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景昭聞言不禁轉頭與靈坦對視一眼,心道不錯,靈坦問道:“依小娘子之見,當邀請哪些門派?”


    二人來時早得李含光與神會兩大宗師授意,要推江朔為盟主,就算再開大會,也不過是走個過場。


    李珠兒也不客氣,道:“除了三江五湖、漕幫四路,還要邀請五嶽各門,嶺南諸派,更有崆峒、峨眉,扶餘、新羅、南詔、西域、朔漠諸多豪傑,方可稱大唐天下,此外,主持之人非當今武林泰山北鬥不可,須得由茅山大宗師李含光、菏澤寺大和尚神會主持,方能服眾。”


    韋景昭點頭道:“原當如此,隻是我二人的恩師易請,但大唐疆域之廣,要聚齊這麽多路豪傑,怕要數月時光,此刻軍情緊急,如何等得了這麽久?”


    李珠兒道:“大唐東西一萬裏,南北八千裏,取天下之中會盟,也不過四五千裏的路程,快馬加鞭最遠不過一個月便可抵達,算上回程兩月足矣。”


    獨孤湘疑惑道:“大唐天下如此廣大,卻如何能知道天下之中是何處?”


    李珠兒道:“周滅商後定鼎中原,周公旦以土圭測影之法,定雒陽為天下之中。”


    江朔遍曆大唐山河,自然知道大唐之中絕不在雒陽,不說南北八千裏,隻以東西萬裏而論,雒陽約略在東邊四分之一的位置,但中原群豪有幾個如江朔這般親自用腳丈量過大唐疆域的?隻管轟然叫好。


    靈坦道:“女檀越難道不知?雒陽城早已落入賊人之手,吾師神會大師也早已撤出菏澤寺了,如今雒陽城成了偽帝都城,自有重兵把守,如何能召開大會?”


    李珠兒道:“雒陽可不是隻有一處,漢魏雒陽城在唐雒陽城之東,古之雒陽城背枕邙山,麵向洛水,與現今雒陽城跨洛水而建頗為不同。”


    靈坦是雒陽人,自然知道雒陽城的變遷,皺眉道:“漢雒陽城早已毀於戰火……”


    李珠兒道:“天下豪傑會盟,當有名山大川,雒陽地勢平坦確實不合適,但與漢雒陽城隔河水相望的王屋山人稱天下之脊,可為會盟之所。”


    靈坦點頭道:“王屋山自古便被稱為天下之梁,更是南眺漢雒陽,若說會盟於王屋山倒是可行。”


    韋景昭道:“貧道說個去處,王屋山華蓋峰南麓建有陽台宮,其地廣闊正適合群雄大會。”


    盧玉鉉撫掌讚道:“妙哉妙哉,陽台宮可遠眺孟津渡口,相傳武王伐紂時,與八百諸侯歃血於邙,觀兵於津,之後渡河攻打朝歌,牧野一戰滅商。我們在陽台宮會盟,則是誓師於河北,破賊於河南,雖是殊途卻是同歸!”


    江朔聽了隻覺熱血上湧,道:“我們便在王屋山與天下群豪會盟之後,一同殺奔雒陽,了結了安祿山老賊,還天下太平!”


    群豪聽了一同歡呼,彩聲震天。


    卻聽李珠兒冰冷的語氣在江朔耳畔說道:“江盟主豪氣幹雲果然有英雄氣概,不過,天下武林群豪再多,打起仗來也不過是多了幾十萬烏合之眾罷了。如果靠烏合之眾就能戰勝燕軍,封大夫在雒陽城下便已經成功了。”


    李珠兒之言就叫眾人又是一愣,她不管不顧繼續說道:“漕幫和江湖盟雖然號稱幫眾廣布天下,但真正的高手能有多少?懂得兵法的又有幾人?僅憑一腔孤勇就想平叛,溯之你怕不是太天真了。”


    江朔心知李珠兒說得有理,漲紅了臉囁嚅道:“難道我們就什麽都不做麽?”


    李珠兒道:“怎會什麽都不做,隻是需得做對。”


    江朔低聲懇切道:“請姊姊教我。”


    李珠兒卻轉過頭去,道:“今日我不說,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正在此時,王棲曜和雷萬春進入寺中,王棲曜報道:“我們親眼看到燕軍焚毀輜重,向汴州方向退卻了。”


    雷萬春道:“燕軍沿途缺乏補給,除了退回汴州別無他途。”


    眾人聞言又是一陣歡呼,正在群情激奮之際,韋景昭朗聲道:“雷聲普化天尊,諸君聽我一言。”韋景昭內力既強,威望又高,全場登時又靜了下來。


    韋景昭道:“燕軍缺乏補給固然不能久留,我們義軍又何嚐不是如此?如今既然定了會盟之地,當再約定會盟之期,然後各自散與山野,以免燕軍卷土重來。”


    江朔道:“可是若各路義軍都走了,雍丘城該當如何?”


    張巡道:“雍丘城牆遭到石砲轟擊,此地缺乏磚石,難以修複,我們準備趁著燕軍暫退,趕緊帶著城中軍民撤走。”


    許遠道:“我已與張長史商量好了,此去東南有城名寧陵,與睢陽相去不遠,想請張長史率軍轉守彼地,互為犄角,互相有個照應。”


    張巡道:“我們在本也不指望能擊潰燕軍,收複河山,隻是阻斷燕軍南下的道路,以免江南塗炭,如今轉戰寧陵,且戰且退且守,也是一樣的。”


    江朔聽了這才心下稍定。


    韋景昭那邊已與群豪約定兩個月後,五月初五端午之期,在王屋山陽台宮召開天下武林大會。要廣發英雄帖請天下各門各派會盟,可就不能僅以江湖盟主之名發帖了,由韋景昭主筆草擬了英雄帖,茅山、南少林與江湖盟聯署發出邀約,韋景昭、靈坦、江朔各自簽畫已畢,選精幹之士乘快馬向東南西北各地發出。


    一切安排已畢,眾人這才歡歌燕舞,大肆慶祝,後幾日各路義軍紛紛拔營離去,韋景昭與靈坦也各自率門下弟子回去拜見師尊,告知邙山會盟之事,這樣的大會若無當世兩大宗師參加,可就難稱權威了,選出的江湖盟主也自難以服眾了。


    過幾日張巡、南霽雲卻開始主持軍民修繕城牆了,獨孤湘不解問道:“不是說要棄城麽?怎麽又修繕城牆?”


    張巡道:“百姓故土難離,拖家帶口行進亦慢,要完全撤走,隻怕也要數月時間,若彼時燕軍來襲,那便既守不住,又走不脫了,故此一邊修補城牆加強防守,一邊遷走城中百姓,此事當徐圖之。”


    江朔忽然急道:“此間左右無事,我忽然想起另有要事,想就此拜別張長史。”


    張巡和南霽雲都是一驚,問是何事。


    李珠兒道:“溯之,你是還不死心,想要去雒陽刺殺安祿山麽?”


    江朔忙道:“不是,不是,我是真的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


    獨孤湘道:“呀,是了,朔哥你說的是那叫羅羅的番邦女子吧?”


    江朔道:“不錯,羅羅是空空兒大哥的……紅顏知己,城中亂起之前,她一直和何千年在一起,之後何千年忽然發難,城中一片混亂,便再未見過羅羅了。”


    南霽雲也想起確有此人,回想道:“這些天我們一直在掩埋屍體,並未見著這女子的屍首,想來是被燕軍擄去了吧。”


    江朔道:“若非當日我叫羅羅伴著何千年留在城南,她也不會被擄去,況乎何千年此人陰險狡詐,忒也的歹毒,我可以不冒險去刺殺安祿山,但這個何千年總也留他不得。我準備去汴州一趟,尋找羅羅的下落,若她活著便救她出來,若遭不測,必要殺何千年為她報仇,不然怎對得起空空兒大哥?”


    李珠兒道:“溯之,不妨告訴你,羅羅沒死,確實在曳落河敗退之際被帶走了,不過我已設法把消息傳遞給空空兒,以他的身手救出羅羅並非難事,你就不必擔憂了。”


    江朔道:“此事因我而起,我又怎能置身事外?”


    李珠兒見他執意要去,輕歎了一口氣道:“既如此,我便陪你走一趟吧,燕軍內部的布置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的了。”


    江朔心道不錯,點頭應允了,張巡卻急忙抓住他的手道:“江郎,我聽說這李珠兒本是安祿山的近侍,此女心機深重,遠非你所能預料,你需得提防她如何千年一般臨陣倒戈啊。”


    江朔道:“無論如何我都要去汴州一遭,至於珠兒姊姊,我自會加小心。”說著對張巡、南霽雲匆匆一拜便要離開。


    魯炅、盧玉鉉、蕭大有等人聽說江朔要提前深入敵後,都要跟隨,江朔卻不同意,讓他們各自回去,精選好手,為邙山會盟做準備。至於尚衡、王棲曜之輩,則請他們或回河北助顏真卿,或留在此地助張巡。


    眾人知道江朔所言也是正理,武林大會之期兩個月轉瞬便到,各自確實有許多事需要料理、準備,隻得與江朔依依惜別,江湖弟兄更是與江朔約定兩月後王屋山不見不散。


    三人除了江朔仍然騎乘幹草玉頂黃之外,湘兒、珠兒二姝從軍馬中挑了兩匹良駒,三人三騎,一路向汴州的方向奔馳而去。


    路上,獨孤湘忍不住問道:“朔哥,你不是說何千年等曳落河都中了安祿山的詭計,被高不危以毒藥控製,才不得不為安賊效命,後來羅羅說出了解毒之法,才叫他們歸降,那何千年又怎會忽然反叛呢?”


    江朔亦疑惑道:“我也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說他們擄了羅羅去,便有恃無恐了?但若歸燕軍,安賊又怎會不對他們用藥?難道奚人堂堂正正的人不做,非要去做任人驅策的奴隸?”


    李珠兒冷冷地道:“溯之,你怕不是忘了何千年的阿兄是怎麽死的?說起來何萬載之死,和溯之你也不無關係。”


    江朔一驚,想起當日何萬載之死雖是來瑱所致,但他確也脫不了幹係,是啊,他兄弟二人手足情深,如此大仇又怎會一笑泯之?江朔在馬上使勁錘了錘自己的腦袋,暗罵自己糊塗。


    但江朔仍有疑問,對李珠兒道:“曳落河不是都中了腦蟲之蠱麽?難道他們不想解毒?”


    李珠兒嗤笑一聲,道:“何千年是尹子奇的弟子,又與安賊十分親近,甚至於當年安祿山還安排他做入京朝見的使者,你以為腦蟲的真相他會不知道?”


    江朔這才醒悟,又氣又惱道:“原來他一開始就是演戲給我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山海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圏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圏吉並收藏大唐山海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