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上天師觀,修道守真名不顯。
道觀之中,公孫女冠正全神貫注的撥弄著桌案上的算籌。掌教孟真人剛剛才授課完畢,現在是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
桌案之上,除了算籌,還擺放著諸多書籍,材料各不相同,竹簡,錦緞,還有宣紙等等。拋開書籍裏的內容不談,光是材料便生動的展現了紙張從無到有的發展曆程。
手中不斷地寫寫算算,公孫女冠似乎對這事極感興趣,以致於孟真人走到自己身邊都未曾察覺。
“公孫,如今可是算出了結果?”
原本正專心計算的公孫婷突然聽到有人說話,執筆的手一頓,立馬一攤墨跡便毀掉了才寫下的字。
雖然這個結果不難計算,但是自己辛勞的成果被毀,小姑娘還是老大的不樂意。不過她自小生在名門,當然不會因此少了禮儀。
起身對著孟真人做了個道揖,語氣有些沉悶地說道:“倒是有了答案,為了避免因疏忽而出錯,小道還又演算了兩遍。隻是這答案吧,著實令人難以置信。”
“哦?那可得說出來聽聽,天師觀術算第一的結果,到底是怎麽個不可置信法。”
這一刻,孟真人絲毫沒有什麽得道高人的覺悟,眉目飛舞,熱情的像山下村子裏剛剛及冠的大小夥子。
方才的一丟丟不快此刻也已經消失不見,公孫婷的小臉上,又重新洋溢著笑容。
“根據以往的曆書和史料中的記載推算,天下大變之期,就在明年。”
在公孫婷眼中似乎是足以影響天下局勢的大事,在孟真人看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看到孟真人滿不在乎的樣子,小姑娘滿是疑惑,問道:“觀中莫非早已知道此事?”
“知道,此前便有喜歡術算的道士推算過。”
“那觀中可做了什麽布置?”
“一點都無,這個結果,並不算是什麽出人意表之事,公孫又為何會說它與天下運勢息息相關?”
“典籍中記載,妖星現,主牝雞司晨。婦人幹政,天下不日便將大變。”
孟真人仍是不當回事,回應道:“這典籍應當是儒家所著。儒家提出天人感應說,是為了限製君權,均衡朝堂,說到底,還是擔心帝王權柄過重,肆意妄為。至於其中的內容,天地間有了災禍便是君王失德,為師並不讚同。
而且,提出天人感應說之時,方才經曆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事,掌控朝堂的,乃是有品級的士族,製約皇帝,隻能通過學說來完成。哪像現在,文官集團已經成了氣候,這些所謂的文人雅士,最喜歡引經據典,抨擊朝政。帝王對於朝政的完全把控,早已經成了奢望。”
“掌教的意思是,這個典籍所記載的內容是錯的?”
“倒也不盡然,不過修道修的便是去偽存真的過程,對於三教中的學說,莫要盲目盡信,得親自核查過才做得數。”
小姑娘有些沮喪,“那豈不是小道辛苦才算出來的結果,便沒了什麽意義?”
“對於天師觀,或許確實少了點意義,不過對於朝堂,還是有的可利用之處。別的不說,到時候皇帝和他的寵妃就得焦頭爛額,那些文官的口誅筆伐,便有的他受的。”
小姑娘還是不太甘心,似乎是想起了什麽,在桌案上一頓翻找,找到了那本可以作為例證的史料,《新唐書》。
“掌教請看,《新唐書》記載了妖星三次出現,而它每次到來,都恰逢時局動蕩,這應當不是巧合便可以說過去的吧。”
“第一次記載,九月丁醜,有星如半月,見於西方。
於此年,女帝廢三子皇位,立四子為帝,二子亡於巴州,李績之孫起兵反武,兵敗被殺,牽連者眾,未過幾年,女帝登基。牝雞司晨用在此處,好像也不錯。隻不過,那個女子能登上皇位,是因其心機手段,格局見識皆是一流,可不是什麽妖星帶來的機會。”
小姑娘則是被驚詫的合不攏嘴,書頁翻動,剛至第二處,便聽到孟真人繼續說道:
“第二次記載,閏月辛酉朔,有彗星於西方,長數丈,至五月乃滅。
此時的焦點,則是藩鎮割據與安史之亂,玄宗皇帝為求自保,馬嵬坡下賜死寵妃楊玉環。看起來似乎也與牝雞司晨扯的上關係,實際上這個局麵卻是因帝王昏庸,寵信奸佞造成的。
至於第三次,開成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於危,長七尺餘,西指南鬥。凡彗星晨出則西指,夕出則東指,乃常也。未有遍指四方,淩犯如此之甚者。
彗尾遍指四方,似乎是表明危機已經遠遠大過前兩次,實際上也確實如此。此時的唐王朝積重難返,甘露之變後,宦官當政,文人官員競相攀附。照為師來說,此時王朝經過多年征戰,早已經爛到了根上,牝雞司晨用在此處,也是太過勉強。”
再看公孫小姑娘,眼中盡是崇拜之色,也是,任誰也想不到,自家師傅竟然如此博學。
“師傅又是為何會知道這些?”
“為師與你一般年紀時,對道門前輩袁天罡與李淳風甚是推崇,恨未生在那個時代,一覽二人風采!再加上唐朝之時,道門乃是國教,對於唐王朝,總是多了些好感,幾番了解,才有了今日見識。”
“師傅也當真好記性,若是小道,怕是早都忘了。”
說到這,孟真人差點老臉一紅,總不能說自己為了開導你,特意又去背了一遍,至於為何是新唐書,自是起了卦的。
趁熱打鐵,孟真人又說道:“公孫,為師亦知你憂心父母,可未知之事本就有諸多變數,無需太過在意。況且窺探未來,便免不了要承受因果。最重要的是,令尊劍道通神,這世間少有幾人能與其相抗。”
小姑娘雖然未必全都能聽進去,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陰陽術數,卦象卜算,確實可以窺得一角未來,但這世間萬事,最難推算的,莫過於人心啊!”
道觀之中,公孫女冠正全神貫注的撥弄著桌案上的算籌。掌教孟真人剛剛才授課完畢,現在是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
桌案之上,除了算籌,還擺放著諸多書籍,材料各不相同,竹簡,錦緞,還有宣紙等等。拋開書籍裏的內容不談,光是材料便生動的展現了紙張從無到有的發展曆程。
手中不斷地寫寫算算,公孫女冠似乎對這事極感興趣,以致於孟真人走到自己身邊都未曾察覺。
“公孫,如今可是算出了結果?”
原本正專心計算的公孫婷突然聽到有人說話,執筆的手一頓,立馬一攤墨跡便毀掉了才寫下的字。
雖然這個結果不難計算,但是自己辛勞的成果被毀,小姑娘還是老大的不樂意。不過她自小生在名門,當然不會因此少了禮儀。
起身對著孟真人做了個道揖,語氣有些沉悶地說道:“倒是有了答案,為了避免因疏忽而出錯,小道還又演算了兩遍。隻是這答案吧,著實令人難以置信。”
“哦?那可得說出來聽聽,天師觀術算第一的結果,到底是怎麽個不可置信法。”
這一刻,孟真人絲毫沒有什麽得道高人的覺悟,眉目飛舞,熱情的像山下村子裏剛剛及冠的大小夥子。
方才的一丟丟不快此刻也已經消失不見,公孫婷的小臉上,又重新洋溢著笑容。
“根據以往的曆書和史料中的記載推算,天下大變之期,就在明年。”
在公孫婷眼中似乎是足以影響天下局勢的大事,在孟真人看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看到孟真人滿不在乎的樣子,小姑娘滿是疑惑,問道:“觀中莫非早已知道此事?”
“知道,此前便有喜歡術算的道士推算過。”
“那觀中可做了什麽布置?”
“一點都無,這個結果,並不算是什麽出人意表之事,公孫又為何會說它與天下運勢息息相關?”
“典籍中記載,妖星現,主牝雞司晨。婦人幹政,天下不日便將大變。”
孟真人仍是不當回事,回應道:“這典籍應當是儒家所著。儒家提出天人感應說,是為了限製君權,均衡朝堂,說到底,還是擔心帝王權柄過重,肆意妄為。至於其中的內容,天地間有了災禍便是君王失德,為師並不讚同。
而且,提出天人感應說之時,方才經曆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事,掌控朝堂的,乃是有品級的士族,製約皇帝,隻能通過學說來完成。哪像現在,文官集團已經成了氣候,這些所謂的文人雅士,最喜歡引經據典,抨擊朝政。帝王對於朝政的完全把控,早已經成了奢望。”
“掌教的意思是,這個典籍所記載的內容是錯的?”
“倒也不盡然,不過修道修的便是去偽存真的過程,對於三教中的學說,莫要盲目盡信,得親自核查過才做得數。”
小姑娘有些沮喪,“那豈不是小道辛苦才算出來的結果,便沒了什麽意義?”
“對於天師觀,或許確實少了點意義,不過對於朝堂,還是有的可利用之處。別的不說,到時候皇帝和他的寵妃就得焦頭爛額,那些文官的口誅筆伐,便有的他受的。”
小姑娘還是不太甘心,似乎是想起了什麽,在桌案上一頓翻找,找到了那本可以作為例證的史料,《新唐書》。
“掌教請看,《新唐書》記載了妖星三次出現,而它每次到來,都恰逢時局動蕩,這應當不是巧合便可以說過去的吧。”
“第一次記載,九月丁醜,有星如半月,見於西方。
於此年,女帝廢三子皇位,立四子為帝,二子亡於巴州,李績之孫起兵反武,兵敗被殺,牽連者眾,未過幾年,女帝登基。牝雞司晨用在此處,好像也不錯。隻不過,那個女子能登上皇位,是因其心機手段,格局見識皆是一流,可不是什麽妖星帶來的機會。”
小姑娘則是被驚詫的合不攏嘴,書頁翻動,剛至第二處,便聽到孟真人繼續說道:
“第二次記載,閏月辛酉朔,有彗星於西方,長數丈,至五月乃滅。
此時的焦點,則是藩鎮割據與安史之亂,玄宗皇帝為求自保,馬嵬坡下賜死寵妃楊玉環。看起來似乎也與牝雞司晨扯的上關係,實際上這個局麵卻是因帝王昏庸,寵信奸佞造成的。
至於第三次,開成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於危,長七尺餘,西指南鬥。凡彗星晨出則西指,夕出則東指,乃常也。未有遍指四方,淩犯如此之甚者。
彗尾遍指四方,似乎是表明危機已經遠遠大過前兩次,實際上也確實如此。此時的唐王朝積重難返,甘露之變後,宦官當政,文人官員競相攀附。照為師來說,此時王朝經過多年征戰,早已經爛到了根上,牝雞司晨用在此處,也是太過勉強。”
再看公孫小姑娘,眼中盡是崇拜之色,也是,任誰也想不到,自家師傅竟然如此博學。
“師傅又是為何會知道這些?”
“為師與你一般年紀時,對道門前輩袁天罡與李淳風甚是推崇,恨未生在那個時代,一覽二人風采!再加上唐朝之時,道門乃是國教,對於唐王朝,總是多了些好感,幾番了解,才有了今日見識。”
“師傅也當真好記性,若是小道,怕是早都忘了。”
說到這,孟真人差點老臉一紅,總不能說自己為了開導你,特意又去背了一遍,至於為何是新唐書,自是起了卦的。
趁熱打鐵,孟真人又說道:“公孫,為師亦知你憂心父母,可未知之事本就有諸多變數,無需太過在意。況且窺探未來,便免不了要承受因果。最重要的是,令尊劍道通神,這世間少有幾人能與其相抗。”
小姑娘雖然未必全都能聽進去,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陰陽術數,卦象卜算,確實可以窺得一角未來,但這世間萬事,最難推算的,莫過於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