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入京,除卻為了暫避薛蟠的混賬事外,另一個就是奔著薛寶釵備選才人讚善而來。
按例來說,薛寶釵本無備選的資格,她能進宮待選是因為崇明帝降下隆恩:“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讚善之職。”
薛寶釵備選的是公主侍讀,而不是選秀,薛家屬於商賈名家,就這樣薛寶釵的名字報到了戶部,薛寶釵才有了待選的資格。
不過薛寶釵有個這麽不省心的哥哥,自然被人詬病,最終落選。
既然落選,再提及此事又有何用?
說至此處,薛姨媽不免怪罪起薛蟠來,叱罵道:“你還有臉提這事,若不是你這孽障牽連到了你妹妹,哪能出這檔子事。”
一旁的薛寶釵倒不以為意,進宮備選並非她意,隻是形勢所迫罷了。
薛蟠聞言悻悻一笑,道:“都過去了,就別提了,況且那香菱都被您送人了,我不也沒說什麽。”
薛姨媽聞言心裏堵的慌,這糟心的崽,送香菱還不是為了他,現在反倒是怪起她這個做母親的了,真是裏外不是人了......
薛蟠見薛姨媽臉色不對,忙說道:“咱們不說這個了,那戴公公說了,若是咱們薛家有這麽個意思,他就幫襯著提上一句。”
薛姨媽聞言一怔,旋即狂喜,難以置信道:“此話當真。”
若是有宮中管事的幫襯一二,那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當初薛家也曾想過疏通宮中的關係,隻是公主侍讀的位置不少仕宦人家瞧中,競爭大著哩。
薛蟠點頭道:“戴公公親口說的,哪裏作得了假。”
薛姨媽一臉的不可置信,偏頭看了看端坐的薛寶釵,此時的薛寶釵秀眉微蹙,沉吟片刻,對著薛蟠問道:“哥,你說的那個戴公公雖是宮裏管事的,可也管不著這事,莫不是你被人哄了?”
備選公主侍讀,哪裏是一個內侍說了算的事,薛寶釵估摸著自家哥哥是被人哄了。
薛蟠見薛寶釵一臉狐疑之色,當即不滿地說道:“戴公公哪裏哄人了,他也隻是說提上一句,成不成還另說呢!。”
薛寶釵聞言皺了皺眉,她總感覺這裏麵有什麽貓膩,思索片刻,薛寶釵問道:“那個樂平公主是哪個,也沒聽說當今聖上有適齡的公主?”
薛蟠回想一番,回道:“聽說這個樂平公主是太上皇的女兒,今年十六,深受太上皇喜愛。
先前的那個侍讀犯了錯,被趕了出去,故而身邊缺了個侍讀,如今正打算在尋一個。
戴公公也是聽說了妹妹備選的事,便提了一句,為此,兒子還許諾了若是事成了,給一萬兩銀子呢!......”
薛寶釵雖是落選,可名號還掛著,自然一查便知。
薛姨媽此時心裏活泛起來,拿一萬兩銀子換自家女兒入宮備選才人讚善,這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
此事若是成了,自家女兒的地位就不同了,作為公主侍讀,對自己將來的婚嫁有好處。
畢竟是公主侍讀,與公主的關係自然不差,貼上這個標簽,雖說配不上賈蘊這等超品伯爵,想來賈寶玉那邊,賈母等人也不會再多說什麽。
當然,還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緣由,進了皇宮,就有機會接近皇帝、太子、皇子。
不過皇帝的妃子那麽多,需要新妃子也會從選秀裏出,哪個皇帝去把女兒的伴讀納為妃子?
而且男女大防,皇宮裏同父異母的兄妹有的彼此都不認識,隻有宮廷宴席裏遠遠見過幾次,太子、皇子連同父異母的妹妹都不認識,怎麽可能認識公主伴讀?
隻不過說有這等機會,但卻低的可憐罷了。
薛姨媽此時還沒有昏了頭,詢問道:“那樂平公主是個什麽性子的?”
公主侍讀說白了其實不過是公主的侍從,也就是公主伴讀名聲好聽,說到底也不過是公主的奴才,要伺候公主的。
如果公主脾好,也算是運氣,如果公主脾氣壞,恐怕當公主伴讀就苦了,受氣受累還不說,說不定還要挨打受罵。
若是那樂平公主性子差,薛寶釵在家裏當小姐挺好的,為什麽要進宮當公主伴讀,當公主的奴才,受公主的氣呢?
雖說擔憂著薛家的前途,可薛姨媽也不想送自己的女兒去受罪。
薛蟠也是關心自個的妹妹,該打聽的自然打聽清楚,於是回道:“聽戴公公說,那樂平公主性子極好,處事公道,先前那個侍讀犯了錯,原本是要重懲的,不過還是樂平公主求了請,才沒受懲治,趕了出去。
而且那樂平公主對端莊賢淑的俊俏女兒尤為親善,這不巧了,咱妹妹就是這般女兒。”
聽得薛蟠這般誇自己,薛寶釵不由地俏臉一紅,沒好氣地白了自己這個沒正經的哥哥。
照薛蟠這話,說明這樂平公主確實是個念情的人,這般人性子定然不會差,自家女兒知書達理,端莊賢淑,定然能入了公主的眼,到時候有一個公主做靠山,薛家豈會落寞?
念及此處,薛姨媽神情逐漸熱情起來,若真如薛蟠所言,那公主已然是破瓜年華,想來不用一兩年便要招駙馬,到時自家女兒再回來,豈不是好處占盡。
如此一來,自家女兒去備選倒不為是一件好事。
薛蟠此時笑嗬嗬地說道:“媽,怎麽樣,我說了是一件好事吧!”
“總算是辦了件正事。”薛姨媽笑盈盈地說道。
薛寶釵沉吟片刻,抬起柔胰撥了撥額間的散發,輕啟櫻唇,開口道:“按哥這般說法,那樂平公主千般好萬般好,那也輪不著咱們家占這個便宜。”
薛蟠擺手道:“那怕啥,咱妹子又不比她們那些人差,試試又不吃虧。”
話罷,薛蟠想起戴公公語氣怪異地跟他說的話,旋即直接說道:“聽說那樂平公主性子雖好,可卻有些怪異,喜歡打扮成公子的模樣,宮中私底下喊她做“女公子”哩!”
此話一出,薛姨媽與薛寶釵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什麽戴公公能幫襯一二,敢情是這位公主“離經叛道”哩!
閨閣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正道,若是小時候不懂事,在自個府裏穿身男裝倒也無傷大雅,可那樂平公主都破瓜年華的女兒了,還這般打扮,甚至於傳出了什麽“女公子”的名聲,著實不像話。
不過話雖這般說,可似薛家這等商賈之家,若能與皇家搭上幹係,好處可是少不得,更何況本就是公主侍讀,影響倒是不大。
沉吟片刻,薛寶釵開口道:“媽,此事還是先問問舅舅再說。”
入宮備選,這不是小事,他們舅舅王子騰如今就在京中,何不詢問一番,征取王子騰的意見?
薛姨媽聞言覺得頗為有理,王子騰在京為官,想必對京中的事比她們更為清楚。
ps:送寶姑姑去當公主侍讀,大家有什麽意見可以說來參考一二。
精華書閣
按例來說,薛寶釵本無備選的資格,她能進宮待選是因為崇明帝降下隆恩:“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讚善之職。”
薛寶釵備選的是公主侍讀,而不是選秀,薛家屬於商賈名家,就這樣薛寶釵的名字報到了戶部,薛寶釵才有了待選的資格。
不過薛寶釵有個這麽不省心的哥哥,自然被人詬病,最終落選。
既然落選,再提及此事又有何用?
說至此處,薛姨媽不免怪罪起薛蟠來,叱罵道:“你還有臉提這事,若不是你這孽障牽連到了你妹妹,哪能出這檔子事。”
一旁的薛寶釵倒不以為意,進宮備選並非她意,隻是形勢所迫罷了。
薛蟠聞言悻悻一笑,道:“都過去了,就別提了,況且那香菱都被您送人了,我不也沒說什麽。”
薛姨媽聞言心裏堵的慌,這糟心的崽,送香菱還不是為了他,現在反倒是怪起她這個做母親的了,真是裏外不是人了......
薛蟠見薛姨媽臉色不對,忙說道:“咱們不說這個了,那戴公公說了,若是咱們薛家有這麽個意思,他就幫襯著提上一句。”
薛姨媽聞言一怔,旋即狂喜,難以置信道:“此話當真。”
若是有宮中管事的幫襯一二,那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當初薛家也曾想過疏通宮中的關係,隻是公主侍讀的位置不少仕宦人家瞧中,競爭大著哩。
薛蟠點頭道:“戴公公親口說的,哪裏作得了假。”
薛姨媽一臉的不可置信,偏頭看了看端坐的薛寶釵,此時的薛寶釵秀眉微蹙,沉吟片刻,對著薛蟠問道:“哥,你說的那個戴公公雖是宮裏管事的,可也管不著這事,莫不是你被人哄了?”
備選公主侍讀,哪裏是一個內侍說了算的事,薛寶釵估摸著自家哥哥是被人哄了。
薛蟠見薛寶釵一臉狐疑之色,當即不滿地說道:“戴公公哪裏哄人了,他也隻是說提上一句,成不成還另說呢!。”
薛寶釵聞言皺了皺眉,她總感覺這裏麵有什麽貓膩,思索片刻,薛寶釵問道:“那個樂平公主是哪個,也沒聽說當今聖上有適齡的公主?”
薛蟠回想一番,回道:“聽說這個樂平公主是太上皇的女兒,今年十六,深受太上皇喜愛。
先前的那個侍讀犯了錯,被趕了出去,故而身邊缺了個侍讀,如今正打算在尋一個。
戴公公也是聽說了妹妹備選的事,便提了一句,為此,兒子還許諾了若是事成了,給一萬兩銀子呢!......”
薛寶釵雖是落選,可名號還掛著,自然一查便知。
薛姨媽此時心裏活泛起來,拿一萬兩銀子換自家女兒入宮備選才人讚善,這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
此事若是成了,自家女兒的地位就不同了,作為公主侍讀,對自己將來的婚嫁有好處。
畢竟是公主侍讀,與公主的關係自然不差,貼上這個標簽,雖說配不上賈蘊這等超品伯爵,想來賈寶玉那邊,賈母等人也不會再多說什麽。
當然,還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緣由,進了皇宮,就有機會接近皇帝、太子、皇子。
不過皇帝的妃子那麽多,需要新妃子也會從選秀裏出,哪個皇帝去把女兒的伴讀納為妃子?
而且男女大防,皇宮裏同父異母的兄妹有的彼此都不認識,隻有宮廷宴席裏遠遠見過幾次,太子、皇子連同父異母的妹妹都不認識,怎麽可能認識公主伴讀?
隻不過說有這等機會,但卻低的可憐罷了。
薛姨媽此時還沒有昏了頭,詢問道:“那樂平公主是個什麽性子的?”
公主侍讀說白了其實不過是公主的侍從,也就是公主伴讀名聲好聽,說到底也不過是公主的奴才,要伺候公主的。
如果公主脾好,也算是運氣,如果公主脾氣壞,恐怕當公主伴讀就苦了,受氣受累還不說,說不定還要挨打受罵。
若是那樂平公主性子差,薛寶釵在家裏當小姐挺好的,為什麽要進宮當公主伴讀,當公主的奴才,受公主的氣呢?
雖說擔憂著薛家的前途,可薛姨媽也不想送自己的女兒去受罪。
薛蟠也是關心自個的妹妹,該打聽的自然打聽清楚,於是回道:“聽戴公公說,那樂平公主性子極好,處事公道,先前那個侍讀犯了錯,原本是要重懲的,不過還是樂平公主求了請,才沒受懲治,趕了出去。
而且那樂平公主對端莊賢淑的俊俏女兒尤為親善,這不巧了,咱妹妹就是這般女兒。”
聽得薛蟠這般誇自己,薛寶釵不由地俏臉一紅,沒好氣地白了自己這個沒正經的哥哥。
照薛蟠這話,說明這樂平公主確實是個念情的人,這般人性子定然不會差,自家女兒知書達理,端莊賢淑,定然能入了公主的眼,到時候有一個公主做靠山,薛家豈會落寞?
念及此處,薛姨媽神情逐漸熱情起來,若真如薛蟠所言,那公主已然是破瓜年華,想來不用一兩年便要招駙馬,到時自家女兒再回來,豈不是好處占盡。
如此一來,自家女兒去備選倒不為是一件好事。
薛蟠此時笑嗬嗬地說道:“媽,怎麽樣,我說了是一件好事吧!”
“總算是辦了件正事。”薛姨媽笑盈盈地說道。
薛寶釵沉吟片刻,抬起柔胰撥了撥額間的散發,輕啟櫻唇,開口道:“按哥這般說法,那樂平公主千般好萬般好,那也輪不著咱們家占這個便宜。”
薛蟠擺手道:“那怕啥,咱妹子又不比她們那些人差,試試又不吃虧。”
話罷,薛蟠想起戴公公語氣怪異地跟他說的話,旋即直接說道:“聽說那樂平公主性子雖好,可卻有些怪異,喜歡打扮成公子的模樣,宮中私底下喊她做“女公子”哩!”
此話一出,薛姨媽與薛寶釵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什麽戴公公能幫襯一二,敢情是這位公主“離經叛道”哩!
閨閣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正道,若是小時候不懂事,在自個府裏穿身男裝倒也無傷大雅,可那樂平公主都破瓜年華的女兒了,還這般打扮,甚至於傳出了什麽“女公子”的名聲,著實不像話。
不過話雖這般說,可似薛家這等商賈之家,若能與皇家搭上幹係,好處可是少不得,更何況本就是公主侍讀,影響倒是不大。
沉吟片刻,薛寶釵開口道:“媽,此事還是先問問舅舅再說。”
入宮備選,這不是小事,他們舅舅王子騰如今就在京中,何不詢問一番,征取王子騰的意見?
薛姨媽聞言覺得頗為有理,王子騰在京為官,想必對京中的事比她們更為清楚。
ps:送寶姑姑去當公主侍讀,大家有什麽意見可以說來參考一二。
精華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