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第一次探龍潭的經驗和驚險,再去地下古城的時候,每人增加了一把保安折花腰刀,以防不測。


    這保安折花刀是由保安族人打造出來的,因在煆打過程中要不斷折疊和加鋼產生了特殊的花紋,是以名之折花刀,在曆史上曾經聲名顯赫。保安族曾經是成吉思汗部下專門打製兵器的鐵匠,由他們打造出來的刀,硬度與韌性結合到了極點,與敵軍戰刀相碰時,對方的刀不是被砍折,就是被砍卷刃,而保安折花刀卻安然無羔,依舊削鐵如泥,是以成吉思汗在占領各國的時候,在兵器上大大地占了上風。有這樣削鐵如泥的折花腰刀在手,多少能讓人心裏得到某種慰籍。


    張寶逃生的出口離龍潭大約有三十公裏,位於深山峽穀之中,樹木參天,人跡罕至,無路可走。在張寶的帶領下,沿著他早就做好標誌的秘道,順利地到達了山頂,俯首峽穀之中,隻見濃霧滾湧,雲蒸霞蔚,景色美不勝收,更有流水淙淙,鳥鳴聲聲,使人恍惚如入仙境,真想就此遠離塵囂,長住山中,看四季花開花落,觀天上雲卷雲舒。


    這次初探古城,依然是張寶和趙名鼎兩人。


    在這人跡罕至的山頂,沒有必要派人留守洞口,在張寶的指揮下,兩人固定好登山繩,穿好防水衣褲,背好裝備,拉著繩索依次而下,來到了洞口。此時正是枯水期,洞裏流出來的水不是很大,加之洞口有石頭阻攔,所以落到峽穀裏的瀑布比往昔要小很多,這從裸露出來的石頭上的水漬可以看得出來往昔的水位。


    洞口不是很大,約莫五米左右寬,十米左右高,緩緩流淌的水流清澈見底,約有三米寬,齊膝深,有一些叫不上名稱的小魚在水中遊來遊去,也不知道怕人,想是遠離塵囂,從未被幹擾,不知世事險惡之故。


    山洞曲曲折折,洞中的水流忽大忽小,忽深忽淺,趙名鼎穿著防水衣褲,跟在張寶身後,左手握著手電筒,右手緊握保安折花腰刀,在手電光的指引下,深一腳淺一腳,向著他所描繪的地底古城走去,那“嘩嘩”的趟水聲在山洞裏回響,傳出去好遠。


    由於《盜墓筆記》之類的書看得多了,在向山洞深處走去的時候,趙名鼎的神經繃得緊緊的,眼睛一刻也不敢放鬆,滴溜溜地轉動,眼觀八方,右手緊緊握著保安折花腰刀,隨時準備砍殺向他襲來的粽子之類的邪物。他甚至後悔沒有帶一些糯米和黑騾蹄防身。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兩人就象那進村的鬼子,左手握手電筒,右手執刀,不言不語,滴溜著眼睛,謹慎地往前推進,手電光在洞中亂晃。後來,出於安全考慮,兩人一前一後前進,張寶在前,趙名鼎在後,兩人相隔兩米左右,手電光並排,一照左,一照右。這樣一來,洞中如同白晝,身前十米遠處的情形看得一清而楚。


    如此小心謹慎地走了將近一小時,一切正常,兩人繃緊的神經這才有所放鬆,甚至能感覺到山洞中空氣的流動,估計是什麽地方有洞穴和地表相通。


    從山洞中平緩的水流,可以推測出這個山洞落差不大,可以說是一馬平川,而光滑平整的洞壁,給人的感覺似乎象是人工開鑿而成。


    兩人探索著一路走來,在一個拐彎的地方,張寶突然“咦”了一聲,趙名鼎側首望去,隻見彎處水流回漩,邊上有一個小小的沙窩,臥著一塊拳頭大小黃澄澄的石頭。張寶向前一步,把那塊石頭抄在手中,順手遞給了趙名鼎,他接了過來,用手電一照,不由得大吃一驚,“啊”地一聲叫了起來。


    “咋的啦?”張寶問道。


    “狗頭金,這是一塊狗頭金啊!”趙名鼎控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叫了起來。


    狗頭金是大自然中的金沙在某種特殊環境下凝結而成的自然金塊,形如狗頭,因而得名狗頭金。質地雖然不純,但是因其極為罕見,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發現都會當成鎮寶留存下來,所以價格不菲。相傳清朝時,有地方官員為了博得老佛爺的歡心,曾想挖一塊狗頭金送給她做生日禮物,發動了許多人也沒找到,眼見離過生日的日子越來越近,最後隻得作罷。


    老佛爺都沒得到的東西,今天卻被兩人得到了,焉有不激動的道理?


    一聽說這塊黃澄澄的東西是狗頭金,張寶異常興奮,從趙名鼎手中拿了過去攤在掌中,隻見這塊狗頭金成色很好,金黃澄澄地形如狗頭,但更象一隻臥眠的小狗,憨態可掬。


    兩人把發現狗頭金的沙窩挖了個底朝天,再也沒有見到第二塊金塊,這才心有不甘地重新啟程,往前邁進,仔細搜尋,可一路再也不見金塊的影子,到是趙名鼎撿到了一顆鴿蛋大小的白色鵝卵石。


    兩人一路搜索,終於到了張寶之前所提到的石階處。一看到這些石階,兩人放鬆的神經又繃緊了,擔心他所提到的金甲勇士會猛然衝殺出來,是以不由得又握緊了手中的保安折花腰刀。


    這些石階確如張寶所言,是依山雕鑿而成,磨得甚是平整,寬約五米左右。兩人小心翼翼地拾級而上,眼睛竟然不敢眨動一下,生怕眨眼之間,那金甲勇士就會挺槍刺來。


    沿著石階走了約十分鍾左右,果如張寶所言,前麵傳來了微弱的光亮,一個拱形的門洞出現在前麵,燈光下,隻見門洞的上方雕著兩個楷體大字:宋城。


    為了安全起見,兩人熄滅了手中的電筒,悄然踏進了石室,卻見左側那個小小的拱形門洞已被石門堵死,想必是當初張寶觸動了機關,把這扇石門給堵死的。


    兩人用手推了推,石門紋絲不動,於是轉身朝前麵的石門走去,隻見門外豔陽高照,天空一片蔚藍。


    走出門口,是一個平台,兩邊有石扶攔,苔蘚斑斑,數百級台階下麵,一條寬闊平整的大道筆直地向前延伸,通向遠方。大道兩邊是一些看起來外形大小高度相同的低矮方形石屋。


    很明顯,兩人的立足之處是一座高大的建築,從這裏可以俯瞰整個宋城,可以看到宋城四麵環山,城裏地勢平坦,隻有南北兩條主道,方圓有五平方公裏大小。此刻雖然豔陽高照,整個宋城卻是一片寂靜,除了趙名鼎和張寶兩人外,不見任何活物,蔚藍的天空更是連鳥都不見一隻。


    見此情景,兩人麵麵相覷,驚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過得片刻,兩人鎮定下來,開始察看立足之處,這才發現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塔,呈金字形。整座塔全由石塊砌成。


    趙名鼎和張寶所處的這一層,應當是接近最頂層,再上去就是塔頂,所以這一層的房間不是很多,並排也就三個房間,兩人出來的這一間是最左邊的一間,這也就是說他們右邊還有兩個房間。


    右邊的兩個房間同左邊的一樣,也是沒有門,所不同的是,中間這間石室裏供著一尊不認識的神像,最右邊的石室,和左邊的石室一樣,也是空無一物,右側也有一個拱形門洞,同樣也被石門堵死了,和左邊的石室對稱。


    兩人在那三間石室中徘徊良久,一無所獲,正要離開,卻見張寶臉色一動,走到中間供著神像的石室,眼睛定定地望著那尊神像,久久不語,良久,才順著神像的目光朝對麵的牆上瞧去,卻見牆上有一塊石塊的尺寸和周圍的尺寸不一樣,小了很多。看到這塊石塊,張寶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把那塊石塊挖下來!”張寶說著,就要用手中的保安折花腰刀去撬,趙名鼎忙把他拉住,從背包裏掏出一把鑿子和錘子交到他的手中,然後把他架了起來。


    張寶用鑿子把石塊周圍鑿空,然後一把將石塊撬了出來,就見後麵露出了一個洞,伸手洞中,掏出來一個紅布包著的盒子。把盒子打開,裏麵放著一枚玉印,隻見玉印缺了一角,用黃金鑲著,上麵刻著八個蟲鳥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皇帝玉璽?”趙名鼎一見,失聲喊了起來。


    這皇帝玉璽,說來大有來曆。


    據記載,璽始出於周,到了周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隻能稱為印。


    玉璽一詞,最先由秦始皇提出。他命李斯在和氏璧上用蟲鳥篆文刻了一方玉印,並規定隻有皇帝使用的大印才能稱之為玉璽。這方玉印被稱之為“傳國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為秦以後曆代帝王相傳之印璽。嗣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洲赤縣凡二千餘年,後終於銷聲匿跡,杳無蹤影。


    如果這真的是皇帝的傳國玉璽,先不要說做不做得了皇帝,單就這個玉璽的價值,就無法估量。


    張寶聽說這個玉印是皇帝玉璽,不由得吃了一驚,手一鬆,玉璽直往地下落去,趙名鼎眼疾腳快,用腳背一墊,再往上一拋,玉璽穩穩地落到了手裏,接過張寶手中的盒子把玉璽裝好,放進了背包中。


    “好險!”張寶不由得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來的冷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鼎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郞衣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郞衣錦並收藏登鼎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