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對唐繼光有意見而已,唐繼光對於毛文龍可沒有意見,而且有心拉攏。再則唐繼光相信毛文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隻要唐繼光在東江鎮一天,沒有唐繼光點頭,毛文龍調的走嗎?
自然是調不了!
而毛文龍有沒有資本和唐繼光掰手腕嗎?
還是沒有!
毛文龍除是依附唐繼光外,就唯有成為一個受氣包。
毛文龍這樣的梟雄,願意成為一個受氣包嗎?
唐繼光看著毛文龍,問道:“振南似乎心中有所定計,不論對錯,不妨說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軍門此言太妙了!眾人拾柴火焰高!下官也第一次聽聞如此有深意的話!”唐繼光話音剛落,寧完我已經一臉諂媚的說了一聲。
唐繼光沒有好氣的撇了寧完我一眼,你丫諂媚也不看什麽場合。
不過其他人的目光也落在了毛文龍身上,不少東江鎮的將官都目露不屑。仿佛在說,軍門,這家夥不過在裝.逼而已,我們都沒有想到,這家夥那裏可能想到什麽計策來呢!
毛文龍本來想隨便找句話搪塞一下唐繼光的,但看到諸將的目光,毛文龍也火了。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想他毛文龍好歹也是武舉人,從軍幾十年,大小戰十數,要資曆有資曆,要文化有問話!難道連一幫丘八都鎮不住嗎?
深呼吸一口氣,壓住心中幾欲噴發的怒火,毛文龍鐵青著臉對唐繼光抱拳,說道:“承蒙軍門賞識,末將就在這裏大膽一說。此遼東之女真並非僅有建州女真一支,還有北山女真!也就是生女真,他們活於黑水(黑龍江)一帶,及更北!末將聞軍門有大船十數艘,何不遣之以穀物、絹布、鐵器、烈酒市之。若有機會,可以尋一二當地豪強扶之,以刀劍利弓裝備其部曲,擾女真之後,豈不更妙哉?”
“大善!”寧完我失聲讚道。
陳良策、張盤、趙德昌、李光榮等大將聞言,都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這毛文龍肚子裏麵,似乎還真有幾分墨水啊?
尚學禮、王輔、尤景和、孔孟才等毛文龍的舊部,都目光複雜的看著毛文龍。即為毛文龍而驕傲,但又害怕毛文龍會被東江鎮舊將打壓,導致他們這些人也被牽連。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啊!再說,他們也不是什麽強龍,最多也就算是一條青花蛇罷了!
不提下麵的人作如何想,唐繼光卻是大為驚喜。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這事兒呢?雖然說扶持當地女真人給後金添亂子有些異想天開,甭提現在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紀,黑龍江往北一帶都是人煙稀少,現在恐怕更沒有多少人。
不過從他們手中換馬卻是好事情!因為地廣人稀,在那些地方的牧民,往往一戶人就好幾十匹馬,成百上千頭羊。生活質量低下,隻需要花費很少的代價就可以買到大量的戰馬!唯一麻煩的就是尋找航道,特別是冬天的時候,經常流了幾座冰山南下,如果撞上了,可就是又一出鐵達尼號了。
“軍門!末將在這裏也生出一條計策了!”唐政重猛的插口。
“哦!”唐繼光也頗為高興,雖然說毛文龍的辦法比較好,但誰會嫌棄戰馬多的?這東西在戰場上的消耗可不比兵器少,而生產速度卻比兵器還慢幾百倍。退一步說,自己用不了,賣到江南那些富得漏油的商人那裏,更是少不了錢銀。
唐政重沉聲說道:“軍門,日本以北有一島,名為蝦夷島。島上蝦夷人以遊牧為生,每年都往日本販賣數百馬。還有日本北部也有馬匹生產,軍門可以派船隊到當地,甚至派兵占據蝦夷島!現在蝦夷島為鬆前家所支配!其石高不過是一萬石而已!按照一百石五足輕的最大出兵數量,鬆前家不足為慮!”
唐冬元猛的咦了一聲。
“怎麽了?”唐繼光看向唐冬元。
唐冬元告了一聲罪,拱手道:“軍門,下官在前些日子聽聞日本來的商人,帶來了金砂兌換銅錢(注)。下官好奇聽了聽,據說是從日本最北麵的地方來的,好像就是出自唐將軍剛才口中的鬆前家。”
(注:日本當時的流通貨幣還是銅錢而已,金銀並不怎麽流通,算是半個貨物。而這些銅錢並非是都日本鑄造的,日本流通的是中國的銅錢永樂通寶。不過因為技術的原因,不太受百姓接納,大部分永樂通寶都是來自大明鑄造。所以經常出現,帶著一船貨物到中國販賣,帶著一船銅錢回去的情況。)
“哦?那產地叫什麽名字,唐大人可還記得?”唐政重問道。
“好像叫什麽禮子。”唐冬元想了想,說道。
“應該是禮髭,這地方定然是鬆前家的地方!末將當初聽一出仕過鬆前家的友人說過!”唐政重一臉肯定的說道。
唐繼光激動了!這可是金礦啊!在大明金銀對比非常厲害,一比十!哪怕這金礦一個月才出產數百兩黃金,也有好幾千兩銀啊!
特別是現在唐繼光的錢非常缺,剛剛在遼東招募了三萬新兵,加上東江軍自行招募的,陸陸續續將約莫有一萬人左右。這也就是四萬人了!不僅僅是招募的問題,還要裝備和訓練的錢。
唐繼光現在用兩眼放光來形容都不為過了!鬆前家不過五百人罷了!而且以小日本那半兵半農的質量,還有那所謂的城,都是用木頭支撐。唐繼光可以想象,一艘一千料的福船運載的水手士兵就足矣貢獻鬆前家了。而這得到的則是一片廣袤的牧場和一座金礦!
有比這更加好賺的嗎?
特別是現在的情況,因為唐繼光的牽製,現在日本重新陷入分裂中,近畿一帶的小胖子豐臣秀賴因為重兵防禦唐繼光,再加上手上人才不多,對於其他分裂的大名無力討伐。
使得日本北部再次處於分裂狀態。關東的德川家、越後的鬆平家,重新燃燒野心的陸奧獨眼龍伊達政宗,想恢複昔日上杉謙信時輝煌的上杉景勝,還有出羽的最上家,這可是足足擁有百萬石的大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散勢力,比如南部、輕津、佐竹、鼻山、龜田等五六家二萬石以上的勢力。
日本根本沒有人能夠騰出手來支援鬆前家。
鎮撫孫繼海忽然插口道:“軍門,九州靠近朝鮮。軍門何不命真田幸村等日本大將從九州出兵朝鮮,配合我東江軍,前後夾擊,豈不是更妙哉?”
唐繼光還沒有說話,寧完我已經出列,激動的反對道:“軍門!萬萬不可啊!”
“是啊!軍門,此事當萬萬不可為啊!要不然就算是綾陽君、仁穆王後也不會站在我們這裏,他們很可能會拋開成見,和朝鮮國王團結在一起!”張盤緊隨寧完我後麵,勸諫道。
唐繼光也沒有絲毫如同孫繼海的意思,反而深有同感的點下頭,說道:“當初日本入侵朝鮮,犯下不知道多少大惡。本官所持之大義,正是當初我大明支援朝鮮,對朝鮮之再造之恩。今天卻連同昔日仇寇攻之,朝鮮人會作何等想法?他們隻會認為大明背叛了道義,朝鮮人對大明感到憤怒,這事情萬萬不可為之!”
“是,末將剛才的計策太冒失了!”孫繼海慌忙告罪。
“言者無罪!”唐繼光並沒有怪罪,反而寬慰孫繼海。
“軍門,那什麽時候出兵朝鮮呢?何人出戰,何人留守,何人負責運糧,糧倉駐點何處。何處主攻,何處佯攻,分別幾路,出兵幾何?”王一寧一溜煙的將問題拋出來。
別看這些問題都是幾個字組成的,但解決起來,千言萬語解釋都是輕的。
唐繼光也沒有準備自己一個人完全解決了,將問題交給手下人決定,糧倉駐點、何人負責運糧這些,雖然交給文官王一寧、寧完我、唐冬元等人負責了。何人出戰、何人留守、出兵幾何,唐繼光讓毛文龍、陳良策、張盤、唐政重等人商議,將名單交給自己。
唐繼光隻是負責決定出兵日期,出兵日期定在八月下旬。這個時候已經接近秋收。而朝鮮兵力雖然多,但兵製模仿大明,類似軍戶那樣,半兵半農的。秋收的時候很難招募到足夠的士兵,而東江軍則不然。
因為是職業軍,隻是需要調集民夫運送糧草。但前期距離前線比較近,可以用輔兵、新兵代替。實在不行,別忘記現在可是秋收,完全可以就食於敵。等秋收完畢了,這個時候征調民夫也不晚。
當然了,也並非沒有缺點。秋收過後很快就是冬天,寒冷的天氣會對明軍造成極大的打擊。不過唐繼光自詡可以拉攏到綾陽君和仁穆王後做內應,有了內應,自然不懼朝鮮軍了。
下麵的文武官員見唐繼光都把事情定下了,都出列告退。
唐繼光也有些累了,雖然說坐船比較舒服,但海上海浪大。一下船就來白虎堂議事,之前還興奮支持著沒有什麽感覺,時間長了,唐繼光也不支了。
也懶得挽留,文武官員也看出唐繼光臉上的疲倦,不敢打擾,加快腳步離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自然是調不了!
而毛文龍有沒有資本和唐繼光掰手腕嗎?
還是沒有!
毛文龍除是依附唐繼光外,就唯有成為一個受氣包。
毛文龍這樣的梟雄,願意成為一個受氣包嗎?
唐繼光看著毛文龍,問道:“振南似乎心中有所定計,不論對錯,不妨說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軍門此言太妙了!眾人拾柴火焰高!下官也第一次聽聞如此有深意的話!”唐繼光話音剛落,寧完我已經一臉諂媚的說了一聲。
唐繼光沒有好氣的撇了寧完我一眼,你丫諂媚也不看什麽場合。
不過其他人的目光也落在了毛文龍身上,不少東江鎮的將官都目露不屑。仿佛在說,軍門,這家夥不過在裝.逼而已,我們都沒有想到,這家夥那裏可能想到什麽計策來呢!
毛文龍本來想隨便找句話搪塞一下唐繼光的,但看到諸將的目光,毛文龍也火了。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想他毛文龍好歹也是武舉人,從軍幾十年,大小戰十數,要資曆有資曆,要文化有問話!難道連一幫丘八都鎮不住嗎?
深呼吸一口氣,壓住心中幾欲噴發的怒火,毛文龍鐵青著臉對唐繼光抱拳,說道:“承蒙軍門賞識,末將就在這裏大膽一說。此遼東之女真並非僅有建州女真一支,還有北山女真!也就是生女真,他們活於黑水(黑龍江)一帶,及更北!末將聞軍門有大船十數艘,何不遣之以穀物、絹布、鐵器、烈酒市之。若有機會,可以尋一二當地豪強扶之,以刀劍利弓裝備其部曲,擾女真之後,豈不更妙哉?”
“大善!”寧完我失聲讚道。
陳良策、張盤、趙德昌、李光榮等大將聞言,都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這毛文龍肚子裏麵,似乎還真有幾分墨水啊?
尚學禮、王輔、尤景和、孔孟才等毛文龍的舊部,都目光複雜的看著毛文龍。即為毛文龍而驕傲,但又害怕毛文龍會被東江鎮舊將打壓,導致他們這些人也被牽連。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啊!再說,他們也不是什麽強龍,最多也就算是一條青花蛇罷了!
不提下麵的人作如何想,唐繼光卻是大為驚喜。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這事兒呢?雖然說扶持當地女真人給後金添亂子有些異想天開,甭提現在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紀,黑龍江往北一帶都是人煙稀少,現在恐怕更沒有多少人。
不過從他們手中換馬卻是好事情!因為地廣人稀,在那些地方的牧民,往往一戶人就好幾十匹馬,成百上千頭羊。生活質量低下,隻需要花費很少的代價就可以買到大量的戰馬!唯一麻煩的就是尋找航道,特別是冬天的時候,經常流了幾座冰山南下,如果撞上了,可就是又一出鐵達尼號了。
“軍門!末將在這裏也生出一條計策了!”唐政重猛的插口。
“哦!”唐繼光也頗為高興,雖然說毛文龍的辦法比較好,但誰會嫌棄戰馬多的?這東西在戰場上的消耗可不比兵器少,而生產速度卻比兵器還慢幾百倍。退一步說,自己用不了,賣到江南那些富得漏油的商人那裏,更是少不了錢銀。
唐政重沉聲說道:“軍門,日本以北有一島,名為蝦夷島。島上蝦夷人以遊牧為生,每年都往日本販賣數百馬。還有日本北部也有馬匹生產,軍門可以派船隊到當地,甚至派兵占據蝦夷島!現在蝦夷島為鬆前家所支配!其石高不過是一萬石而已!按照一百石五足輕的最大出兵數量,鬆前家不足為慮!”
唐冬元猛的咦了一聲。
“怎麽了?”唐繼光看向唐冬元。
唐冬元告了一聲罪,拱手道:“軍門,下官在前些日子聽聞日本來的商人,帶來了金砂兌換銅錢(注)。下官好奇聽了聽,據說是從日本最北麵的地方來的,好像就是出自唐將軍剛才口中的鬆前家。”
(注:日本當時的流通貨幣還是銅錢而已,金銀並不怎麽流通,算是半個貨物。而這些銅錢並非是都日本鑄造的,日本流通的是中國的銅錢永樂通寶。不過因為技術的原因,不太受百姓接納,大部分永樂通寶都是來自大明鑄造。所以經常出現,帶著一船貨物到中國販賣,帶著一船銅錢回去的情況。)
“哦?那產地叫什麽名字,唐大人可還記得?”唐政重問道。
“好像叫什麽禮子。”唐冬元想了想,說道。
“應該是禮髭,這地方定然是鬆前家的地方!末將當初聽一出仕過鬆前家的友人說過!”唐政重一臉肯定的說道。
唐繼光激動了!這可是金礦啊!在大明金銀對比非常厲害,一比十!哪怕這金礦一個月才出產數百兩黃金,也有好幾千兩銀啊!
特別是現在唐繼光的錢非常缺,剛剛在遼東招募了三萬新兵,加上東江軍自行招募的,陸陸續續將約莫有一萬人左右。這也就是四萬人了!不僅僅是招募的問題,還要裝備和訓練的錢。
唐繼光現在用兩眼放光來形容都不為過了!鬆前家不過五百人罷了!而且以小日本那半兵半農的質量,還有那所謂的城,都是用木頭支撐。唐繼光可以想象,一艘一千料的福船運載的水手士兵就足矣貢獻鬆前家了。而這得到的則是一片廣袤的牧場和一座金礦!
有比這更加好賺的嗎?
特別是現在的情況,因為唐繼光的牽製,現在日本重新陷入分裂中,近畿一帶的小胖子豐臣秀賴因為重兵防禦唐繼光,再加上手上人才不多,對於其他分裂的大名無力討伐。
使得日本北部再次處於分裂狀態。關東的德川家、越後的鬆平家,重新燃燒野心的陸奧獨眼龍伊達政宗,想恢複昔日上杉謙信時輝煌的上杉景勝,還有出羽的最上家,這可是足足擁有百萬石的大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散勢力,比如南部、輕津、佐竹、鼻山、龜田等五六家二萬石以上的勢力。
日本根本沒有人能夠騰出手來支援鬆前家。
鎮撫孫繼海忽然插口道:“軍門,九州靠近朝鮮。軍門何不命真田幸村等日本大將從九州出兵朝鮮,配合我東江軍,前後夾擊,豈不是更妙哉?”
唐繼光還沒有說話,寧完我已經出列,激動的反對道:“軍門!萬萬不可啊!”
“是啊!軍門,此事當萬萬不可為啊!要不然就算是綾陽君、仁穆王後也不會站在我們這裏,他們很可能會拋開成見,和朝鮮國王團結在一起!”張盤緊隨寧完我後麵,勸諫道。
唐繼光也沒有絲毫如同孫繼海的意思,反而深有同感的點下頭,說道:“當初日本入侵朝鮮,犯下不知道多少大惡。本官所持之大義,正是當初我大明支援朝鮮,對朝鮮之再造之恩。今天卻連同昔日仇寇攻之,朝鮮人會作何等想法?他們隻會認為大明背叛了道義,朝鮮人對大明感到憤怒,這事情萬萬不可為之!”
“是,末將剛才的計策太冒失了!”孫繼海慌忙告罪。
“言者無罪!”唐繼光並沒有怪罪,反而寬慰孫繼海。
“軍門,那什麽時候出兵朝鮮呢?何人出戰,何人留守,何人負責運糧,糧倉駐點何處。何處主攻,何處佯攻,分別幾路,出兵幾何?”王一寧一溜煙的將問題拋出來。
別看這些問題都是幾個字組成的,但解決起來,千言萬語解釋都是輕的。
唐繼光也沒有準備自己一個人完全解決了,將問題交給手下人決定,糧倉駐點、何人負責運糧這些,雖然交給文官王一寧、寧完我、唐冬元等人負責了。何人出戰、何人留守、出兵幾何,唐繼光讓毛文龍、陳良策、張盤、唐政重等人商議,將名單交給自己。
唐繼光隻是負責決定出兵日期,出兵日期定在八月下旬。這個時候已經接近秋收。而朝鮮兵力雖然多,但兵製模仿大明,類似軍戶那樣,半兵半農的。秋收的時候很難招募到足夠的士兵,而東江軍則不然。
因為是職業軍,隻是需要調集民夫運送糧草。但前期距離前線比較近,可以用輔兵、新兵代替。實在不行,別忘記現在可是秋收,完全可以就食於敵。等秋收完畢了,這個時候征調民夫也不晚。
當然了,也並非沒有缺點。秋收過後很快就是冬天,寒冷的天氣會對明軍造成極大的打擊。不過唐繼光自詡可以拉攏到綾陽君和仁穆王後做內應,有了內應,自然不懼朝鮮軍了。
下麵的文武官員見唐繼光都把事情定下了,都出列告退。
唐繼光也有些累了,雖然說坐船比較舒服,但海上海浪大。一下船就來白虎堂議事,之前還興奮支持著沒有什麽感覺,時間長了,唐繼光也不支了。
也懶得挽留,文武官員也看出唐繼光臉上的疲倦,不敢打擾,加快腳步離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