒。”
“文秀法師已然尋到了他的機緣,師兄不必費心,其年紀雖小,但貧僧見其內心澄澈,當為佛子。”
徒弟被誇獎,獨臂老和尚顯然有些得意。到了這般年紀,誰還去在乎個人得失,後輩子弟有出息才是心中掛念之事。
“至於那位林施主,在這懸空寺,另有一份他的機緣,待其將這份機緣收入囊中,我自然會安排師兄與其相見。”
“多謝師弟。”
“同屬佛門中人,無需客氣。”
“阿彌陀佛。”
……
懸空出世,明心三問過後,似乎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求經文得經文,求佛法得佛法,求神通得神通,甚至是求氣運,都得到了氣運。
“法師盡管問之,在下自當如實回答。”
“善。”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
父母師長、親朋好友、紅顏知己的身影一一自林沐眼前掠過,“自然是有的。”
“那施主可願為他們付出生命?”
林沐沉吟一會兒,真要貿然說為別人拋灑熱血,林沐自知做不到,所謂的挽救他人性命,也隻是停留在一定的基礎之上。
“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能。”林沐麵上有些羞愧,並非所有人對自己的好自己皆能有所回報。
“施主無需自責,此乃人之常情,施主能直言不諱,便已經稱得上極有勇氣了。此外,還有第三問。”
“法師問便是了。”
“王朝興衰,苦的是百姓,是這麵朝黃土的苦命之人。如若有朝一日施主的性命便能換得這天下蒼生安寧,施主可願為眾生赴死?”
林沐這倒是未曾猶豫,立馬回答道:“不願,在下不過是個匹夫,如何敢以一人命運去賭這天下萬民?在下也非是不知眾生疾苦,但真若是想要有所作為,也要先保住自己才是。”
“善。
聽施主所言,便知施主也是深有佛緣之人。將來無論是身在江湖,還是高居廟堂,都願施主能守住這份本真,莫要被俗世汙濁。”
林沐:這逢人就說有緣的壞毛病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莫非根正是封神演義中那個小聖人?
玩笑之語,莫要在意。
待林沐恢複視線,便見自己正在一方演武場之上,身邊的雲初晴和小丫鬟已經不見蹤影。
……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仍是一樣的路數,隻是這次應在了妍冰身上。
“有的。”小丫鬟臉上泛起紅暈,這法師,無緣無故問這些做甚?
“那施主可願為他付出性命?”
小丫鬟眼前浮現出林沐的笑容,答道:“此生為他而生,自願為他而死。”
“大善!願為他人犧牲之愛,令人動容。
施主可要聽下那位施主的答案?”
小丫鬟果斷拒絕,“自主母收養我們姐妹,養育我等,授我等武藝,我便知此後這命便是公子的。
初時尚有些不忿,但在陰影中見到他逐漸長大,觀其喜怒哀樂,明其憎惡愚蠢,越來越覺得這人便是足以讓自己托付終生的男子。
若是我福薄,未能陪他走完這一生,為他而死也算不上什麽遺憾。”
一陣沉默過後,又聽到僧人的言語,“女施主與那位施主的緣法,深厚的很。而且你和他都與我佛門甚是有緣,有朝一日,可能會雙雙入我佛門。”
“法師可還有第三問?”
“無需再問,貧僧已經明了,去吧。”
待小丫鬟目能視物,發覺自己立在一處佛堂之中,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正微笑著目視自己。
……
“貧僧有三問,施主可否答之?”
雲初晴心道:這些臭和尚在故弄什麽玄虛?此時我等為刀俎,你等為魚肉,安心獻出多年積累便是。
“可。”
“施主可有所愛之人?”
“有。”
“施主可願為他付出生命?”
“願。”
“那施主…”
話還沒等說完,便被雲初晴打斷,“大師已經問了三個問題,何必還要贅言,放我進懸空豈不是你也能省些事來?”
這女施主好強的防範心,不過這樣也好。
隻聞一句佛號,雲初晴便見此時自己正處在一處屋舍之內,一排排經卷排列在書架之上。
“施主可取三冊,多了反而不美。”
雲初晴欠身行禮,“謝法師贈經。”
“這位師弟,你可有所愛之人?”
文秀小和尚摸摸自己的光頭,說道:“小僧知道這一題的答案,遁入空門,世間情愛為小愛,普渡眾生為大愛。
可小僧既是出家人,自然不會打誑語。小僧以眾生為念,可卻要更加掛念自己的師傅。
他這一生曆經何止百戰,鎮壓了不知多少魔頭,小僧隻願其能安享晚年,有一個好的結局。”
“善,我等雖遁入空門,可卻實難掙脫情感的樊籠,也無需去掙脫,順其自然便好。”
“師兄高見。”
“師弟,你可願為尊師付出性命?”
“實不相瞞,小僧以前曾與家師論及此事,家師有言,若真有一日其遭遇不測,那便是他的命數,告誡小僧不必強行去救。”
“那師弟作何想法?”
“自然還是要盡力一博,如若到時退避,終將會成為小僧的魔障。”
“善。”
“第三問可是問眾生?”
“無需第三問,貧僧已經有了答案。”
“阿彌陀佛。”
兩人同誦一聲佛號,文秀小和尚便見自己出現在一處禪房之中。自己身前放有一錦蘭袈裟,在這袈裟後,四個小沙彌垂手而立。
……
“師兄,敢問您可有所愛之人?”
獨臂老和尚笑道:“貧僧已經這麽一大把年紀,再說情愛難免有些為老不尊,尚是少年之時,確實曾經惦念過別家的俊俏小娘,隻是如今,我在意的,隻有我那文秀徒兒和多年未見的林沐徒兒。”
“阿彌陀佛,師兄之灑脫,師弟敬佩,師兄來懸空所為何事?”
“為文秀徒兒尋一機緣,見一見我的林沐徒兒。”
“文秀法師已然尋到了他的機緣,師兄不必費心,其年紀雖小,但貧僧見其內心澄澈,當為佛子。”
徒弟被誇獎,獨臂老和尚顯然有些得意。到了這般年紀,誰還去在乎個人得失,後輩子弟有出息才是心中掛念之事。
“至於那位林施主,在這懸空寺,另有一份他的機緣,待其將這份機緣收入囊中,我自然會安排師兄與其相見。”
“多謝師弟。”
“同屬佛門中人,無需客氣。”
“阿彌陀佛。”
……
懸空出世,明心三問過後,似乎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求經文得經文,求佛法得佛法,求神通得神通,甚至是求氣運,都得到了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