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的溫度在提升,經過焦煤的灼燒,還有風箱的鼓風,鐵礦迅速軟化。


    最終,鐵礦在石墨坩堝裏麵融化,並且在加入脫硫劑後,澆築成鐵錠。


    “品質怎麽樣?”孫策焦急的問道,她是第一次見證,鐵礦變成鐵水的過程。這樣的方法鍛造鐵錠,以前可從來沒有過。


    尤其為了做到這一步,還專門花了大價錢,找工匠行會,訂做了這個石墨坩堝。


    “非常的完美!”鐵匠看著經過淬火之後的鐵錠,渾身都發抖。


    自己這個非職業者,居然能夠鍛造出那麽完美的鐵錠……


    不不,這玩意根本就是直接澆築,哪門子的鍛造?


    感覺就不是鐵匠鍛造出來的結果,而是工人批量製作出來的玩意。


    按照這個概念,以後百鍛鐵,百煉鋼什麽的,莫非都能由普通工人來完成?


    多少有些挫敗感,不過又覺得沒什麽,畢竟最終把鐵錠鍛造成武器和甲胄,才是匠人真正的本事,原材料越好,其實越應該高興才是。


    隻是從過去的鍛造師,變成工藝師,到底還是有些掉價的樣子……


    “問題是不是太完美了……”祖郎仔細看了看,“這個品質的話,拿去出售的話簡直就是浪費,用來打造武器武裝自己的士卒更合適。”


    “這個……也是!”孫策上前敲了敲,又把還有餘溫的鐵錠拿起來掂量一下,“惟實,你說這個用來打造我的槍柄怎麽樣?”


    說起來,她那個槍頭雖然已經鑄造完畢,但是槍柄一直找不到合適的。


    主要是普通的木材,就算是硬木,也承受不了她的揮舞。


    很多時候槍頭沒壞,槍杆先壞,在沒有換武器之前,已經算是常態。


    最後都是用鐵製的槍杆。問題這年頭沒有做中空鐵管的技術,所以是實心的。


    也就是說,槍身的重量比槍頭還要重。當然就孫策這個力氣,可能還略顯得有些輕。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朱信當然沒意見,“至於品質問題……換成陶瓷坩堝,然後不要加入脫硫劑唄!”


    “你說的那個煤球,怎麽樣?”張昭想了想,她也的第一次知道,石炭和泥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燃燒起來居然比炭火還要猛。


    焦煤就更不必說,火力更足,而且沒有黑煙,能把鐵礦直接熔成鐵水。


    這個時候沒有坩堝盛放的話,這些鐵水都不知道要怎麽聚攏。


    “沒試驗過不知道,不過火力應該比一般的木炭要高,和白炭持平。”朱信想了想,他也隻是知道有那麽一個東西,可具體情況怎麽樣不知道。


    按說石炭都有了,蜂窩煤要弄出來也容易。


    不過就如同之前所言,這玩意沒什麽市場,在江南這片區域,這木柴和木炭價格真的不貴。


    反正產量也不是很多,用於煉鐵就好。


    “這樣,那以後就用煤球來煉鐵就好!”張昭大手一揮,當即確定基調。焦煤煉鐵這玩意,用來打造裝備武裝自己人可以,出口那絕對不行。


    “不不,我們換個角度!”朱信當即表態,“我們直接生產武器,然後銷售出去!”


    出口低端原料賺錢,那是被經濟殖民的國家才做的事情,比如後世的非洲。


    出口半成品,然後給大國代工,那是發展中國家做的事情。


    隻有做成品,高端奢侈品,才是發達國家應該走的路子。


    “環首刀和長槍是必然有銷路的,不管誰都需要這東西。長殳和大斧也可以考慮小規模製作。甚至高端的武器,我們每月出售個七八件,還是價高者得的那種,反正賺錢的同時不影響敵我戰力平衡!”朱信解釋。


    長殳和大斧用於破盾破甲,有些諸侯隊伍裏麵就有長殳大斧兵,用於對付重步兵。也有些將領,會用長殳或大斧,比如徐晃按照記載,就用一把大斧。


    “要不要讓秦鬆把位置讓給你?”張昭覺得,朱信不去負責財政簡直的浪費。


    一直在頭痛怎麽弄錢,這下可好,隨便幾句話,就弄到一個巨大財源。


    可惜造紙還沒有能出售的產品,否則的話又是一個大財源。


    張昭還不知道,之前她簽署地契給朱信,後者在海邊弄了片鹽田,如今也在實驗階段。


    可惜這天氣不怎麽好,眼看要入冬,太陽不夠猛,曬不出鹽。


    還要小心下雨天,這夏秋之際,雨水特別多。雨水會稀釋鹽鹵的濃度,這樣不利於曬鹽。


    按照古法來說,曬鹽應該在六到九月之間,這個時候沒什麽雨水,而且太陽夠猛。


    不過隻要避開下雨天,然後慢慢曬,還是會有產出。


    隻是目前整個鹽場還在摸索階段,所以產出肯定不指望,更別說拿來賺錢。


    甚至連官營鹽行都沒有能辦起來,你要讓別人投入,那首先要拿出合格的產品。


    “就類似這樣,是不是出謀劃策一下不行嗎?”朱信本來最煩的就是當官。


    “你出謀劃策的確是爽了,可我要怎麽給你封賞呢?”張昭頭痛,若朱信走正常的仕途,那麽至少可以把職位升上去。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裏,他就頂著個主廚的位置不挪位置,偏偏又不斷立下功勞。


    這種情況要怎麽封賞,張昭感覺愁的,最近皮膚都變得暗淡一些。


    “要不就打個白條?”朱信想了想,“開玩笑的,要不這樣,這個煉煉鐵廠的利潤一成歸我,以後誰出了這賺錢的點子,並且被證明是有效的,也能獲得股份。”


    “好主意!”其他人姑且不說,孫策立刻同意,這樣她們家就有大量的財源了。看看,朱信隨便就能有兩個賺錢的主意,以後誰知道會不會有更多?


    “那造紙作坊,是不是也要給你一成股份?”張昭沒好氣的問道。


    “我們用技術入股,不是已經占據一成股份了麽?”朱信戲謔道,“另外還要有個標準,若是提供的點子,有重要價值的,應該能得到兩成股份!”


    “不如分成三個檔次,按照按照這個點子的價值,給予不同等級的股份。”跟著過來的蔡琰難得發了句話。或者說,這段時間,她的確被朱信的能力震撼到了。


    “永久三成,是不是太高了?”張昭說這話的時候,多少有些心疼。


    “那也隻是針對這個廠子而已……”朱信指了指地麵,“總有一天,這個廠子產能跟不上,分廠的開設是必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策的野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孫策的野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