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還不簡單,咱們又不是沒給過!”楊東升道。


    當初東升理工學院挖人,副教授給了一套滬上120平方米住房,教授給了180平方米,楊東升的產業裏就有房地產,用房子挖人對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情況有點複雜,由於多年一直做不出成績,他們的職稱普遍都很低,甚至前兩年他們單位自己蓋房子,由於職稱低,都沒輪到他們!之前咱們挖人不都是跟職稱對應的嗎?”趙副總道。


    楊東升擺了擺手,“這個沒有問題!跟他們說,我先給他們200個名額,100個是八十平方米的房子,50個是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還有50個一百八十平方米的房子。你問問他們想待在哪?最好是在華京、滬上、南江中間選一個地方!戶口、孩子上學問題,你都可以比照東升理工學院那邊辦,他們的經濟情況肯定好不了,另外再給每人10到20萬的安家費,結果匯總到李主任那給我就行了!”


    趙副總聽的一愣,“楊總,他們整個課題組也就二三十個人!”


    “那就去別的單位挖人,華京、吉省那邊不是也有研究碳纖維的嗎?”楊東升想了想道,“我現在就不過去了,你在酒店定個會議室,下午我們開個座談會!”


    下午,楊東升見到了趙副總所說的幾個人,雖然已經提前通知了他們,他們也做了準備,換了西裝,但是仍然看得出,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艱辛。


    臉色蠟黃,神情裏透著一股難言的疲憊。


    幾個人的西裝一看就很廉價,就這樣也不知道穿了多久了,袖口可以看出明顯的磨損,扣子樣式也不統一,明顯是後來補上的。


    如果不是他們身上那種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氣息,而且楊東升對這種氣息又比較熟悉,甚至會以為他們是一群民工。


    “據我所知你們1976年就做出了高強1型,為什麽直到最近才突破了t300?”楊東升問。


    對方為首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聞言有些尷尬的笑了笑,“一方麵是沒錢了,高強1型擴大試驗生產線建成之後沒多久,撥款就大幅削減了;另一方麵是我們的技術路線走錯了!”


    “怎麽錯的?”


    “pan也就是聚丙烯腈是一陣很特殊的材料,它的熔點是317度,熱分解溫度隻有230度!”男子好象生怕楊東升聽不懂,繼續解釋道,“也就是說沒等融化,聚丙烯腈就分解了,所以必須先用溶劑給聚丙烯腈增塑,才能紡絲!”


    楊東升點點頭,這一步他知道,碳纖維一半以上的成本都來自於原絲的製備,紡絲就是原絲生產的關鍵步驟之一,原絲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碳纖維成品的性能。


    男子繼續介紹道,“聚丙烯腈對化學藥品的穩定性很好,能選的溶劑不多,國內當時選的是濃硝酸!硝酸的價格便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國內產量也很充足,在隨後的實驗室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建成放大試驗生產線後,我們發現了問題,這種工藝隻能在低溫下操作,一旦遇到明火、高熱就會爆炸,嚴格限製了產能不說,硝酸腐蝕性強,原絲的質量很難把控。”


    “為什麽不換一個工藝?”楊東升問。


    “等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國內已經在硝酸法上投入了很多時間和人力、物力,換一種溶劑就得從頭再來!撥款削減後,就更沒有條件換溶劑了,而且當時學界有一種思想——我們的路線是對的,不行是因為工藝還不夠完善。我的老師就一直認為是溶劑和引發劑的雜質太多,金屬離子的逸出造成碳纖維的結構缺陷,一直在這方麵做研究。直到2000年資金稍微寬裕了一些,華京那邊先突破了二甲基亞碸為溶劑的紡絲技術,我們也轉向二甲基亞碸,才取得了目前的成果。”


    楊東升點點頭,“這種碳纖維的相關專利在你們自己手中,還是在煤化所手中?”


    幾人聞言都有些錯愕,半晌才道,“這個,還沒來得及申請專利!”


    這次輪到楊東升驚訝了,這麽重要的東西竟然沒有申請專利,楊東升要是有個壞心思,完全可以甩開他們,自己幹。


    楊東升扭過頭,趙副總忙把耳朵湊了過來,“你去西北煤化所,給他們一筆錢,務必把這件事的首尾處理好!”


    不管西北煤化所那邊重視不重視,楊東升必須把這事做的讓他們找不出理由來。


    座談會最後,楊東升道,“條件趙副總應該已經告訴你們了,希望你們能早日到崗,畢竟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還有硬仗要打!”


    當初東麗拿出自己的原絲技術,與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交換碳化技術,才隻用四年時間就實現量產t300。


    楊東升他們要麵對的情況更複雜,國內還沒有公司掌握碳纖維量產技術,國外已經量產碳纖維的公司不會跟他們交換。


    日本可以從全世界進口生產設備,而我們所有跟碳纖維生產、應用相關的設備全都被禁運。


    想做碳纖維,他們必須跟做半導體一樣,做全產業鏈。


    從二甲基亞碸和聚丙烯腈的聚合、提純,到紡絲用的噴頭,之後的氧化爐、碳化爐,甚至是碳纖維應用階段的鋪絲機、編織機、熱壓罐他們都得自己做。


    但凡缺了任何一點,他們都會被卡脖子!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


    前世的2010年之後,國內突然冒出了一大堆碳纖維生產企業。


    這些企業絕大多數都是直接從日本進口原絲,然後拿回來碳化。


    日本甚至“好心”到以遠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我們供應t300碳纖維。


    因為2009年,我們國家成功生產出了t300級的碳纖維。


    日本企業就是要趁我們國家的碳纖維產業還沒有發展壯大的時候,擠死我們,這種計謀他們之前已經用了不止一次。


    這也是之前楊東升不敢進入這行的原因,一旦他們取得突破,就會麵對日本企業的全力打壓。


    在資金不充足的情況下進入,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富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是覺得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是覺得累並收藏富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