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如他們的意,盡快把港口搞起來!”楊東升道。


    港口被收回,楊東升才好下手。


    另外劉新宇申請購買一架獵鷹-7x。


    獵鷹-7x是達索飛機公司最新生產的三發遠程渦扇公務機,航程超過1萬公裏,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噸。


    他們原來的達索獵鷹2000最大航程隻有7000多公裏。


    從莫斯科飛到索契、巴黎、馬賽沒有問題,但是飛紐約、香港、澳門就不怎麽夠了。


    這是剛需,楊東升批了!


    年前,除了公司的年節福利,楊東升還親自給滬上的兒童福利院、孤寡困難家庭,送了一批慰問品、慰問金。


    春節期間,除了世界各地華人花樣慶祝春節,最大的新聞就是澳大利亞宣布受氣候異常影響,今年的小麥產量降低了20%。


    國際小麥價格一下子上漲到了讓人吃驚的28美元一蒲式耳,平均每公斤小麥的價格已經超過了1美元。


    很多地方都傳出了餓死人的新聞。


    這個價格別說一些貧困落後地區和國家,連韓國、台灣、新加坡這種發達地區都有些受不了。


    新聞上,受災的日本那邊更是排起了領救濟品的長隊。


    看著那長長的隊伍繞了好幾個圈。


    普通老百姓看到的是饑餓。


    楊東升看到的是機遇,最近應該會有更多人來投奔他。


    公知卻生生看出了高素質。


    一些小的糧食出口國,像泰國、越南紛紛出台措施,限製糧食出口。


    國內也出現了一撥搶大米,搶麵粉的風潮。


    不過很快就被壓下去了。


    春節期間,有關部門及東升食品向市場大量投放麵粉、大米、食用油等物資。


    僅東升食品和東升科技網絡電商,春節期間就賣出了上百萬噸的大米、麵粉,幾十萬噸的豬肉、牛肉,十幾萬噸的食用油。


    雖然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不少,但是迅速撲滅了這股恐慌潮。


    雖然國內也受天氣異常影響,糧食畝產出現了下降,但是楊東升去年就上調了主糧種植麵積。


    再加上他們持續對荒漠地區的開發,實際上去年國內農業,並沒有受到太多衝擊。


    還有一個連楊東升都搞不清規模到底有多大的儲備糧管理集團,在默默托底。


    過去三年,僅東升食品就賣給了儲備糧管理集團各地倉庫近5000萬噸的小麥和玉米,上百萬噸的食用油。


    春節剛過,東升半導體的黃副總就找了過來。


    黃副總先匯報了一下,他們對台灣40納米製程工藝的吸收情況。


    楊東升通過大衛·韋伯訂購的相關設備,已經發貨。


    “我們的65納米工廠預計到今年年底才能建成,完全投產應該到明年。這個製程的工藝,英特爾是2005年實現的,台積電也在2006年就通過了65納米製程技術的產品驗證。等工廠投產後,我們跟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有5年左右。”黃副總道。


    “你有什麽計劃嗎?”楊東升問。


    “英特爾下一代研發的是32納米製程工藝,我想研發28納米!”黃副總道。


    “32納米和28納米就差了4納米,這不到一代的差距吧?”楊東升問。


    “確實達不到一代的差距!不過……”黃副總語氣一轉,“作用還是很大的!”


    “說說看!”楊東升放下筆,看向黃副總。


    黃副總想了想道,“一直以來,用戶隻會注重芯片製程,其實晶體管密度才是與芯片性能直接相關的。在過去,同樣製程下,三星、台積電的晶體管密度往往隻能達到英特爾的一半,甚至到不了一半。三星采用45納米製程的s5pc110處理器,晶體管密度才幾乎能跟英特爾采用65納米製程的酷睿2打平。我們有時候甚至比三星、台積電還要差一些!但是幾年前,台積電卻想出了一個取巧的辦法,英特爾研發45納米製程工藝的時候,他們就研發40納米製程工藝。由於線寬隻差了10%左右,技術難度並沒有達到一代的差距,但是台積電卻通過這5納米的差距,縮小了跟英特爾的晶體管密度差距!”


    】


    楊東升頓時明白了黃副總的意思,“所以台積電的40納米工藝跟英特爾的45納米工藝其實是同一代技術,並且相比英特爾還略有不如。但是在不懂行的人眼裏,40納米對45納米,倒顯得台積電的工藝更加先進似的,台灣人甚至偷偷摸摸的宣傳他們領先英特爾一代!台灣人夠雞賊的!”


    黃副總點點頭,“所以我相信台積電在下一代芯片研發的時候,肯定還會這麽做。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英特爾為下一代研發的是32納米製程工藝。32納米減去10%,就是28納米左右!台積電肯定會直接搞28納米製程!”


    前世的書上,不少人介紹過台積電這段曆史。


    書裏基本上都是讚揚台積電。


    楊東升現在才明白,台灣人是生生把一個投機取巧,吹成了高瞻遠矚。


    把一個不如人家的技術,吹成了比人家高一代。


    楊東升不懷疑東升半導體可以直接搞出28納米的工藝,畢竟前世台灣人都搞出來了。


    他擔心的是我們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生產材料,是否能達到相應的水平。


    畢竟台積電可以在全世界,采購到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生產材料。


    楊東升現在名氣越來越大,再過兩年引起白宮注意,就算用盡手段,也未必能買到國外頂級的設備了。


    東升半導體到時候隻能靠自己!


    楊東升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們的沉浸式光刻技術已經成熟,日本人加入後,對鏡頭的加工、光刻膠生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我有把握兩年後拿出相應的設備,擺脫對國外設備的依賴!”黃副總道。


    “這話聽的解氣!”


    年節過後,楊東升先飛去綿州。


    這裏的高空試車台,經過修複和改進之後,再次投入使用。


    改進後的試車台,最大供氣量和最大供氣壓力都沒變。


    主要改進的是設備的製冷、製熱能力。


    高溫下的空氣流量提高到了100千克以上每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富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是覺得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是覺得累並收藏富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