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省與粵省是鄰省,贛南地區更是與粵省直接交界,引起了《嶺南報》的注意也不奇怪。
“聯係一下他,我們見見!”楊東升想了想又道,“另外今天讓大家休息一下吧,剛過來,免得水土不服!”
經過這一夜,楊東升的能力已經掉到了八千米以內,他要趁能力沒有掉的更加厲害之前,趕緊做完剩下的工作。
中午時分,楊東升終於調整完外蒙那邊的土地。
經濟危機後,必和公司收縮業務,在全世界各地的勘探都終止了,外蒙那邊至今還沒有收回他們的土地。
這給了楊東升機會,現在就算有人跑去奧尤陶勒蓋勘探,也保證他們找不到銅礦了。
楊槐定了一個包間,約了《嶺南報》的記者一起吃飯。
“李記者?”楊東升有點不敢確定的問。
這位記者看起來太年輕了,說是剛剛大學畢業都不為過。
“是我,楊總,你好,你好!”李記者一見到楊東升,就一副自來熟的模樣。
雙方坐定之後,楊東升直接說明來意,“我們跟貴社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聽說有人在這裏采訪,就來看看你遇到了什麽困難,需要什麽幫助嗎?”
“這個……我還沒開始采訪,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困難!”
“還沒開始采訪,你不是說你已經來了三天了嗎?”楊槐道。
“這個……這本來是我師父的選題,我師父忙不過來,就把這個選題交給了我!”
楊東升跟楊槐對視一眼,“吃飯,吃飯!”
李記者走後,楊東升不禁搖了搖頭。
“聽說是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楊槐道。
剛剛畢業其實沒什麽,楊東升不覺得新人就一定不如老人,新人往往比老人更有闖進,但是麵前這位李記者……
楊東升非常懷疑他能加入《嶺南報》,到底是憑什麽,他把這次采訪簡直當做一次公費旅遊了。
而且他言語裏的意思,似乎還想加入東升科技。
楊槐也直搖頭,“《嶺南報》這兩年是越來越邪性了,今年有個報道,說什麽外國有一架失事,幸存的乘客被困在了雪山上,在很多天沒吃飯後,乘客們舉手表決吃掉誰。他們竟然說,這表現了乘客們良好的民主素養!”
不錯,已經很有《嶺南報》的味了。
招關係戶當記者,新聞報道能力下降,就隻有逮著那些公知議題死磕,無怨的年輕一代沒人喜歡他們。
“他過兩天要去什麽地方采訪?”楊東升道。
“好象叫西坑,還有什麽垇!”
“給那裏的人透個消息,這個記者不懷好意!”
這個李記者根本寫不出到楊東升要的東西,這個選題還是讓他師父來做吧。
離開贛南,楊東升他們又趕往袁州。
袁州有中國最大的鋰礦,鉭、铌等稀有金屬的儲量也不錯,另外他們還有鹽岩、鉀鹽、鈷礦、煤炭。
剛剛在賓館安頓好,楊槐就匆匆趕了過來。
讓其他人出去後,楊槐道,“哥,那個李記者死了。”
“死了,怎麽死的?”
“聽說是在西坑采訪的時候,跟當地的村民起衝突,被打死的!”
“這個笨蛋!”楊東升罵了一句,“有人知道是你跟西坑透露的消息嗎?”
“有一個,我新招的,他是本地人,我讓他給西坑透的氣。”
“把他調去非洲!另外你想辦法通知《嶺南報》,就說他們的人在這裏被人打了!不要跟他們說的太詳細,要像我們也是通過別人知道的這個消息一樣。”
“我這就去辦!”楊槐跑了出去。
在電動汽車發展前,鋰礦並不怎麽被看好,需求量很低,進入的門檻也不高,楊東升很容易就拿到了想要的鋰礦。
贛南的鎢礦、稀土礦,袁州的鋰礦,信州的銅礦……
結束了贛省之行後,楊東升趕往瓜州。
楊佳運被判了十一年,判的過重了,但是他媽卻不讓上訴,楊東升不明白原因,但是也不好幹涉。
畢竟做這個決定的是楊佳運他媽,楊東升隻是楊佳運的朋友。
終於見到了楊佳運,他人沒有原來瘦的那麽厲害了,精神也好了很多。
“我來的有點晚了,你別怪我!監獄一般隻允許親屬和監護人探監,隻有為了更好幫助改造,才會允許朋友探監!”
“我知道,管教跟我說了!”
說完這些楊東升一時竟不知道再說什麽,隻能歎了口氣道,“唉!你說你,好好的開什麽車!害了人家,又害了自己!”
“哥,我……嗚嗚!”楊佳運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嘩嘩的流下來。
“家裏你放心,我保證誰也不敢欺負他們;裏麵你也不要擔心,關係我都打點好了!你好好表現,我給你帶了點書,都是工程技術方麵的,如果能做出發明專利,可以減刑,你懂嗎……”
楊東升說一句,楊佳運點頭應一句。
“時間到了!”獄警過來道。
楊佳運站了起來,楊東升站起身道,“我不方便來看你,你在裏麵好好改造,有什麽事跟管教說……”
走出探監室,外麵有一個中年人正在等楊東升,“我兄弟就拜托你們了!”
“楊總放心,他同號的幾個都是監獄裏表現最好的!咱們這管理的嚴,電視劇演的那種亂七八糟的事,根本不存在!”
從監獄裏出來,趙經理等在門口,他剛剛從東北趕回來,有很多工作向楊東升匯報。
東北的衰落是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楊東升救不了,也不準備救。
煤層氣他們也不急於開發,油城是中國頭號的石油生產基地,雖然不以天然氣生產見長,每年開采的伴生氣,幾十億立方米也是有的。
黑省距離華京上千公裏,這個年代中國天然氣管道不發達,隻能就地消化。
東北偏處中國一角,本地經濟又在衰落。
楊東升的目標是價值較高的礦種——銅礦、鉬礦、鎳礦,這些礦產價格較高,對運輸成本不敏感。
楊東升翻看著報告,看到其中一項,忽然一愣,“油井?”
“聯係一下他,我們見見!”楊東升想了想又道,“另外今天讓大家休息一下吧,剛過來,免得水土不服!”
經過這一夜,楊東升的能力已經掉到了八千米以內,他要趁能力沒有掉的更加厲害之前,趕緊做完剩下的工作。
中午時分,楊東升終於調整完外蒙那邊的土地。
經濟危機後,必和公司收縮業務,在全世界各地的勘探都終止了,外蒙那邊至今還沒有收回他們的土地。
這給了楊東升機會,現在就算有人跑去奧尤陶勒蓋勘探,也保證他們找不到銅礦了。
楊槐定了一個包間,約了《嶺南報》的記者一起吃飯。
“李記者?”楊東升有點不敢確定的問。
這位記者看起來太年輕了,說是剛剛大學畢業都不為過。
“是我,楊總,你好,你好!”李記者一見到楊東升,就一副自來熟的模樣。
雙方坐定之後,楊東升直接說明來意,“我們跟貴社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聽說有人在這裏采訪,就來看看你遇到了什麽困難,需要什麽幫助嗎?”
“這個……我還沒開始采訪,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困難!”
“還沒開始采訪,你不是說你已經來了三天了嗎?”楊槐道。
“這個……這本來是我師父的選題,我師父忙不過來,就把這個選題交給了我!”
楊東升跟楊槐對視一眼,“吃飯,吃飯!”
李記者走後,楊東升不禁搖了搖頭。
“聽說是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楊槐道。
剛剛畢業其實沒什麽,楊東升不覺得新人就一定不如老人,新人往往比老人更有闖進,但是麵前這位李記者……
楊東升非常懷疑他能加入《嶺南報》,到底是憑什麽,他把這次采訪簡直當做一次公費旅遊了。
而且他言語裏的意思,似乎還想加入東升科技。
楊槐也直搖頭,“《嶺南報》這兩年是越來越邪性了,今年有個報道,說什麽外國有一架失事,幸存的乘客被困在了雪山上,在很多天沒吃飯後,乘客們舉手表決吃掉誰。他們竟然說,這表現了乘客們良好的民主素養!”
不錯,已經很有《嶺南報》的味了。
招關係戶當記者,新聞報道能力下降,就隻有逮著那些公知議題死磕,無怨的年輕一代沒人喜歡他們。
“他過兩天要去什麽地方采訪?”楊東升道。
“好象叫西坑,還有什麽垇!”
“給那裏的人透個消息,這個記者不懷好意!”
這個李記者根本寫不出到楊東升要的東西,這個選題還是讓他師父來做吧。
離開贛南,楊東升他們又趕往袁州。
袁州有中國最大的鋰礦,鉭、铌等稀有金屬的儲量也不錯,另外他們還有鹽岩、鉀鹽、鈷礦、煤炭。
剛剛在賓館安頓好,楊槐就匆匆趕了過來。
讓其他人出去後,楊槐道,“哥,那個李記者死了。”
“死了,怎麽死的?”
“聽說是在西坑采訪的時候,跟當地的村民起衝突,被打死的!”
“這個笨蛋!”楊東升罵了一句,“有人知道是你跟西坑透露的消息嗎?”
“有一個,我新招的,他是本地人,我讓他給西坑透的氣。”
“把他調去非洲!另外你想辦法通知《嶺南報》,就說他們的人在這裏被人打了!不要跟他們說的太詳細,要像我們也是通過別人知道的這個消息一樣。”
“我這就去辦!”楊槐跑了出去。
在電動汽車發展前,鋰礦並不怎麽被看好,需求量很低,進入的門檻也不高,楊東升很容易就拿到了想要的鋰礦。
贛南的鎢礦、稀土礦,袁州的鋰礦,信州的銅礦……
結束了贛省之行後,楊東升趕往瓜州。
楊佳運被判了十一年,判的過重了,但是他媽卻不讓上訴,楊東升不明白原因,但是也不好幹涉。
畢竟做這個決定的是楊佳運他媽,楊東升隻是楊佳運的朋友。
終於見到了楊佳運,他人沒有原來瘦的那麽厲害了,精神也好了很多。
“我來的有點晚了,你別怪我!監獄一般隻允許親屬和監護人探監,隻有為了更好幫助改造,才會允許朋友探監!”
“我知道,管教跟我說了!”
說完這些楊東升一時竟不知道再說什麽,隻能歎了口氣道,“唉!你說你,好好的開什麽車!害了人家,又害了自己!”
“哥,我……嗚嗚!”楊佳運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嘩嘩的流下來。
“家裏你放心,我保證誰也不敢欺負他們;裏麵你也不要擔心,關係我都打點好了!你好好表現,我給你帶了點書,都是工程技術方麵的,如果能做出發明專利,可以減刑,你懂嗎……”
楊東升說一句,楊佳運點頭應一句。
“時間到了!”獄警過來道。
楊佳運站了起來,楊東升站起身道,“我不方便來看你,你在裏麵好好改造,有什麽事跟管教說……”
走出探監室,外麵有一個中年人正在等楊東升,“我兄弟就拜托你們了!”
“楊總放心,他同號的幾個都是監獄裏表現最好的!咱們這管理的嚴,電視劇演的那種亂七八糟的事,根本不存在!”
從監獄裏出來,趙經理等在門口,他剛剛從東北趕回來,有很多工作向楊東升匯報。
東北的衰落是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楊東升救不了,也不準備救。
煤層氣他們也不急於開發,油城是中國頭號的石油生產基地,雖然不以天然氣生產見長,每年開采的伴生氣,幾十億立方米也是有的。
黑省距離華京上千公裏,這個年代中國天然氣管道不發達,隻能就地消化。
東北偏處中國一角,本地經濟又在衰落。
楊東升的目標是價值較高的礦種——銅礦、鉬礦、鎳礦,這些礦產價格較高,對運輸成本不敏感。
楊東升翻看著報告,看到其中一項,忽然一愣,“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