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式到總兵府那裏處理公務,張盤就送來請罪文書。
唐繼光心頭一動,心中有些明悟了。打開一看,文書已經是九月上旬的了,現在都十月十日了。唐繼光知道應該是什麽事情了,仔細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唐繼光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當初防守兵仗局那裏,被唐繼光責罰的把總劉彪,帶了手下幾個心腹,叛逃到建奴那裏。張盤這是來請罪,說自己監管不力。畢竟那已經算是他手下的人,就算剛剛到了他手裏麵,他也得捏鼻子認了。
要不然他難道說,軍門,這事情和我沒有關係的啊!都是你打了他,這劉彪心生怨恨,這才叛逃的啊!
唐繼光卻不著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筆下書寫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結尾處再稍微安撫一下張盤。放下狼毫筆,唐繼光對下手的書吏吩咐道:“到隔壁,讓劉指揮使過來我這裏!”
“是!”書吏應諾一聲就疾步出了廳房,沒有多長時間就領來了一約莫三十歲上下的錦袍銀腰帶的中青年來。
那中青年便是劉指揮使,見了唐繼光也沒有尋常錦衣衛的跋扈,老老實實的抱拳行禮道:“末將劉鈞山,參見軍門!”
此個家夥就是朝廷派來的錦衣衛派來的指揮使劉鈞山,說起其的背景也挺嚇唬人的,他祖父是上任都指揮使劉守有。如果這樣說也許不是很多人認識,但如果說透一些,劉守有就是當初張居正執政的時候手下的走狗。足足跟張居正威風了十年,但應了韓信臨死前的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張居正病逝後,劉守有也緊接著倒起黴來,沒有多長時間被問罪。罪名是最常見的貪汙。隻要拿這個罪名去捉拿明朝的官員,除了海瑞幾個少有的清明臣子外,其他或多或少也會搜索到這方麵的罪證。劉守有自然毫無意外的倒下了,不過也算他家族根基比較大,劉家並沒有徹徹底底的沒有了。
不過即使如此,距離劉守有倒台已經過去了近四十年,但劉家到現在來還沒有緩過氣。須知錦衣衛的官職前麵微微加上‘世襲’,家大業大,有的祖上還是跟隨朱元璋打江山的,那根基就不用說了,一般錦衣衛家族根基牢固的很。
那劉鈞山也是好不容易爬上正三品的指揮使,可以到地方上作威作福了。不想卻被打發來東江鎮這塊險地,見到唐繼光後,劉鈞山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再次苦上心頭。行禮後,居然有些神不守舍。
唐繼光也沒有留意到劉鈞山的神不守舍,低下頭,一邊處理一份兵部發來的行文,一邊開口問道:“劉指揮使,叛逃到建奴那裏的劉彪,你應該知道吧!可有派人打探其情況?現在官至何職,被納入那一旗當中?歸何人所管!”
唐繼光的聲音不太大,再加上精神恍惚之下,劉鈞山居然沒有聽到唐繼光說什麽。
過了半響,並沒有大夫,唐繼光皺了皺眉頭,抬起頭來,見劉鈞山那表情,那裏不知道什麽情況呢?但劉鈞山說好說歹也是個正三品的大員,放在現代最不濟也是一個省委常委,唐繼光壓下心中的怒火,沒有對劉鈞山嗬斥,隻是看著劉鈞山邊上的小吏。
劉鈞山聽不到,他邊上的小吏可聽到,更是注意到唐繼光的目光,那書吏連忙偷偷拉了拉劉鈞山的袖子。
“怎麽了?”劉鈞山有些迷糊的問道。
唐繼光冷著臉,嘲諷道:“看來周公之女之美,勝過人間很多啊!都把劉指揮使迷的神魂顛倒!”
聽到這話,劉鈞山再不清醒,唐繼光可就不管他指揮使不指揮使了。劉鈞山也是打了個激靈,見唐繼光黑著臉,登時臉色赫然,連忙道歉:“末將走神了!請軍門責罵!”
“行了!你們是天子鷹犬,本官雖然和內廷、奉聖夫人交好,但比不得你!上達天聽!”唐繼光半是諷刺半是警告的說了一句,這才把剛才的話重複一次。最重要的是,劉鈞山也算是老實,並沒有狡辯,要不然唐繼光就不會那麽簡單的說一句了。
劉鈞山聞言,額頭上的冷汗更濃了,悻悻然的說道:“那劉彪不過是把總,末將也沒有多加理會!既然軍門有吩咐,末將這就下去命令手下人,調查此事!”
唐繼光更加不滿了,拍了拍梨木書案,道:“劉指揮使,本官不管你為什麽來東江鎮,但既然來了!就給本官好好做事!三隻腳的癩蛤蟆難找,兩條腿想當你這位置的人,本官隨手就找到!不想幹,可以上奏折!別站著茅坑不拉屎!”
劉鈞山被唐繼光說的臉紅耳赤,但又怎麽樣?錦衣衛是囂張,但也得看對象!更別提他是一個被排擠到東江鎮的倒黴指揮使。劉鈞山低下頭,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是!是!”
唐繼光都懶得說劉鈞山了,唯唯諾諾的,連反駁都沒有。就仿佛虐殺一條毛毛蟲那樣,你有興趣嗎?
唐繼光說道:“叛逃到建奴那裏的人,怎麽樣也要調查清楚!他們都知道我東江的事情,如果擔任合適的位置,對我東江的危害更甚於建奴出身的將領!這事情你身為指揮使都想不明白嗎?下去吧!”
說罷,唐繼光便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仿佛杆蒼蠅那般。劉鈞山卻是如獲大赦,麻痹的退出廳房。
想了想,唐繼光也有些不大放心劉鈞山這家夥做事,寫了道密令,讓霧隱才藏派夜不收去調查。
做了這事情後,唐繼光專心處理堆在書案上的政務文書。政務文書可不少,雖然說哪怕在朝鮮開戰,也有文書送來戰場讓唐繼光處理,但那畢竟是畢竟重要的。好的也並非沒有,這些文書並非所有都要唐繼光來處理的,大部分都是要唐繼光簽名罷了!
要不然唐繼光又要打仗,又有處理政務,哪怕是諸葛亮那等才智,都被活生生的熬死,死的時候才五十三歲而已!
唐繼光可不想學諸葛亮這個,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有下麵的官吏處理。不過一些重要的事情,唐繼光還是要重視的。
哪怕如此,唐繼光也有些手腕脖子酸軟。剩下的都是必須他處理的了。打開第一份,是練兵方麵的。根據張盤稟報,現在東江鎮已經招募了足足五萬新兵,新兵都放在沿江三堡一帶訓練。因為聲勢浩大,建奴都有了不少忌憚,足足放了十個牛錄,三千人防備!再加上一些漢人降兵和被俘百姓組成的仆役,兵力大概七八千人。
那些牛錄,這次可不再是那些漢軍降兵冒充的了。從這裏也看得出,建奴對東江軍的忌憚。
兵力雖然不算少,但對於東江軍而已,這些後金軍不過是自保有餘,進攻不足。唐繼光批閱了一句,適當防備,就略過。
後麵是張盤對於一些新兵處置的請示。這五萬新兵並非全都是漢人組成的,其中有約莫兩千人的蒙古人。
當初袁應泰招撫受災的蒙古人,組成了一支萬人大軍,雖然最後這些蒙古人成了沈遼大戰失敗的最大原因。卻並非所有蒙古人都是那麽無情無義的,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也有部分人感覺明朝的恩德,不願意投降建奴。
再加上王化貞那裏認為蒙古人不可信,沒有接納他們,有部分回了蒙古去,少部分不願意回蒙古,又不信任明朝,就投靠女真人。但這些感恩的蒙古人,卻大部分都都便宜了唐繼光。他們轉到東江鎮投軍,唐繼光當初也並沒有拒絕,也沒有對他們歧視。
隻是當時人數並不多,不過是一百幾十騎。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兩千多人啊!還是騎兵呢!放在缺少騎兵的明軍當中,可是一支讓人眼饞的部曲。
唐繼光自然也舍不得放棄了,想了想,在這文書上寫道:毋因噎而廢食,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調之平壤,派細作於其中觀察其中可否藏有建奴奸細。
又拿出另外一份文書,這份是王一寧送來的。稟報目前逃竄到東江鎮的流民人數,合男女三十七萬三千餘口,牛羊馬匹一萬一千多頭。
這些百姓大部分都沒有錢了,有錢的早就坐船逃難到山東。最重要的是耕地,也可以稱之為工作。如果按照平均每人三十畝地勉強溫飽來計算,安置這些難民就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九萬畝地。現在東江鎮那裏可能有如此多土地呢!
也幸虧在朝鮮那裏繳獲了不少糧秣,要不然東江鎮早就焦頭爛額了。不過即使如此,唐繼光也有些頭疼,連忙問倉吏。“現在糧倉中糧秣共計有多少啊?”
倉吏連忙翻出賬本,快速的翻了幾頁,站起來稟報道:“回稟軍門的話,共計有六十七萬八千二百三十一石有奇。”
唐繼光心想道:難民不比士兵,每天可以吃少一點,不過也不能夠讓他們白吃,可以讓他們修建道路、伐木、開礦換取糧食。那按照每人一個月吃四鬥(士兵五鬥)計算,三十七萬三千多人就是十四萬九千二百石,不過運送糧食會有一些消耗,如此一個月大概要用上十五萬石……
想到這裏,唐繼光因為繳獲了朝鮮五十萬石糧秣而開朗的心情,登時開朗不起來了。之前還感覺這幾十萬石糧食很禁花銷,現在看來是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自己這些糧食不用來支付士兵,也就夠用四個半月而已!
仔細想了想,似乎不行啊!以工換糧想法是好,但糧秣熬不住啊!
嗯,到了十月也差不多下雪,那個時候修建道路也麻煩!先讓他們修路一個月。冬天的時候每人給予一鬥米過日子,再發放斧頭讓他們上山伐木燒炭,既可以為自己取暖,也可以賣炭換錢,緊湊一些,難民都可以熬過這個冬天。
雖然可能會死人,但這也是難免的了,唐繼光也不是拯救天下蒼生聖人,也沒有這個能力。熬到二月開春,唐繼光準備讓他們到宣州、平壤那裏開墾好了,兩地因為戰爭走了不少人,不少地雖然是荒地,但前身都是田地,不過是荒廢了兩三年時間而已,還保留一定的基礎在那裏,開墾田地收成不會減產太多。
特別是宣州,因為當初是擄掠,現在城外都成了荒野。不用怕難民和朝鮮原住民發生衝突,這事情處理起來不是一般的麻煩。平壤人雖然多一些,但湊合一下還可以的。
到了三月份,信風轉為南方,可以讓南方那裏的糧食海運過來了,湊合一下,應該可以熬到秋收。那個時候就可以安心了,要不然幾十萬人餓極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大麻煩,揭竿起義也不奇怪。
不過從南方那裏運來糧食,也要有買糧食的錢啊!還有運糧的錢!雖然說船是唐繼光的,但也要成本,水手吃飯、月薪,維護海船的費用等等。
想到這裏,唐繼光一邊批示文書,一邊對下麵問道:“造船廠可運轉起來?”
“已經運轉起來,昨天下官才看到運送了一批大木進去!打造什麽船就不太清楚了。”一名書吏邀功般的說道。
唐繼光點下頭,從邊上拿起烏紗帽,對一眾幕僚吩咐道:“本官出去一下,重要的,本官都已經處理了!其他的該簽名本官都搞定了,還有批閱,你們按上麵的去辦!”
“是的!”幕僚連忙應道。
唐繼光披上披風,這才出門,吳十畝已經帶著十多個人在門口,牽馬等候唐繼光。
“走!出發!”唐繼光叫了一聲,便一鞭戰馬,飛奔而出。
“駕!駕!”吳十畝等親兵連忙跟上。
造船廠並非是修建在朝鮮半島上,而是修建在皮島上。大木基本從鴨綠江邊上砍伐,順著水流把大木送到海那裏,再用駁船拖拉到皮島。普通木料則是從鐵山那裏砍伐,鐵山也自有河流,不過水流不算大,所以基本把木材紮成木筏,駛到海邊,再用駁船拖拉。
不過這些木材還不能夠用,按照古法,木材需要花費三年時間。期間需要海水滲泡再打撈在岸邊日曬雨淋,再滲泡,如此反複。滲泡和日曬雨淋時間比例不同,效果也不同,這就需要那裏老工匠來判斷了。
為什麽這樣做呢?皆因剛剛砍伐下來的樹木都是新鮮的,含有相當的水分,直接製作海船,在海上日曬雨淋木材很容易龜裂。同時木料裏麵蘊含的是淡水不是海水,泡的時間長,會長白毛,甚至一些水中植物。這些植物的根部把木料當是泥土去拱,這船壽命還不快速縮短?
同時木料也好像人,講究一個適應。就好比你叫一個海南的人到黑龍江那裏,氣溫差別幾乎相當於半個地球,那人就算不病死,少說也會大病一場。
如果讓他在江南待一年,再到北京待一年,再到黑龍江,這就不同了。
而通過拖拉到皮島那裏,其實也是讓木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唐繼光也看看情況,唐繼光在福建那裏讓人琢磨出了一個烘幹法。就是通過烘幹代替日曬,甚至可以用水煮,來到加速滲泡。雖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木料成才周期縮短到九到八個月左右。
隻是那個時候用的是江南、福建的木材,這烘幹的度就不好琢磨了。而且江南的樹木哪怕是同一種類的都是不相同的,南方氣溫比較暖,樹木水分充足,生長速度也比較快,不過密度上就比北方樹木要不如。而北方因為寒冷,樹木耐寒,生長速度也慢一些,但密度比較好。同時因為北方比較幹旱,樹木鎖水性能也比南方的強。
這裏麵的道道唐繼光也隻是大致知道,早在東江軍初初建立就讓人去琢磨。不過那個時候的東江造船廠非常小,效果恐怕好不到那裏去,唐繼光也沒有時間去觀察。現在準備用到船了,唐繼光這才來造船廠巡視。
到了港口,剛好有一艘海鶻船準備出海,這海鶻船是唐朝的時候就有了。雖然古老,但能夠到現在還用著,其性能就不用說了。這艘海鶻船也不算大,不過是一百五十料左右,船上的士兵是在近海巡邏,主要是防止有商人偷偷找個沙灘靠岸,把貨物偷偷運到鐵山那裏。
吳十畝等人連忙叫住海鶻船,海鶻船慢慢回航。海鶻船剛剛滑入棧道,船尾上便走出一隊正打扮的,朝吳十畝等人喊道:“你們是那一部的,有什麽事情?”
在懷中找了找,吳十畝拿出一塊令牌道:“我們是總兵府的!到皮島那裏,現在征調你們送我們去!”
“什麽事情?”那隊正不怎麽賣吳十畝的麵子。
吳十畝不好在港口上大呼小叫唐繼光的名字,須知大人物的行蹤,從來都是隱蔽一些好。吳十畝策馬到棧道上,說道:“你下來!”
“行!”那隊正顯然也不怕吳十畝耍什麽花樣,不過也的確,這碼頭人來人往的。就算想挾持軍官,也找個安靜一些的地方啊!鬧得紛紛揚揚的,誰都走不拖。(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唐繼光心頭一動,心中有些明悟了。打開一看,文書已經是九月上旬的了,現在都十月十日了。唐繼光知道應該是什麽事情了,仔細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唐繼光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當初防守兵仗局那裏,被唐繼光責罰的把總劉彪,帶了手下幾個心腹,叛逃到建奴那裏。張盤這是來請罪,說自己監管不力。畢竟那已經算是他手下的人,就算剛剛到了他手裏麵,他也得捏鼻子認了。
要不然他難道說,軍門,這事情和我沒有關係的啊!都是你打了他,這劉彪心生怨恨,這才叛逃的啊!
唐繼光卻不著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筆下書寫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結尾處再稍微安撫一下張盤。放下狼毫筆,唐繼光對下手的書吏吩咐道:“到隔壁,讓劉指揮使過來我這裏!”
“是!”書吏應諾一聲就疾步出了廳房,沒有多長時間就領來了一約莫三十歲上下的錦袍銀腰帶的中青年來。
那中青年便是劉指揮使,見了唐繼光也沒有尋常錦衣衛的跋扈,老老實實的抱拳行禮道:“末將劉鈞山,參見軍門!”
此個家夥就是朝廷派來的錦衣衛派來的指揮使劉鈞山,說起其的背景也挺嚇唬人的,他祖父是上任都指揮使劉守有。如果這樣說也許不是很多人認識,但如果說透一些,劉守有就是當初張居正執政的時候手下的走狗。足足跟張居正威風了十年,但應了韓信臨死前的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張居正病逝後,劉守有也緊接著倒起黴來,沒有多長時間被問罪。罪名是最常見的貪汙。隻要拿這個罪名去捉拿明朝的官員,除了海瑞幾個少有的清明臣子外,其他或多或少也會搜索到這方麵的罪證。劉守有自然毫無意外的倒下了,不過也算他家族根基比較大,劉家並沒有徹徹底底的沒有了。
不過即使如此,距離劉守有倒台已經過去了近四十年,但劉家到現在來還沒有緩過氣。須知錦衣衛的官職前麵微微加上‘世襲’,家大業大,有的祖上還是跟隨朱元璋打江山的,那根基就不用說了,一般錦衣衛家族根基牢固的很。
那劉鈞山也是好不容易爬上正三品的指揮使,可以到地方上作威作福了。不想卻被打發來東江鎮這塊險地,見到唐繼光後,劉鈞山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再次苦上心頭。行禮後,居然有些神不守舍。
唐繼光也沒有留意到劉鈞山的神不守舍,低下頭,一邊處理一份兵部發來的行文,一邊開口問道:“劉指揮使,叛逃到建奴那裏的劉彪,你應該知道吧!可有派人打探其情況?現在官至何職,被納入那一旗當中?歸何人所管!”
唐繼光的聲音不太大,再加上精神恍惚之下,劉鈞山居然沒有聽到唐繼光說什麽。
過了半響,並沒有大夫,唐繼光皺了皺眉頭,抬起頭來,見劉鈞山那表情,那裏不知道什麽情況呢?但劉鈞山說好說歹也是個正三品的大員,放在現代最不濟也是一個省委常委,唐繼光壓下心中的怒火,沒有對劉鈞山嗬斥,隻是看著劉鈞山邊上的小吏。
劉鈞山聽不到,他邊上的小吏可聽到,更是注意到唐繼光的目光,那書吏連忙偷偷拉了拉劉鈞山的袖子。
“怎麽了?”劉鈞山有些迷糊的問道。
唐繼光冷著臉,嘲諷道:“看來周公之女之美,勝過人間很多啊!都把劉指揮使迷的神魂顛倒!”
聽到這話,劉鈞山再不清醒,唐繼光可就不管他指揮使不指揮使了。劉鈞山也是打了個激靈,見唐繼光黑著臉,登時臉色赫然,連忙道歉:“末將走神了!請軍門責罵!”
“行了!你們是天子鷹犬,本官雖然和內廷、奉聖夫人交好,但比不得你!上達天聽!”唐繼光半是諷刺半是警告的說了一句,這才把剛才的話重複一次。最重要的是,劉鈞山也算是老實,並沒有狡辯,要不然唐繼光就不會那麽簡單的說一句了。
劉鈞山聞言,額頭上的冷汗更濃了,悻悻然的說道:“那劉彪不過是把總,末將也沒有多加理會!既然軍門有吩咐,末將這就下去命令手下人,調查此事!”
唐繼光更加不滿了,拍了拍梨木書案,道:“劉指揮使,本官不管你為什麽來東江鎮,但既然來了!就給本官好好做事!三隻腳的癩蛤蟆難找,兩條腿想當你這位置的人,本官隨手就找到!不想幹,可以上奏折!別站著茅坑不拉屎!”
劉鈞山被唐繼光說的臉紅耳赤,但又怎麽樣?錦衣衛是囂張,但也得看對象!更別提他是一個被排擠到東江鎮的倒黴指揮使。劉鈞山低下頭,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是!是!”
唐繼光都懶得說劉鈞山了,唯唯諾諾的,連反駁都沒有。就仿佛虐殺一條毛毛蟲那樣,你有興趣嗎?
唐繼光說道:“叛逃到建奴那裏的人,怎麽樣也要調查清楚!他們都知道我東江的事情,如果擔任合適的位置,對我東江的危害更甚於建奴出身的將領!這事情你身為指揮使都想不明白嗎?下去吧!”
說罷,唐繼光便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仿佛杆蒼蠅那般。劉鈞山卻是如獲大赦,麻痹的退出廳房。
想了想,唐繼光也有些不大放心劉鈞山這家夥做事,寫了道密令,讓霧隱才藏派夜不收去調查。
做了這事情後,唐繼光專心處理堆在書案上的政務文書。政務文書可不少,雖然說哪怕在朝鮮開戰,也有文書送來戰場讓唐繼光處理,但那畢竟是畢竟重要的。好的也並非沒有,這些文書並非所有都要唐繼光來處理的,大部分都是要唐繼光簽名罷了!
要不然唐繼光又要打仗,又有處理政務,哪怕是諸葛亮那等才智,都被活生生的熬死,死的時候才五十三歲而已!
唐繼光可不想學諸葛亮這個,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有下麵的官吏處理。不過一些重要的事情,唐繼光還是要重視的。
哪怕如此,唐繼光也有些手腕脖子酸軟。剩下的都是必須他處理的了。打開第一份,是練兵方麵的。根據張盤稟報,現在東江鎮已經招募了足足五萬新兵,新兵都放在沿江三堡一帶訓練。因為聲勢浩大,建奴都有了不少忌憚,足足放了十個牛錄,三千人防備!再加上一些漢人降兵和被俘百姓組成的仆役,兵力大概七八千人。
那些牛錄,這次可不再是那些漢軍降兵冒充的了。從這裏也看得出,建奴對東江軍的忌憚。
兵力雖然不算少,但對於東江軍而已,這些後金軍不過是自保有餘,進攻不足。唐繼光批閱了一句,適當防備,就略過。
後麵是張盤對於一些新兵處置的請示。這五萬新兵並非全都是漢人組成的,其中有約莫兩千人的蒙古人。
當初袁應泰招撫受災的蒙古人,組成了一支萬人大軍,雖然最後這些蒙古人成了沈遼大戰失敗的最大原因。卻並非所有蒙古人都是那麽無情無義的,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也有部分人感覺明朝的恩德,不願意投降建奴。
再加上王化貞那裏認為蒙古人不可信,沒有接納他們,有部分回了蒙古去,少部分不願意回蒙古,又不信任明朝,就投靠女真人。但這些感恩的蒙古人,卻大部分都都便宜了唐繼光。他們轉到東江鎮投軍,唐繼光當初也並沒有拒絕,也沒有對他們歧視。
隻是當時人數並不多,不過是一百幾十騎。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兩千多人啊!還是騎兵呢!放在缺少騎兵的明軍當中,可是一支讓人眼饞的部曲。
唐繼光自然也舍不得放棄了,想了想,在這文書上寫道:毋因噎而廢食,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調之平壤,派細作於其中觀察其中可否藏有建奴奸細。
又拿出另外一份文書,這份是王一寧送來的。稟報目前逃竄到東江鎮的流民人數,合男女三十七萬三千餘口,牛羊馬匹一萬一千多頭。
這些百姓大部分都沒有錢了,有錢的早就坐船逃難到山東。最重要的是耕地,也可以稱之為工作。如果按照平均每人三十畝地勉強溫飽來計算,安置這些難民就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九萬畝地。現在東江鎮那裏可能有如此多土地呢!
也幸虧在朝鮮那裏繳獲了不少糧秣,要不然東江鎮早就焦頭爛額了。不過即使如此,唐繼光也有些頭疼,連忙問倉吏。“現在糧倉中糧秣共計有多少啊?”
倉吏連忙翻出賬本,快速的翻了幾頁,站起來稟報道:“回稟軍門的話,共計有六十七萬八千二百三十一石有奇。”
唐繼光心想道:難民不比士兵,每天可以吃少一點,不過也不能夠讓他們白吃,可以讓他們修建道路、伐木、開礦換取糧食。那按照每人一個月吃四鬥(士兵五鬥)計算,三十七萬三千多人就是十四萬九千二百石,不過運送糧食會有一些消耗,如此一個月大概要用上十五萬石……
想到這裏,唐繼光因為繳獲了朝鮮五十萬石糧秣而開朗的心情,登時開朗不起來了。之前還感覺這幾十萬石糧食很禁花銷,現在看來是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自己這些糧食不用來支付士兵,也就夠用四個半月而已!
仔細想了想,似乎不行啊!以工換糧想法是好,但糧秣熬不住啊!
嗯,到了十月也差不多下雪,那個時候修建道路也麻煩!先讓他們修路一個月。冬天的時候每人給予一鬥米過日子,再發放斧頭讓他們上山伐木燒炭,既可以為自己取暖,也可以賣炭換錢,緊湊一些,難民都可以熬過這個冬天。
雖然可能會死人,但這也是難免的了,唐繼光也不是拯救天下蒼生聖人,也沒有這個能力。熬到二月開春,唐繼光準備讓他們到宣州、平壤那裏開墾好了,兩地因為戰爭走了不少人,不少地雖然是荒地,但前身都是田地,不過是荒廢了兩三年時間而已,還保留一定的基礎在那裏,開墾田地收成不會減產太多。
特別是宣州,因為當初是擄掠,現在城外都成了荒野。不用怕難民和朝鮮原住民發生衝突,這事情處理起來不是一般的麻煩。平壤人雖然多一些,但湊合一下還可以的。
到了三月份,信風轉為南方,可以讓南方那裏的糧食海運過來了,湊合一下,應該可以熬到秋收。那個時候就可以安心了,要不然幾十萬人餓極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大麻煩,揭竿起義也不奇怪。
不過從南方那裏運來糧食,也要有買糧食的錢啊!還有運糧的錢!雖然說船是唐繼光的,但也要成本,水手吃飯、月薪,維護海船的費用等等。
想到這裏,唐繼光一邊批示文書,一邊對下麵問道:“造船廠可運轉起來?”
“已經運轉起來,昨天下官才看到運送了一批大木進去!打造什麽船就不太清楚了。”一名書吏邀功般的說道。
唐繼光點下頭,從邊上拿起烏紗帽,對一眾幕僚吩咐道:“本官出去一下,重要的,本官都已經處理了!其他的該簽名本官都搞定了,還有批閱,你們按上麵的去辦!”
“是的!”幕僚連忙應道。
唐繼光披上披風,這才出門,吳十畝已經帶著十多個人在門口,牽馬等候唐繼光。
“走!出發!”唐繼光叫了一聲,便一鞭戰馬,飛奔而出。
“駕!駕!”吳十畝等親兵連忙跟上。
造船廠並非是修建在朝鮮半島上,而是修建在皮島上。大木基本從鴨綠江邊上砍伐,順著水流把大木送到海那裏,再用駁船拖拉到皮島。普通木料則是從鐵山那裏砍伐,鐵山也自有河流,不過水流不算大,所以基本把木材紮成木筏,駛到海邊,再用駁船拖拉。
不過這些木材還不能夠用,按照古法,木材需要花費三年時間。期間需要海水滲泡再打撈在岸邊日曬雨淋,再滲泡,如此反複。滲泡和日曬雨淋時間比例不同,效果也不同,這就需要那裏老工匠來判斷了。
為什麽這樣做呢?皆因剛剛砍伐下來的樹木都是新鮮的,含有相當的水分,直接製作海船,在海上日曬雨淋木材很容易龜裂。同時木料裏麵蘊含的是淡水不是海水,泡的時間長,會長白毛,甚至一些水中植物。這些植物的根部把木料當是泥土去拱,這船壽命還不快速縮短?
同時木料也好像人,講究一個適應。就好比你叫一個海南的人到黑龍江那裏,氣溫差別幾乎相當於半個地球,那人就算不病死,少說也會大病一場。
如果讓他在江南待一年,再到北京待一年,再到黑龍江,這就不同了。
而通過拖拉到皮島那裏,其實也是讓木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唐繼光也看看情況,唐繼光在福建那裏讓人琢磨出了一個烘幹法。就是通過烘幹代替日曬,甚至可以用水煮,來到加速滲泡。雖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木料成才周期縮短到九到八個月左右。
隻是那個時候用的是江南、福建的木材,這烘幹的度就不好琢磨了。而且江南的樹木哪怕是同一種類的都是不相同的,南方氣溫比較暖,樹木水分充足,生長速度也比較快,不過密度上就比北方樹木要不如。而北方因為寒冷,樹木耐寒,生長速度也慢一些,但密度比較好。同時因為北方比較幹旱,樹木鎖水性能也比南方的強。
這裏麵的道道唐繼光也隻是大致知道,早在東江軍初初建立就讓人去琢磨。不過那個時候的東江造船廠非常小,效果恐怕好不到那裏去,唐繼光也沒有時間去觀察。現在準備用到船了,唐繼光這才來造船廠巡視。
到了港口,剛好有一艘海鶻船準備出海,這海鶻船是唐朝的時候就有了。雖然古老,但能夠到現在還用著,其性能就不用說了。這艘海鶻船也不算大,不過是一百五十料左右,船上的士兵是在近海巡邏,主要是防止有商人偷偷找個沙灘靠岸,把貨物偷偷運到鐵山那裏。
吳十畝等人連忙叫住海鶻船,海鶻船慢慢回航。海鶻船剛剛滑入棧道,船尾上便走出一隊正打扮的,朝吳十畝等人喊道:“你們是那一部的,有什麽事情?”
在懷中找了找,吳十畝拿出一塊令牌道:“我們是總兵府的!到皮島那裏,現在征調你們送我們去!”
“什麽事情?”那隊正不怎麽賣吳十畝的麵子。
吳十畝不好在港口上大呼小叫唐繼光的名字,須知大人物的行蹤,從來都是隱蔽一些好。吳十畝策馬到棧道上,說道:“你下來!”
“行!”那隊正顯然也不怕吳十畝耍什麽花樣,不過也的確,這碼頭人來人往的。就算想挾持軍官,也找個安靜一些的地方啊!鬧得紛紛揚揚的,誰都走不拖。(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