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黃昏,沈筠才幽幽醒轉,彼時落英就侍立在一旁,見她睜眼,忙道:“娘子可算醒了,殿下才剛走。”說著就過來將她扶起倚在床頭,又問:“殿下先前吩咐小人們熬了粥,娘子要吃一些嗎?”
沈筠想了想,便點點頭,讓落英去拿粥,自己則起來梳洗。
待梳洗完喝了幾口粥,她便走到廊下呆坐,坐了一會兒忽然道:“上次的酒,還有嗎?”
落英猶疑著道:“有是有,娘子這會兒就要喝嗎?”
“嗯,去拿來吧。”
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明天還不知身在何處呢。
酒入愁腸,還沒喝多少她便醉了,不過這次她覺得自己酒品倒是變好了,醉了就隻是倚在熏籠上睡覺而已。
她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裏山河依舊,懷瑾兄長乘船遠去,她和哥哥策馬歸家,緊接著哥哥便要出征,她扯著哥哥的衣袖不停地哭喊著:“不要走,不要走。”
於是哥哥真的回過頭,將她摟在懷中,輕撫著她的背,喃喃道:“不走,不走。”
可下一刻,東宮便已將她的身契隨手丟給了身邊的一個人,她便撲到他懷中,揪著他的衣襟哭道:“我不要跟他走,不要跟他走。”
此時蕭琮摟著醉酒又夢魘的沈筠,五髒都像是被生絹緊緊縛住了一般,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你到底是不讓誰走?又是不想跟誰走?
他本想將她推開,但終究不忍,隻得輕輕撫著她的背,可她下一刻說出的話,卻似將縛住他五髒的絹帛全都剪開了。
她哭喊著:“承澤,你不要把我送給別人。”
他將“承澤”兩個字聽得清楚,如同在暗夜中看到了一朵忽然炸開的煙花,於是緊緊摟著她喃喃道:“我怎麽舍得。”
等到沈筠酒醒了,卻什麽也想不起來了,就隻覺得反胃,落英則一邊伺候她喝粥,一邊數落道:“娘子酒品也太差了些,喝醉了趴在熏籠上倒頭就睡,東宮一來就抱著人家又哭又喊,最後還把酒都吐在了人家身上,要說咱們東宮也真是好脾氣,饒是這樣還和和氣氣地囑咐我們要好好照顧娘子,等您一醒就給您喝些米粥平平腸胃...”
沈筠著聽她的嘮叨,一邊用手捂住漲紅了的臉,一邊哀哀地想,既然都要把我送人了,又何必還待我這樣好呢?
這邊落英絮叨著沈筠,那邊高啟年也在訓斥著那個守門的內侍:“縵娘子到了為什麽不通報,平日學的規矩都學到哪兒去啦?”
那內侍也是冤,心道那不是縵娘子不讓通報的嗎?誰不知道她是東宮心尖尖上的人,自己敢不從命嗎。口中卻隻不停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坐在一旁的蕭琮看了道:“罷了罷了,不幹他的事,你倒是說說,那天縵娘子到底什麽時候到的外麵。”
“回殿下,好像是...是...對,是殿下讓公公進去後不久就到了。”
高啟年仔細回憶了一下,恍然大悟道:“對對對,應該就是那個時候,娘子定是聽到老奴說身契的事了,以為殿下要把她送給...嗨...你說這事鬧的。”他一邊歎著氣一邊踢了身邊的內侍一腳,“都怪這個狗東西。”
蕭琮聽了,歎了口氣,對那個內侍道:“罷了,你先下去吧。”
高啟年等那內侍走了,撫掌歎道:“這可如何是好。”
蕭琮眉毛一挑,沒有說話。
如何是好?慢慢哄唄。
此時有內侍來報:“稟殿下,縵娘子醒了。”
蕭琮道:“知道了。”便起身往竹舍去,高啟年跟在他身後堆著笑臉道:“殿下不跟縵娘子好好說說嗎?”
蕭琮沒好氣地道:“說什麽?說了本宮這生辰禮還送不送了?誰讓她自己疑心病那麽重,聽到風就是雨。”
高啟年賠笑道:“殿下說的是,”他說著,停了停又道,“不過這也不能怪娘子,想必是經曆過了類似的事,杯弓蛇影吧。”
蕭琮聽到此處,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片刻之後歎了口氣,幽幽道:“知道了。”
等他們來到竹舍,就看到屋中亂糟糟的一片,如被打劫過一般,落英正忙忙碌碌收拾著,沈筠則袖著手坐在一邊呆呆地把她望著。
見到蕭琮他們進來,落英想過來攙她行禮,蕭琮卻擺擺手道“免禮罷”,沈筠便坐著沒動。
蕭琮環顧了一下四周,“你們這是...打耗子?”
落英和高啟年一聽,想笑卻又不敢笑,表情那叫一個糾結。
沈筠卻想著,反正都要被你掃地出門了,還有什麽好顧忌的,於是冷笑一聲道:“不先把東西分分清楚,到時候一慌亂,錯拿了這個良娣使過的,那個故人喜歡的,多不好。”
一句話聽得屋中眾人都變了顏色,這要是在往常,東宮早火了,誰想此刻他卻隻是挑了挑眉毛,走到那堆打開的箱籠前,隨手抽出一本書帖坐到她身旁,一邊閑閑地翻著,一邊道:“那分清楚了嗎?哪些是故人喜歡的,哪些是娘子中意的?”
沈筠不答,隻把頭別過一邊,眼中早已貯滿了淚水,隻是強忍著不肯落下。
蕭琮合上手中的書帖扔到一旁,對高啟年他們揮揮手,待他們退出去後才幽幽道:“別的都還好分,但這屋中還有一個是故人和娘子都心儀的,可怎麽分呢?”
沈筠冷冷道:“賤妾鄙陋,怎麽配得上和故人心儀同一個...”說到此處,她忽然明白了他所指乃為何,便住了口,那些在她眼中含了許久的淚珠也轟然墜落。
你既明白我的心意,為何還棄我如敝履。
蕭琮卻歎了口氣道:“你看看外麵的天,怕是要下雪了。”
沈筠不禁哽咽著懟道:“六月間的天,下什麽雪。”
“我都冤成這樣了,能不下雪嗎?”蕭琮說著,拉起她的手道:“便是用一下你的身契,就是要把你送人了?我就這麽不值得托付?”
沈筠原本隻是垂著頭落淚,聽他這麽一說,不禁抬頭望了他一眼,繼而又低下頭道:“那還能拿它做什麽。”
“你先別管,過段日子就知道了,總之不是你想的那樣。”蕭琮說著,將她攬入懷中,在她耳邊呢喃道:“傻姑娘,我怎麽舍得把你送給別人呢。”
沈筠此刻也不知該怎麽形容自己的感受,隻在心中暗歎:好,你說,我就信。
於是日子恢複如初,某日靜宜與劉氏閑聊時忽然問:“劉姐姐,你從前在阿嫚和殿下身邊伺候的時間最多,可知選詩聖還是選詩仙是個什麽典故。”
劉氏皺著眉想了半天,忽然道:“哦,妾想起來了,是之前有一次殿下從學士們的詩會回來找私印,被許良娣留著喝粥,這時候清河君正好來了,三人論了一回詩,不知怎麽的說到李杜,殿下便問良娣覺得詩聖好還是詩仙好。”
靜宜恍然大悟道:“那阿嫚如何答的?”
劉氏笑了笑:“良娣說,杜工部穩重些。”
靜宜聽罷,笑著搖了搖頭,沉默半晌道:“說到靈犀,前些天已經從封地出發了,應該過兩日就能到,她從前跟阿嫚感情最好,性子又烈,隻希望這兩人見了麵,不要生出什麽事端吧。”
劉氏聽了笑道:“殿下多慮了,縵娘子是個省事的人,應當不會跟清河君起什麽大衝突吧。”
靜宜卻不無擔憂地道:“她是個省事人不假,但事涉阿嫚,隻怕就沒有那麽冷靜了,你別看她柔柔弱弱的樣子,這一烈性起來,比靈犀也差不了多少,沒見咱們殿下如今跟她說話都揣著小心嗎?”
劉氏聽了之後撇撇嘴,“那可不。”又與靜宜對了下眼神,二人都掩著口笑了。
宋靈犀在回京都的途中,的確聽了不少這個縵娘子的事,不過幾乎都是被驪姬精心編排過的,故意讓人在她麵前說的那些。
她不禁在心中暗歎,兄長啊兄長,你不是一直都對這些小娘子沒什麽興趣嗎?怎麽一個勾欄裏出來的狐狸精就把你迷成了這樣。哼,這女子,想必是有些手段,不過不好意思,憑你再狐媚再狡猾,如今也都得給我宋靈犀現出原形來。
雖然很想立刻會會她,但她還是要先到宮中各處請安的。這會兒剛見到她的皇帝舅父,聊了沒兩句,他就跟自己抱怨開了:“你說你那個兄長,真是越來越不像話,都快而立之年了,還為了個賤奴跟自己的兄弟鬧起不和來,要是個身世清白的女子也就罷了,偏偏還是個勾欄裏出來下等貨色,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靈犀挽著皇帝的胳膊道:“唉,舅父您不知道,越是這種女子,越會媚主邀寵。據說連妻妾成群的晉陽君都對她五迷三道的,更不要說臣那個沒見識過幾個女人的兄長了,他也就是太老實,才會被這樣的狐狸精哄得團團轉。況且臣可聽說,這女子長得特別像阿嫚。您也知道,兄長是個長情的人,如今大概也是念著阿嫚和她那個沒能出生的孩子,才偏疼那女子一點,偏偏這些人看不慣,才一天到晚在您麵前造謠生事。可說到底,兄長也沒為她耽誤過什麽正經事,還不是一天到晚任勞任怨地幫您分擔國政嗎,這樣孝順的兒子還上哪裏找呀。俗話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依臣看啊,這事兒您睜隻眼閉隻眼不就過去了嗎?就當您心疼他。”
她這一大段,聽得皇帝且歎且笑,刮著她的鼻子道:“唉,要不怎麽說女兒是小棉襖呢,瞧咱們靈犀多會哄老人家開心呐,可惜啊,朕的女兒裏怎麽就沒有一個像你這麽貼心的。”
一旁的何皇後賠笑著道:“可不是嗎,要不陛下怎麽能這麽疼咱們靈犀呢。”心中想的卻是,是啊,你的女兒裏也沒有一個像她這麽嘴瓢的,三言兩語就把我們好不容易幫東宮扇起來的火給吹熄了,真是枉費了瑒兒那些折騰。
等到從帝後那裏出來,她又被領著去了蕭琮處,才說了沒兩句,便有人請見東宮,他便隻如往常那般囑咐了兩句,就讓她去見太子妃了。
她二人見麵自是一番寒暄,閑聊了幾句之後,靈犀就起身準備告辭,靜宜當然知道她著急忙慌的是想幹什麽,於是溫言道:“妹子如今也大了,連陛下都常誇你比以前懂事得多,想來也不會因為別人幾句話就對什麽人什麽事妄下定論。隻是有時候關心則亂,可也不要衝動行事才好。”
靈犀聞言應了句:“謹遵嫂嫂教誨。”便行禮告退,直奔竹舍,坐在肩輿上時還在想,這縵姬竟然哄得太子妃都主動幫她說話,果然是個人物。
待見到了沈筠,又有了那番對話之後,她回過頭一琢磨,覺得這女子還真是有點兒意思,言行舉止倒都不像是煙花女子的做派,於是主動提出住進隔壁的梅園,方便暗中觀察她,可她觀察了兩天,別人卻連門都沒出過,她便換了方案,主動找上門去。
這日她午睡過後就悄悄摸到竹舍,也沒讓通傳,而是輕手輕腳摸了進去,才進屋便愣住了,隻見那個被稱為縵姬的女子,正半披著才洗過的頭發坐在窗下,一手搖著扇子,一手閑閑地翻著本什麽書,那側影,像極了當年的阿嫚,隻不過她每次見到阿嫚時,她都是在做針線而已。
那時候她年紀小,老想拉著阿嫚陪她出去玩兒,可阿嫚總說,等把殿下的寢衣縫完吧,等把殿下的鬥篷縫完吧,等把殿下的鞋子做完吧,她就做坐在她身邊等啊等,等到都睡了一覺起來了,她手上的活還沒做完呢...
她正兀自發著愣,沈筠卻察覺到門口有人,抬眼一看見是清河君,忙放下扇子和書起身行禮道:“妾身見過郡君,郡君萬福。”
靈犀這才回神,恢複了平日高傲的神態,道了句:“起來吧。”便走到她對麵坐下,見她還站著,又道了聲:“坐吧。”
沈筠依言坐下,靈犀隨手將她剛才放下的扇子拿起來翻來翻去地看了看,道:“這木蘭倒畫得不錯,誰畫的?你畫的?”
沈筠微笑著點點頭道:“見笑了。”
靈犀心道,能寫會畫,倒像個才女的樣子,怪不得兄長喜歡。卻還是不動聲色地放下那扇子,又拾起那本書道:“你看的什麽?戲本子嗎?”等看到封麵時卻愣了愣,“你還看得懂莊子呢。”
別是隨手拿本書在我兄長麵前裝裝樣子吧。
沈筠仍是笑笑道:“就是覺得從前許多地方沒看懂,所以現在才再看看。”
靈犀聞言,有些輕蔑地想,看吧,我就說嘛。也就將那書丟開了,隨即在屋中環顧了一圈,歎了口氣道:“唉,無聊死了,你這兒有什麽好玩兒的嗎?”
沈筠想了想道:“郡君想看戲本子嗎?”
靈犀聽了,眼睛一亮,拍手叫好,沈筠便自箱籠中翻出一大摞戲本子給她,她一見就在想,果然看莊子就是做做樣子,真正喜歡的還是戲本子吧。
可她翻翻撿撿了一番過後,卻失望地道:“什麽呀,都是聽說書先生講過的嘛,情節我都會背了。”
沈筠聽罷笑道:“這些戲本子,情節自然都是差不多的,況且聽說書先生說有什麽意思,自然是要自己看文本才能得其中樂趣。”
靈犀不以為意地道:“那你倒是說說,看文本有什麽樂趣。”
沈筠便笑著隨手抽出一本,翻開看了看,道:“你看這裏寫到,小萍初到她舅母家,嫂嫂拉著她的手就問:‘妹妹多大了?讀過書沒有?行李搬進來了嗎?帶了幾個仆人?’還不等別人回答,又搶著說:‘你到這裏裏不要想家,要什麽吃的玩兒的,告訴嫂嫂就行。誰欺負了你,也告訴嫂嫂。’可妾記得從前聽說書先生說的時候,是一問一答之後,才說出後麵那番話的?”
靈犀想了想道:“還真是。”
“那與文意可就相差千裏了。”
“這話怎麽說。”
“郡君試想,倘若您是小萍,被初次見麵的嫂嫂連著問這麽些問題,先答哪個好?”
靈犀一愣,心道,還真是。
“可見她並不是真心問她,隻是寒暄而已,目的就是為了說後麵的那句話,顯示自己當家大娘子的地位。可被說書先生那樣一說,倒顯得這位嫂嫂是真誠人了,那不是跟後麵所述她的行止不符嗎?”
靈犀恍然大悟,欣喜道:“被你這麽一分解,還真是別有樂趣啊。”說著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沈筠便也不管她,隻讓落英在旁邊烹了茶,安安靜靜看起自己的書來。
靈犀正看得起勁,忽然聽內侍來通報了一聲:“東宮說稍後會過來用晚膳,請娘子準備著。”又聽沈筠應了句:“知道了,多謝公公。”她便抬起頭看了她一眼,心道,你還挺多禮。此時沈筠也回過頭看著她道:“那郡君先看著,妾失陪一下。”又囑咐落英好好伺候著,自己出去了。
她“哦”了一聲,又往窗外看了看,心道,晚膳時間還早啊,她這就要去準備啦?因而有些疑惑地詢問一旁的落英,落英便笑道:“隻要殿下來用膳,娘子都會親自下廚的。”
嘖嘖,這就是別人的手段了吧,東宮的心想必就是被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籠絡住的,想當年阿嫚還不是一樣,盡把好東西藏起來偏著兄長。
靈犀這麽想了一會兒,就又低下頭看手中的書了,過了一會兒沈筠回來了,她便問:“你怎麽又回來了?菜就做好了?”
沈筠笑道:“妾隻是去熬了些羹湯,現在讓小內侍看著火就行了。”
靈犀又“哦”了一聲,兩人便又安靜坐著,各看各的書。
也不知多久,忽然又有內侍來通報說,東宮馬上就到了,讓縵娘子準備著。靈犀隻得起身告辭,沈筠見她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道:“這些戲本子妾都看過了,郡君若喜歡,就都拿回去看吧。”
靈犀聽了自是欣然接受,起身告辭,沈筠便出來相送,誰知才走到中庭,靈犀便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抬眼才見有個小內侍正端著個湯罐子朝屋中走,一邊嘟囔了句:“好香啊。”一邊繼續往梅園去了。
沈筠送完她,想了想對落英道:“你去把湯盛一盅給郡君送去吧。”
靈犀是小孩子心性,忽然得了這麽多戲本子,又喝到了美味的羹湯,欣喜之餘,卻還是在想,這女子果然很會討人喜歡,怪不得兄長被她收得服服帖帖的。
沈筠想了想,便點點頭,讓落英去拿粥,自己則起來梳洗。
待梳洗完喝了幾口粥,她便走到廊下呆坐,坐了一會兒忽然道:“上次的酒,還有嗎?”
落英猶疑著道:“有是有,娘子這會兒就要喝嗎?”
“嗯,去拿來吧。”
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明天還不知身在何處呢。
酒入愁腸,還沒喝多少她便醉了,不過這次她覺得自己酒品倒是變好了,醉了就隻是倚在熏籠上睡覺而已。
她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裏山河依舊,懷瑾兄長乘船遠去,她和哥哥策馬歸家,緊接著哥哥便要出征,她扯著哥哥的衣袖不停地哭喊著:“不要走,不要走。”
於是哥哥真的回過頭,將她摟在懷中,輕撫著她的背,喃喃道:“不走,不走。”
可下一刻,東宮便已將她的身契隨手丟給了身邊的一個人,她便撲到他懷中,揪著他的衣襟哭道:“我不要跟他走,不要跟他走。”
此時蕭琮摟著醉酒又夢魘的沈筠,五髒都像是被生絹緊緊縛住了一般,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你到底是不讓誰走?又是不想跟誰走?
他本想將她推開,但終究不忍,隻得輕輕撫著她的背,可她下一刻說出的話,卻似將縛住他五髒的絹帛全都剪開了。
她哭喊著:“承澤,你不要把我送給別人。”
他將“承澤”兩個字聽得清楚,如同在暗夜中看到了一朵忽然炸開的煙花,於是緊緊摟著她喃喃道:“我怎麽舍得。”
等到沈筠酒醒了,卻什麽也想不起來了,就隻覺得反胃,落英則一邊伺候她喝粥,一邊數落道:“娘子酒品也太差了些,喝醉了趴在熏籠上倒頭就睡,東宮一來就抱著人家又哭又喊,最後還把酒都吐在了人家身上,要說咱們東宮也真是好脾氣,饒是這樣還和和氣氣地囑咐我們要好好照顧娘子,等您一醒就給您喝些米粥平平腸胃...”
沈筠著聽她的嘮叨,一邊用手捂住漲紅了的臉,一邊哀哀地想,既然都要把我送人了,又何必還待我這樣好呢?
這邊落英絮叨著沈筠,那邊高啟年也在訓斥著那個守門的內侍:“縵娘子到了為什麽不通報,平日學的規矩都學到哪兒去啦?”
那內侍也是冤,心道那不是縵娘子不讓通報的嗎?誰不知道她是東宮心尖尖上的人,自己敢不從命嗎。口中卻隻不停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坐在一旁的蕭琮看了道:“罷了罷了,不幹他的事,你倒是說說,那天縵娘子到底什麽時候到的外麵。”
“回殿下,好像是...是...對,是殿下讓公公進去後不久就到了。”
高啟年仔細回憶了一下,恍然大悟道:“對對對,應該就是那個時候,娘子定是聽到老奴說身契的事了,以為殿下要把她送給...嗨...你說這事鬧的。”他一邊歎著氣一邊踢了身邊的內侍一腳,“都怪這個狗東西。”
蕭琮聽了,歎了口氣,對那個內侍道:“罷了,你先下去吧。”
高啟年等那內侍走了,撫掌歎道:“這可如何是好。”
蕭琮眉毛一挑,沒有說話。
如何是好?慢慢哄唄。
此時有內侍來報:“稟殿下,縵娘子醒了。”
蕭琮道:“知道了。”便起身往竹舍去,高啟年跟在他身後堆著笑臉道:“殿下不跟縵娘子好好說說嗎?”
蕭琮沒好氣地道:“說什麽?說了本宮這生辰禮還送不送了?誰讓她自己疑心病那麽重,聽到風就是雨。”
高啟年賠笑道:“殿下說的是,”他說著,停了停又道,“不過這也不能怪娘子,想必是經曆過了類似的事,杯弓蛇影吧。”
蕭琮聽到此處,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片刻之後歎了口氣,幽幽道:“知道了。”
等他們來到竹舍,就看到屋中亂糟糟的一片,如被打劫過一般,落英正忙忙碌碌收拾著,沈筠則袖著手坐在一邊呆呆地把她望著。
見到蕭琮他們進來,落英想過來攙她行禮,蕭琮卻擺擺手道“免禮罷”,沈筠便坐著沒動。
蕭琮環顧了一下四周,“你們這是...打耗子?”
落英和高啟年一聽,想笑卻又不敢笑,表情那叫一個糾結。
沈筠卻想著,反正都要被你掃地出門了,還有什麽好顧忌的,於是冷笑一聲道:“不先把東西分分清楚,到時候一慌亂,錯拿了這個良娣使過的,那個故人喜歡的,多不好。”
一句話聽得屋中眾人都變了顏色,這要是在往常,東宮早火了,誰想此刻他卻隻是挑了挑眉毛,走到那堆打開的箱籠前,隨手抽出一本書帖坐到她身旁,一邊閑閑地翻著,一邊道:“那分清楚了嗎?哪些是故人喜歡的,哪些是娘子中意的?”
沈筠不答,隻把頭別過一邊,眼中早已貯滿了淚水,隻是強忍著不肯落下。
蕭琮合上手中的書帖扔到一旁,對高啟年他們揮揮手,待他們退出去後才幽幽道:“別的都還好分,但這屋中還有一個是故人和娘子都心儀的,可怎麽分呢?”
沈筠冷冷道:“賤妾鄙陋,怎麽配得上和故人心儀同一個...”說到此處,她忽然明白了他所指乃為何,便住了口,那些在她眼中含了許久的淚珠也轟然墜落。
你既明白我的心意,為何還棄我如敝履。
蕭琮卻歎了口氣道:“你看看外麵的天,怕是要下雪了。”
沈筠不禁哽咽著懟道:“六月間的天,下什麽雪。”
“我都冤成這樣了,能不下雪嗎?”蕭琮說著,拉起她的手道:“便是用一下你的身契,就是要把你送人了?我就這麽不值得托付?”
沈筠原本隻是垂著頭落淚,聽他這麽一說,不禁抬頭望了他一眼,繼而又低下頭道:“那還能拿它做什麽。”
“你先別管,過段日子就知道了,總之不是你想的那樣。”蕭琮說著,將她攬入懷中,在她耳邊呢喃道:“傻姑娘,我怎麽舍得把你送給別人呢。”
沈筠此刻也不知該怎麽形容自己的感受,隻在心中暗歎:好,你說,我就信。
於是日子恢複如初,某日靜宜與劉氏閑聊時忽然問:“劉姐姐,你從前在阿嫚和殿下身邊伺候的時間最多,可知選詩聖還是選詩仙是個什麽典故。”
劉氏皺著眉想了半天,忽然道:“哦,妾想起來了,是之前有一次殿下從學士們的詩會回來找私印,被許良娣留著喝粥,這時候清河君正好來了,三人論了一回詩,不知怎麽的說到李杜,殿下便問良娣覺得詩聖好還是詩仙好。”
靜宜恍然大悟道:“那阿嫚如何答的?”
劉氏笑了笑:“良娣說,杜工部穩重些。”
靜宜聽罷,笑著搖了搖頭,沉默半晌道:“說到靈犀,前些天已經從封地出發了,應該過兩日就能到,她從前跟阿嫚感情最好,性子又烈,隻希望這兩人見了麵,不要生出什麽事端吧。”
劉氏聽了笑道:“殿下多慮了,縵娘子是個省事的人,應當不會跟清河君起什麽大衝突吧。”
靜宜卻不無擔憂地道:“她是個省事人不假,但事涉阿嫚,隻怕就沒有那麽冷靜了,你別看她柔柔弱弱的樣子,這一烈性起來,比靈犀也差不了多少,沒見咱們殿下如今跟她說話都揣著小心嗎?”
劉氏聽了之後撇撇嘴,“那可不。”又與靜宜對了下眼神,二人都掩著口笑了。
宋靈犀在回京都的途中,的確聽了不少這個縵娘子的事,不過幾乎都是被驪姬精心編排過的,故意讓人在她麵前說的那些。
她不禁在心中暗歎,兄長啊兄長,你不是一直都對這些小娘子沒什麽興趣嗎?怎麽一個勾欄裏出來的狐狸精就把你迷成了這樣。哼,這女子,想必是有些手段,不過不好意思,憑你再狐媚再狡猾,如今也都得給我宋靈犀現出原形來。
雖然很想立刻會會她,但她還是要先到宮中各處請安的。這會兒剛見到她的皇帝舅父,聊了沒兩句,他就跟自己抱怨開了:“你說你那個兄長,真是越來越不像話,都快而立之年了,還為了個賤奴跟自己的兄弟鬧起不和來,要是個身世清白的女子也就罷了,偏偏還是個勾欄裏出來下等貨色,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靈犀挽著皇帝的胳膊道:“唉,舅父您不知道,越是這種女子,越會媚主邀寵。據說連妻妾成群的晉陽君都對她五迷三道的,更不要說臣那個沒見識過幾個女人的兄長了,他也就是太老實,才會被這樣的狐狸精哄得團團轉。況且臣可聽說,這女子長得特別像阿嫚。您也知道,兄長是個長情的人,如今大概也是念著阿嫚和她那個沒能出生的孩子,才偏疼那女子一點,偏偏這些人看不慣,才一天到晚在您麵前造謠生事。可說到底,兄長也沒為她耽誤過什麽正經事,還不是一天到晚任勞任怨地幫您分擔國政嗎,這樣孝順的兒子還上哪裏找呀。俗話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依臣看啊,這事兒您睜隻眼閉隻眼不就過去了嗎?就當您心疼他。”
她這一大段,聽得皇帝且歎且笑,刮著她的鼻子道:“唉,要不怎麽說女兒是小棉襖呢,瞧咱們靈犀多會哄老人家開心呐,可惜啊,朕的女兒裏怎麽就沒有一個像你這麽貼心的。”
一旁的何皇後賠笑著道:“可不是嗎,要不陛下怎麽能這麽疼咱們靈犀呢。”心中想的卻是,是啊,你的女兒裏也沒有一個像她這麽嘴瓢的,三言兩語就把我們好不容易幫東宮扇起來的火給吹熄了,真是枉費了瑒兒那些折騰。
等到從帝後那裏出來,她又被領著去了蕭琮處,才說了沒兩句,便有人請見東宮,他便隻如往常那般囑咐了兩句,就讓她去見太子妃了。
她二人見麵自是一番寒暄,閑聊了幾句之後,靈犀就起身準備告辭,靜宜當然知道她著急忙慌的是想幹什麽,於是溫言道:“妹子如今也大了,連陛下都常誇你比以前懂事得多,想來也不會因為別人幾句話就對什麽人什麽事妄下定論。隻是有時候關心則亂,可也不要衝動行事才好。”
靈犀聞言應了句:“謹遵嫂嫂教誨。”便行禮告退,直奔竹舍,坐在肩輿上時還在想,這縵姬竟然哄得太子妃都主動幫她說話,果然是個人物。
待見到了沈筠,又有了那番對話之後,她回過頭一琢磨,覺得這女子還真是有點兒意思,言行舉止倒都不像是煙花女子的做派,於是主動提出住進隔壁的梅園,方便暗中觀察她,可她觀察了兩天,別人卻連門都沒出過,她便換了方案,主動找上門去。
這日她午睡過後就悄悄摸到竹舍,也沒讓通傳,而是輕手輕腳摸了進去,才進屋便愣住了,隻見那個被稱為縵姬的女子,正半披著才洗過的頭發坐在窗下,一手搖著扇子,一手閑閑地翻著本什麽書,那側影,像極了當年的阿嫚,隻不過她每次見到阿嫚時,她都是在做針線而已。
那時候她年紀小,老想拉著阿嫚陪她出去玩兒,可阿嫚總說,等把殿下的寢衣縫完吧,等把殿下的鬥篷縫完吧,等把殿下的鞋子做完吧,她就做坐在她身邊等啊等,等到都睡了一覺起來了,她手上的活還沒做完呢...
她正兀自發著愣,沈筠卻察覺到門口有人,抬眼一看見是清河君,忙放下扇子和書起身行禮道:“妾身見過郡君,郡君萬福。”
靈犀這才回神,恢複了平日高傲的神態,道了句:“起來吧。”便走到她對麵坐下,見她還站著,又道了聲:“坐吧。”
沈筠依言坐下,靈犀隨手將她剛才放下的扇子拿起來翻來翻去地看了看,道:“這木蘭倒畫得不錯,誰畫的?你畫的?”
沈筠微笑著點點頭道:“見笑了。”
靈犀心道,能寫會畫,倒像個才女的樣子,怪不得兄長喜歡。卻還是不動聲色地放下那扇子,又拾起那本書道:“你看的什麽?戲本子嗎?”等看到封麵時卻愣了愣,“你還看得懂莊子呢。”
別是隨手拿本書在我兄長麵前裝裝樣子吧。
沈筠仍是笑笑道:“就是覺得從前許多地方沒看懂,所以現在才再看看。”
靈犀聞言,有些輕蔑地想,看吧,我就說嘛。也就將那書丟開了,隨即在屋中環顧了一圈,歎了口氣道:“唉,無聊死了,你這兒有什麽好玩兒的嗎?”
沈筠想了想道:“郡君想看戲本子嗎?”
靈犀聽了,眼睛一亮,拍手叫好,沈筠便自箱籠中翻出一大摞戲本子給她,她一見就在想,果然看莊子就是做做樣子,真正喜歡的還是戲本子吧。
可她翻翻撿撿了一番過後,卻失望地道:“什麽呀,都是聽說書先生講過的嘛,情節我都會背了。”
沈筠聽罷笑道:“這些戲本子,情節自然都是差不多的,況且聽說書先生說有什麽意思,自然是要自己看文本才能得其中樂趣。”
靈犀不以為意地道:“那你倒是說說,看文本有什麽樂趣。”
沈筠便笑著隨手抽出一本,翻開看了看,道:“你看這裏寫到,小萍初到她舅母家,嫂嫂拉著她的手就問:‘妹妹多大了?讀過書沒有?行李搬進來了嗎?帶了幾個仆人?’還不等別人回答,又搶著說:‘你到這裏裏不要想家,要什麽吃的玩兒的,告訴嫂嫂就行。誰欺負了你,也告訴嫂嫂。’可妾記得從前聽說書先生說的時候,是一問一答之後,才說出後麵那番話的?”
靈犀想了想道:“還真是。”
“那與文意可就相差千裏了。”
“這話怎麽說。”
“郡君試想,倘若您是小萍,被初次見麵的嫂嫂連著問這麽些問題,先答哪個好?”
靈犀一愣,心道,還真是。
“可見她並不是真心問她,隻是寒暄而已,目的就是為了說後麵的那句話,顯示自己當家大娘子的地位。可被說書先生那樣一說,倒顯得這位嫂嫂是真誠人了,那不是跟後麵所述她的行止不符嗎?”
靈犀恍然大悟,欣喜道:“被你這麽一分解,還真是別有樂趣啊。”說著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沈筠便也不管她,隻讓落英在旁邊烹了茶,安安靜靜看起自己的書來。
靈犀正看得起勁,忽然聽內侍來通報了一聲:“東宮說稍後會過來用晚膳,請娘子準備著。”又聽沈筠應了句:“知道了,多謝公公。”她便抬起頭看了她一眼,心道,你還挺多禮。此時沈筠也回過頭看著她道:“那郡君先看著,妾失陪一下。”又囑咐落英好好伺候著,自己出去了。
她“哦”了一聲,又往窗外看了看,心道,晚膳時間還早啊,她這就要去準備啦?因而有些疑惑地詢問一旁的落英,落英便笑道:“隻要殿下來用膳,娘子都會親自下廚的。”
嘖嘖,這就是別人的手段了吧,東宮的心想必就是被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籠絡住的,想當年阿嫚還不是一樣,盡把好東西藏起來偏著兄長。
靈犀這麽想了一會兒,就又低下頭看手中的書了,過了一會兒沈筠回來了,她便問:“你怎麽又回來了?菜就做好了?”
沈筠笑道:“妾隻是去熬了些羹湯,現在讓小內侍看著火就行了。”
靈犀又“哦”了一聲,兩人便又安靜坐著,各看各的書。
也不知多久,忽然又有內侍來通報說,東宮馬上就到了,讓縵娘子準備著。靈犀隻得起身告辭,沈筠見她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道:“這些戲本子妾都看過了,郡君若喜歡,就都拿回去看吧。”
靈犀聽了自是欣然接受,起身告辭,沈筠便出來相送,誰知才走到中庭,靈犀便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抬眼才見有個小內侍正端著個湯罐子朝屋中走,一邊嘟囔了句:“好香啊。”一邊繼續往梅園去了。
沈筠送完她,想了想對落英道:“你去把湯盛一盅給郡君送去吧。”
靈犀是小孩子心性,忽然得了這麽多戲本子,又喝到了美味的羹湯,欣喜之餘,卻還是在想,這女子果然很會討人喜歡,怪不得兄長被她收得服服帖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