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到九石坳去抖各種小心思,李夭兒還喜歡往那裏搬各種各樣的東西。
一開始是一些吃食,她娘做的飯菜啊,各種糕點水果之類,所有她覺得好吃的東西她都往九石坳搬。
也不知是這些東西錦華不喜歡,還是那些東西沒有靈氣,李夭兒送了好幾次,沒一次被錦華收進了大陣裏。
送東西無果,李夭兒又開始帶些小玩具來山坳裏。
她牢牢記得錦華說過她沒玩過小孩的玩具,而且似乎對那些玩具挺感興趣的。
於是,李夭兒隔兩天就換個玩具帶到覆盆子前一步一步步驟詳細的和錦華解釋,那個玩具該怎麽玩,好不好玩,她喜不喜歡。
等玩具也介紹得差不多後,有一天李夭兒在山裏百無聊賴,偶然記起了錦華的玩笑話。
錦華原來騙過她,說她是借著李夭兒的一滴血複活的。
李夭兒當時沒有將那話放在心裏,後來想起來才覺得那話未必全是假的。
她遇著錦華可不就是在她到九石坳睡了一夜後的第二天,如果錦華真的是借她的血下凡的,那她第二天會在九石坳遇到錦華便說得通了。
因為記起了這句話,李夭兒當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輕輕的用覆盆子的刺在指尖紮了一個小口子。
然後皺著眉頭,咬著嘴皮,用了老大的力氣從那淺淺的口子裏擠出了一小滴血液,滴在了覆盆子的腳下。
下一瞬,血滴還沒有碰到覆盆子便憑空消失了!
這還是李夭兒第一次往九品蓮花陣裏送東西,沒有被拒絕!
李夭兒當即打了雞血般,興奮得兩頰通紅,她用力搓了搓手,又往大陣裏滴了兩滴。
血液不無意外的,依舊被大陣吸納進去!
從那以後,李夭兒去往九石坳又多了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時不時往大陣裏放點血。
也不多每次幾小滴。
不過紮手指實在太疼了,搞得李夭兒後來凡是受了傷見著了血液就覺得心疼,恨不得拿到山上去給錦華。
甚至,她麵對著葵水也起過那樣的心思,要不是覺得實在不好,氣味太衝怕錦華嫌棄,她搞不好真要付諸實施。
可她雖沒將那東西往大陣裏送,倒真去九石坳眼神閃躲的詢問過錦華的意見,好在話才出口,她自己又否定了自己的意見。
即便如此,覆盆子叢還是輕輕抖了抖。
如此這般,李夭兒在村子和九石坳間不斷來回往返,悠悠哉哉的度過了三年半的時光。
同一時間,隨著李夭兒不斷往山上跑,以及她家突然不再缺錢,還有李子衿能夠去讀昂貴的學堂,三事結合在一起,張家灣村子裏開始有謠言流出。
最開始不過是有人見天見著李夭兒往山上去,隨意嘀咕了句,“山上是有什麽寶貝嗎,李家大丫頭怎的見天往山上跑。”被有心人聽在了心裏。
那人後來找著機會裝作偶遇在鳳凰山上碰過幾次李夭兒,每次都見著她一個人在山坳裏神神叨叨的對著空氣說話。
加上曾有村民見著李夭兒往山坳裏放血,還有好事的去找李林傑他媳婦打聽,從她嘴裏聽說了李夭兒能通鬼神的說法。
種種不尋常集合在小山村裏,很快關於李夭兒能通鬼神在山中養了個鬼子的謠言就在村裏誕生了。
而且隨著謠言越傳越廣,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也越傳越誇張,最後竟變成了。
李二家大丫頭在鳳凰山上養了一個鬼相公,那鬼相公嗜血,李夭兒每隔幾天就會給他進獻血液,用來換取銀錢,李家的銀子便是這麽來的。
李夭兒現在還鎮得住那個鬼相公他們才相安無事,等以後鬼相公強大了,李夭兒也鎮不住時,那鬼相公就要為禍鄉村了。
這個傳言一開始隻是婦人們在私下裏說一說,許多人隻當個笑話聽一聽,並不很信。
奈何隨著謠言越傳越細細節豐富得有鼻子有眼,以及許多真真假假的證據不斷出現,那個謠言聽上去開始不像個謠言。
於是,那些原本不信的人也開始信了,大家存著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對李夭兒一家開始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李夭兒一家其實也察覺到了這種不同。
但李林材老實沒往深處想,李夭兒以為是自己不怎麽和春杏她們玩,她們心裏產生了芥蒂。
就連李氏,她是不愛串門的,一開始她也沒意識到她的熟人幾乎不怎麽往她家裏來了。
直到後來,李氏去河邊洗衣服,河邊的人見著她或是直接回避,或是含笑找個借口讓開一些距離,李氏才擦覺到了不對。
當天她就提著一籃子雞蛋敲開了張老五家的大門。
張老五見著她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避去了客堂,張老五媳婦引著李氏到灶房裏,邊煮著豬食邊和李氏說話。
在李氏的不斷追問下,張老五媳婦十分為難的道出了緣由。
“村子裏都在說你家大丫頭在九石坳養了個鬼相公……”
李氏是手腳發軟,心中淒惶的離開張老五家的。
回去的路上,張老五媳婦的話不住在她耳邊盤旋。
“你家大丫頭年紀也不小了,這一晃就該及笄了,及笄後就是說親,那些話甭管是真是假,傳在外麵總是不好聽。”
“你也別管是誰說的,現在謠言已經傳開了,再去追究誰說的也沒用。”
“你聽我一句勸,若無必要讓你家夭兒不要再老往鳳凰山上跑,夭兒現在還小,隻要她安穩留在家裏,過個一年半載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等大家把這件事忘得差不多了,你家姑娘的婚事應該是不影響的。”
李氏早就覺得夭兒年紀大了整天往鳳凰山跑不妥當,也曾勸過她,可李夭兒堅持錦華對她有恩,她得去山上陪她。
李氏說不過李夭兒,也就聽之任之。
她從沒想到不過是往山上多跑了幾次,村子裏怎的就傳出了這樣的風言風語。
損害了名聲事小,關鍵就像張老五媳婦說的,她家大丫頭馬上就到議親的年紀了,現在流傳出這樣的謠言,誰還敢娶她家大丫頭。
真等個一年半載,她家大丫頭年紀大了不說,村人也未必就會忘記曾經的傳言。
她家大丫頭的親事可怎麽辦啊?
一開始是一些吃食,她娘做的飯菜啊,各種糕點水果之類,所有她覺得好吃的東西她都往九石坳搬。
也不知是這些東西錦華不喜歡,還是那些東西沒有靈氣,李夭兒送了好幾次,沒一次被錦華收進了大陣裏。
送東西無果,李夭兒又開始帶些小玩具來山坳裏。
她牢牢記得錦華說過她沒玩過小孩的玩具,而且似乎對那些玩具挺感興趣的。
於是,李夭兒隔兩天就換個玩具帶到覆盆子前一步一步步驟詳細的和錦華解釋,那個玩具該怎麽玩,好不好玩,她喜不喜歡。
等玩具也介紹得差不多後,有一天李夭兒在山裏百無聊賴,偶然記起了錦華的玩笑話。
錦華原來騙過她,說她是借著李夭兒的一滴血複活的。
李夭兒當時沒有將那話放在心裏,後來想起來才覺得那話未必全是假的。
她遇著錦華可不就是在她到九石坳睡了一夜後的第二天,如果錦華真的是借她的血下凡的,那她第二天會在九石坳遇到錦華便說得通了。
因為記起了這句話,李夭兒當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輕輕的用覆盆子的刺在指尖紮了一個小口子。
然後皺著眉頭,咬著嘴皮,用了老大的力氣從那淺淺的口子裏擠出了一小滴血液,滴在了覆盆子的腳下。
下一瞬,血滴還沒有碰到覆盆子便憑空消失了!
這還是李夭兒第一次往九品蓮花陣裏送東西,沒有被拒絕!
李夭兒當即打了雞血般,興奮得兩頰通紅,她用力搓了搓手,又往大陣裏滴了兩滴。
血液不無意外的,依舊被大陣吸納進去!
從那以後,李夭兒去往九石坳又多了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時不時往大陣裏放點血。
也不多每次幾小滴。
不過紮手指實在太疼了,搞得李夭兒後來凡是受了傷見著了血液就覺得心疼,恨不得拿到山上去給錦華。
甚至,她麵對著葵水也起過那樣的心思,要不是覺得實在不好,氣味太衝怕錦華嫌棄,她搞不好真要付諸實施。
可她雖沒將那東西往大陣裏送,倒真去九石坳眼神閃躲的詢問過錦華的意見,好在話才出口,她自己又否定了自己的意見。
即便如此,覆盆子叢還是輕輕抖了抖。
如此這般,李夭兒在村子和九石坳間不斷來回往返,悠悠哉哉的度過了三年半的時光。
同一時間,隨著李夭兒不斷往山上跑,以及她家突然不再缺錢,還有李子衿能夠去讀昂貴的學堂,三事結合在一起,張家灣村子裏開始有謠言流出。
最開始不過是有人見天見著李夭兒往山上去,隨意嘀咕了句,“山上是有什麽寶貝嗎,李家大丫頭怎的見天往山上跑。”被有心人聽在了心裏。
那人後來找著機會裝作偶遇在鳳凰山上碰過幾次李夭兒,每次都見著她一個人在山坳裏神神叨叨的對著空氣說話。
加上曾有村民見著李夭兒往山坳裏放血,還有好事的去找李林傑他媳婦打聽,從她嘴裏聽說了李夭兒能通鬼神的說法。
種種不尋常集合在小山村裏,很快關於李夭兒能通鬼神在山中養了個鬼子的謠言就在村裏誕生了。
而且隨著謠言越傳越廣,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也越傳越誇張,最後竟變成了。
李二家大丫頭在鳳凰山上養了一個鬼相公,那鬼相公嗜血,李夭兒每隔幾天就會給他進獻血液,用來換取銀錢,李家的銀子便是這麽來的。
李夭兒現在還鎮得住那個鬼相公他們才相安無事,等以後鬼相公強大了,李夭兒也鎮不住時,那鬼相公就要為禍鄉村了。
這個傳言一開始隻是婦人們在私下裏說一說,許多人隻當個笑話聽一聽,並不很信。
奈何隨著謠言越傳越細細節豐富得有鼻子有眼,以及許多真真假假的證據不斷出現,那個謠言聽上去開始不像個謠言。
於是,那些原本不信的人也開始信了,大家存著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對李夭兒一家開始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李夭兒一家其實也察覺到了這種不同。
但李林材老實沒往深處想,李夭兒以為是自己不怎麽和春杏她們玩,她們心裏產生了芥蒂。
就連李氏,她是不愛串門的,一開始她也沒意識到她的熟人幾乎不怎麽往她家裏來了。
直到後來,李氏去河邊洗衣服,河邊的人見著她或是直接回避,或是含笑找個借口讓開一些距離,李氏才擦覺到了不對。
當天她就提著一籃子雞蛋敲開了張老五家的大門。
張老五見著她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避去了客堂,張老五媳婦引著李氏到灶房裏,邊煮著豬食邊和李氏說話。
在李氏的不斷追問下,張老五媳婦十分為難的道出了緣由。
“村子裏都在說你家大丫頭在九石坳養了個鬼相公……”
李氏是手腳發軟,心中淒惶的離開張老五家的。
回去的路上,張老五媳婦的話不住在她耳邊盤旋。
“你家大丫頭年紀也不小了,這一晃就該及笄了,及笄後就是說親,那些話甭管是真是假,傳在外麵總是不好聽。”
“你也別管是誰說的,現在謠言已經傳開了,再去追究誰說的也沒用。”
“你聽我一句勸,若無必要讓你家夭兒不要再老往鳳凰山上跑,夭兒現在還小,隻要她安穩留在家裏,過個一年半載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等大家把這件事忘得差不多了,你家姑娘的婚事應該是不影響的。”
李氏早就覺得夭兒年紀大了整天往鳳凰山跑不妥當,也曾勸過她,可李夭兒堅持錦華對她有恩,她得去山上陪她。
李氏說不過李夭兒,也就聽之任之。
她從沒想到不過是往山上多跑了幾次,村子裏怎的就傳出了這樣的風言風語。
損害了名聲事小,關鍵就像張老五媳婦說的,她家大丫頭馬上就到議親的年紀了,現在流傳出這樣的謠言,誰還敢娶她家大丫頭。
真等個一年半載,她家大丫頭年紀大了不說,村人也未必就會忘記曾經的傳言。
她家大丫頭的親事可怎麽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