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政衙門,內宅花園內。


    衙門不光是官署,後方更是私宅,設有園林。


    月洞形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與門額相輝映,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


    此番景象頗具揚州園林特色。


    廊坊盡頭的涼亭內,忠順王正襟危坐,麵前擺著一副黑白棋盤,右手手持白子,思慮下步棋該如何落子。


    對麵的正是一身素色的林黛玉,與忠順王對弈,丫鬟紫鵑侍立在一旁。


    至於賈蘊,則是倚靠在廳柱旁,閉目養神。


    原本林黛玉是送了吃食便離開了,紫鵑回身尋賈蘊念叨了一兩句,忠順王聞言便拍板決定,以長輩的名義邀林黛玉園內閑逛,舒緩心情。


    閑逛一圈,尋了個涼亭下起棋來。.


    至於賈蘊,對於棋道一知半解,反倒是沒了興致。


    忠順王瞧賈蘊興致缺缺,忽地說道:“我說你這小子,也太過憊懶了。”


    林黛玉抬眼瞧了瞧賈蘊旋即低下頭來,不予理會。


    原本林黛玉是沒這個心思下棋,隻不過不好拒絕,所以才勉強對弈起來。


    作為“大家閨秀”,林黛玉琴棋書畫皆有所獵,在京之時,棋道上還受了姐妹的熏陶,自然是能對弈。


    反觀侍立的紫鵑,見此情形,心裏倒是好受了些,尋些事做,總好過胡思亂想,老爺那裏有人照料,一時半刻礙不著什麽事。


    賈蘊聞言一副無所謂的模樣,隨意道:“不解棋道,何故獻醜,附庸風雅之類的,反倒是讓人瞧不起。”


    自來到這個世界,賈蘊年幼之時隻想著讀書出仕,其他方麵的事並未深究。


    年長一些,賈蘊便被送到邊關苦寒之地,其中大多都是大老粗,那是更沒這等風雅的機會,沒學著他們一口粗話已然是不錯了。


    忠順王聞言嗬嗬一笑,饒有興致地對林黛玉問道:“林侄女覺得如何。”


    林黛玉雖然吃驚忠順王會詢問於她,不過還是開口說道:““雅人四好”,琴以閑素心、棋以明智、書以養德、畫冶情操,豈是附庸風雅。”


    琴棋書畫,就是所謂的“雅人四好”,或者說是“文人四友”,是文人修身必備。


    “嗬嗬嗬……林侄女說的極是。”誇讚一句林黛玉,忠順王偏頭對著賈蘊打趣道:“你姑姑的話,可得仔細聽著。”


    賈蘊不以為意,風雅之事,實不是賈蘊的風格,賈蘊幾年前便明白過來,無論是前世記憶還是性格,賈蘊壓根不是那個圈子的人,既如此,又何必附庸風雅……


    “王爺,陛下是讓我等來江南辦差的,可不是談風雅之事。”


    江南籌款不利,身為欽差大臣,忠順王反倒是不急,悠哉地逛起園子,下起棋來,倒真是好笑。


    對於賈蘊不屑一顧的神情,林黛玉聞言皺了皺眉頭,有心說兩句,可想著不熟,還是忍了下來。


    而忠順王嘴角含笑,從一旁的幾案上拿過茶盞抿了一口,意有所指地說道:“賈參領,想說什麽直說便是,無需藏著掖著,本王也不會堵塞言路。”


    賈蘊聞言臉色沉了下來,沉默不語。


    林黛玉心思細膩,曉得忠順王與賈蘊要談公事,便起身告辭道:“伯父,侄女先行告退。”


    本以為忠順王會應允,誰知忠順王擺手道:“無礙,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無需回避。”


    話罷,忠順王執棋下了一手。


    林黛玉聞言便坐了下來,繼續對弈。


    賈蘊見狀也覺得不是什麽大事,思忖片刻,賈蘊說道:“王爺,陛下的意思說白了便是讓我等來江南討銀子,施不施舍還得看別人的臉色,如今王爺的體麵就值這十幾萬兩銀子,再賣臉麵,怕也是無用,若想湊齊賑災銀錢,怕是得答應“加引”一事。”


    忠順王爺聞言皺了皺眉頭,先前賈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還以為有什麽法子,誰承想還是得妥協……


    “若是開了此等先例,置朝廷顏麵何存。”


    捐銀子還得讓朝廷給予好處,這種例子一開,豈不是鼓勵那些商人,以至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次,傳出去了,那真是要丟朝廷的臉麵,皇家的臉麵。


    “加引”隻能是恩典,而不是交易。


    賈蘊自然知曉此中幹係,除此之外,“加引”一事若是應允,直白些說,就是與國爭利,這些多出的鹽,什麽稅收都沒有,還不是拿朝廷的銀子賑災,既能如此,聖上何必提出認捐,多此一舉。


    在賈蘊看來,讓鹽商掏銀子看似是朝廷“白嫖”鹽商,可實際上,朝廷“恤憫”商人的待遇可不是白來的。


    建國近百年,這些商人靠著朝廷給予的優惠政策大發橫財,如今朝廷缺銀子了,這些商人卻談起交易來,著實是可笑。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吃了“紅利”,就該出力。


    頓了頓,賈蘊說道:“我等這些人,能“討”的銀子就隻有這些,既如此,那就多叫些人去討,城外可是還有數萬災民嗷嗷待哺呢……”


    “嘶……”忠順王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詫異道:“這不是放災民進城,若是出了暴亂,這可是捅了天大的簍子。”


    賈蘊冷笑一聲,道:“王爺,亂不了,揚州大營有近萬兵馬,臨行前,陛下可是給了王爺節製揚州大營的權力,隻要控製得當,出不了大亂子,災民進城,我看那些鹽商還能坐的住!……


    王爺若是有其他法子,就當在下沒說過此話。”


    忠順王眼神閃爍,似在考慮得失,這若是真的出現暴亂,這差事就是辦砸了,即便貴為親王,這責罰也是少不了。


    不過,這些鹽商的錢可真是不好討,銀子一日籌不齊,災民便一日得不到安置,一日得不到安置,餓死的人就越多,如今已經入秋,若不及時準備災民過冬,等到冬季,那凍死的也不會在少數……


    賑災一事處置不得當,有損當今天子的威嚴……


    沉吟片刻,忠順王謹慎地說道:“仔細說來聽聽……”


    賈蘊聞言嘴角微微上揚,忠順王既然問了起來,那說明是起了心思,如此一來,倒是好辦了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蘊大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撐死的瘦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撐死的瘦子並收藏紅樓蘊大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