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美國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曾兩度擔任美國海軍學院院長,他在1890年-1905年間相繼完成了被後人稱為馬漢“海權論”三部曲的《海權對曆史的影響1660-1783》、《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和《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係》,其有關爭奪海上主導權對於主宰國家乃至世界命運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觀點,更是盛行世界百餘年而長久不衰。
《海權論》通常是指《海權對曆史的影響1660-1783》。此書於1890年在美國出版,是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海權理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海權論》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後將其作為製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被譽為是近代製海權理論的奠基之作。
直至今天,《海權對曆史的影響》仍被認為是曆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軍事名著之一。
馬漢的海權論內容非常豐富,主要有以下四點:
(1)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馬漢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即海權。“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馬漢的這一論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權的內涵和外延。他所說的海權應該包括海上軍事力量和非軍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擁有的艦隊,包括附屬的基地、港口等各種設施,後者則包括以海外貿易為核心的,和海洋相關的附屬機構及其能力,也就是國家海洋經濟力量的總和。從物質形態上來說,海權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在海洋上的綜合實力。建立和發展強大的海上力量對促使國家經濟的繁榮和財富的積累、奪取製海權和打贏海上戰爭以及維護國家國際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以此觀點看,海權不僅標誌著一個國家利用海洋和控製海洋的總體能力,同時也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成為一個偉大民族。因此,馬漢的海權論實際上是論述如何通過奪取製海權以達到控製世界的理論。
(2)影響海權的六個要素:
一是地理位置。如島國,既不靠陸路去保衛自己,也不靠陸路去擴張領土,而完全把目標指向海洋,比大陸國家擁有更明確的向海洋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發展海權的優越條件。
二是自然結構。致力於發展海權的國家,必須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要有許多能夠得到保護的深水港灣以及深入內地的大河等條件。
三是領土範圍。國家發展海上力量必須要有一定麵積的領土作為依托,領土的大小要與國家人口的數量、資源及其分布狀況相稱。
四是人口數量。人口以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員為主,可以為海軍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兵員。
五是民族特點。一個海軍強國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質利益,追求國內外有利可圖的商業往來,也可概括為一個民族強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質。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識且對海軍重視,政策上具有連續性。
(3)海權與陸權之間的關係。馬漢認為:海權與陸權相互製約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視陸上“依托”對海上力量的意義。
(4)海權的運用必須遵守“戰爭法則”。馬漢在書中用大量戰例具體闡釋了一些重要原則,如集中優勢兵力原則、摧毀敵人交通線原則、艦隊決戰原則和中央位置原則等。
《海權論》一書大致內容如下:
(一)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侖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製海洋,以掌握製海權:拿破侖幾次企圖渡過海峽征英皆告失敗後,於一七九八年征埃時,其海軍在尼羅河口海戰時遭英國納爾遜將軍所率領的艦隊重創,地中海製海權盡失,本國與埃及遠征軍的交通線被切斷而告失敗。
一八〇一年,拿破侖為了削弱英國的商業,號召各國“武裝中立”,俄國、丹麥、瑞典及普魯士皆參加,一致反對在波羅的海行使交戰國權利。英國必須仰賴波羅的海各國輸入橡木、繩索和帆布,所以無法容忍上述諸國參加武裝中立,乃派遣波羅的海艦隊,以武力來打破拿破侖的武裝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艦隊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自由後並進入芬蘭灣,打破武裝中立的政策。(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一八〇五年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建立英國海軍的無敵霸權。(英國指揮官納爾遜將軍在此役中殉職)注:請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二)海權的發展屬外線作戰,以攻擊為主要任務,陸權則以防禦為主。
(三)有優勢之海軍,優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與敵人抗衡,發揮海權之力量:
1.馬漢認為海軍的目的在於會戰,而最終的目的則為取得製海權以控製海洋,因此艦隊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強力的攻擊火力,擁有優勢的海軍,才能控製海洋。
2.擁有廣大又富饒的海外殖民地及優良海港,有利於艦隊補給、維修,對延伸海軍戰鬥能力有很大助益。馬氏認為海權必須能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安全,並同時能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交通線愈長,則海權所能賜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線的建立,就依賴線上的各個海外基地(殖民地)與海港了。英國在十八世紀在地中海南岸擁有眾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鎖法國海岸,擁有地中海製海權;法國拿破侖遠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斷英國經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線。
(四)丹麥的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控製北海與波羅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緊扼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通;蘇伊士運河為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海運衢道,若能掌握這些戰略要地,就可發揮以海製陸的優勢。
馬漢在《海權論》一書中特別強調:但凡以貿易(指商品輸出)立國的國家,必須控製海洋。奪取並保持製海權,特別是與國家利益和海外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製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要奪取和保持製海權,必須具有占優勢的海上實力,即強大的艦隊和商船隊以及發達的基地網。他從戰略角度分析了一國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領土範圍、人口數量、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包括發展海上實力的政策)等因素對海權的影響,提出海軍戰略就是在平時和戰時建立並加強海上實力,以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他認為,奪取製海權的方法是艦隊決戰和海上封鎖,而要完全奪得製海權,隻有通過艦隊決戰。他強調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視為基本的作戰原則和貫徹海軍戰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首先控製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峽,爾後進一步控製其他海洋。還主張美國在太平洋同其他列強實行“合作”,以獲取利益,並爭奪中國市場。
此外馬漢對各種海上要點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義:
海峽
海峽是交通樞紐地帶,掌握海峽即可控製敵人之海上運輸,阻止其海權之發展。如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線受製於鬆德海峽;從黑海出地中海又受製於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致使其海權發展自沙俄時期至今仍無法獨霸於世。
半島
半島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運補之利,亦可發揮陸海協同作戰之效果。如十九世紀拿破侖時代的西班牙半島戰爭,英籍海上運補遠優於法軍籍陸路運補,致法軍在半島戰爭中失敗(詳見《中外戰史》第九冊第五章)
島嶼
島嶼如獲有優勢的空權與海權,則可發揮其控製陸權之戰略據點價值。如日本、台灣、菲律賓各自擁有堅強的空權與海權,才使中共勢力無法向太平洋及印度洋伸展,其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地中海北岸的一係列島嶼亦是以海製陸的戰略據點,為世界霸權爭奪的對象。
本部作品將在虛擬世界中演繹馬漢的《海權論》。
兩大帝國,路途遙遙,本是互相敬重,卻也難免利益摩擦。一場雙方都預留底線的局部戰爭,一次偶然意外,戰火不可控製的極速升級,最終演化為兩國的生死對決。在這場洲際國運大戰中,奉行《海權論》的新興國家薩克森溫莎帝國光榮勝出。馬森帝國則因古板守舊、技術落後、政府官僚主義效率低下等原因戰敗。這個老大帝國從世界頭號強國交椅上跌落,也宣告了人類曆史的新時代正式開啟……
“我們贏了!我們將以上帝的名義改變這個世界!!”——薩克森溫莎帝國女王伊莎貝拉
《海權論》通常是指《海權對曆史的影響1660-1783》。此書於1890年在美國出版,是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海權理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海權論》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後將其作為製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被譽為是近代製海權理論的奠基之作。
直至今天,《海權對曆史的影響》仍被認為是曆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軍事名著之一。
馬漢的海權論內容非常豐富,主要有以下四點:
(1)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馬漢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即海權。“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馬漢的這一論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權的內涵和外延。他所說的海權應該包括海上軍事力量和非軍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擁有的艦隊,包括附屬的基地、港口等各種設施,後者則包括以海外貿易為核心的,和海洋相關的附屬機構及其能力,也就是國家海洋經濟力量的總和。從物質形態上來說,海權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在海洋上的綜合實力。建立和發展強大的海上力量對促使國家經濟的繁榮和財富的積累、奪取製海權和打贏海上戰爭以及維護國家國際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以此觀點看,海權不僅標誌著一個國家利用海洋和控製海洋的總體能力,同時也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成為一個偉大民族。因此,馬漢的海權論實際上是論述如何通過奪取製海權以達到控製世界的理論。
(2)影響海權的六個要素:
一是地理位置。如島國,既不靠陸路去保衛自己,也不靠陸路去擴張領土,而完全把目標指向海洋,比大陸國家擁有更明確的向海洋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發展海權的優越條件。
二是自然結構。致力於發展海權的國家,必須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要有許多能夠得到保護的深水港灣以及深入內地的大河等條件。
三是領土範圍。國家發展海上力量必須要有一定麵積的領土作為依托,領土的大小要與國家人口的數量、資源及其分布狀況相稱。
四是人口數量。人口以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員為主,可以為海軍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兵員。
五是民族特點。一個海軍強國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質利益,追求國內外有利可圖的商業往來,也可概括為一個民族強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質。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識且對海軍重視,政策上具有連續性。
(3)海權與陸權之間的關係。馬漢認為:海權與陸權相互製約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視陸上“依托”對海上力量的意義。
(4)海權的運用必須遵守“戰爭法則”。馬漢在書中用大量戰例具體闡釋了一些重要原則,如集中優勢兵力原則、摧毀敵人交通線原則、艦隊決戰原則和中央位置原則等。
《海權論》一書大致內容如下:
(一)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侖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製海洋,以掌握製海權:拿破侖幾次企圖渡過海峽征英皆告失敗後,於一七九八年征埃時,其海軍在尼羅河口海戰時遭英國納爾遜將軍所率領的艦隊重創,地中海製海權盡失,本國與埃及遠征軍的交通線被切斷而告失敗。
一八〇一年,拿破侖為了削弱英國的商業,號召各國“武裝中立”,俄國、丹麥、瑞典及普魯士皆參加,一致反對在波羅的海行使交戰國權利。英國必須仰賴波羅的海各國輸入橡木、繩索和帆布,所以無法容忍上述諸國參加武裝中立,乃派遣波羅的海艦隊,以武力來打破拿破侖的武裝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艦隊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自由後並進入芬蘭灣,打破武裝中立的政策。(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一八〇五年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建立英國海軍的無敵霸權。(英國指揮官納爾遜將軍在此役中殉職)注:請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二)海權的發展屬外線作戰,以攻擊為主要任務,陸權則以防禦為主。
(三)有優勢之海軍,優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與敵人抗衡,發揮海權之力量:
1.馬漢認為海軍的目的在於會戰,而最終的目的則為取得製海權以控製海洋,因此艦隊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強力的攻擊火力,擁有優勢的海軍,才能控製海洋。
2.擁有廣大又富饒的海外殖民地及優良海港,有利於艦隊補給、維修,對延伸海軍戰鬥能力有很大助益。馬氏認為海權必須能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安全,並同時能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交通線愈長,則海權所能賜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線的建立,就依賴線上的各個海外基地(殖民地)與海港了。英國在十八世紀在地中海南岸擁有眾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鎖法國海岸,擁有地中海製海權;法國拿破侖遠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斷英國經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線。
(四)丹麥的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控製北海與波羅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緊扼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通;蘇伊士運河為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海運衢道,若能掌握這些戰略要地,就可發揮以海製陸的優勢。
馬漢在《海權論》一書中特別強調:但凡以貿易(指商品輸出)立國的國家,必須控製海洋。奪取並保持製海權,特別是與國家利益和海外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製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要奪取和保持製海權,必須具有占優勢的海上實力,即強大的艦隊和商船隊以及發達的基地網。他從戰略角度分析了一國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領土範圍、人口數量、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包括發展海上實力的政策)等因素對海權的影響,提出海軍戰略就是在平時和戰時建立並加強海上實力,以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他認為,奪取製海權的方法是艦隊決戰和海上封鎖,而要完全奪得製海權,隻有通過艦隊決戰。他強調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視為基本的作戰原則和貫徹海軍戰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首先控製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峽,爾後進一步控製其他海洋。還主張美國在太平洋同其他列強實行“合作”,以獲取利益,並爭奪中國市場。
此外馬漢對各種海上要點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義:
海峽
海峽是交通樞紐地帶,掌握海峽即可控製敵人之海上運輸,阻止其海權之發展。如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線受製於鬆德海峽;從黑海出地中海又受製於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致使其海權發展自沙俄時期至今仍無法獨霸於世。
半島
半島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運補之利,亦可發揮陸海協同作戰之效果。如十九世紀拿破侖時代的西班牙半島戰爭,英籍海上運補遠優於法軍籍陸路運補,致法軍在半島戰爭中失敗(詳見《中外戰史》第九冊第五章)
島嶼
島嶼如獲有優勢的空權與海權,則可發揮其控製陸權之戰略據點價值。如日本、台灣、菲律賓各自擁有堅強的空權與海權,才使中共勢力無法向太平洋及印度洋伸展,其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地中海北岸的一係列島嶼亦是以海製陸的戰略據點,為世界霸權爭奪的對象。
本部作品將在虛擬世界中演繹馬漢的《海權論》。
兩大帝國,路途遙遙,本是互相敬重,卻也難免利益摩擦。一場雙方都預留底線的局部戰爭,一次偶然意外,戰火不可控製的極速升級,最終演化為兩國的生死對決。在這場洲際國運大戰中,奉行《海權論》的新興國家薩克森溫莎帝國光榮勝出。馬森帝國則因古板守舊、技術落後、政府官僚主義效率低下等原因戰敗。這個老大帝國從世界頭號強國交椅上跌落,也宣告了人類曆史的新時代正式開啟……
“我們贏了!我們將以上帝的名義改變這個世界!!”——薩克森溫莎帝國女王伊莎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