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時間裏,庫區周邊所有村寨,河汊溝穀,邢毅基本上都踏勘過了。
這天,他來到了小河灣村前麵的老石橋舊址。
老石橋沒了,河岸的這頭和那頭,半截破敗的橋墩,猶如兩頭僵臥在兩岸,奄奄一息的獅子,隔著河水癡癡相望。
人們從河岸兩頭來了一根纖繩,一條民間征集來的木船,一次可上十來個人,兩岸間來回擺渡。
邢毅腦海裏不停地浮現此前石橋的情景。
那石橋曆史不短,距今已經百年了,過去人挑馬馱,行走橋麵,綽綽有餘。
橋欄雖然牢固,雕琢的圖案古色古香,但久經風雨,已經剝落了好幾層,縫子裏的石灰漿也掉了。
橋沒了,記錄了建橋過程的石碑卻還在那裏挺立著。
石碑的位置高一些。
刻在碑上的隸體字,說的是早年一位縣長,為地方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橋是他走之前牽頭並動員中鄉紳集資修造的,剛修好不久,人就調走了。
老百姓想念他做的好事,挑選上好青石,打磨雕琢好了,立於橋頭,上麵刻了三個字:去思碑
人走以後還被大家這樣記住,這是難得。而在位時趾高氣揚,不辦實事,中飽私囊,搞得前呼後擁,走後無人再提起,才是悲哀。
前世上,那場洪水,把橋衝毀了,石碑也墜入水中,被往下衝了百餘米,也就是那間衝垮的民房附近水裏找到。
而那碑座十分蹊蹺,被城裏一大戶人家拿去大戶人家無視碑座上麵承載的文化,隻喜歡三麵雕刻的花紋,有些別致,賞心悅目,就將其安放於盆景之下,作為盆景的腳,留下來。
這事是後來聽人說的,邢毅想,動工的時候,就應該動員力量,把石碑撈上來,先找個穩妥的地方安放,大橋重修後還讓它繼續立在橋頭。
要是有人覺得不合適,那就送去文物館,畢竟百多年前的物品,鐫刻的字,還有那內容,對於後世人的啟迪都是很有意義的。
時間不超過半年,新橋就要動工重建了。
石橋重建,照理說與他也沒啥關係,心裏也就隻是想了一下石碑和碑座的事,石碑上的字倒是還能記著,畢竟算得上本地的一段文史,一個不可多得的文物。關注它的去向,盡其所能讓它完好,保存下去,作為本鄉本土的人,完全是應該的。
迎麵吹來一陣風,不知從哪裏飛來半張報紙,直接撲在他臉上,他在拿下報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排黑體字:“灣河大橋設計方案征集啟事。”
邢毅細看報紙上的日期,看清了連截止日在內,還有五天,也不知又征集了幾個方案。
記憶中,灣河橋是交給外縣的一家建設單位,施工到一半卻不知何故停工,原單位撤走了,同時帶走了圖紙。
拖了兩個月後,縣裏把孫國璽請去開了一天會,回來了,對內宣布接手灣河大橋項目建設,事實上是接下了一副爛攤子,宏達公司幾乎耗盡財力物力才完成任務。
前世上沒有看見征集啟事,有沒有這回事邢毅不了解,沒有見過通知啟事,也沒有人給他說起,但不了解不等於沒有。
而今,撲到臉上的半張報紙,以這種方式來通知他。
腦子裏有神經敏感抽動揉捏擠壓幾下,彈出來一個概念,這種改變說不定就是為他而做的。
那石橋被水衝塌的那一瞬間,自己就在附近小河灣村裏,一想起當時的情況,石橋垮塌時發出的轟鳴聲,就會在耳邊回響。
時間過去不少了,早就盼望大橋重建,能夠為玉河橋重修出一點力,那就太好不過,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畢竟自己對這一行並不陌生。
小河灣村的那一夜,注定成為終身記憶,那尹天順家的新房建設如何,始終放不下。
步伐隨著心思前行,來到小河灣村,村子現在十分寧靜,河水緩緩地流淌,顏色不再那麽渾濁,有鳥兒翅膀平抬,從水麵輕輕掠過。
聽村民指點,他來到村裏劃給尹天順的宅基地上,眼前堆了不少砂石,木料以及磚塊,卻沒見人動工。
尹天順一家人還暫住在村委會騰出來的庫房裏。
田組長被人從後山上叫來,與他見了麵。
邢毅問:“尹天順家房子怎麽還不動呢?都過去這麽多時間了。”
田組長說:“要等秋糧進家,小麥種下過後就動工。”
農村講究季節,等活路基本沒了,大家都閑下來,那才是建房修屋的時候。
邢毅在廠裏參加過建房,常言道,石頭怕上房,看上去建築材料一大堆,但一到往上壘的時候,根本就不夠。
田組長看出來他的擔心,扳起指頭算賬,上麵的補助款加上大家的資助,量體裁衣,能修多大就修多大,不要勉強。
“上麵補助了多少?”
“四萬。”
這要放到往後十多年,可能上麵出的錢就會更多,現在情況還不太好,這也算是差不多了。還得要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尹天順也從山上下來了,交談一下,邢毅就聽得出來,他有些心不肯,僅有現在的材料,建設出來的規模上趕不到那被衝垮的房子。
邢毅對尹天順說:“建房造屋是百年大計,你們家四口人,兒子長大了要單獨住,飼養圈也該有,不能搞得太小,一定要滿足需要,這樣,建新房的水泥鋼筋這一塊,我給你負責了。”
田組長怔怔地望著他,不知是不是自己聽錯。
直到他再說一遍,田組長眼睛發光,說:“我活了一輩子,第一次聽一個外人來說這樣的話。”
田組長推尹天順:“你還不趕快說謝謝,站在那裏發呆,你沒有聽清楚嗎,你的計劃安排沒有問題了。”
那尹天順喃喃地說:“我也不想要好大,就隻想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邢毅說:“比原來的大一點也沒問題,我答應幫你的事,一定做到。”
聚過來了好幾個人,知道了這件事,議論紛紛。
“尹天順這回夢裏要笑醒了。”
“遇到貴人了。”
“好人有好報。”
“天順哥,去打一瓶酒來呀。”
這天,他來到了小河灣村前麵的老石橋舊址。
老石橋沒了,河岸的這頭和那頭,半截破敗的橋墩,猶如兩頭僵臥在兩岸,奄奄一息的獅子,隔著河水癡癡相望。
人們從河岸兩頭來了一根纖繩,一條民間征集來的木船,一次可上十來個人,兩岸間來回擺渡。
邢毅腦海裏不停地浮現此前石橋的情景。
那石橋曆史不短,距今已經百年了,過去人挑馬馱,行走橋麵,綽綽有餘。
橋欄雖然牢固,雕琢的圖案古色古香,但久經風雨,已經剝落了好幾層,縫子裏的石灰漿也掉了。
橋沒了,記錄了建橋過程的石碑卻還在那裏挺立著。
石碑的位置高一些。
刻在碑上的隸體字,說的是早年一位縣長,為地方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橋是他走之前牽頭並動員中鄉紳集資修造的,剛修好不久,人就調走了。
老百姓想念他做的好事,挑選上好青石,打磨雕琢好了,立於橋頭,上麵刻了三個字:去思碑
人走以後還被大家這樣記住,這是難得。而在位時趾高氣揚,不辦實事,中飽私囊,搞得前呼後擁,走後無人再提起,才是悲哀。
前世上,那場洪水,把橋衝毀了,石碑也墜入水中,被往下衝了百餘米,也就是那間衝垮的民房附近水裏找到。
而那碑座十分蹊蹺,被城裏一大戶人家拿去大戶人家無視碑座上麵承載的文化,隻喜歡三麵雕刻的花紋,有些別致,賞心悅目,就將其安放於盆景之下,作為盆景的腳,留下來。
這事是後來聽人說的,邢毅想,動工的時候,就應該動員力量,把石碑撈上來,先找個穩妥的地方安放,大橋重修後還讓它繼續立在橋頭。
要是有人覺得不合適,那就送去文物館,畢竟百多年前的物品,鐫刻的字,還有那內容,對於後世人的啟迪都是很有意義的。
時間不超過半年,新橋就要動工重建了。
石橋重建,照理說與他也沒啥關係,心裏也就隻是想了一下石碑和碑座的事,石碑上的字倒是還能記著,畢竟算得上本地的一段文史,一個不可多得的文物。關注它的去向,盡其所能讓它完好,保存下去,作為本鄉本土的人,完全是應該的。
迎麵吹來一陣風,不知從哪裏飛來半張報紙,直接撲在他臉上,他在拿下報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排黑體字:“灣河大橋設計方案征集啟事。”
邢毅細看報紙上的日期,看清了連截止日在內,還有五天,也不知又征集了幾個方案。
記憶中,灣河橋是交給外縣的一家建設單位,施工到一半卻不知何故停工,原單位撤走了,同時帶走了圖紙。
拖了兩個月後,縣裏把孫國璽請去開了一天會,回來了,對內宣布接手灣河大橋項目建設,事實上是接下了一副爛攤子,宏達公司幾乎耗盡財力物力才完成任務。
前世上沒有看見征集啟事,有沒有這回事邢毅不了解,沒有見過通知啟事,也沒有人給他說起,但不了解不等於沒有。
而今,撲到臉上的半張報紙,以這種方式來通知他。
腦子裏有神經敏感抽動揉捏擠壓幾下,彈出來一個概念,這種改變說不定就是為他而做的。
那石橋被水衝塌的那一瞬間,自己就在附近小河灣村裏,一想起當時的情況,石橋垮塌時發出的轟鳴聲,就會在耳邊回響。
時間過去不少了,早就盼望大橋重建,能夠為玉河橋重修出一點力,那就太好不過,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畢竟自己對這一行並不陌生。
小河灣村的那一夜,注定成為終身記憶,那尹天順家的新房建設如何,始終放不下。
步伐隨著心思前行,來到小河灣村,村子現在十分寧靜,河水緩緩地流淌,顏色不再那麽渾濁,有鳥兒翅膀平抬,從水麵輕輕掠過。
聽村民指點,他來到村裏劃給尹天順的宅基地上,眼前堆了不少砂石,木料以及磚塊,卻沒見人動工。
尹天順一家人還暫住在村委會騰出來的庫房裏。
田組長被人從後山上叫來,與他見了麵。
邢毅問:“尹天順家房子怎麽還不動呢?都過去這麽多時間了。”
田組長說:“要等秋糧進家,小麥種下過後就動工。”
農村講究季節,等活路基本沒了,大家都閑下來,那才是建房修屋的時候。
邢毅在廠裏參加過建房,常言道,石頭怕上房,看上去建築材料一大堆,但一到往上壘的時候,根本就不夠。
田組長看出來他的擔心,扳起指頭算賬,上麵的補助款加上大家的資助,量體裁衣,能修多大就修多大,不要勉強。
“上麵補助了多少?”
“四萬。”
這要放到往後十多年,可能上麵出的錢就會更多,現在情況還不太好,這也算是差不多了。還得要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尹天順也從山上下來了,交談一下,邢毅就聽得出來,他有些心不肯,僅有現在的材料,建設出來的規模上趕不到那被衝垮的房子。
邢毅對尹天順說:“建房造屋是百年大計,你們家四口人,兒子長大了要單獨住,飼養圈也該有,不能搞得太小,一定要滿足需要,這樣,建新房的水泥鋼筋這一塊,我給你負責了。”
田組長怔怔地望著他,不知是不是自己聽錯。
直到他再說一遍,田組長眼睛發光,說:“我活了一輩子,第一次聽一個外人來說這樣的話。”
田組長推尹天順:“你還不趕快說謝謝,站在那裏發呆,你沒有聽清楚嗎,你的計劃安排沒有問題了。”
那尹天順喃喃地說:“我也不想要好大,就隻想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邢毅說:“比原來的大一點也沒問題,我答應幫你的事,一定做到。”
聚過來了好幾個人,知道了這件事,議論紛紛。
“尹天順這回夢裏要笑醒了。”
“遇到貴人了。”
“好人有好報。”
“天順哥,去打一瓶酒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