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慘遭屠戮之際,與王家一樣的慘事在晉陽各地不斷的上演,半天,僅僅半天地時間,這些在晉陽生存了數百年的士族為之一空。今天過後,再無士族


    而今天隻是開幕式,當黃忠、高順、張遼、曹性接到命令開始配合時,意味著並州從此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刺史張浪的號令。


    太原王家慘遭滅族的消息傳遍天下時,天下為之震撼,如此手筆不說是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有人拍手稱快,有人是悲痛欲絕,天下百人,各具一態。


    張浪以雷霆手段鏟除了並州境內以王家為守的士族,並把王家所有財貨上繳給劉宏。劉宏對此十分滿意,因為張浪把錢直接交給了他,而不是國庫。雖然上繳國庫和上繳劉宏沒有太大區別,但其中省去了劉宏不少麻煩。不過,劉宏是沒有麻煩了,張浪的麻煩卻來了。


    士族可不是《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叫著同氣連枝,實則各懷鬼胎。士族不斷的以聯姻的方式,加深彼此關係,相互間的關係網早已是錯綜複雜。他們共存數百年,這其中的關係互惠互利,彼此都是沾親帶故。張浪這一舉措,已成天下士族之公敵,以袁氏為首的士族商議對策,向張浪聯合發難。但是,張浪早有準備,當他把王家等士族的犯下的累累罪行公布於天下時,天下為之嘩然,普通百姓也才知道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幹的都是無惡不作的事兒,楚楚衣冠之下隱藏著的是一群男盜女娼,這些人所犯之罪罄竹難書,百死難贖其罪。


    當幾車證據放在朝堂眾臣麵前時,上竄下跳欲置張浪於死地的士族集體失聲了,在崛起的過程裏,誰不是充滿了血腥味?麵對著形同小山一般的罪證,他們有些害怕了,生怕在與王家的信件中,有不利於自己的證明,於是他們無恥的與王家劃清了界限,眾口一辭的把王家罵成了民族罪人、偽君子、小人、陰險之類的壞人,大壞人。


    時下,他們急著與王家撇清關係、銷毀罪證,自顧且不暇,哪還有心思為死去的王家討還公道?並一個個的說起了張浪的好話來。


    這就是人心,這就是現實。與此同時,天下士族無不告誡自己的子弟,沒事千萬不要去惹張浪。


    士族最重臉麵,可是這張浪不是打臉,而是要命!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可這不要命的也怕神經病。張浪在士族眼中就是徹頭徹尾的瘋子,他不顧體麵,無論是別人的體麵,還是他自己的體麵。


    孰不見,朝廷爭鬥,就算是仇人見麵,也是喜笑顏開,哪怕在暗處已經不死不休。張浪完全沒有這些顧慮,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而他的借口也讓這些士族很無語。年少輕狂大家都能理解,可是無法無天就讓人不能忍受了。所有的潛規則在張浪眼中就是個屁,拳頭大就是硬道理。加上他後盾是數錢數到手抽筋連做夢都在女人身上做出數錢動作的皇帝,士族們心寒了!害怕了,生怕這一對屠夫什麽時候把屠刀揮向自家,然後安上一係列罪名。沒辦法不害怕,因為他們的屁股一點都不幹淨。這人一害怕就會生出一些想法了,就像王家人說的那樣,皇帝不聽話,就換一個聽話的,或者換一個聽話的家族來掌管天下。


    京城洛陽怎麽鬧也與張浪無關,就算有關他也不在意,反正有張讓在支撐怕什麽啊,士族高不高興他不在意,隻要皇帝劉宏高興就好。


    張浪現在很忙,抄完了並州士族的家,抄查的田地需要重新分配,一些空缺的官位需要有人去填補,沒辦法,這並州的官場,絕大多數是王家等士族的人,對於這些可能存在的隱患張浪同樣絲毫不留情,把他們全部送到黃泉路上與家人團聚去了,或許會有一些冤假錯案,可那又如何,誰讓他們是士族的人呢。既然撕破了臉,又何必假惺惺做惡心狀?


    這一把火,也震懾了並州的官場,遇到這種神經病一般的上司,下麵的官員誰都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做起事來更是一絲不苟,這些在士族把控之下還能當官的人,能力還是有的,以前官場由士族主使,想幹實事都沒有機會,現在士族盡去,張浪又大力提拔幹實事的寒門官吏,於是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職責任務,分擔原來至少三個人的事物,也形成了幹實事的風氣。


    此時天下不寧,也有很多不法之徒,他們難改野性,不服法治約束,有很多依舊行著作奸犯科的事情。


    然而隨著程昱、杜畿這些司法幹吏秉公執法下,法治大安。隨之張浪又借餘威將士族的田地拿出來重新分配,隻要願意勞作,幾乎沒有餓死的可能。在這種平穩的局麵下,犯罪率是最低的。這犯罪率低下,程昱、杜畿這兩位主要負責刑律的官員自然是無事可幹,小打小鬧的案子也勞煩不到他們頭上。張浪見狀,索性杜畿調到上黨郡去當太守,協助張遼鎮守一方。程昱也讓他派往朔方,主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五郡政務。


    張浪得罪了士族這一小搓人不假,但他的利民政策、實幹風氣卻換來了百姓大眾的支持與愛戴,有了百姓的支持,寒門士子也認可了這位刺史,在張浪舉辦科舉考試時,一下子就來了五百餘個士子參與考試,最終錄用了兩百餘人,雖無一州一郡之才,可是治理一縣的人才還是的,這些人的到來一下子緩解了並州的人員缺口,其餘沒有通過的人,張浪也安排到了最底層去擔任鄉長、裏長、什長並許諾,隻要他們幹出名堂,就給予考核升遷的機會。


    這些寒門士子出身貧寒,一直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人才,現在有上位的機會,一個個幹得十分努力,他們來自於貧苦大眾,深知民間疾苦,所做之事無不是實實在在的利民之事,如此上下一心,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讓並州走上了正軌,從各地跑來的流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這般又吸引著更多流民前往並州安家,張浪樂不可支,嚴令各地官員善待每一個投奔過來的百姓!並州人多了,社會寧安了,也吸引了天下商賈的進駐,商賈的到來也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年關將近,張浪讓刺史府的大小事務盡付與田豐、沮授,他本人與典韋帶上二十名隨從踏上了巡視全州之路。他的路線從高順主管的上郡開始,經西河、上黨、雁門、定襄、雲中、五原,最終將由朔方回晉陽。這一路上除了與高順、張遼、黃忠會唔,他也沒有驚動地方官府,所經之路,雖說貧窮依舊,但是百姓們都幹得熱火朝天,與以前的麻木不同,每個人都充滿了希望與生機,雖然現在還看不到什麽,但是隻要度過了最難的頭一年,張浪相信並州必將有著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因為並州百姓生在一個自古以來就是善於創造奇跡的民族裏,這一點他深信不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閹黨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思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思雲並收藏閹黨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