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帝聽見賈蘊有策略,並沒有露出喜意,臉色反倒是沉了下來。


    一旁的忠順王若有所思地看著賈蘊,一時之間倒也沒多言語。


    沉寂片刻,崇明帝冷淡道:“若是上回那種狗屁不通的策略就不必再提。”


    在崇明帝等人看來,賈蘊所說的應該就是上回說的“攤丁入畝”之策,此策雖好,可朝廷卻施行不起來,阻力太大,稍有不慎,怕是崇明帝這個皇位都不安穩。


    賈蘊聞言心中有數,“攤丁入畝”之策原本是賈蘊為了博取天子青睞拋出去的誘餌,不出意外的是崇明帝確實因此對賈蘊高看一眼,可崇明帝並無施行之意,故而賈蘊也從未提起。


    當初賈蘊並沒有什麽可失去的東西,若是崇明帝願意嚐試,賈蘊也不怕,富貴險中求。


    可如今賈蘊的身份,倒是要顧忌起來,自然也不會傻到自己提起“攤丁入畝”之策。


    賈蘊開口道:“回陛下,臣另有一策,臣稱之為“火耗歸公”。”


    “哦....”,崇明帝從字麵上大致猜想到了,饒有興致地說道:“仔細說來。”


    賈蘊籌措了一番言語,開口道:“陛下,百姓所繳賦稅中的銀子大多以小塊的碎銀為主,各州縣衙府匯總上繳國庫時,要將碎銀熔煉成大塊,在碎銀熔煉過程中發生的損耗,州縣官吏要求百姓在應繳稅銀之外,還要多繳一些,這就叫火耗銀.....”


    崇明帝皺了皺眉,道:“這些朕都知道,說重點。”


    賈蘊見崇明帝不喜,忙繼續道:“陛下,火耗銀一直都是各州縣衙府各自收取,朝廷得不到任何益處,既如此,何不如將火耗銀歸於國庫,以臣看來,若能全麵施行,至少可為朝廷增添三四百萬兩白銀,這筆銀子便可作為養廉銀。”.


    崇明帝雖對賈蘊所說的三四百萬兩頗為心動,可身為天子,考慮的不僅僅是銀子....


    賈蘊等著崇明帝表態,不過賈蘊認為崇明帝一定會同意,畢竟火耗銀本就是要收取的雜稅,原本是歸於各州縣衙府,而今卻歸於國庫罷了,對百姓來說並無影響。


    至於官員們的態度,賈蘊也不擔心,這筆銀子是合法發放給各官員的,是有利於官員的政策,他們不會阻攔,甚至於會大力推行。


    當然,其中會有人持反對意見,可對於龐大的官員組織來說,毫無疑問是螳臂當車。


    既然沒什麽阻礙,國庫又能得一筆進賬,崇明帝何樂而不為?


    果不其然,崇明帝神色愈發滿意起來,看著賈蘊也是愈發喜歡,開口道:“不錯,此策可行。”


    賈蘊見崇明帝滿意起來,心裏也是放鬆不少,隻要天子滿意,自己就吃不了虧,沉吟片刻,賈蘊提醒道:“陛下,此策雖好,可陛下仍要謹慎為之,火耗銀到底是百姓所繳,若是施行不利,有的官員看出其中的破綻,從中大撈好處,大肆斂財,既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又滋生了官員的貪汙腐敗行為,於朝廷不利,此點還請陛下仔細斟酌。”


    所有的政策都是由官員執行,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發達,官員的權力極大,幾乎就是土皇帝,若是官員不法,再好的政策也會成為他們的斂財工具,苦的還是百姓。


    對於賈蘊的直言,崇明帝並無不滿,他就是喜歡賈蘊這般直諫,每每都能戳中要點。


    忠順王點頭道:“皇兄,賈參領說的極是,這火耗銀如何收取,如何發放養廉銀,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收取過多,無疑給百姓增加負擔,可若是少了,反倒毫無益處,所缺部分還是得由朝廷貼補。”


    崇明帝聞言慎重的點了點頭,抬眼看了看賈蘊,道:“此策既然是你所提,你可有什麽想法?”


    賈蘊恭敬回道:“陛下,臣以為,各省之間銀子的成色各不相同,損耗程度也各有差異,若是按統一標準,怕是禍患,隻怕是要仔細分別,這般大的事,臣是毫無頭緒。


    由於技術原因,各地銀兩的成色不一,比如京都鬆花銀、天津有化寶銀和白寶銀、蘇州有蘇元錠、揚州有揚漕平銀、鎮江公議足銀等等,其成色各有差異,收取後重新熔鑄的損耗不小,故而有“輕重難定,虧耗滋多。”的說法,要是真按統一標準,銀子成色好的便會吃虧,成色不好的則會占利,如此一來,難保下麵的人會為了少繳納火耗銀生出小心思,拿成色不好的銀子繳稅,到時損害的還是朝廷的利益,到時此策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成為朝廷的負擔。


    崇明帝聞言覺得甚是有理,對於賈蘊毫無頭緒也無不滿之處,畢竟賈蘊是武將,能提出政策就已經非常難得,總不能希望賈蘊把事辦的妥妥當當,若是如此,幹嘛還要百官?


    說到底,若想完善這條政策,還是需要靠那些文臣仔細商議。


    此時崇明帝神色好看許多,神情也溫煦起來,整個武英殿伺候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賈蘊,你很不錯,需要什麽賞賜,你直接說,朕都應了你。”崇明帝一高興,開口承諾道。


    賈蘊聞言心中一跳,天子給他開了張空白支票,這可是不得了的恩寵。


    思索片刻,賈蘊一本正經地開口道:“能為陛下分憂,這是臣的榮幸,隻要陛下高興,臣比得了什麽賞賜都高興。”


    崇明帝聞言笑罵道:“少在朕麵前拍馬屁,朕既然給了你賞賜,那便不會食言。”


    聽到崇明帝的話,賈蘊細想一番,弱弱道:“回陛下,臣倒是有一事想請陛下恩準。”


    崇明帝大手一擺,豪氣道:“說。”


    賈蘊也不是個含糊的人,見崇明帝這般大氣的樣子,開口道:“稟陛下,臣賈家有一女,是臣的姑姑,數年前入宮在宮內任職女史一職,家裏長輩甚是想念,臣想著能否請陛下恩準,準許姑姑出宮,侍奉長輩,以全孝道。”


    一旁的高賢見賈蘊居然提出先前拜托他幫忙的事也是心中一驚,感歎著賈蘊的孝順。


    崇明帝眼神頓了頓,笑問道:“怎麽,你賈家的女兒不能服侍皇家?”


    賈蘊聞言忙跪在地上道:“能服侍皇家是賈家的榮幸,隻是想著家中的老太太和太太都甚是掛念,所以臣才想著是不是能讓姑姑出宮侍奉,省得老太太掛念。”


    崇明帝打量了幾眼跪在地上的賈蘊,開口道:“你倒是為難人,那賈女史頗受祖母喜愛,朕都不好張口。”


    賈蘊聽到此話,趕緊找補道:“臣隻是隨口一說,若是讓陛下為難,臣萬死不辭,不若陛下賞賜臣一些黃白之物即可。”


    崇明帝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道:“也罷,便賞你千兩黃金,另外你說的事,朕看在你盡孝的份上試著張回口,成不成得另說。”


    “臣謝陛下隆恩。”賈蘊大拜道。


    崇明帝擺了擺手,吩咐道:“下去吧,朕還有事與忠順王商議。”


    “是。”得到吩咐的賈蘊應聲告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蘊大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撐死的瘦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撐死的瘦子並收藏紅樓蘊大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