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武英殿暖閣內。
崇明帝披著大衣坐在錦塌之上,聚精會神的批改著奏折,隻是時不時地咳嗽聲響起,表明崇明帝的身子似乎不爽利。
沒一會,賈蘊被高賢帶了進來,一見崇明帝,賈蘊也不廢話,直接叩拜道:“臣賈蘊叩見陛下,聖躬安。”
崇明帝頭也不抬,擺了擺手,說道:“你先坐一會,等朕批改完這份奏折……咳咳……”
說著,崇明帝掩嘴咳嗽兩聲。
賈蘊眼神動了動,隨後便老實地坐在內侍搬來的錦凳上,靜待天子處理國事。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崇明帝忽地劇烈咳嗽起來,高賢見狀忙上前輕拍崇明帝的後背,而賈蘊也沒幹坐著,起身上前把幾案上的參茶遞了過去,恭敬道:“陛下,喝口參茶潤潤嗓子。”
崇明帝抬眼瞧了瞧賈蘊,接過參茶抿了起來。
賈蘊是拱衛司參領,宮中的事自然也曉得一二,崇明帝昨日偶感風寒,本應多歇些,可崇明帝仍是拖著病體處理奏章,這般勤政,著實讓賈蘊敬服……
念及此處,賈蘊大膽開口道:“陛下,請恕臣大膽,陛下身為天子,天下之事皆係於陛下一人,龍體為重,豈能如此兒戲,若您有個好歹,可叫天下臣民如何是好。”
高賢聞言心中一驚,賈蘊這話若是細究起來,頗有不敬之意,似賈蘊這般拍龍屁,這不是拍到龍蹄子上去了?
本以為崇明帝會發怒,誰承想崇明帝似是不在意,擺手道:“無妨,些許身子不適罷了。”
賈蘊聞言也未曾多言,勸誡的話不宜多說,多說遭人嫌,旋即賈蘊又坐了回去。
崇明帝緩過氣後,開口道:“過幾日,你接任京營節度使的旨意便會下發,好生做好準備。”
賈蘊聽崇明帝召見自己,想必也就是這件事,故而也並不意外,起身叩拜道:“臣遵旨,定準備妥當。”
崇明帝虛扶道:“起來吧!”
賈蘊順勢而起,剛坐下,崇明帝開口道:“你如今不及弱冠之齡便高居京營節度使,百官雖未言語,可他們都等著看你笑話,日後當仔細整頓軍務,莫要讓人看笑話。”
王子騰舉薦賈蘊接任京營節度使時,朝中大臣都緘口不言,可到底賈蘊年輕,質疑之聲肯定也是有的,尤其是那些心懷異心,更是等著看賈蘊的笑話,畢竟此事是崇明帝拍板,若是做差了,豈不是說崇明帝識人不明?
賈蘊恭敬道:“臣定謹記陛下教誨,仔細整頓軍務。”
崇明帝抬眼瞧了瞧賈蘊,沉吟一聲,說道:“朕既然讓你擔任京營節度使,那便是信任你,在京營之中放心大膽地去幹,不必束手束腳,莫要有損京營之名。”
京營乃是護衛京城之兵,自然重之又重,其內兵士由大乾朝各部抽調而來,兵丁不但要人高馬大,而且還要作戰勇猛,故而京營可以說是大乾朝最精銳的部隊。
不過聽著崇明帝特意囑咐的話,賈蘊愣了愣神,似崇明帝之言另有所指,如若不然,崇明帝不會特意點出來。
在賈蘊看來,崇明帝讓賈蘊放心大膽地去幹,不必束手束腳,其意就是讓賈蘊整頓京營,而且這個整頓,還不隻是軍務之上的問題。
“臣定不負京營之威名,陛下旌旗所指,臣兵鋒所向。”賈蘊沉聲應道,直接對崇明帝表態道。
頓了頓,賈蘊小心道:“隻是臣資曆淺薄,怕心急辦錯了事。”
崇明帝大氣地擺手道:“無妨,你的能力朕心中有數,還是那句話,大膽放手去幹,朕不會幹涉你,可有一點,京營之威不可墮。”
聽著崇明帝的話,賈蘊頓時心中有數,可他並未放下心來,若是要整頓京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若是手段激烈,說不得會引發抵觸,把事情鬧大,到時候,賈蘊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可若是辦不成,崇明帝這邊也就交待不了,對賈蘊也不是什麽好事,其中如何把握,賈蘊還真的要細細思量。
總的來說,這京營節度使還真是一個燙手山芋,賈蘊頭疼的很......
沉吟片刻,賈蘊小心道:“陛下,臣畢竟年輕,資曆不足,京營事大,恐臣力有不及之處,想請陛下允臣帶幾名幫手。”
崇明帝聞言若有所思地看著賈蘊道:“能讓你小子向朕要的人,可是拱衛司的人?”
賈蘊聽著崇明帝的猜測,開口笑道:“陛下聖明,臣確實想從拱衛司挑選些合適的人手。”
崇明帝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笑罵道:“讓你開口向朕要的人不是拱衛司的人又會是何人,這與朕聖明有何幹係,你這小子回京近一年,旁的沒學會,溜須拍馬倒是學的一套一套的。
打趣完一句,崇明帝正色道:“說吧,要何人?”
賈蘊見崇明帝同意了,恭敬道:“拱衛司副參領曾國藩、副尉張晟、蔣宇、周睿,趙全。”
拱衛司是賈蘊所掌控,對於拱衛司之人自然有所了解,曾國藩是崇明六年武狀元,熟讀兵法,做事嚴於律己,帶兵能力比賈蘊這個半路出家的強上不少,若是能要過來,在賈蘊身邊幫襯,絕對是一大助力,而且賈蘊知曉,崇明帝似乎也對曾國藩另眼相看,也知曉曾國藩尊的是忠君這一套.....
至於張晟、蔣宇等人也是熟知兵事之人,最為關鍵的是這四人是賈蘊一手提拔的,一向以賈蘊馬首是瞻,若是接任京營,怎麽能沒自己人在身邊,故而賈蘊一股腦地全都要了。
隻不過這些人全是天子近衛,賈蘊也不好擅自調動,故而請示崇明帝。
崇明帝沉吟片刻,開口道:“也罷,朕允了你。”
賈蘊聞言大喜拜道:“臣謝陛下榮恩。”
崇明帝饒有興致地看著賈蘊,開口道:“你現在還是拱衛司參領,拱衛司被你帶走數位精幹之士的空缺,近兩日你盡快補齊,另外,拱衛司參領之職,你也舉薦個人選上來。”
賈蘊聞言心中一驚,他都要準備離開拱衛司了,崇明帝還讓賈蘊處理拱衛司的事由,最為關鍵的還是拱衛司參領的職位還是由賈蘊推薦,這也太過信任賈蘊了...........
沉吟片刻,賈蘊小心道:“陛下,臣心中也沒什麽人選,怕是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崇明帝笑著說道:“你也是武勳子弟,京中武勳想必你也清楚,舉薦幾個才俊不成問題。”
賈蘊聽著崇明帝說起武勳之事,頓時就回過味了,應聲道:“臣遵旨......”
崇明帝披著大衣坐在錦塌之上,聚精會神的批改著奏折,隻是時不時地咳嗽聲響起,表明崇明帝的身子似乎不爽利。
沒一會,賈蘊被高賢帶了進來,一見崇明帝,賈蘊也不廢話,直接叩拜道:“臣賈蘊叩見陛下,聖躬安。”
崇明帝頭也不抬,擺了擺手,說道:“你先坐一會,等朕批改完這份奏折……咳咳……”
說著,崇明帝掩嘴咳嗽兩聲。
賈蘊眼神動了動,隨後便老實地坐在內侍搬來的錦凳上,靜待天子處理國事。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崇明帝忽地劇烈咳嗽起來,高賢見狀忙上前輕拍崇明帝的後背,而賈蘊也沒幹坐著,起身上前把幾案上的參茶遞了過去,恭敬道:“陛下,喝口參茶潤潤嗓子。”
崇明帝抬眼瞧了瞧賈蘊,接過參茶抿了起來。
賈蘊是拱衛司參領,宮中的事自然也曉得一二,崇明帝昨日偶感風寒,本應多歇些,可崇明帝仍是拖著病體處理奏章,這般勤政,著實讓賈蘊敬服……
念及此處,賈蘊大膽開口道:“陛下,請恕臣大膽,陛下身為天子,天下之事皆係於陛下一人,龍體為重,豈能如此兒戲,若您有個好歹,可叫天下臣民如何是好。”
高賢聞言心中一驚,賈蘊這話若是細究起來,頗有不敬之意,似賈蘊這般拍龍屁,這不是拍到龍蹄子上去了?
本以為崇明帝會發怒,誰承想崇明帝似是不在意,擺手道:“無妨,些許身子不適罷了。”
賈蘊聞言也未曾多言,勸誡的話不宜多說,多說遭人嫌,旋即賈蘊又坐了回去。
崇明帝緩過氣後,開口道:“過幾日,你接任京營節度使的旨意便會下發,好生做好準備。”
賈蘊聽崇明帝召見自己,想必也就是這件事,故而也並不意外,起身叩拜道:“臣遵旨,定準備妥當。”
崇明帝虛扶道:“起來吧!”
賈蘊順勢而起,剛坐下,崇明帝開口道:“你如今不及弱冠之齡便高居京營節度使,百官雖未言語,可他們都等著看你笑話,日後當仔細整頓軍務,莫要讓人看笑話。”
王子騰舉薦賈蘊接任京營節度使時,朝中大臣都緘口不言,可到底賈蘊年輕,質疑之聲肯定也是有的,尤其是那些心懷異心,更是等著看賈蘊的笑話,畢竟此事是崇明帝拍板,若是做差了,豈不是說崇明帝識人不明?
賈蘊恭敬道:“臣定謹記陛下教誨,仔細整頓軍務。”
崇明帝抬眼瞧了瞧賈蘊,沉吟一聲,說道:“朕既然讓你擔任京營節度使,那便是信任你,在京營之中放心大膽地去幹,不必束手束腳,莫要有損京營之名。”
京營乃是護衛京城之兵,自然重之又重,其內兵士由大乾朝各部抽調而來,兵丁不但要人高馬大,而且還要作戰勇猛,故而京營可以說是大乾朝最精銳的部隊。
不過聽著崇明帝特意囑咐的話,賈蘊愣了愣神,似崇明帝之言另有所指,如若不然,崇明帝不會特意點出來。
在賈蘊看來,崇明帝讓賈蘊放心大膽地去幹,不必束手束腳,其意就是讓賈蘊整頓京營,而且這個整頓,還不隻是軍務之上的問題。
“臣定不負京營之威名,陛下旌旗所指,臣兵鋒所向。”賈蘊沉聲應道,直接對崇明帝表態道。
頓了頓,賈蘊小心道:“隻是臣資曆淺薄,怕心急辦錯了事。”
崇明帝大氣地擺手道:“無妨,你的能力朕心中有數,還是那句話,大膽放手去幹,朕不會幹涉你,可有一點,京營之威不可墮。”
聽著崇明帝的話,賈蘊頓時心中有數,可他並未放下心來,若是要整頓京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若是手段激烈,說不得會引發抵觸,把事情鬧大,到時候,賈蘊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可若是辦不成,崇明帝這邊也就交待不了,對賈蘊也不是什麽好事,其中如何把握,賈蘊還真的要細細思量。
總的來說,這京營節度使還真是一個燙手山芋,賈蘊頭疼的很......
沉吟片刻,賈蘊小心道:“陛下,臣畢竟年輕,資曆不足,京營事大,恐臣力有不及之處,想請陛下允臣帶幾名幫手。”
崇明帝聞言若有所思地看著賈蘊道:“能讓你小子向朕要的人,可是拱衛司的人?”
賈蘊聽著崇明帝的猜測,開口笑道:“陛下聖明,臣確實想從拱衛司挑選些合適的人手。”
崇明帝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笑罵道:“讓你開口向朕要的人不是拱衛司的人又會是何人,這與朕聖明有何幹係,你這小子回京近一年,旁的沒學會,溜須拍馬倒是學的一套一套的。
打趣完一句,崇明帝正色道:“說吧,要何人?”
賈蘊見崇明帝同意了,恭敬道:“拱衛司副參領曾國藩、副尉張晟、蔣宇、周睿,趙全。”
拱衛司是賈蘊所掌控,對於拱衛司之人自然有所了解,曾國藩是崇明六年武狀元,熟讀兵法,做事嚴於律己,帶兵能力比賈蘊這個半路出家的強上不少,若是能要過來,在賈蘊身邊幫襯,絕對是一大助力,而且賈蘊知曉,崇明帝似乎也對曾國藩另眼相看,也知曉曾國藩尊的是忠君這一套.....
至於張晟、蔣宇等人也是熟知兵事之人,最為關鍵的是這四人是賈蘊一手提拔的,一向以賈蘊馬首是瞻,若是接任京營,怎麽能沒自己人在身邊,故而賈蘊一股腦地全都要了。
隻不過這些人全是天子近衛,賈蘊也不好擅自調動,故而請示崇明帝。
崇明帝沉吟片刻,開口道:“也罷,朕允了你。”
賈蘊聞言大喜拜道:“臣謝陛下榮恩。”
崇明帝饒有興致地看著賈蘊,開口道:“你現在還是拱衛司參領,拱衛司被你帶走數位精幹之士的空缺,近兩日你盡快補齊,另外,拱衛司參領之職,你也舉薦個人選上來。”
賈蘊聞言心中一驚,他都要準備離開拱衛司了,崇明帝還讓賈蘊處理拱衛司的事由,最為關鍵的還是拱衛司參領的職位還是由賈蘊推薦,這也太過信任賈蘊了...........
沉吟片刻,賈蘊小心道:“陛下,臣心中也沒什麽人選,怕是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崇明帝笑著說道:“你也是武勳子弟,京中武勳想必你也清楚,舉薦幾個才俊不成問題。”
賈蘊聽著崇明帝說起武勳之事,頓時就回過味了,應聲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