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劉繼祖又召集了長老會,大家對其進行了修訂完善就開始施行起來。
首先是薪酬規定,按照族規,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有酬勞。族長每月十兩銀子,副族長每月八兩銀子,長老每月五兩銀子,年滿十五歲的成人每人每月二兩銀子,年滿十二歲參加勞動的小孩子每月也有一兩銀子。他們還規定,有超出所在各部安排的工作內容的還有額外的錢發。
族裏還補發了前麵幾個月的酬勞,這可把大家都樂壞了。族裏的這些福利待遇雖然表麵上還是比不上三宗門,但他們現在的衣、食、住、用、行、看病、上學都不要錢,實際上折算下來一點都不少。
任務獎勵方麵,他們則根據任務的難度簡單分為了三等。他們先對任務進行了界定,首先明確各部安排的日常工作不算任務,那是工作,隻領取薪酬。
任務是指任務處設置的,超出了日常工作範疇,且有一定難度和危險的工作。
其中三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兩銀子,二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十兩銀子,一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百兩銀子,雖然沒有書院的任務等級多,也沒有書院的任務酬金高。但百家莊現在總共還不到兩百人,規模有限,錢也不多,況且也不接外麵的任務,都是族裏自己派的任務,因此等級沒有搞的太複雜,酬金金額也不算高。不過大家還是很高興,尤其是出去執行任務的那些武者和長老們。
上次跟著龍長老處理金銀器和古董的人,以及跟著吳倫去尋找楊勝武的人,都按照二等任務給予了獎勵。
後麵跟著劉繼祖去搶回被搶的金銀並報複了止戈城和拍賣行二掌櫃的任務則是按照一等給予了獎勵。
另外對於每個任務中做的多的,貢獻大的他們還多獎勵了五百兩,比如追蹤有功的劉亞夫、尋寶有功的李巳、小心謹慎的劉瑾、日夜兼程送信的潘光達和舍命救人的毒武者黃祖光。
這次雖然發出去了不少錢,但從上到下,大家都認為這是應得的,對於穩定廣大武者極為重要。拿到錢的那些武者都是喜出望外,因為即使在三宗門裏,完成類似的任務也不一定能拿到這麽多錢,何況以他們的年齡,大多還在交學費。
至於撫恤,他們規定,凡是為宗族事業犧牲的,宗族會為其舉行隆重葬禮,妥善安葬,並在宗祠裏為其樹立牌位,除、清、九、盂四時祭掃供奉。如有父母、妻兒,族裏為其準備一千兩銀子的撫恤金,願意來百家莊的,由族裏負責接來奉養,不願意搬來的再給五百兩銀子的安家費。
這些規定的施行,使得百家莊各個階層的成員各取所需,大大穩定了整個隊伍,其中:
長老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崇高的地位和體麵的工作;
武者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有了預期的收入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
不會武技的成人們有了舒適的房子,安身立命的事業和人身財產的安全;
那些孩子們則有了良好的教育、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奮鬥的目標。
等大家都按照新的規定領到了錢,各個臉上都是笑開了花,都想著趕緊出去逛逛街買些東西。
但因為現在莊子裏實在太忙,根本沒一點空閑時間。所以大家都催著範成趕緊把雜貨鋪建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委托雜貨鋪幫他們買東西了。
於是範成就組織人先蓋起了雜貨鋪,他們把祠堂旁邊的一塊地改成了庫房和雜貨鋪,前麵是雜貨鋪的鋪麵,後麵是族裏的庫房。
雜貨鋪先建了起來,隻用了三天時間,樣式就仿照周邊最普通的鋪麵房,配套著就做了櫃台和貨架。
庫房相對慢點,因為建的比較大。他們生產、采購的大量物資,都要存放在這裏,還要做到安全、通風、防潮、仿鼠、防蟲,防火。
為此,劉繼祖又召集了有經驗的人開了一次會,才把庫房的樣式定了下來。
庫房一共三間,和前麵的雜貨鋪正好構成一個四合院的結構,三間中最大的那間用來存放糧食和吃的,另外兩間,一間用來存放各類生活用品,另外一間用來存放武器、裝備、藥物等戰備物資和金銀等貴重物品。
在雜貨鋪的後麵他們還建造了工作間,作為戶部的辦公地點,有人全天守在那裏,既作為守衛也作為管理人員。
在建造過程中,他們還在地基和牆壁內使用了石灰、花椒來防潮、防蟲,地麵和牆壁內側鋪了石板防鼠,房頂留了小洞通風。為了安全沒有開窗戶,門也做的比較堅固寬敞,方便搬運貨物。
與此同時,他們也把養雞場、養鴨場、養羊場、養豬場、養馬場、養牛場和釀酒作坊建了起來。
除了釀酒作坊其他的這些相對就簡單許多了,養雞場、養鴨場和養羊場隻要找到合適的地方,搭些棚子、架子,用圍牆或柵欄圍起來就行了。
養豬場稍微麻煩一點,要蓋些豬圈,但也比蓋房子要容易多了。
養馬場原本是有的,為了出入方便建在了河對岸,那裏的馬匹主要用於族人外出騎用。這次是在村子這邊也建一個養馬場,因為運送物資需要騾馬車輛,為此他們還專門做了幾輛運貨的馬車,也放在了養馬場裏。
養馬場裏還蓋了馬廄,同時還配套蓋了兩個簡單點的庫房,一間用於堆放草料,一間用於存放鞍韉之類的相關物資。
養牛場則按照馬場的規格,蓋了牛棚,也配了兩間差不多大的庫房,一間放草料,一間放農具。
釀酒作坊要更複雜一些,開始時大家都不知道怎麽建。還好有劉老漢在,範成按照劉老漢的指點,組織了專人去城裏的釀酒作坊參觀,慢慢摸索著才建了起來,還順便在旁邊建了農部的工作間。
等所有這些畜禽場、房屋、作坊都蓋好後,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
這半個月的時間,劉老漢應該是整個莊子裏最忙碌的人了。他一方麵要組織人開荒,另一方麵還要跟著蘇孟奇去采購各類物資。自從當了這個農部執事長老,劉老漢似乎是煥發了第二春,忙得腳不沾地,劉柱也成了他的助手,也被使喚的屁股不著地。
劉老漢先是觀察,他先看地,再看人,等看的差不多了之後,才找長老會商量。因為他看出來了,這裏的人大多不是正兒八經的農民,務農這個事,大家普遍都不喜歡幹,如果沒有強製措施,開荒種地這個事可不好幹。
長老會很重視這個事,因為飯是誰都要吃的。因此長老會規定,百家村自族長以下,每個人都必須輪流參加田間勞動,還不能偷奸耍滑。由候懷古負責監督,有不好好幹活的,不僅扣發當月的薪酬,還要繼續在田間勞動一個月。
劉繼祖、楊勝武、馮定坤以及長老會的所有執事長老都以身作則,輪流參加田間勞動。
這樣一來大家才沒了抱怨,都積極參與了進來。有了長老會的支持與族人的參與,劉老漢幹勁十足,他想在上凍以前把山下這些荒地都開出來,明年春天,他們就能種上糧食了。
劉老漢開荒也確實經驗豐富,劉繼祖老家那些田地很多就是他和他的父祖一起開墾出來的,那些荒地比這裏的地可差多了。這個山穀中間是一條小溪,沿著溪流兩邊的土地還是很容易開墾的。
眾人在劉老漢的帶領指揮下,先清理雜草、灌木、石塊,然後進行平整,翻耕,築埂,加上有馬有牛有車,他們開荒的速度很快,每天差不多能開出十多畝田地來。
劉老漢本來想沿著兩邊的山林不斷開上去,但劉繼祖沒同意,他說:“包長老是舉人,可以免稅五百畝,地開多了還要上稅,不劃算。而且再往上的地方都有林木山石覆蓋,不好開墾灌溉,即使開墾了也種不好莊稼。”
劉老漢雖然覺著可惜,但族長這個孫子的話還是要聽的。他還估算著,按照這個進度,他們沒準兒還真能趕在上凍前把這些田都開出來呢!劉老漢雖然上了點年紀,但精力依舊旺盛,在這麽忙的情況下,他居然還和蘇孟奇一起進了好幾次城,買回來了三頭耕牛、十個豬仔、二十隻羊和一大群雞、鴨、鵝。
因為已是冬天,雞鴨鵝和羊他們都是買的長大了的,等把這些都養進各個畜禽場之後,劉老漢又進行了更細的分工,大家輪流開荒、喂養畜禽。除此之外,他們還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和之前要買的各類物資,銀子也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運送各類物資的車輛從山道兩邊源源不斷地將貨物送到村口的茶館,然後再由族人運進來。
三個庫房這時已經都堆滿了,有些東西放不下,他們就放到了養馬場和養牛場的倉庫裏。庫房裏有了這些物資,大家的心裏終於踏實了些。
劉繼祖這些天白天都是跟著祖父開荒幹活,他作為族長和孫子,更要以身作則。晚上則繼續進行教學,他主要還是教族人射箭,全體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輪流來跟他學,其餘的武技現在主要是項長老安排人來教。
對於這些額外的教學工作,族裏單獨給了合理的報酬,這樣一來大家教起來就有了動力,至於學習的動力,已經不用調動了,自從那些一等任務的報酬給出去之後,所有人的學習動力都被調動了起來,那可是五百兩銀子啊!
劉繼祖都沒想到這些錢花出去還有這樣的效果。
首先是薪酬規定,按照族規,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有酬勞。族長每月十兩銀子,副族長每月八兩銀子,長老每月五兩銀子,年滿十五歲的成人每人每月二兩銀子,年滿十二歲參加勞動的小孩子每月也有一兩銀子。他們還規定,有超出所在各部安排的工作內容的還有額外的錢發。
族裏還補發了前麵幾個月的酬勞,這可把大家都樂壞了。族裏的這些福利待遇雖然表麵上還是比不上三宗門,但他們現在的衣、食、住、用、行、看病、上學都不要錢,實際上折算下來一點都不少。
任務獎勵方麵,他們則根據任務的難度簡單分為了三等。他們先對任務進行了界定,首先明確各部安排的日常工作不算任務,那是工作,隻領取薪酬。
任務是指任務處設置的,超出了日常工作範疇,且有一定難度和危險的工作。
其中三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兩銀子,二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十兩銀子,一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百兩銀子,雖然沒有書院的任務等級多,也沒有書院的任務酬金高。但百家莊現在總共還不到兩百人,規模有限,錢也不多,況且也不接外麵的任務,都是族裏自己派的任務,因此等級沒有搞的太複雜,酬金金額也不算高。不過大家還是很高興,尤其是出去執行任務的那些武者和長老們。
上次跟著龍長老處理金銀器和古董的人,以及跟著吳倫去尋找楊勝武的人,都按照二等任務給予了獎勵。
後麵跟著劉繼祖去搶回被搶的金銀並報複了止戈城和拍賣行二掌櫃的任務則是按照一等給予了獎勵。
另外對於每個任務中做的多的,貢獻大的他們還多獎勵了五百兩,比如追蹤有功的劉亞夫、尋寶有功的李巳、小心謹慎的劉瑾、日夜兼程送信的潘光達和舍命救人的毒武者黃祖光。
這次雖然發出去了不少錢,但從上到下,大家都認為這是應得的,對於穩定廣大武者極為重要。拿到錢的那些武者都是喜出望外,因為即使在三宗門裏,完成類似的任務也不一定能拿到這麽多錢,何況以他們的年齡,大多還在交學費。
至於撫恤,他們規定,凡是為宗族事業犧牲的,宗族會為其舉行隆重葬禮,妥善安葬,並在宗祠裏為其樹立牌位,除、清、九、盂四時祭掃供奉。如有父母、妻兒,族裏為其準備一千兩銀子的撫恤金,願意來百家莊的,由族裏負責接來奉養,不願意搬來的再給五百兩銀子的安家費。
這些規定的施行,使得百家莊各個階層的成員各取所需,大大穩定了整個隊伍,其中:
長老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崇高的地位和體麵的工作;
武者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有了預期的收入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
不會武技的成人們有了舒適的房子,安身立命的事業和人身財產的安全;
那些孩子們則有了良好的教育、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奮鬥的目標。
等大家都按照新的規定領到了錢,各個臉上都是笑開了花,都想著趕緊出去逛逛街買些東西。
但因為現在莊子裏實在太忙,根本沒一點空閑時間。所以大家都催著範成趕緊把雜貨鋪建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委托雜貨鋪幫他們買東西了。
於是範成就組織人先蓋起了雜貨鋪,他們把祠堂旁邊的一塊地改成了庫房和雜貨鋪,前麵是雜貨鋪的鋪麵,後麵是族裏的庫房。
雜貨鋪先建了起來,隻用了三天時間,樣式就仿照周邊最普通的鋪麵房,配套著就做了櫃台和貨架。
庫房相對慢點,因為建的比較大。他們生產、采購的大量物資,都要存放在這裏,還要做到安全、通風、防潮、仿鼠、防蟲,防火。
為此,劉繼祖又召集了有經驗的人開了一次會,才把庫房的樣式定了下來。
庫房一共三間,和前麵的雜貨鋪正好構成一個四合院的結構,三間中最大的那間用來存放糧食和吃的,另外兩間,一間用來存放各類生活用品,另外一間用來存放武器、裝備、藥物等戰備物資和金銀等貴重物品。
在雜貨鋪的後麵他們還建造了工作間,作為戶部的辦公地點,有人全天守在那裏,既作為守衛也作為管理人員。
在建造過程中,他們還在地基和牆壁內使用了石灰、花椒來防潮、防蟲,地麵和牆壁內側鋪了石板防鼠,房頂留了小洞通風。為了安全沒有開窗戶,門也做的比較堅固寬敞,方便搬運貨物。
與此同時,他們也把養雞場、養鴨場、養羊場、養豬場、養馬場、養牛場和釀酒作坊建了起來。
除了釀酒作坊其他的這些相對就簡單許多了,養雞場、養鴨場和養羊場隻要找到合適的地方,搭些棚子、架子,用圍牆或柵欄圍起來就行了。
養豬場稍微麻煩一點,要蓋些豬圈,但也比蓋房子要容易多了。
養馬場原本是有的,為了出入方便建在了河對岸,那裏的馬匹主要用於族人外出騎用。這次是在村子這邊也建一個養馬場,因為運送物資需要騾馬車輛,為此他們還專門做了幾輛運貨的馬車,也放在了養馬場裏。
養馬場裏還蓋了馬廄,同時還配套蓋了兩個簡單點的庫房,一間用於堆放草料,一間用於存放鞍韉之類的相關物資。
養牛場則按照馬場的規格,蓋了牛棚,也配了兩間差不多大的庫房,一間放草料,一間放農具。
釀酒作坊要更複雜一些,開始時大家都不知道怎麽建。還好有劉老漢在,範成按照劉老漢的指點,組織了專人去城裏的釀酒作坊參觀,慢慢摸索著才建了起來,還順便在旁邊建了農部的工作間。
等所有這些畜禽場、房屋、作坊都蓋好後,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
這半個月的時間,劉老漢應該是整個莊子裏最忙碌的人了。他一方麵要組織人開荒,另一方麵還要跟著蘇孟奇去采購各類物資。自從當了這個農部執事長老,劉老漢似乎是煥發了第二春,忙得腳不沾地,劉柱也成了他的助手,也被使喚的屁股不著地。
劉老漢先是觀察,他先看地,再看人,等看的差不多了之後,才找長老會商量。因為他看出來了,這裏的人大多不是正兒八經的農民,務農這個事,大家普遍都不喜歡幹,如果沒有強製措施,開荒種地這個事可不好幹。
長老會很重視這個事,因為飯是誰都要吃的。因此長老會規定,百家村自族長以下,每個人都必須輪流參加田間勞動,還不能偷奸耍滑。由候懷古負責監督,有不好好幹活的,不僅扣發當月的薪酬,還要繼續在田間勞動一個月。
劉繼祖、楊勝武、馮定坤以及長老會的所有執事長老都以身作則,輪流參加田間勞動。
這樣一來大家才沒了抱怨,都積極參與了進來。有了長老會的支持與族人的參與,劉老漢幹勁十足,他想在上凍以前把山下這些荒地都開出來,明年春天,他們就能種上糧食了。
劉老漢開荒也確實經驗豐富,劉繼祖老家那些田地很多就是他和他的父祖一起開墾出來的,那些荒地比這裏的地可差多了。這個山穀中間是一條小溪,沿著溪流兩邊的土地還是很容易開墾的。
眾人在劉老漢的帶領指揮下,先清理雜草、灌木、石塊,然後進行平整,翻耕,築埂,加上有馬有牛有車,他們開荒的速度很快,每天差不多能開出十多畝田地來。
劉老漢本來想沿著兩邊的山林不斷開上去,但劉繼祖沒同意,他說:“包長老是舉人,可以免稅五百畝,地開多了還要上稅,不劃算。而且再往上的地方都有林木山石覆蓋,不好開墾灌溉,即使開墾了也種不好莊稼。”
劉老漢雖然覺著可惜,但族長這個孫子的話還是要聽的。他還估算著,按照這個進度,他們沒準兒還真能趕在上凍前把這些田都開出來呢!劉老漢雖然上了點年紀,但精力依舊旺盛,在這麽忙的情況下,他居然還和蘇孟奇一起進了好幾次城,買回來了三頭耕牛、十個豬仔、二十隻羊和一大群雞、鴨、鵝。
因為已是冬天,雞鴨鵝和羊他們都是買的長大了的,等把這些都養進各個畜禽場之後,劉老漢又進行了更細的分工,大家輪流開荒、喂養畜禽。除此之外,他們還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和之前要買的各類物資,銀子也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運送各類物資的車輛從山道兩邊源源不斷地將貨物送到村口的茶館,然後再由族人運進來。
三個庫房這時已經都堆滿了,有些東西放不下,他們就放到了養馬場和養牛場的倉庫裏。庫房裏有了這些物資,大家的心裏終於踏實了些。
劉繼祖這些天白天都是跟著祖父開荒幹活,他作為族長和孫子,更要以身作則。晚上則繼續進行教學,他主要還是教族人射箭,全體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輪流來跟他學,其餘的武技現在主要是項長老安排人來教。
對於這些額外的教學工作,族裏單獨給了合理的報酬,這樣一來大家教起來就有了動力,至於學習的動力,已經不用調動了,自從那些一等任務的報酬給出去之後,所有人的學習動力都被調動了起來,那可是五百兩銀子啊!
劉繼祖都沒想到這些錢花出去還有這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