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鄭國公府。
“表姐要禦駕親征?!”
洛清郡主嚇得直接都蹦了起來,她的母親長河郡主,趕忙拉住了她的胳膊,讓她安靜下來,隨後小聲說道:
“你叫嚷這麽大聲幹什麽,雖然皇上明天就跟大軍出發,但這事情畢竟沒公布,就是怕禦史文官那邊不同意。”
洛清郡主聽了母親的話,趕忙閉上嘴巴,然後小聲問道:
“娘,這是真的嗎?你怎麽知道的?”
“方才你爹回來說的,他們正愁著不知道如何勾引匈奴和突厥,陛下方才召集他們入宮商議,說是要禦駕親征,扛著禦旗,放在中軍,匈奴和突厥看到禦旗,就會直衝過來。”
長河郡主剛說完,洛清郡主高興的直拍手,說道:
“陛下好聰明啊!這是個好辦法啊!但、但表姐的安危怎麽辦啊?”
“我怎麽知道,你爹也是老糊塗了,這等事情居然也答應下來,真要出了事,我們家第一個遭殃!”
長河郡主就是來發牢騷的,洛清郡主也是愁眉不展,然後說道:
“娘,那你說,要是讓天子禦旗跟著大軍,表姐繼續留在皇宮,行不行啊?”
“可別瞎說,天子禦旗也是能隨便給的?天子就算敢給,你爹也不敢要啊!再說,將士們看到天子禦旗,卻見不到天子,如何做想?軍心盡失啊!”
洛清郡主一想,也確實,但禦駕親征,畢竟還是太危險了點。
“先皇逢戰事就禦駕親征,你爹每次都跟著,先皇是馬上天子就算了,現在新皇登基,你表姐那麽柔弱的一個女子,雖然練過一些武,但你爹還這麽搞,為娘真是要被氣死了!”
看著長河郡主生氣的樣子,洛清郡主倒是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那李廣勝那呆子,不是更有機會在天子麵前表現了?】
【額……我還是得多擔心點表姐才行啊……】
………………
吳瓊坐在床榻上,他算是明白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他去皇太後那邊走了一圈,聽皇太後說起先皇征戰沙場的前程往事,一拍腦袋瓜子想到了好主意。
那就是假裝禦駕出征!
雖然皇太後說了,古往今來就沒有假禦駕這回事,吳瓊也沒辦法上網百度為啥禦駕不能假的,但時間緊迫,明天大軍必須走,不然誘敵深入的計策就不好使了,好不容易有了萬全之策,吳瓊還是不想放棄。
於是從何太後那邊告辭,吳瓊立馬召集了耿忠,鄭國公這些武將們,先問問情況。
之所以不喊文臣,因為吳瓊閉著眼睛都知道,一提“禦駕親征”四個字,文臣們那絕對哭天搶地,沒準一個個的今晚都住下不走了,自己要是能走出這個未央宮,那都是見了鬼了。
所以喊武官們先探探口風,了解情況,這一了解,吳瓊發現這裏麵問題還很大。
當時自己說了:
“朕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朕把天子禦旗給你們,你們帶在軍中,那胡虜來了,看到朕的天子禦旗,必定會率軍前來突襲,便可達到誘敵的目的。”
說完之後,下麵武官們嘩啦啦的跪了一地,包括耿忠,鄭國公這些四五十歲的。
然後開始表忠心。
“日月可鑒,天地良心,臣絕無謀反之心啊!”
“陛下!請您相信老臣!老臣一心一意,隻為輔佐陛下,忠於大周啊!”
“陛下,這禦旗您要給老臣,不如賜白綾毒酒好了!”
行吧,文官們還沒哭天搶地呢,這武官們倒是開始哭天搶地了。
吳瓊人都傻了,我這死了多少腦細胞想出來的好方法,怎麽你們也不拍手叫好,反倒是開始表忠心呢?但是仔細一想,何太後說的還是非常的有道理的。
這皇帝禦旗,那真的跟黃袍沒兩樣啊。他這個皇帝,把武將們召集起來,要送禦旗,在這些武官們看起來,可不就是在試探嗎?
武官們也有腦子,不是人人都像李廣勝那般,沒有情商的。
尤其是這些老將,能活過政權的平穩過渡,留給自己這個新皇繼續使用,那絕對都是情商一流的人,這禦旗那個不長腦子的敢接啊?
但吳瓊提都提了,這時候也不能當做無事發生,立馬就說了:
“看到諸位愛卿拳拳報國之心,朕心甚慰啊。”
就當做是我一棒子一棗子好了。
但這禦駕親征四個字提都提了,吳瓊也不好退,關鍵是沒時間了,沒有誘敵良策,就隻能在長安城近郊跟胡虜決戰。
胡虜全是騎兵,大平原跟騎兵打決戰,就算贏了,怕也是損失慘重,對方多半都能跑得掉,但將軍們構想的完美決戰場所,武功山不一樣。
它是山地,四麵八方都能擺伏兵,而且騎兵在山地,天然優勢蕩然無存,甚至還不如步兵呢。
武官們一個個的這時候就說了:
“不過陛下胸襟膽魄,頗有先皇風範,令老臣佩服,陛下隻要禦駕親征,假裝是去原州解圍,這胡虜定然中計!”
“不錯,怕不是還沒有打,光是看到陛下禦旗,這胡虜就聞風喪膽。”
“陛下禦駕親征,必定名留青史!”
“禦駕親征好啊,威震四方!”
“親征吧,別猶豫了,明天就走。”
“陛下放下,我等老臣拚死了也會保護陛下,絕不讓陛下被傷到分毫!”
“混賬!什麽廢話,陛下神勇,豈需我等保護!”
“說的是,說的是。”
吳瓊給他們說的,那是腰杆子都挺直了,哪個男人的沒有踏破樓蘭的野心?沒有封狼居胥的夢想?
吳瓊仿佛又回想起了,自己孩童時候的時光,拿著把青木竹杖,騎著把掃帚,便以為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
“朕,禦駕親征?”
眾將喜笑顏開:
“諾。”
安排上了。
…………
吳瓊還在擔心著,自己私自幫武稚安排了禦駕親征的事情,會不會出什麽問題,但睡了一夜,天不亮一起床,卻發現自己還在大周。
得,也不用跟武稚解釋什麽了,禦駕親征的是自己,不是武稚了。
連著四天在大周,以後不會真的回不去了吧?
雖然禦駕親征的決定,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武將們吹的,但更大的原因,也是吳瓊分析利害之後,覺得這是眼下最合適,也是最佳的的辦法了。
胡虜叩關,看上去好像大周有點弱小,但其實大周的軍力一點也不弱小,周高祖一統天下二十年,跟吐蕃,突厥,匈奴,三大心腹大患打個你來我往,還能攻守均勢,那大周的戰鬥力,就是擺在明麵上的強。
留下來的老將軍們,也都是身經百戰,用兵如神的神將。
他們既然內心肯定自己禦駕親征的想法,那就說明,禦駕親征確實可行,極有可能他們早就想到了,隻是不方便說。
畢竟像北宋丞相寇凖那樣的,敢主動逼著宋真宗禦駕親征的猛男名臣,五千年也沒出幾個。
吳瓊想到這一點,再想想那些將軍武官們當時的表情,語氣和表現,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一拍大腿!一群老陰比!
草!我大腿好柔滑……
其實禦駕親征這種事情,在尚武的朝代,也不算少見,尤其是曆朝曆代開國前期的那麽一到三個皇帝,都是戰神戰狂。
就算是重文輕武到了極點的宋朝,宋太祖,宋太宗,那都是馬上天子,懦弱如宋真宗,也曾被逼著禦駕親征。
所以說不是英雄造時勢,而是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真的是萬分有理啊。
望著窗外天不亮的天色,還有上官女官及其他宮女們取來的鎧甲,吳瓊微微出神。
禦駕親征啊……
…………
天子決定禦駕出征,留下詔書,命何太後監國輔政。
天不亮,這詔書就送到了三省六部,宣告百官。
朝野震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連禦史台那邊都安安靜靜的,屁都沒放一個。
因為天子已經帶著武將們,統領禁軍兩萬,羽林軍兩萬,府兵一萬,總計五萬人馬,出城往北去了,留兩萬餘人馬守衛長安。
據說還有的文臣唉聲歎氣:
“天子怎麽不帶我啊……”
…………
吳瓊心裏還在忐忑,這要是胡虜沒有借道西涼來圍攻長安,這大軍都開拔了,要是一路走到了原州怎麽辦啊?
自己禦駕親征去解救固原城?
在關中,戰鬥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誘敵深入到武功山,然後一役畢其功。
但到了原州,那就非常的複雜了,要守衛疆土,又要趕走胡虜,每天要自己決斷的事情,定然非常的多,到時候怎麽辦?
武稚什麽時候回來?
胡虜真的會走涼州嗎?
這幫老家夥們說我絕對安全是不是真的?
吳瓊坐在禦駕上,胡思亂想著,就聽外麵傳來了上官女官的聲音:
“陛下,探子快馬來報,胡虜數萬騎兵,由天水方向,入了關中地界了!”
吳瓊神情一震,真如李廣勝所說,這才第五天,他們真的取道涼州,來了!
“著令各部將領,中軍帥帳議事!”
“諾。”
————————
“表姐要禦駕親征?!”
洛清郡主嚇得直接都蹦了起來,她的母親長河郡主,趕忙拉住了她的胳膊,讓她安靜下來,隨後小聲說道:
“你叫嚷這麽大聲幹什麽,雖然皇上明天就跟大軍出發,但這事情畢竟沒公布,就是怕禦史文官那邊不同意。”
洛清郡主聽了母親的話,趕忙閉上嘴巴,然後小聲問道:
“娘,這是真的嗎?你怎麽知道的?”
“方才你爹回來說的,他們正愁著不知道如何勾引匈奴和突厥,陛下方才召集他們入宮商議,說是要禦駕親征,扛著禦旗,放在中軍,匈奴和突厥看到禦旗,就會直衝過來。”
長河郡主剛說完,洛清郡主高興的直拍手,說道:
“陛下好聰明啊!這是個好辦法啊!但、但表姐的安危怎麽辦啊?”
“我怎麽知道,你爹也是老糊塗了,這等事情居然也答應下來,真要出了事,我們家第一個遭殃!”
長河郡主就是來發牢騷的,洛清郡主也是愁眉不展,然後說道:
“娘,那你說,要是讓天子禦旗跟著大軍,表姐繼續留在皇宮,行不行啊?”
“可別瞎說,天子禦旗也是能隨便給的?天子就算敢給,你爹也不敢要啊!再說,將士們看到天子禦旗,卻見不到天子,如何做想?軍心盡失啊!”
洛清郡主一想,也確實,但禦駕親征,畢竟還是太危險了點。
“先皇逢戰事就禦駕親征,你爹每次都跟著,先皇是馬上天子就算了,現在新皇登基,你表姐那麽柔弱的一個女子,雖然練過一些武,但你爹還這麽搞,為娘真是要被氣死了!”
看著長河郡主生氣的樣子,洛清郡主倒是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那李廣勝那呆子,不是更有機會在天子麵前表現了?】
【額……我還是得多擔心點表姐才行啊……】
………………
吳瓊坐在床榻上,他算是明白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他去皇太後那邊走了一圈,聽皇太後說起先皇征戰沙場的前程往事,一拍腦袋瓜子想到了好主意。
那就是假裝禦駕出征!
雖然皇太後說了,古往今來就沒有假禦駕這回事,吳瓊也沒辦法上網百度為啥禦駕不能假的,但時間緊迫,明天大軍必須走,不然誘敵深入的計策就不好使了,好不容易有了萬全之策,吳瓊還是不想放棄。
於是從何太後那邊告辭,吳瓊立馬召集了耿忠,鄭國公這些武將們,先問問情況。
之所以不喊文臣,因為吳瓊閉著眼睛都知道,一提“禦駕親征”四個字,文臣們那絕對哭天搶地,沒準一個個的今晚都住下不走了,自己要是能走出這個未央宮,那都是見了鬼了。
所以喊武官們先探探口風,了解情況,這一了解,吳瓊發現這裏麵問題還很大。
當時自己說了:
“朕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朕把天子禦旗給你們,你們帶在軍中,那胡虜來了,看到朕的天子禦旗,必定會率軍前來突襲,便可達到誘敵的目的。”
說完之後,下麵武官們嘩啦啦的跪了一地,包括耿忠,鄭國公這些四五十歲的。
然後開始表忠心。
“日月可鑒,天地良心,臣絕無謀反之心啊!”
“陛下!請您相信老臣!老臣一心一意,隻為輔佐陛下,忠於大周啊!”
“陛下,這禦旗您要給老臣,不如賜白綾毒酒好了!”
行吧,文官們還沒哭天搶地呢,這武官們倒是開始哭天搶地了。
吳瓊人都傻了,我這死了多少腦細胞想出來的好方法,怎麽你們也不拍手叫好,反倒是開始表忠心呢?但是仔細一想,何太後說的還是非常的有道理的。
這皇帝禦旗,那真的跟黃袍沒兩樣啊。他這個皇帝,把武將們召集起來,要送禦旗,在這些武官們看起來,可不就是在試探嗎?
武官們也有腦子,不是人人都像李廣勝那般,沒有情商的。
尤其是這些老將,能活過政權的平穩過渡,留給自己這個新皇繼續使用,那絕對都是情商一流的人,這禦旗那個不長腦子的敢接啊?
但吳瓊提都提了,這時候也不能當做無事發生,立馬就說了:
“看到諸位愛卿拳拳報國之心,朕心甚慰啊。”
就當做是我一棒子一棗子好了。
但這禦駕親征四個字提都提了,吳瓊也不好退,關鍵是沒時間了,沒有誘敵良策,就隻能在長安城近郊跟胡虜決戰。
胡虜全是騎兵,大平原跟騎兵打決戰,就算贏了,怕也是損失慘重,對方多半都能跑得掉,但將軍們構想的完美決戰場所,武功山不一樣。
它是山地,四麵八方都能擺伏兵,而且騎兵在山地,天然優勢蕩然無存,甚至還不如步兵呢。
武官們一個個的這時候就說了:
“不過陛下胸襟膽魄,頗有先皇風範,令老臣佩服,陛下隻要禦駕親征,假裝是去原州解圍,這胡虜定然中計!”
“不錯,怕不是還沒有打,光是看到陛下禦旗,這胡虜就聞風喪膽。”
“陛下禦駕親征,必定名留青史!”
“禦駕親征好啊,威震四方!”
“親征吧,別猶豫了,明天就走。”
“陛下放下,我等老臣拚死了也會保護陛下,絕不讓陛下被傷到分毫!”
“混賬!什麽廢話,陛下神勇,豈需我等保護!”
“說的是,說的是。”
吳瓊給他們說的,那是腰杆子都挺直了,哪個男人的沒有踏破樓蘭的野心?沒有封狼居胥的夢想?
吳瓊仿佛又回想起了,自己孩童時候的時光,拿著把青木竹杖,騎著把掃帚,便以為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
“朕,禦駕親征?”
眾將喜笑顏開:
“諾。”
安排上了。
…………
吳瓊還在擔心著,自己私自幫武稚安排了禦駕親征的事情,會不會出什麽問題,但睡了一夜,天不亮一起床,卻發現自己還在大周。
得,也不用跟武稚解釋什麽了,禦駕親征的是自己,不是武稚了。
連著四天在大周,以後不會真的回不去了吧?
雖然禦駕親征的決定,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武將們吹的,但更大的原因,也是吳瓊分析利害之後,覺得這是眼下最合適,也是最佳的的辦法了。
胡虜叩關,看上去好像大周有點弱小,但其實大周的軍力一點也不弱小,周高祖一統天下二十年,跟吐蕃,突厥,匈奴,三大心腹大患打個你來我往,還能攻守均勢,那大周的戰鬥力,就是擺在明麵上的強。
留下來的老將軍們,也都是身經百戰,用兵如神的神將。
他們既然內心肯定自己禦駕親征的想法,那就說明,禦駕親征確實可行,極有可能他們早就想到了,隻是不方便說。
畢竟像北宋丞相寇凖那樣的,敢主動逼著宋真宗禦駕親征的猛男名臣,五千年也沒出幾個。
吳瓊想到這一點,再想想那些將軍武官們當時的表情,語氣和表現,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一拍大腿!一群老陰比!
草!我大腿好柔滑……
其實禦駕親征這種事情,在尚武的朝代,也不算少見,尤其是曆朝曆代開國前期的那麽一到三個皇帝,都是戰神戰狂。
就算是重文輕武到了極點的宋朝,宋太祖,宋太宗,那都是馬上天子,懦弱如宋真宗,也曾被逼著禦駕親征。
所以說不是英雄造時勢,而是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真的是萬分有理啊。
望著窗外天不亮的天色,還有上官女官及其他宮女們取來的鎧甲,吳瓊微微出神。
禦駕親征啊……
…………
天子決定禦駕出征,留下詔書,命何太後監國輔政。
天不亮,這詔書就送到了三省六部,宣告百官。
朝野震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連禦史台那邊都安安靜靜的,屁都沒放一個。
因為天子已經帶著武將們,統領禁軍兩萬,羽林軍兩萬,府兵一萬,總計五萬人馬,出城往北去了,留兩萬餘人馬守衛長安。
據說還有的文臣唉聲歎氣:
“天子怎麽不帶我啊……”
…………
吳瓊心裏還在忐忑,這要是胡虜沒有借道西涼來圍攻長安,這大軍都開拔了,要是一路走到了原州怎麽辦啊?
自己禦駕親征去解救固原城?
在關中,戰鬥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誘敵深入到武功山,然後一役畢其功。
但到了原州,那就非常的複雜了,要守衛疆土,又要趕走胡虜,每天要自己決斷的事情,定然非常的多,到時候怎麽辦?
武稚什麽時候回來?
胡虜真的會走涼州嗎?
這幫老家夥們說我絕對安全是不是真的?
吳瓊坐在禦駕上,胡思亂想著,就聽外麵傳來了上官女官的聲音:
“陛下,探子快馬來報,胡虜數萬騎兵,由天水方向,入了關中地界了!”
吳瓊神情一震,真如李廣勝所說,這才第五天,他們真的取道涼州,來了!
“著令各部將領,中軍帥帳議事!”
“諾。”
————————