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童生試
凡人:修仙從科舉開始 作者:翡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到了午後,送走李員外後,蘇易坐在屋內沉吟不語。
按照李員外所言,他口中的那位大人位高權重,而且修為頗高,最起碼也是金丹期以上的大修士,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元嬰老怪。
既然那位大人物有事相求,蘇易也毫不客氣的提出了他的要求。
一、給他搞一部鬼靈門的完整的修行功法。
二、土、水二靈根修士異變成雷靈根的方法。
隻有滿足這兩個條件,他才會花時間參加世俗世界的科舉考試。
李員外不愧為老狐狸,兩個要求他說那位大人隻能答應其中一個,臨走前還問了蘇易的年齡。
蘇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但估摸著應該不會很大。
李員外撓了撓頭,沒有再說什麽就徑直離開了。
想了一會兒,蘇易又取出一塊靈石,盤坐在床上修煉起來。
。。。
五日後,清河郡縣衙前,站著一老一少兩個人。
老的一臉狡詐市儈,小的白衣飄飄,若有所思。
“蘇公子真有信心能通過考試?要知道,別人都是寒窗苦讀數年,才敢來參加考試,依蘇公子所言,閣下並未在私塾讀過書,不如來年準備充足後再考也不遲。”
那老的正是李員外,而白衣少年正是蘇易。
“區區童生試,三日的準備時間就夠了。”
前世的蘇易可是985大學的大學生,在古代怎麽著也算是個舉人了。
更何況他現在踏入修仙界,在靈氣的滋養下耳聰目明,頭腦清晰,比之前世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晉的科舉與前世的古代差不多,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
其中童生試是入門考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
考生要在當地的縣城、大的州府考試,考試通過後,可晉升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考試內容主要測試一下考生的字寫得怎麽樣,還有對一些經典古籍的了解。
別看很簡單,單單那考試要求的啟功體,普通人要練個好幾年才能練成。
而大晉的經典古籍,何止百萬字,這些古籍都要求考生能倒背如流。
字體對蘇易來說倒是很簡單,隻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練成了。
其餘兩天時間,都花在記憶那些經典古籍上了,畢竟百萬字以上的書籍,就算蘇易一目十行,也要看很久。
“希望公子能考上秀才吧!老夫為了此事,可是到處奔波也沒有任何結果的。那位大人答應的東西,公子成為秀才後,老夫自會轉交。”李員外沉吟片刻後說道。
蘇易卻有點鬱悶。
李員外說的東西,是一套完整的土、水靈根異變成雷靈根的方法,包括功法、丹方、輔佐陣法。
不過李員外說的那位大人隻肯一點點的給,蘇易考中秀才、舉人、進士後,才肯將所有東西全部給齊。
而且據那位大人所說,異變成雷靈根的過程極其艱難,除了以上的功法、陣法、丹藥外,還需要一定的機緣才行。
不過,這些都不是蘇易現在要考慮的事情。
蘇易緩步走向縣衙,那裏已經有許多人在等候。
大多數是年紀不大的學童,還有一些年歲卻頗大,甚至有些頭發花白的老人也在其中。
金榜題名是凡夫俗子最高的人生追求,一旦考試狀元那可謂是光宗耀祖,整個家族也會因此成為名門望族。
是以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參加科舉考試。屢敗屢戰,一直考到晚年還在幻想能金榜題名。
縣衙門口,放了一張方桌,桌上擺放了許多玉佩。
方桌後麵,坐著一位身穿官服,精神矍鑠的老人。
每一個第一次參加童生試的考生經過方桌前,都要用準備好的繡花針刺破指尖,滴一滴血在玉佩上。
那玉佩是一種認主玉佩,以後就是考生的準考證,上麵刻著考生報名用的名字,年齡,籍貫等等等信息。
有了這枚準考證,可以完全杜絕冒籍、替考等種種作弊手段。
蘇易領了一枚玉佩後,跟隨者隊伍,走進考場。
考場是一個密不透風的小屋子。
據李員外所說,這間外表普通的屋子,是一件修仙之人的法器,是大晉朝特地為考試而打造的。
隻要在這件法器內,不論你有多大的神通,都不能作弊。
普通人隻要作弊,不管用何種方式,都會被法器傳送到考場外,立刻失去考試資格。
而修仙之人在法器內,不能用一點點法力,也不能用各種靈眼靈目,杜絕了一切作弊的可能。
坐在木桌上,發下試卷後,蘇易開始奮筆疾書。
因為是入門級考試,題目並不難。
不過有些年紀小的學童卻一籌莫展,更有一些考生交了白卷。
考試結束後,正當蘇易準備離開時,監考老師卻突然宣布,下一場考試即將開始,願意參加的可以留下來接著考。
蘇易有些疑惑,便上前詢問。
原來大晉的考試除了考文學經典之外,還要考數術,也就是算數。
小到房屋城市的建造,大到陰陽術數,都需要一定的算數能力。
這算數考試算是額外的考試,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
但如果通過了考試,對日後的鄉試、會試、乃至殿試都有加分作用。
蘇易前世學的是理科,對這個世界的算數頗感有趣,於是留下來參加算數考試。
不過發下來的題目卻讓蘇易頗感無聊,考的都是一些前世的小學知識,絲毫沒有難度。
隻花了十分之一的考試時間,就把所有題目都做完了,第一個交卷子。
考完試後,蘇易徑直回到了住所。
考試成績要三日後才會公布。
。。。
接下裏的一個月內,蘇易又參加了府試、院試。
題目都不難,蘇易很輕易的就考過了,隻不過今日的一道題卻讓蘇易覺得有些好笑。
“。。。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六。。。”
這道題講的是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分別是三、四,而弦長則是六。
根據勾股定理,弦長應該是五才對。
蘇易不知是卷子抄印錯了,還是出題人數學水平不到家,竟然把題目出錯了,於是開口道:“先生,學生發現,有一道題目可能出了差錯。”
那監考老師和鄉試的監考老師是同一人,是那名坐在縣衙前,發放玉佩,精神矍鑠的老者,聞言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胡說八道,這試卷乃是當朝工部官員所出,怎麽可能出差錯。”
蘇易站起身來,據理力爭道:“確實是出錯了,學生可以保證。”
監考老師氣得吹胡子瞪眼:“孺子不可教也,你區區一個連童生試都沒考完的考生,拿什麽保證?”
就在兩人爭論之時,坐在角落裏的一個中年考生也輕聲說道:“張老先生,題目確實是出錯了。”
那位姓張的老先生循聲望去,認得說話之人乃是縣衙的李木匠。
童生考試並未限製縣衙的一些小吏參加。
這些小吏沒有功名在身,隻有考取了功名,才能升官。
李木匠專司營造房舍,所以精通算數,別人的話張姓老者可以不信,但李木匠的話他還是相信的。
“如此說來,那題目真有差錯?此事非同小可,考試完畢後你們在此等候,容老夫上報之後,再做定奪。”張姓老者沉吟片刻後說道。
考試完畢後,張姓老者急匆匆的出去了,回來之時,畢恭畢敬的跟在一個身穿官服,留著兩撇小胡子的中年官員身後。
“何人在考場胡言亂語?”那中年官員一進考場,就大聲斥責道。
“就是這兩位考生。”張姓老者指著蘇易和那位李木匠說道。
眼見那中年官員官威十足,李木匠嚇趕忙低下頭,不敢言語。
蘇易站起身來,道:“學生並未胡言亂語,考題確實出錯了。”
那中年官員哂笑道:“本官看你連毛都沒長齊,你也敢在此胡說?人常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也就罷了,怎麽張老你也如此混賬?”
那張姓老者被斥責的麵紅耳赤,半晌說不出話來。
蘇易淡淡的說道:“錯就是錯,對就是對,跟年齡有何關係?”
那中年官員一臉的不屑一顧:“你說題目出錯了,如何證明?”
蘇易微微一笑:“證明就證明。”
言罷,找張姓老者討要了一張白紙,用毛筆在紙上證明起勾股定理起來。
那中年官員臉上先是高傲,接著轉為好奇,最後臉上全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閣下姓蘇名易是嗎?沒想到區區十四歲年紀,就精通算數,真是讓本官刮目相看。”那中年官員一臉嚴肅的說道。
蘇易心想:這算什麽,我大學還上過高等數學呢,區區勾股定理,也隻不過是初中的知識而已。
那中年官員沉默片刻,接著說道:“實不相瞞,此題乃是本官的老師,當今工部侍郎所出,家師近日回鄉省親,聽聞有童生試,特地出了這道題目。”
按照李員外所言,他口中的那位大人位高權重,而且修為頗高,最起碼也是金丹期以上的大修士,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元嬰老怪。
既然那位大人物有事相求,蘇易也毫不客氣的提出了他的要求。
一、給他搞一部鬼靈門的完整的修行功法。
二、土、水二靈根修士異變成雷靈根的方法。
隻有滿足這兩個條件,他才會花時間參加世俗世界的科舉考試。
李員外不愧為老狐狸,兩個要求他說那位大人隻能答應其中一個,臨走前還問了蘇易的年齡。
蘇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但估摸著應該不會很大。
李員外撓了撓頭,沒有再說什麽就徑直離開了。
想了一會兒,蘇易又取出一塊靈石,盤坐在床上修煉起來。
。。。
五日後,清河郡縣衙前,站著一老一少兩個人。
老的一臉狡詐市儈,小的白衣飄飄,若有所思。
“蘇公子真有信心能通過考試?要知道,別人都是寒窗苦讀數年,才敢來參加考試,依蘇公子所言,閣下並未在私塾讀過書,不如來年準備充足後再考也不遲。”
那老的正是李員外,而白衣少年正是蘇易。
“區區童生試,三日的準備時間就夠了。”
前世的蘇易可是985大學的大學生,在古代怎麽著也算是個舉人了。
更何況他現在踏入修仙界,在靈氣的滋養下耳聰目明,頭腦清晰,比之前世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晉的科舉與前世的古代差不多,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
其中童生試是入門考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
考生要在當地的縣城、大的州府考試,考試通過後,可晉升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考試內容主要測試一下考生的字寫得怎麽樣,還有對一些經典古籍的了解。
別看很簡單,單單那考試要求的啟功體,普通人要練個好幾年才能練成。
而大晉的經典古籍,何止百萬字,這些古籍都要求考生能倒背如流。
字體對蘇易來說倒是很簡單,隻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練成了。
其餘兩天時間,都花在記憶那些經典古籍上了,畢竟百萬字以上的書籍,就算蘇易一目十行,也要看很久。
“希望公子能考上秀才吧!老夫為了此事,可是到處奔波也沒有任何結果的。那位大人答應的東西,公子成為秀才後,老夫自會轉交。”李員外沉吟片刻後說道。
蘇易卻有點鬱悶。
李員外說的東西,是一套完整的土、水靈根異變成雷靈根的方法,包括功法、丹方、輔佐陣法。
不過李員外說的那位大人隻肯一點點的給,蘇易考中秀才、舉人、進士後,才肯將所有東西全部給齊。
而且據那位大人所說,異變成雷靈根的過程極其艱難,除了以上的功法、陣法、丹藥外,還需要一定的機緣才行。
不過,這些都不是蘇易現在要考慮的事情。
蘇易緩步走向縣衙,那裏已經有許多人在等候。
大多數是年紀不大的學童,還有一些年歲卻頗大,甚至有些頭發花白的老人也在其中。
金榜題名是凡夫俗子最高的人生追求,一旦考試狀元那可謂是光宗耀祖,整個家族也會因此成為名門望族。
是以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參加科舉考試。屢敗屢戰,一直考到晚年還在幻想能金榜題名。
縣衙門口,放了一張方桌,桌上擺放了許多玉佩。
方桌後麵,坐著一位身穿官服,精神矍鑠的老人。
每一個第一次參加童生試的考生經過方桌前,都要用準備好的繡花針刺破指尖,滴一滴血在玉佩上。
那玉佩是一種認主玉佩,以後就是考生的準考證,上麵刻著考生報名用的名字,年齡,籍貫等等等信息。
有了這枚準考證,可以完全杜絕冒籍、替考等種種作弊手段。
蘇易領了一枚玉佩後,跟隨者隊伍,走進考場。
考場是一個密不透風的小屋子。
據李員外所說,這間外表普通的屋子,是一件修仙之人的法器,是大晉朝特地為考試而打造的。
隻要在這件法器內,不論你有多大的神通,都不能作弊。
普通人隻要作弊,不管用何種方式,都會被法器傳送到考場外,立刻失去考試資格。
而修仙之人在法器內,不能用一點點法力,也不能用各種靈眼靈目,杜絕了一切作弊的可能。
坐在木桌上,發下試卷後,蘇易開始奮筆疾書。
因為是入門級考試,題目並不難。
不過有些年紀小的學童卻一籌莫展,更有一些考生交了白卷。
考試結束後,正當蘇易準備離開時,監考老師卻突然宣布,下一場考試即將開始,願意參加的可以留下來接著考。
蘇易有些疑惑,便上前詢問。
原來大晉的考試除了考文學經典之外,還要考數術,也就是算數。
小到房屋城市的建造,大到陰陽術數,都需要一定的算數能力。
這算數考試算是額外的考試,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
但如果通過了考試,對日後的鄉試、會試、乃至殿試都有加分作用。
蘇易前世學的是理科,對這個世界的算數頗感有趣,於是留下來參加算數考試。
不過發下來的題目卻讓蘇易頗感無聊,考的都是一些前世的小學知識,絲毫沒有難度。
隻花了十分之一的考試時間,就把所有題目都做完了,第一個交卷子。
考完試後,蘇易徑直回到了住所。
考試成績要三日後才會公布。
。。。
接下裏的一個月內,蘇易又參加了府試、院試。
題目都不難,蘇易很輕易的就考過了,隻不過今日的一道題卻讓蘇易覺得有些好笑。
“。。。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六。。。”
這道題講的是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分別是三、四,而弦長則是六。
根據勾股定理,弦長應該是五才對。
蘇易不知是卷子抄印錯了,還是出題人數學水平不到家,竟然把題目出錯了,於是開口道:“先生,學生發現,有一道題目可能出了差錯。”
那監考老師和鄉試的監考老師是同一人,是那名坐在縣衙前,發放玉佩,精神矍鑠的老者,聞言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胡說八道,這試卷乃是當朝工部官員所出,怎麽可能出差錯。”
蘇易站起身來,據理力爭道:“確實是出錯了,學生可以保證。”
監考老師氣得吹胡子瞪眼:“孺子不可教也,你區區一個連童生試都沒考完的考生,拿什麽保證?”
就在兩人爭論之時,坐在角落裏的一個中年考生也輕聲說道:“張老先生,題目確實是出錯了。”
那位姓張的老先生循聲望去,認得說話之人乃是縣衙的李木匠。
童生考試並未限製縣衙的一些小吏參加。
這些小吏沒有功名在身,隻有考取了功名,才能升官。
李木匠專司營造房舍,所以精通算數,別人的話張姓老者可以不信,但李木匠的話他還是相信的。
“如此說來,那題目真有差錯?此事非同小可,考試完畢後你們在此等候,容老夫上報之後,再做定奪。”張姓老者沉吟片刻後說道。
考試完畢後,張姓老者急匆匆的出去了,回來之時,畢恭畢敬的跟在一個身穿官服,留著兩撇小胡子的中年官員身後。
“何人在考場胡言亂語?”那中年官員一進考場,就大聲斥責道。
“就是這兩位考生。”張姓老者指著蘇易和那位李木匠說道。
眼見那中年官員官威十足,李木匠嚇趕忙低下頭,不敢言語。
蘇易站起身來,道:“學生並未胡言亂語,考題確實出錯了。”
那中年官員哂笑道:“本官看你連毛都沒長齊,你也敢在此胡說?人常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也就罷了,怎麽張老你也如此混賬?”
那張姓老者被斥責的麵紅耳赤,半晌說不出話來。
蘇易淡淡的說道:“錯就是錯,對就是對,跟年齡有何關係?”
那中年官員一臉的不屑一顧:“你說題目出錯了,如何證明?”
蘇易微微一笑:“證明就證明。”
言罷,找張姓老者討要了一張白紙,用毛筆在紙上證明起勾股定理起來。
那中年官員臉上先是高傲,接著轉為好奇,最後臉上全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閣下姓蘇名易是嗎?沒想到區區十四歲年紀,就精通算數,真是讓本官刮目相看。”那中年官員一臉嚴肅的說道。
蘇易心想:這算什麽,我大學還上過高等數學呢,區區勾股定理,也隻不過是初中的知識而已。
那中年官員沉默片刻,接著說道:“實不相瞞,此題乃是本官的老師,當今工部侍郎所出,家師近日回鄉省親,聽聞有童生試,特地出了這道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