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忽然跳過甘惟澧的罪己詔,繼續將話題轉回科舉:
“江淮士人沒錯。”
“他們不過是多關照了一下同鄉子弟,同鄉之誼,自古便有。”
“但是現在朝中如何?”
“新黨舊黨已是讓朕焦頭爛額,這兩黨之中,還有鄉黨!”
“一直被同鄉之誼惠及的江淮士人,已牢牢把握朝政大權,足足七成官員,出身江淮!”
“甚至還有人不惜改祖籍,認江淮家族為祖宗,科舉時更是費勁心思,占用淮州府的舉人名額!”
趙政頓了頓,痛心疾首:
“朕在宮中,也能聽到江淮士子的狂言。”
“江淮不入試,本科無解首;江淮士子眼中,沒有難的考題....”
“教化不平衡,江淮士人拉關係,立鄉黨,外州士子難以金榜題名。”
“除非大乾隻占江淮一州,不然繼續這麽放任下去,遲早天下分裂!”
“與其讓人奪了去,朕不如先罷免自己!”
“陛下不可!”
眾人做做戲,哪能真讓皇帝罷免自己,不過他們也確實意識到,如今朝中的問題了。
就拿前朝建文帝舉個例子,建文帝挺相信南方大儒們,他在位期間就隻有一科,狀元榜眼探花,全是南方人。
結果呢,短短幾年就靖難了。
不給人官做,還不讓人家掀桌子嗎?
南方人考的好,就全是南方人做官?
那你皇位沒了。
當然,前朝靖難的原因很複雜,但患均不患寡,事實證明,隻信任一部分人,是行不通的。
更何況,現在有著西邊的四氏蠻子,名正言順的六國後裔,如此之多的潛在敵人,局勢可比建文帝時複雜的多。
趙政冷冷道:“宮中有多少關於甘惟澧的彈劾奏疏,被朕留中不發,諸位應該知曉。”
“……”
都知道,朝官就沒有不彈劾的,孔叔夜都被彈劾過,理由是朝廷重臣怕老婆,有傷風化。
趙政一字一句道:“甘惟澧曾唆使盧家兄弟延遲運送邊軍餉銀,還將江淮流寇七水梅花刀改頭換麵,收入府中,甚至和六國餘孽,有所聯係。”
“這....”
眾人相互對視,這可都是大罪啊!
“但和科舉舞弊一樣,沒有證據。”
這……就有點尷尬了。
“朕的勤儉,諸卿向來是知道的。”趙政忽然說了句不明所以的話。
屋內官員紛紛點頭,是勤儉啊,滿長城的金銀磚,滿大漠的財物,太他媽勤儉了。
“朕自登基起,便節省宮中用度,沒有一天敢鋪張浪費。”
“乃至朕的親妹妹,當朝的長公主,都要進山裏打野味改善夥食。”
“若是刮風下雨了,還要心疼,想著禦花園的菜地,會不會出什麽問題,由小見大,擔心著民間農人,會不會因此減產,無糧可收。”
“朕啊,連衣服都舍不得製新的,破了舊了,就打補丁,偶有口腹之欲,想吃燒雞了,也不敢說,一旦說了,宮裏每天都會備上燒雞,哪怕朕不吃。”
“朕身體力行,行勤儉之事。”
“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
眾人心思各異,這倒不是不能理解。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就是有錢,怕被人惦記,做出一幅窮樣給人看唄!
但不得不說,小皇帝確實詮釋了勤儉兩個字,有錢,沒花。
就算花,也是花在了北伐將士的封賞上,花在了捐軀將士的撫恤上。
盡管就出了一點,盡管大頭是國庫出,盡管全都埋大漠裏了,但這份勤儉,是朝野內外都公認的。
趙政繼續道:“甘老賊有一句話說的沒錯,人非聖賢。”
“朕難道就沒有一點私心雜念,不貪圖享樂嗎?”
“難道朕就喜歡過這種窘迫的日子嗎?”
你是怕別人惦記你的私房錢,大家都懂得。
不過沒人在這個節骨眼上抖機靈,就想聽聽,小皇帝想要說什麽,總不會真是說怕別人惦記。
趙政淡淡地道:“朕沒錢,窮的。”
“這是一方麵,可這並不是唯一原因,還有一個緣由是,朕為天下之主。”
“朕克勤克儉,從來不要求群臣厲行節約,但群臣自然而然知道,做官要清正廉潔,朕也不鼓勵百姓省吃儉用,但百姓知道,過日子要懂得勤儉持家!”
“因為在他們眼裏,朕這個天下之主,朕這個一國之君,是天下表率!”
“全天下的目光,都在盯著朕!”
猛地,趙政的目光,變得極為冷厲。
冰冰涼,不帶有一絲情感。
“朕,能錯嗎?”
眾人心中咯噔一下,不錯……
小皇帝,不能錯。
天下人,都在看著呢!
如果真是和平時期,看著皇帝的隻有百姓、臣子,那麽發一手罪己詔,就科舉之事,認個錯,也不是不行。
可現在內憂外患,盯著小皇帝的,不止是臣民。
還有大慶,有六國餘孽,有諸子百家,各種身懷異心的亂黨。
趙政不再言語,給眾人思考的機會。
複閱的十二個人,每個人都經過他的精挑細遠,在各自出身的州郡中,可為領頭羊,代表一方勢力。
打一個,拉一個,這道理,誰都懂。
單憑皇帝一個人,幹不死臣子,仗著一品修為搞暗殺太沒逼格了。
要借勢。
隻要統一這十二個人的口徑,讓他們一直對外,就能解決掉尾大不掉的江淮黨。
朝中七成都是江淮士人,過分了!
趙政不擔心朝中有鄉黨,不擔心黨爭,隻擔心一家獨大。
貢院的小屋裏,安靜得可怕。
群臣心中忐忑不安,人人眉頭深鎖,似乎陷入了思索,天人交戰。
其實沒有太多要想的。
小皇帝一席話,分了三個問題,一個是江淮士人不能一家獨大,一個是甘惟澧有錯,一個是皇帝不能錯。
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也很簡單。
甘惟澧有錯怎麽辦?嚴懲!
甘惟澧一出事,江淮士人斷去一臂,短期內不會將手伸的太長。
小皇帝的錯,也就有人背鍋,科舉有問題,主考官徇私舞弊,仇恨轉移成功。
趙政忽的開口,輕飄飄一句:
“朕是錯了,可朕有錯嗎?”
一直閉眼深思的周繼猛地睜眼,開口道:“吏部尚書甘惟澧,弄虛作假,欺君罔上,還請陛下治罪!”
“江淮士人沒錯。”
“他們不過是多關照了一下同鄉子弟,同鄉之誼,自古便有。”
“但是現在朝中如何?”
“新黨舊黨已是讓朕焦頭爛額,這兩黨之中,還有鄉黨!”
“一直被同鄉之誼惠及的江淮士人,已牢牢把握朝政大權,足足七成官員,出身江淮!”
“甚至還有人不惜改祖籍,認江淮家族為祖宗,科舉時更是費勁心思,占用淮州府的舉人名額!”
趙政頓了頓,痛心疾首:
“朕在宮中,也能聽到江淮士子的狂言。”
“江淮不入試,本科無解首;江淮士子眼中,沒有難的考題....”
“教化不平衡,江淮士人拉關係,立鄉黨,外州士子難以金榜題名。”
“除非大乾隻占江淮一州,不然繼續這麽放任下去,遲早天下分裂!”
“與其讓人奪了去,朕不如先罷免自己!”
“陛下不可!”
眾人做做戲,哪能真讓皇帝罷免自己,不過他們也確實意識到,如今朝中的問題了。
就拿前朝建文帝舉個例子,建文帝挺相信南方大儒們,他在位期間就隻有一科,狀元榜眼探花,全是南方人。
結果呢,短短幾年就靖難了。
不給人官做,還不讓人家掀桌子嗎?
南方人考的好,就全是南方人做官?
那你皇位沒了。
當然,前朝靖難的原因很複雜,但患均不患寡,事實證明,隻信任一部分人,是行不通的。
更何況,現在有著西邊的四氏蠻子,名正言順的六國後裔,如此之多的潛在敵人,局勢可比建文帝時複雜的多。
趙政冷冷道:“宮中有多少關於甘惟澧的彈劾奏疏,被朕留中不發,諸位應該知曉。”
“……”
都知道,朝官就沒有不彈劾的,孔叔夜都被彈劾過,理由是朝廷重臣怕老婆,有傷風化。
趙政一字一句道:“甘惟澧曾唆使盧家兄弟延遲運送邊軍餉銀,還將江淮流寇七水梅花刀改頭換麵,收入府中,甚至和六國餘孽,有所聯係。”
“這....”
眾人相互對視,這可都是大罪啊!
“但和科舉舞弊一樣,沒有證據。”
這……就有點尷尬了。
“朕的勤儉,諸卿向來是知道的。”趙政忽然說了句不明所以的話。
屋內官員紛紛點頭,是勤儉啊,滿長城的金銀磚,滿大漠的財物,太他媽勤儉了。
“朕自登基起,便節省宮中用度,沒有一天敢鋪張浪費。”
“乃至朕的親妹妹,當朝的長公主,都要進山裏打野味改善夥食。”
“若是刮風下雨了,還要心疼,想著禦花園的菜地,會不會出什麽問題,由小見大,擔心著民間農人,會不會因此減產,無糧可收。”
“朕啊,連衣服都舍不得製新的,破了舊了,就打補丁,偶有口腹之欲,想吃燒雞了,也不敢說,一旦說了,宮裏每天都會備上燒雞,哪怕朕不吃。”
“朕身體力行,行勤儉之事。”
“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
眾人心思各異,這倒不是不能理解。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就是有錢,怕被人惦記,做出一幅窮樣給人看唄!
但不得不說,小皇帝確實詮釋了勤儉兩個字,有錢,沒花。
就算花,也是花在了北伐將士的封賞上,花在了捐軀將士的撫恤上。
盡管就出了一點,盡管大頭是國庫出,盡管全都埋大漠裏了,但這份勤儉,是朝野內外都公認的。
趙政繼續道:“甘老賊有一句話說的沒錯,人非聖賢。”
“朕難道就沒有一點私心雜念,不貪圖享樂嗎?”
“難道朕就喜歡過這種窘迫的日子嗎?”
你是怕別人惦記你的私房錢,大家都懂得。
不過沒人在這個節骨眼上抖機靈,就想聽聽,小皇帝想要說什麽,總不會真是說怕別人惦記。
趙政淡淡地道:“朕沒錢,窮的。”
“這是一方麵,可這並不是唯一原因,還有一個緣由是,朕為天下之主。”
“朕克勤克儉,從來不要求群臣厲行節約,但群臣自然而然知道,做官要清正廉潔,朕也不鼓勵百姓省吃儉用,但百姓知道,過日子要懂得勤儉持家!”
“因為在他們眼裏,朕這個天下之主,朕這個一國之君,是天下表率!”
“全天下的目光,都在盯著朕!”
猛地,趙政的目光,變得極為冷厲。
冰冰涼,不帶有一絲情感。
“朕,能錯嗎?”
眾人心中咯噔一下,不錯……
小皇帝,不能錯。
天下人,都在看著呢!
如果真是和平時期,看著皇帝的隻有百姓、臣子,那麽發一手罪己詔,就科舉之事,認個錯,也不是不行。
可現在內憂外患,盯著小皇帝的,不止是臣民。
還有大慶,有六國餘孽,有諸子百家,各種身懷異心的亂黨。
趙政不再言語,給眾人思考的機會。
複閱的十二個人,每個人都經過他的精挑細遠,在各自出身的州郡中,可為領頭羊,代表一方勢力。
打一個,拉一個,這道理,誰都懂。
單憑皇帝一個人,幹不死臣子,仗著一品修為搞暗殺太沒逼格了。
要借勢。
隻要統一這十二個人的口徑,讓他們一直對外,就能解決掉尾大不掉的江淮黨。
朝中七成都是江淮士人,過分了!
趙政不擔心朝中有鄉黨,不擔心黨爭,隻擔心一家獨大。
貢院的小屋裏,安靜得可怕。
群臣心中忐忑不安,人人眉頭深鎖,似乎陷入了思索,天人交戰。
其實沒有太多要想的。
小皇帝一席話,分了三個問題,一個是江淮士人不能一家獨大,一個是甘惟澧有錯,一個是皇帝不能錯。
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也很簡單。
甘惟澧有錯怎麽辦?嚴懲!
甘惟澧一出事,江淮士人斷去一臂,短期內不會將手伸的太長。
小皇帝的錯,也就有人背鍋,科舉有問題,主考官徇私舞弊,仇恨轉移成功。
趙政忽的開口,輕飄飄一句:
“朕是錯了,可朕有錯嗎?”
一直閉眼深思的周繼猛地睜眼,開口道:“吏部尚書甘惟澧,弄虛作假,欺君罔上,還請陛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